柏鶴亭

《神仙濟世良方》~ 下卷 (25)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5)

1. 論治傷寒方

李白大仙曰:吾閱醫書,傷寒門最為緊要。兩感隔經,前書已載明不論外,今有發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罵詈呼號,去生遠矣。非用大劑白虎湯不可救也。恐世人畏首畏尾,用其小劑,一杯水救車薪之火,如何能退其病。石膏必須用三四兩,其火勢方可少退。石膏性猛,恐損胃氣,當與參並用。

我今傳一方,用白虎湯之半而另加藥味。方用:石膏三兩,知母二錢,人參三錢,元參三兩,茯苓一兩,麥冬三兩,車前子五錢。水煎服。石膏、知母瀉胃火,人參生胃氣,元參去浮游之火,麥冬生肺之陰,茯苓、車前引火下行於膀胱,從小便而出。火盛者必渴,必多飲水,用此二味以分濕,則水流而火自散也。

一劑狂定,二劑口渴減半,三劑而痊愈,不必四劑。凡有火熱發狂,汗如雨下,口渴舌燥如芒刺者,以此方投之,斷不致於死也。

傷寒發斑者,死症。遍身發斑者,似重而反輕,只心窩發斑似輕而反重。心窩發斑者,熱存於心中而不得出,必須用化斑之藥解其熱毒之在中也。方用:升麻二錢,當歸一兩,元參三兩,荊芥三錢,黃連三錢,天花粉五錢,甘草一錢,茯神三錢。水煎服。火毒結於內,必須盡情發出。

然內無血以養心,心中更熱,火毒益熾,而不能外越也。故用當歸、元參以滋心中之血,黃連以涼心中之熱,天花粉以消心中痰。又用升麻、荊芥以發之,甘草、茯神以和之,自然引火出外,斑亦漸消,又何至於喪命哉。

結胸煩燥者死,不可下,即下亦死也。結胸煩燥者,胃氣之將絕也,胃絕津液何生,津液既無,心何所養。雖然津液之絕,非五臟之絕,亦因結胸之故耳。是必攻其中堅,可望重生也。

方用:天花粉五錢,枳殼一錢,陳皮五分,麥芽三錢,天門冬三錢,桑白皮三錢,神麯三錢。水煎服。一劑結胸可開,而津液自生矣。此方用天花粉代栝蔞者,不至陷胸之過猛,枳殼消食寬中,麥芽、桑皮同用而化導更速,神麯、陳皮調胃有功,天門冬善生津液,佐天花粉有水乳之合,殊有不可測之機,死者可活。若以大陷胸湯盪滌之,於已汗下之後,無不速其死矣。

有臟結之症,載在太陽經中,其實非太陽經也。載在太陽經者,何故?正辨其太陽經,有似臟結之一症,不可用攻。臟結之症,小腹之內與兩臍之旁相連牽痛,以至前陰之筋亦痛,重者有青筋現而死者,乃陰邪而結於陰地也。原無表症,必須攻裡而得。方用:人參五錢,白朮五錢,甘草一錢,附子一錢,當歸一錢,肉桂五分。

水煎服。白朮利腰臍之氣,人參救元陽之絕,當歸活周身之血,甘草和中以定痛,附、桂散寒以祛邪,臟中既溫,結自散矣。如有人直視、譫語、喘滿下利,死證也。苟有一臟未絕,尚可治之。方用:石膏五錢,人參五錢,麥冬一兩,白芍一兩,竹茹三錢。水煎服。參以救脫,石膏平火,麥冬平喘,白芍止利,竹茹清心,自然氣不絕而可救也。

白話文:

論治傷寒方

李白大仙說:我研讀醫書,發現傷寒這一門最為重要。前書已詳述兩感隔經的治療,在此不再贅述。現在若病人發狂,爬高唱歌,脫衣亂跑,見水就跳,胡言亂語,大喊大叫,這已經危及生命了,非要用大劑量的白虎湯才能救治。恐怕世人膽小怕事,只用小劑量,用一杯水去救車薪之火,怎麼可能退燒呢?石膏至少要用三四兩,才能稍微減輕病情。石膏藥性猛烈,恐怕損傷胃氣,所以必須和人參一起服用。

