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溪醫案》~ 痰喘
痰喘
1. 痰喘
松江王孝賢夫人,素有血證,時發時止,發則微嗽,又因感冒變成痰喘,不能著枕,日夜俯幾而坐,竟不能支持矣。是時有常州名醫法丹書,調治無效,延余至。余曰:此小青龍證也。法曰:我固知之,但弱體而素有血證,麻桂等藥可用乎?余曰:急則治標,若更喘數日,則立斃矣。且治其新病,愈後再治其本病可也。
法曰:誠然。然病家焉能知之,治本病而死,死而無怨;如用麻桂而死,則不咎病本無治,而恨麻桂殺之矣。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醫名,我不與聞,君獨任之可也。余曰:然,服之有害,我自當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遂與服。飲畢而氣平就枕,終夕得安。然後以消痰潤肺養陰開胃之方以次調之,體乃復舊。
法翁頗有學識,並非時俗之醫,然能知而不能行者。蓋欲涉世行道,萬一不中,則謗聲隨之。余則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凡舉世一有利害關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盡然,豈獨醫也哉。
雄按:風寒外束,飲邪內伏,動而為喘嗽者,不能捨小青龍為治。案中雲感冒是感冒風寒,設非風寒之邪,麻桂不可擅用。讀者宜有會心也。
白話文:
【痰喘】
松江有一位名叫王孝賢的夫人家中,她長期患有出血症狀,病情時好時壞,每次發作都會輕微咳嗽。後來因為不小心受涼,病情轉變為嚴重的痰喘,到了晚上,她已經無法平躺睡覺,只能日夜彎腰坐在桌旁,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似乎撐不下去了。
當時有一位來自常州的名醫法丹書,雖然竭力調理,卻始終無法改善她的病情。最後,請我來診治。我一看便說:「這是小青龍湯的適應症。」法丹書回答:「我當然知道,但是病人體質虛弱,又有出血的舊疾,使用像麻黃、桂枝這類強烈的藥物,真的合適嗎?」我說:「在危急情況下,應該先治標,如果再喘息幾天,恐怕病人就會立刻死亡。我們應先治療新的病症,待康復後再處理原有的疾病。」
法丹書點頭認同,但他又說:「道理上確實如此,然而病人和家屬未必理解。如果我們治療原有疾病導致死亡,他們或許不會抱怨;但如果用了麻黃、桂枝等藥物後病人死亡,他們肯定不會怪罪疾病本身無法治療,反而會怪罪這些藥物害死了病人。我只是一個行走江湖的醫生,無法承擔這樣的責任。你既然不在乎名聲,我也就不多管閒事,你可以自行負責。」我答應:「好吧,如果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我願意負全責,只希望先生不要阻止我。」於是,我讓病人服用了藥物。喝完藥後,她的呼吸逐漸平穩,終於能夠平躺睡覺,整晚得以安眠。之後,我再以化痰、潤肺、滋陰、開胃的藥方,逐步調理她的身體,最終使她的健康狀況恢復如初。
法丹書老先生雖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並非一般的庸醫,但即便他了解病情,卻不敢採取行動。這大概是因為他害怕涉足社會,萬一治療失敗,就會受到眾人的譏諷。而我並不追求名聲,所以能夠堅定地採用這種療法。通常,當世人面對利益和風險時,往往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無論何種事業皆是如此,不僅僅侷限於醫學領域。
進一步解讀:當風寒侵襲體表,而體內又潛藏著飲邪,引發喘息和咳嗽時,我們不能忽視使用小青龍湯作為治療手段。在上述案例中,提到的「感冒」實際上是指風寒引起的感冒,如果不是由風寒所導致的疾病,就不能隨意使用麻黃和桂枝。讀者應該對此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