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洄溪醫案》~ 子利
子利
1. 子利
爛溪潘開於表弟,其夫人懷娠患痢,晝夜百餘次,延余視。余以黃芩湯加減,兼養胎藥飲之,利遂減,飲食得進,而每日尚數十次,服藥無效。余曰:此不必治,名曰子利,非產後則不愈,但既產,恐有變證耳。病家不信,更延他醫,易一方,則利必增劇。始守余言,止服安胎藥少許,後生產果甚易,而母氣大衰,虛象百出。
適余從浙中來,便道過其門,復以產後法消息治之,病痊而利亦止。蓋病有不必治而自愈,強求其愈,必反致害,此類甚多,不可不知也。
雄按:此所謂利,即是泄瀉。古人名曰利下,非今之痢也。痢疾古名滯下,若胎前久痢不愈,產後其能免乎?
白話文:
【子利】
這件事發生在爛溪潘開的表弟家,他的妻子在懷孕期間患了腹瀉,白天晚上竟達一百多回,於是請我去診斷。我當時用黃芩湯作為基礎,再根據情況加入一些調整,同時配以保胎的藥物讓她服用,結果她的腹瀉症狀有所緩解,也能開始進食,但每天仍要拉肚子幾十次,再服藥似乎沒有什麼效果。我告訴他們:這種情況不必過度治療,這叫作「子利」,除非生完孩子,否則不會好轉,只是產後可能會有其他的併發症。然而,他們並不相信我的話,又請了其他醫生來看,每次換醫生,病情反而會更加嚴重。最後,他們還是決定遵循我的建議,只服用少量的安胎藥,產後,她果然順利分娩,但是她的身體狀況非常差,出現了各種虛弱的症狀。
剛好那時我從浙江回來,順路去探望他們,再次為她進行產後調理,最後她的病好了,腹瀉也停了。有些疾病是不需要過度治療就會自己好,如果強行要求馬上痊癒,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我們必須明白。
雄按:這裡所說的「利」,就是現在所說的腹瀉。古人稱之為「利下」,並不是現在所說的痢疾。真正的痢疾,古人稱為「滯下」,如果在懷孕期間,長期腹瀉不能痊癒,產後怎麼可能避免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