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案辨疏》~ 卷下 (2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5)

1. 脾肺腎虧損小便自遺淋澀等症

大司徒許函谷,在南銀臺時,因勞發熱,小便自遺,或時不利,余作肝火陰挺,不能約制。午前用補中益氣、加山藥、黃柏、知母,午後服地黃丸。月餘諸症悉退。此症若服燥劑,而頻數或不利,用四物、麥冬、五味、甘草;若數而黃,用四物加山茱、黃柏、知母、五味、麥冬;若肺虛而短少,用補中益氣加山藥、麥冬;若陰挺痿痹而頻數,用地黃丸;若熱結膀胱而不利,用五苓散;若脾肺燥不能生化,用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以生而淋瀝,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以化而淋澀用六味丸;若轉筋小便不通,或喘急欲死,不問男女孕婦,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若老人陰痿思色,精不出而內敗,小便道澀痛如淋,用加減八味丸料加車前、牛膝;若老人精已短竭,而復耗之,大小便道牽痛,愈痛愈欲便,愈便則愈痛,亦治以前藥,不應,急加附子;若喘嗽吐痰,腿足冷腫,腰骨大痛,面目浮腫,太陽作痛,亦治以前藥;若愈痛而小便仍澀,宜用加減八味丸,以緩治之。

疏曰:陰挺失職,不能約制,致令小便自遺,或時不利,實肝經火盛之症。然此案因勞則脾氣虛矣。而先生仍曰肝火,其所用之藥,又是升提脾氣之方,而所加之品,又是清降腎火之劑,何也?蓋此症之本,本乎肝火也。今因勞而致者,多傷脾氣,多動腎火,脾氣傷則肝木自強,腎火動則肝火自熾,故仍曰肝火。

而其因則因乎勞,故用藥如是,然必有脾虛脈症現,而後可用補中;腎火脈症現,而後可用知柏。不然肝火獨盛者,補中適所,以燎撥其原,知、柏未免誅伐無過矣。然余聞脾虛者,忌用寒涼,未見可用補中之症,而加知、柏者也。雖加山藥以防泄瀉,然不能勝知、柏之苦寒,豈有是病當用是藥,而無礙乎甚矣!加減之不可拘也。

若此症而有肝火獨旺者,當用小柴胡清肝經氣分之火,逍遙清肝經血分之火,皆繼以六味丸,其補中益氣又非所宜。至於種種論治,可謂曲備諸法,然但有病原,而無脈症可據,後人未免有交臂失之之誤。如服燥劑而頻數云云者,可問而知,或未得其詳,須知必有口乾唇燥,舌粗咽痛,及大便燥結,午後夜間乾熱等症。脈見左手澀數,或兼見於右寸可驗。

如肺虛而短小云云者,須知必有面白神怯,短氣力乏,或久嗽自汗,便溏食少等症。脈見右寸關虛軟或空洪無力可驗,如陰挺痿痹云云者,須知必有肝火旺,腎陰虛及莖痿而縮,或小便無度,或淋瀝不禁等症,脈見肝腎洪數或虛洪可驗;如熱結膀胱云云者,須知必有邪氣從太陽傳入太陰里症,及補益甚煩躁莖中熱痛等症,脈見左手浮洪或左手沉實可驗;如脾肺燥云云者,須知必有如前,服藥燥劑,諸症但前,是傷血分虛症,此是傷氣分實症,或加燥渴引飲而熱,在午前較午後稍愈等症。

白話文:

