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洄溪醫案》~ 刖足傷寒

回本書目錄

刖足傷寒

1. 刖足傷寒

嘉善黃姓,外感而兼鬱熱。亂投藥石,繼用補劑,邪留經絡,無從而出,下注於足,兩脛紅腫大痛,氣逆衝心,呼號不寐。余曰:此所謂刖足傷寒也,足將落矣。急用外治之法薰之、蒸之,以提毒散瘀,又用丸散內消其痰火,並化其毒涎,從大便出,而以辛涼之煎劑,托其未透之邪,三日而安。

大凡風寒留於經絡,無從發泄,往往變為癰腫,上為發頤,中為肺癰、肝癰,脾積,下為腸癰,便毒,外則散為斑疹瘡瘍,留於關節則為痿痹拘攣,注於足脛則為刖足矣。此等證具載於《內經》諸書,自內外科各分一門,此等證遂無人知之矣。

白話文:

在嘉善有一位黃姓氏的人,他外感風寒同時伴隨著鬱熱。隨後,他在治療上選擇了錯誤的藥物,接著又用了補藥,導致邪氣停留在他的經絡中,無法排出,進而向下影響到雙腳,造成兩腿紅腫劇痛。更嚴重的是,氣逆衝心,讓他痛得無法入睡。我當時判斷,這就是所謂的刖足傷寒,如果不立即處理,他的腳可能會失去功能。於是,我緊急使用外治法,以薰蒸方式來幫助排毒和散瘀,再搭配丸散藥物,消除痰火,並且化解毒涎,使其透過大便排出。同時,我使用辛涼的煎劑,幫助排除尚未透出的邪氣,經過三天的治療,病情終於穩定下來。

一般來說,風寒如果滯留在經絡中,無法得到有效的釋放,常常會轉變成膿腫。如果在上身,可能形成頸部膿腫;在中身,可能是肺膿腫或肝膿腫,或是脾臟積滯;在下身,可能是腸膿腫或是痔瘡。如果風寒散佈在皮膚表面,可能形成斑疹或瘡瘍;滯留在關節,可能導致痿痹或肌肉僵硬;如果流入腳部,就可能發展成為刖足。這些症狀在《內經》等古籍中有詳細的記載。然而,自從內科和外科各自獨立成為專門的醫學領域後,這種橫跨內外科的病症,就很少有人能認識和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