我現在傳授一方,用半劑白虎湯,再加一些其他的藥材。藥方是:石膏三兩、知母二錢、人參三錢、元參三兩、茯苓一兩、麥冬三兩、車前子五錢。水煎服。石膏、知母瀉去胃火,人參滋養胃氣,元參去除浮游的熱邪,麥冬滋養肺陰,茯苓、車前子引導熱邪下降到膀胱,從小便排出。熱盛的人必定口渴,必定多喝水,用這兩味藥分利濕氣,則水分排出,熱邪自然消散。

一劑藥下去,狂躁症狀就能平復;兩劑藥下去,口渴減半;三劑藥下去,就能痊癒,不需服用四劑。凡是因火熱而發狂,汗如雨下,口乾舌燥像芒刺一樣的病人,用此方治療,絕對不會死。

傷寒發斑是死症。全身發斑,看起來病情嚴重,反而比較輕;只有心窩處發斑,看起來輕微,反而比較嚴重。心窩處發斑,說明熱邪滯留在心臟,無法排出,必須用能化解斑疹的藥物,來消除其心中的熱毒。藥方是:升麻二錢、當歸一兩、元參三兩、荊芥三錢、黃連三錢、天花粉五錢、甘草一錢、茯神三錢。水煎服。內在的熱毒必須盡情發散出來。

然而,如果體內沒有血液滋養心臟,心臟更加熾熱,熱毒更加旺盛,反而無法向外發散。所以用當歸、元參滋養心血,黃連清熱解毒,天花粉化痰消腫。又用升麻、荊芥促進發散,甘草、茯神調和藥性,自然能引導熱毒向外排出,斑疹也會逐漸消退,又怎麼會危及生命呢?

結胸煩躁是死症,不能瀉下,瀉下也會死。結胸煩躁,是胃氣將要衰竭的表現,胃氣衰竭,津液從何而生?津液沒有了,心臟又依靠什麼來滋養?雖然津液的衰竭,並不代表五臟全部衰竭,但也是因為結胸的緣故。因此,必須攻破其癥結,才能期待患者康復。

藥方是:天花粉五錢、枳殼一錢、陳皮五分、麥芽三錢、天門冬三錢、桑白皮三錢、神麴三錢。水煎服。一劑藥下去,結胸就能打開,津液就能自然產生。這個方子用天花粉代替栝樓,不至於過於猛烈地攻下;枳殼消食寬中,麥芽、桑白皮合用,化導更迅速;神麴、陳皮調和胃氣,功用显著;天門冬善於生津液,輔助天花粉,相得益彰,效果不可估量,能救活病人。如果用大陷胸湯猛攻,在病人已經汗下之後,反而會加速死亡。

有臟結的症狀,記載在太陽經中,但實際上並非太陽經病症。為什麼記載在太陽經中呢?因為正確認識太陽經,也有一些類似臟結的症狀,不能用攻下方法治療。臟結的症狀是,小腹部以及兩側臍旁連續牽引疼痛,甚至前陰的筋也痛,嚴重者出現青筋,甚至死亡,這是陰邪凝聚在陰部造成的。本來沒有表證,必須攻裡才能治愈。藥方是:人參五錢、白朮五錢、甘草一錢、附子一錢、當歸一錢、肉桂五分。

水煎服。白朮利通腰臍之氣,人參救治元陽衰竭,當歸活血,甘草和中止痛,附子、肉桂散寒祛邪,臟腑溫暖,結塊自然會散開。如果病人出現直視、譫語、喘滿、下利,這是死症。如果有一臟未絕,還是可以治療的。藥方是:石膏五錢、人參五錢、麥冬一兩、白芍一兩、竹茹三錢。水煎服。人參救治虛脫,石膏平降火熱,麥冬平喘,白芍止瀉,竹茹清心,這樣就能使氣機不絕而得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