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案辨疏》~ 卷上 (3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8)

1. 脾胃虧損停食泄瀉等症

一儒者善飲。便滑溺澀,食減胸滿,腿足漸腫,症屬脾腎虛寒,用加減金匱腎氣丸,食進腫消,更用八味九,胃強脾健而愈。

疏曰:以善飲之人患此諸症,未始非濕熱所為,便滑溺澀,腿腫,濕熱下流者有之。何以知其為脾腎虛寒耶?意其人必脈微面慘,體倦神疲,足冷畏寒,食少倦臥者也。此善飲之濕熱,所以不化者,良由脾土之虛,而不能運也。脾土虛至於溺澀,腿腫,良由腎火之衰,而不能氣化也。

斯時徒從脾經升補無益,故必用腎氣丸與八味丸以益火生土,則腎得氣化,而脾得運行,斯濕熱得去矣。夫腎氣丸治火虛水腫之方,八味丸治腎虛火衰之方,未嘗可治酒客濕熱症之方。不知治病,但論本源,初不可以善飲之故,而謂其不宜,於溫熱之藥也。

一男子侵晨或五更,吐痰或有酸味。此是脾氣虛弱,用六君送四神丸而愈。若脾氣鬱滯,用二陳加桔梗、山梔送香連丸;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送香連丸;若胸膈不舒,歸脾加柴胡、山梔送左金丸;若胃氣虛,津液不能運化,用補中益氣送左金丸。

疏曰:此案必有遺文,其侵晨或五更吐痰,不特吐痰而已。當必有泄瀉一症在內,何也?蓋此案既例在泄瀉門中,而四神丸、香連丸非治痰之藥,實治泄之方也。而四神丸又屬侵晨五更泄瀉之的方故耳。至於酸味,實為肝木之味,此皆肝木鬱土中之明驗,故下文詳及左金丸也。

有一羽士,停食泄瀉,自用四苓、黃連、枳實、曲、柏益甚。余曰:此脾腎泄也。當用六君加薑、桂送四神丸。不信,又用沉香化氣丸,一服臥床不食,咳則糞出,歲至危殆,終踐余言而愈。蓋化氣之劑,峻厲猛烈,無經不傷,無臟不損,豈宜輕服。

疏曰:停食作瀉,不過消食止瀉,及利小便而已,即用前藥益甚,亦不過健脾補氣,或用升提而已。何以即斷為脾腎瀉而即當溫補脾經,兼溫補腎經之劑耶?要知停食作瀉,宜用前藥,宜而用之不宜,即為脾腎瀉也。不必定五更侵晨,方為脾腎瀉也。然必有虛寒脈症可憑,未可臆度也。

至於咳則糞出,余按《內經》有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之說。其曰: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其曰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而治法則肺咳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膀胱咳,用茯苓甘草湯云云。此皆仲景之方,從傷寒例用藥也。不然以肺臟之咳,當補肺氣,何敢用麻黃乎?腎臟之咳,當補腎陰,何敢用茯苓甘草湯乎?故余以為遺矢遺溺之咳,屬臟腑虛損者正多。

要知咳而遺矢,雖云大腸受之,而肺與大腸為表裡,肺氣虛,則大腸之氣不固,故咳而遺矢也。法當大補肺氣為主。不必專問大腸。即如膀胱之咳,而遺溺,亦由腎氣大虛之故,法當峻補腎氣為主,又何問膀胱也?而余又以為腎主二便,咳而至於或遺溺或遺矢,皆屬腎氣虛所致。法當專主補腎,故先生既用六君,即兼送四神丸,其理自可見也。

白話文:

脾胃虧損停食泄瀉等症

一位讀書人嗜酒,經常出現大便稀溏、排尿困難、食慾減退、胸悶、腿腳水腫等症狀,診斷為脾腎虛寒,醫生用加減金匱腎氣丸治療,食慾恢復,水腫消退,之後又服用八味丸,胃強脾健,最終痊癒。