脾肺腎虧損導致小便失禁、排尿困難等症狀的治療

許函谷大夫在南銀臺任職時,因勞累導致發熱,出現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的情況。醫生診斷為肝火旺盛,陰氣不足,無法控制排尿。上午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黃柏、知母;下午服用地黃丸。一個多月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如果服用燥熱藥物後,小便頻數或排尿困難,則服用四物湯加麥冬、五味子、甘草;如果小便頻數且顏色發黃,則服用四物湯加山茱萸、黃柏、知母、五味子、麥冬;如果肺虛導致小便量少,則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冬;如果陰部萎縮、麻痺,且小便頻數,則服用地黃丸;如果膀胱熱結導致排尿困難,則服用五苓散;如果脾肺乾燥不能正常運化水液,則服用黃芩清肺飲;如果膀胱陰虛,陽氣不足導致小便淋漓不斷,則服用滋腎丸;如果膀胱陽虛,陰氣不足導致排尿困難,則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出現轉筋、小便不通,或呼吸急促、瀕臨死亡的危急情況,不論男女及孕婦,都要緊急服用八味丸,延遲治療則難以挽回;如果老年人出現陽痿、性慾亢進、精液排出困難、內部損傷,小便澀痛如淋證,則服用加減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如果老年人精氣已衰竭,又繼續耗損,大小便道牽引疼痛,疼痛越劇烈越想排便,排便後疼痛更劇烈,則先用之前的藥物治療,若無效,則緊急加服附子;如果出現咳嗽、咳痰、腿腳腫脹、腰部劇痛、面部浮腫、頭痛等症狀,則服用之前的藥物;如果疼痛減輕,但小便仍然澀痛,則服用加減八味丸緩慢治療。

說明:陰氣不足,功能失調,無法控制排尿,導致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這是肝經火盛的症狀。但這個病例是因勞累引起的,脾氣虛弱。醫生卻診斷為肝火旺盛,所用的藥物又是升提脾氣的方劑,所加的藥物又是清降腎火的藥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肝火。現在是因為勞累引起的,多傷脾氣,多動腎火,脾氣受損則肝氣自強,腎火旺盛則肝火更盛,所以仍然診斷為肝火旺盛。

其病因是勞累,所以用藥如此。但必須出現脾虛的脈象,才能使用補中益氣湯;必須出現腎火旺盛的脈象,才能使用黃柏、知母。否則,如果只是肝火旺盛,使用補中益氣湯反而會火上澆油,使用黃柏、知母則不免過於攻伐。我聽說脾虛的人忌用寒涼藥物,沒有見過使用補中益氣湯,又加黃柏、知母的病例。雖然加山藥可以防止腹瀉,但也不能抵消黃柏、知母的寒涼之性,這種病怎麼可以用這些藥物,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呢?加減用藥不能拘泥於古方。

如果這種疾病只是肝火旺盛,應該用小柴胡湯清瀉肝經氣分之火,用逍遙散清瀉肝經血分之火,然後再服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就不適合了。各種治療方法都比較全面,但只講究病因,沒有脈象的依據,後人很容易因此而失誤。例如,服用燥熱藥物後小便頻數等等,可以詢問病人,可能沒有得到詳細的情況,要知道,必然有口乾唇燥、舌苔粗糙、咽喉疼痛、大便秘結、午後和夜間乾燥發熱等症狀。脈象表現為左手寸關脈澀數,或兼見於右手寸脈可以驗證。

例如,肺虛導致小便量少等等,要知道必然有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氣短乏力、久咳自汗、大便溏稀、食慾不振等症狀。脈象表現為右手寸關脈虛弱或空虛無力可以驗證。例如,陰部萎縮、麻痺等等,要知道必然有肝火旺盛、腎陰虛、陰莖萎縮、小便失禁或淋漓不斷等症狀,脈象表現為肝腎脈洪數或虛洪可以驗證。例如,膀胱熱結等等,要知道必然有邪氣從太陽經傳入太陰經的症狀,以及煩躁不安、陰莖熱痛等症狀,脈象表現為左手浮脈或左手沉脈可以驗證。例如,脾肺乾燥等等,要知道必然有前面提到的服用燥熱藥物後的症狀,這些是傷血分虛證,而現在是傷氣分實證,或者有口渴引飲而發熱,上午比下午好一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