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案辨疏》~ 卷下 (24)
卷下 (24)
1. 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症
疏曰:此案以如是之症,如是之脈,而論其為心脾鬱結,氣血兩傷之症,用加味歸脾治之無容疑矣。獨諸症漸退,後大便尚澀,兩顴赤色,誠屬肝腎虛火,似用六味丸為當,而又曰內傷陰血,投八珍湯者,豈以脈澀,終屬血少而非水虧乎?六味丸但能補水而不能補血乎?要當知澀脈之不可用泥滯之藥,血虛之宜兼用補氣之方也。
至於後案陰陽二脈俱傷者,但見便血不見吐血,何以見血外溢乎?不知遍身黑黯,即是血之外溢,非必吐血便血,始謂陰陽俱傷也。
職方陳莪齊,年逾六旬,先因大便不通,服內疏等劑,後飲食少思,胸腹作脹,兩脅作痛,形體倦怠,兩尺浮大,左關短澀,右關弦澀,時夏五月請治。予意乃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而肺金又克肝木,憂其金旺之際不起,後果然。
疏曰:年老大便不通,非水虛即血少。內疏之劑,自能傷脾,以致飲食少思,胸腹兩脅脹痛,體倦脈變,皆傷脾之驗也。至於脈大弦澀,脾陰又虛也。四臟皆虛,何以得生?獨人生以脾土為重,此症不死於木旺之際,而死於金旺之時何也?蓋木已受傷,不能剋土,土反無仇,而木固不能自保矣。
況四臟皆病,惟金無恙,以無恙之金,當權旺之今,其摧殘之木,何能堪此乎?木為東方生氣甚矣,生氣之不可不養也,或謂肝無補法,何其謬哉?
白話文:
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症
這個病例的症狀和脈象顯示,病人是心脾鬱結,氣血兩虛。因此,用加味歸脾湯治療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雖然其他症狀逐漸減輕,但大便秘結仍未改善,而且兩頰紅赤,這像是肝腎陰虛火旺的表現,似乎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治療。但有人認為病人是內傷陰血,而使用八珍湯,這是因為脈象澀滯,認為是血虛而非津液虧虛嗎?六味地黃丸只能補益津液,卻不能補血啊!必須知道,脈象澀滯不能使用滯澀的藥物,血虛的病人應該同時使用補氣的方劑。
至於另一個病例,陰陽兩虛的病人,只見便血不見吐血,怎麼能判斷血液外溢呢?其實,全身皮膚黯黑就是血液外溢的表現,不一定要吐血或便血才能認為是陰陽兩虛。
陳莪齊先生,六十多歲,因為大便秘結,服用瀉下藥物後,出現食慾不振、胸腹脹滿、兩脅疼痛、身體疲倦等症狀,脈象兩尺脈浮大,左關脈短澀,右關脈弦澀。五月時來求診。我認為這是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而肺金又克伐肝木,擔心肺金過旺,果然不出所料。
這個老年人大便秘結,不是津液虧虛就是血虛。瀉下的藥物本身就會傷脾,所以才會出現食慾不振、胸腹兩脅脹痛、身體疲倦和脈象改變等傷脾的症狀。而且脈象弦澀,也說明脾陰虛損。四臟皆虛,怎麼能生存下去呢?人體以脾土為本,這個病人不是死於肝木過旺,而是死於肺金過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肝木已經受損,不能克制脾土,脾土反而沒有敵人,但肝木自身卻無法保護自己。
況且四臟都生病了,只有肺金沒有問題,在肺金當令旺盛的時候,它對受損的肝木的摧殘,肝木怎麼承受得住呢?肝木是東方生氣之源,生氣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滋養。有人說肝沒有補益的方法,這是多麼錯誤的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