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案辨疏》~ 卷下 (22)
卷下 (22)
1. 脾肺腎虧損大便秘結等症
一儒者,大便素結,服搜風順氣丸後,胸膈不利,飲食善消,面帶陽色,左關尺脈洪而虛。余曰:此足三陰虛也,彼恃知醫不信,乃服潤腸丸,大便不實,肢體倦怠,余與補中益氣六味地黃月餘而驗,年許而安。
若脾肺虛者,用補中益氣湯,若脾經鬱結者,用加味歸脾湯;若氣血虛者,八珍湯再加肉蓯蓉;若脾經津液涸者,用六味丸;若發熱作渴飲冷者,用竹葉黃耆湯;若燥在直腸,用豬膽汁導之;若肝膽邪侮脾者,用小柴胡加山梔、郁李、枳殼;若膏粱厚味積熱者,用加味清胃散。亦有熱燥陽結陰結者,當審其因而治之,若復傷胃氣多成敗症。
疏曰:大便結者,法當潤之攻之。然須看病從何來,如從外邪傳裡作結,或從熱症乾燥作結,其中有物,固宜用潤攻之法。且有氣血虛,雖有物不任潤攻者,亦當於養氣血之中,加潤攻之品以出之。而此案云大便素結,不言病症所從來,則知非外邪傳裡所結,亦非熱症乾燥所結。
而其所以素結者,豈非大便屬水,水虛而大便為之素結耶?搜風順氣之品,既燥且耗致脾土亦虛矣。既燥且耗,不特水土虛,而肝為血藏,血虧而木亦虛矣。況症見胸膈不利,肝虛之明驗;飲食不消,脾虛之明驗;面帶陽色,腎虛之明驗;而脈現左關尺洪而虛者,豈非足三陰虛症乎?三陰既虛,而復用潤腸丸,更傷脾氣,所以大便不實,肢體倦怠也。夫脾氣既衰,當先補氣。
故先用補中兼用六味,然至月餘而驗,年許而安甚矣。大便之不可輕易潤也,而況攻乎?至所論陽結陰結,按仲景云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升之?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
東垣雲陽結者散之,陰結者熱之,所云虛秘冷秘即陰結也,所云實秘熱秘即陽結也。
一老儒素有風熱,飲食如常,大便十七日不通,肚腸不脹,兩尺脈洪大而虛,此陰火內爍津液,用六味丸二十餘劑,至三十二日始欲去,用豬膽潤而通利如常。
疏曰:凡大便不通者,須問小腹內急迫欲去否,欲去不能去之,不然雖半月一月不可去也。經云北方色黑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故凡見年高色蒼黑之人,每多便難症。此是腎陰虛竭之故,惟大補腎陰,少佐辛潤之品,不厭頻服,任其自通,方無他變。余常見年老虛脫人,大便久秘,頗亦無害,若峻藥通之,未有不隨斃也。
如此案儒而云老,其腎自虛,風熱素有,其水自涸,由是而大便不通,固已當知其不宜速去矣。而況飲食如常,無他症也。肚腹不脹,無急迫也,合之於脈,而兩尺洪大而虛,此又腎水虛涸之明驗,雖曰陰火,但補其水而火自退也。惟傷寒外邪傳裡作結,而大便秘者,宜速去,然亦當看其人氣血虛實,為變通也。
白話文:
一位儒生,长期便秘,服用搜风顺气丸后,胸闷气滞,饮食虽能消化,但脸色发红,左关、尺脉洪大而虚弱。我诊断为足三阴经虚弱,但他自以为医术高明而不相信,于是服用润肠丸,结果大便不成形,肢体疲倦无力。我给他开了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服用一个月后见效,一年后痊愈。
如果脾肺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如果脾经郁结,用加味归脾汤;如果气血不足,用八珍汤加肉苁蓉;如果脾经津液枯竭,用六味地黄丸;如果发热口渴,喜欢喝冷水,用竹叶黄耆汤;如果燥热停留在直肠,用猪胆汁导泻;如果肝胆之邪侵犯脾胃,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子、郁李仁、枳壳;如果因过食肥甘厚味导致积热,用加味清胃散。也有些便秘是阳虚或阴虚引起的,要仔细辨别原因再治疗,否则容易损伤胃气而导致病情反复。
大便不通,通常需要润肠通便。但要看病因,如果是外邪入侵体内导致便秘,或者因热症干燥而便秘,且有宿便积滞,就应该采用润下通便的方法。但如果气血虚弱,即使有宿便也不适合使用峻下之法,应该先调理气血,再配合润下通便的药物。这个案例中,病人长期便秘,并没有说明病因,可见并非外邪入侵或热症干燥所致。
他长期便秘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大便属水,水液不足导致的呢?服用搜风顺气丸,既燥且耗,导致脾土也虚弱了。燥热耗伤,不仅伤及水土,肝脏是藏血的器官,血虚则肝木也虚弱。症状表现为胸闷气滞(肝虚的表现),饮食消化不良(脾虚的表现),脸色发红(肾虚的表现),左关、尺脉洪大而虚弱(足三阴虚的表现)。足三阴虚弱的情况下,又服用润肠丸,更加损伤脾胃之气,所以大便不成形,肢体疲倦。脾胃之气衰弱,应该先补气。
因此,先用补中益气汤,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一个月后见效,一年后痊愈,可见大便问题不能轻易使用润下通便,更不能用攻下之法。至于阳结阴结,张仲景说,脉象浮数,能吃但不大便的,这是实证,叫做阳结,十七天后病情加重。脉象沉迟,不能吃,身体沉重,大便干燥坚硬,叫做阴结,十四天后病情加重。
李东垣说,阳结要散之,阴结要温之,虚秘冷秘就是阴结,实秘热秘就是阳结。
一位老年儒生,素有风热之症,饮食正常,大便秘结十七天,腹部不胀,两尺脉洪大而虚弱,这是阴虚内热灼伤津液,服用六味地黄丸二十余剂,到第三十二天才想大便,用猪胆汁润肠后,大便通畅如常。
凡是大便不通畅,要问小腹部是否胀满欲便而不能便,如果确实有便意而排不出,即使半个月或一个月不解,也不必过于担心。经书上说,北方主黑色,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所以老年人面色苍黑,往往便秘,这是肾阴虚竭造成的,只能大补肾阴,少佐辛润之品,可以频服,任其自然通便,就不会有其他变化。我经常看到老年人虚弱脱力,大便长期秘结,却也没有什么危害,如果用峻药通便,没有一个不死掉的。
这个儒生年老,肾阴本来就虚弱,又有风热之症,津液本来就枯竭,因此大便不通,本就不宜急于通便。何况饮食正常,没有其他症状,腹部不胀,没有便意,结合脉象,两尺脉洪大而虚弱,这是肾阴虚竭的明显表现,虽然说是阴虚火旺,但只要补足肾阴,虚火自然会退。只有伤寒等外邪入侵体内导致便秘的,才应该尽快通便,但也要根据患者气血虚实情况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