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溪醫案》~ 吐血
吐血
1. 吐血
平望鎮張瑞五,素有血證,歲辛丑,余營葬先君,托其買磚灰等物,鄉城往返,因勞悴而大病發,握手泣別,謂難再會矣。余是時始合瓊玉膏未試也,贈以數兩而去,自此不通音問者三四載。一日鎮有延余者,出其前所服方,問:何人所寫?則曰:張瑞五。曰:今何在?曰:即在館橋之右。
即往候之,精神強健,與昔迥異,因述服瓊玉膏後,血不復吐,嗽亦漸止,因涉獵方書,試之頗有效,以此助館穀所不足耳。余遂導以行醫之要,惟存心救人,小心敬慎,擇清淡切病之品,俾其病勢稍減,即無大功,亦不貽害。若欺世徇人,止知求利,亂投重劑,一或有誤,無從挽回,病者縱不知,我心何忍。
白話文:
平望鎮的張瑞五,平時就有吐血的毛病。辛丑年,我回鄉下為父親辦喪事,託他去城裡買磚灰等物。我來回奔波,勞累過度,身體也垮了下來,病重得厲害。臨別時,我握着他的手,哭着說,恐怕再也見不到你了。當時,我剛配好瓊玉膏,還沒來得及試藥,就送了他幾兩,便離開了。之後三四年,我們一直沒再聯絡。
有一天,鎮上有人來請我看病,拿出一張藥方,問我:「這是誰寫的?」我一看,竟然是張瑞五的字跡,便問:「他現在在哪兒?」對方回答:「就在館橋的右邊。」
我馬上前往探望,發現他精神飽滿,身體健壯,與以前判若兩人。他告訴我,服用了瓊玉膏之後,血止住了,咳嗽也漸漸好了。由於他熱衷於研究醫書,自己也嘗試用藥,發現效果不錯,便靠着醫術來補貼生活。
我便趁機教導他行醫之道,要他一心救人,謹慎小心,選擇清淡、對症的藥物,這樣即使沒有很大的療效,也不至於害人。如果欺騙世人,只想着賺錢,胡亂使用猛藥,一旦出現差錯,就無法挽回,病人或許不知道,但我心裡過意不去。
瑞五深以為然,後其道大行,遂成一鎮名家,年至七十餘而卒。瓊玉膏為治血證第一效方,然合法頗難,其時不用人參,只用參鬚,生地則以浙中所出鮮生地,打自然汁熬之,不用幹地黃,治血證舍此無有無弊者。
雄按:行醫要訣,盡此數語,所謂以約失之者鮮,學者勿以為淺論也。
洞庭吳倫宗夫人,席翁士俊女也,向患血證,每發,余以清和之藥調之,相安者數年。郡中名醫有與席翁相好者,因他姓延請至山,適遇病發,邀之診視,見余前方,謂翁曰:此陽虛失血,此公自命通博,乃陰陽不辨耶!立溫補方加鹿茸二錢,連服六劑,血上冒,連吐十餘碗,一身之血盡脫,脈微目閉,面青唇白,奄奄待斃,急延余治。余曰:今臟腑經絡俱空,非可以輕劑治。
白話文:
瑞五深感這個方法有效,後來他的醫術廣為流傳,成為當地著名的醫生,七十多歲時去世。瓊玉膏是治療血證最有效的藥方,但配藥卻很講究。當時不使用人參,只用參鬚,生地則用浙江產的新鮮生地,現榨汁熬製,不用乾地黃,治療血證,除了這個藥方,其他藥物都存在弊端。
雄說:行醫的精髓,都在這幾句話裡,所謂“簡約精煉,失誤就少”,學習者不要把它當作簡單的論述。
洞庭吳倫宗的夫人,是席翁士俊的女兒,以前經常患血證,每次發病,我用清涼和緩的藥物調治,相安無事好幾年。郡裡有名的醫生和席翁交好,因為其他姓氏的人請他到山裡看病,恰巧遇到她發病,邀請他診治。看到我的藥方,他對席翁說:“這是陽虛失血,這位醫生自稱通曉醫術,怎麼連陰陽都分不清!”立刻開了溫補的藥方,加了鹿茸兩錢,連續服用六劑,血往上冒,連吐了十幾碗,全身的血都流光了,脈搏微弱,眼睛閉著,面色青白,奄奄一息,急忙請我來治療。我說:“現在她的臟腑經絡都空了,不能用輕微的藥物治療。”
亟以鮮生地十斤,絞汁煎濃,略加人參末,徐徐進之,歷一晝夜盡生地汁,稍知人事,手足得展動,唇與面紅白稍分,更進阿膠、三七諸養陰之品,調攝月餘,血氣漸復。夫血脫補陽,乃指大脫之後,陰盡而陽無所附,肢冷汗出,則先用參附以回其陽,而後補其陰。或現種種虛寒之證,亦當氣血兼補。