說明:嗜酒的人出現這些症狀,未必不是濕熱導致,大便稀溏、排尿困難、腿腫,可能是濕熱下注所致。但為何診斷為脾腎虛寒呢?因為患者很可能脈象微弱、面色蒼白、倦怠乏力、腳冷怕寒、食慾不振、嗜睡。嗜酒引起的濕熱之所以不能代謝,是因為脾土虛弱,不能運化水濕;脾土虛弱到出現排尿困難、腿腫的程度,是因為腎火衰弱,不能氣化水濕。

單純從脾經升補無效,所以必須用腎氣丸和八味丸來益火生土,使腎氣得以氣化水濕,脾土得以運化,這樣濕熱就能消除。腎氣丸治療的是火虛水腫,八味丸治療的是腎虛火衰,都不是治療酒客濕熱的藥方。治病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追究病根,不能因為嗜酒就認為不能用溫熱的藥物。

一位男子清晨或五更時分嘔吐痰液,痰液帶有酸味。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醫生用六君丸送服四神丸治療而痊癒。如果脾氣鬱滯,則用二陳湯加桔梗、山梔子送服香連丸;如果鬱結傷脾,則用歸脾湯送服香連丸;如果胸膈不舒,則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子送服左金丸;如果胃氣虛弱,津液不能運化,則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左金丸。

說明:這個病例記載可能不完整,清晨或五更嘔吐痰液,不僅僅是嘔吐痰液那麼簡單,很可能同時伴有泄瀉。因為這個病例屬於泄瀉範疇,而四神丸、香連丸並不是治療痰的藥物,而是治療泄瀉的藥物,四神丸尤其適用於清晨五更泄瀉。至於酸味,是肝木之味,這是肝木鬱結脾土的明顯表現,下文詳述左金丸的應用。

一位道士,出現停食泄瀉,自己服用四苓湯、黃連、枳實、神曲、柏子仁,病情反而加重。我說:這是脾腎虧虛導致的泄瀉,應該用六君湯加生薑、桂枝送服四神丸。他不相信,又服用沉香化氣丸,服用一次後就臥床不起,不吃不喝,咳嗽時排出大便,病情危急,最終還是聽從我的建議才痊癒。因為化氣的藥物峻猛烈,沒有哪個經脈不受損傷,沒有哪個臟腑不受損害,怎麼能輕易服用呢?

說明:停食泄瀉,治療方法不過是消食止瀉,以及利尿而已。即使服用之前的藥物病情加重,也不過是健脾補氣,或者升提而已。為什麼要斷定為脾腎虧虛導致的泄瀉,而要溫補脾經,同時溫補腎經呢?要知道停食泄瀉,應該服用之前的藥物,如果服用後無效,那就是脾腎虧虛導致的泄瀉。不必一定在五更清晨才算是脾腎虧虛導致的泄瀉,但是一定會有虛寒的脈象可以參考,不能主觀臆斷。

至於咳嗽時排出大便,我根據《內經》記載,五臟久咳可以移到六腑。書中說:肺咳嗽不止,則大腸受影響,大腸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排出大便;腎咳嗽不止,則膀胱受影響,膀胱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排出尿液。治療方法是肺咳嗽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膀胱咳嗽用茯苓甘草湯等等。這些都是仲景的方劑,是根據傷寒的例子用藥。否則,肺臟咳嗽應該補肺氣,怎麼敢用麻黃呢?腎臟咳嗽應該補腎陰,怎麼敢用茯苓甘草湯呢?所以我認為咳嗽時排出大便或尿液,大多是臟腑虛損所致。

要知道,咳嗽時排出大便,雖然說是因為大腸受影響,但是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肺氣虛弱,則大腸之氣不固,所以咳嗽時排出大便。治療方法應該以大補肺氣為主,不必專門治療大腸。同樣,膀胱咳嗽時排出尿液,也是因為腎氣大虛,治療方法應該以峻補腎氣為主,又何必專門治療膀胱呢?而且我認為腎主二便,咳嗽時排出大便或尿液,都是由於腎氣虛弱所致,治療方法應該以補腎為主,所以先生用六君湯同時送服四神丸,道理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