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洄溪醫案》~ 血痢

回本書目錄

血痢

1. 血痢

洞庭葛允誠,患血痢五年,日夜百餘次,約去血數石,骨瘦如柴,飲食不進,舉家以為必無生理。余友姜君錫常次子萼芳,從余學醫于山中,病者即萼芳妻弟也。錫常憐之,令同萼芳寄膳余家,朝夕診視。余先用滋補之劑以養其血脈,復用開胃之藥以滋其化源,稍健而能食。

久痢至五載,大腸之內必生漏管,遂以填補之品塞其空竅,痢日減,飯日增,不半年而每食飯必六七碗,至冬病全愈。豐肥強壯,歸至家,親戚俱不相識認,無不嘆以為奇。

白話文:

[血痢]

洞庭地方的葛允誠,患有血痢疾五年之久,日夜竟有百餘次的排便,估計流失的血液有數石之多,身體瘦弱得像根柴一樣,連飲食都無法下嚥,全家人都認為他已無生存希望。我的朋友姜君錫常的次子姜萼芳,當時在山中跟隨我學習醫術,患者正是姜萼芳的妻弟。錫常出於對他的同情,便讓他和姜萼芳一起在我家吃住,以便早晚都能得到診治。

我先使用滋補的藥物來調養他的血液和脈絡,再使用開胃的藥物來滋養他的消化機能,漸漸地,他的身體變得健康起來,也能開始進食了。

長期的痢疾導致他在大腸內形成了漏管,因此我使用填充的藥物堵塞那些空洞,結果他的痢疾逐日減少,飯量逐日增加,不到半年的時間,每次用餐他都能吃六七碗飯,到了冬天,他的病就完全好了。他變得豐滿強壯,回到家鄉,親戚們都認不出他來,無不驚嘆這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