豈有素體陰虛之人,又遇氣升火旺之時,偶爾見紅,反用大熱升發之劑,以擾其陽而爍其陰乎!此乃道聽途說之人,聞有此法,而不能深思其理,誤人不淺也。
嘉興王蔚南,久患血證,左脅中有氣,逆沖喉旁,血來有聲如沸。戊子冬,忽大吐數升,面色白而帶青,脈微聲啞,氣喘不得臥,危在旦夕。余以阿膠、三七等藥,保其陰而止其血,然後以降火納氣之品,止其沖逆。復以補血消痰,健脾安胃之方,上下分治,始令能臥,繼令能食,數日之後,方能安臥。
白話文:
急急忙忙用新鮮生地十斤,榨汁熬成濃稠狀,稍微加一點人參末,慢慢地喝下去,經過一整天一夜喝完生地汁,病人稍微恢復意識,手腳能夠活動,嘴唇和臉色紅白稍稍分明,接著再服用阿膠、三七等滋陰的藥物,調養一個多月,血氣逐漸恢復。血脫補陽,指的是大出血之後,陰氣耗盡,陽氣無處依附,四肢冰冷、出汗,就先用人參、附子來回陽,然後再補陰。如果出現各種虛寒的症狀,也應該同時補氣血。
怎麼可能有本來就陰虛的人,又遇到氣血上浮、火氣旺盛的時候,偶然出現血症,就反過來用大熱升發的藥物,擾亂陽氣,灼傷陰氣呢!這是那些道聽途說的人,聽說有這種方法,卻不能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誤導人很深啊!
嘉興王蔚南,長期患有血症,左側脅肋有氣往上衝,直衝喉嚨,吐血時聲音像水沸騰一樣。戊子年冬天,突然大吐了幾升血,面色蒼白帶青,脈搏微弱,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無法躺下,情況危急。我用阿膠、三七等藥物,保護陰氣,止住血,然後再用降火納氣的藥物,止住氣逆。又用補血消痰、健脾安胃的方劑,上下分治,才讓病人能夠躺下,接著能夠進食,幾天后,才終於能安心地躺著休息。
大凡脫血之後,斷不可重用人參升氣助火,亦不可多用滋膩以助痰滯胃。要知補血之道,不過令其陰陽相和,飲食漸進,則元氣自復,非補劑入腹,即變為氣血也。若以重劑塞其胃口,則永無生路矣。況更用溫熱重劑,助陽爍陰而速之死乎。
洞庭張姓,素有血證,是年為女辦裝,過費心力,其女方登轎,張忽血冒升余,昏不知人,醫者濃煎參湯服之,命懸一息,邀余診視。六脈似有如無,血已脫盡,急加阿膠、三七,少和人參以進,脈乃漸復,目開能言,手足展動,然後純用補血之劑以填之,月餘而起。蓋人生不外氣血兩端,血脫則氣亦脫,用人參以接其氣,氣稍接,即當用血藥,否則孤陽獨旺而陰愈虧,先後主客之分,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失血之後,絕對不能大量服用人參來提升氣息助長火氣,也不能過度使用滋膩的食物來助長痰濕阻塞胃部。要知道補血的道理,不過是讓陰陽調和,飲食逐漸增加,這樣元氣自然恢復,並不是補藥進入肚子,就會立刻變成氣血。如果用大量藥物塞滿胃口,那就永遠沒有活路了。何況還用溫熱的重藥,助長陽氣耗損陰氣,反而加速死亡呢?
洞庭湖張姓人家,素來有血症,今年為女兒辦嫁妝,操勞過度,女兒要上花轎時,張某突然血往上涌,昏迷不醒。醫生濃濃地煎了人參湯給他喝,命懸一線,請我來診治。脈搏若有若無,血已經流光了,我馬上加入阿膠、三七,少許人參一起服用,脈象漸漸恢復,他睜開眼睛能說話,手腳也能活動,之後就單純用補血藥物來補充,一個多月後就能起身了。人體不過是氣血兩方面的運作,失血就會氣虛,用人參來接續氣息,氣息稍稍恢復,就應該使用補血藥物,否則陽氣獨盛而陰氣更加虛弱,先後主客的道理,不可不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