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案辨疏》~ 卷上 (2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6)

1. 腎虛火不歸經發熱等症

大尹沈用之,不時發熱,日飲冰水數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形體日瘦,尺脈洪大而數,時或無力。王太僕曰:熱之不熱,責其無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曰:倏熱往來,是無火也,時作時止,是無水也。法當補腎,用加減八味丸,不月而愈。

疏曰:倏熱往來,是無時而作也。時作時止,是有時而作也。此案不時發熱,即倏熱往來也,正是無火之症當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者也。而日飲冰水二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此即寒之不寒,責其無水之症,當用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也。是一人之身,既屬無火,而又屬無水矣。

而熟知其不然也。試觀先生用藥。不曰補火,不曰補水,而曰補腎。不曰用八味丸,不曰用六味丸,而曰用加減八味丸。是非無火無水之症,而實腎虛,火不歸經之症也。夫腎虛而火不歸經者,以言乎無火,則火但不歸經耳。未嘗是絕然無火之寒症。以言乎無水,則水但不能制其上越之熱,未嘗是絕然無水之熱症。

故用加減八味丸以引火歸源而已。蓋龍雷之火飛越上升,時隱時現,故為之不時發熱也,銷爍肺胃,故為之日飲冰水也。尺脈洪大而數,火未嘗無也,時或無力,火未嘗有也,或有或無,正火之不歸經。處而後知先生察脈審症處方之妙,不越乎古人之模範,亦有不囿乎古人之模範者也。

顧大有父,年七十有九,歲仲冬,將出少妾入房,致頭痛發熱,眩暈喘急,痰涎壅盛,小便頻數,口乾引飲,遍舌生刺,囊縮斂如荔枝,下唇黑裂,面目俱赤,煩躁不寐,或時喉間如灶火上衝,急飲涼茶少解,已頻於死。脈洪大而無倫且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經虛火遊行於外。

投以十全大補加萸肉、澤瀉、丹皮、山藥、麥冬、北五味,又附子一鍾。熟寐良久,脈症各減三四,再與八味丸服之,諸症悉退,後畏冷物而痊。

疏曰:此案宛似傷寒傳裡實邪症。合其時考之,又傷寒也。以其脈考之,又傷寒也,而孰知其為腎經虛火遊行於外之症乎?故凡病勢忽然暴烈,脈氣異於尋常,即當求本而治。若果系傷寒傳裡,當必從太陽、陽明、少陽、諸表症盡而後傳變入來。今不言諸表症,而但云將出少妾入房所致。

豈非病在腎經虛火遊行乎?然以腎經虛火遊行而論,當即以七味丸引火歸源之法,治之何以先用十全大補加味耶?獨不慮火未歸源,而參、耆、朮、甘補住上焦遊行之火,致痰涎壅在於肺,以成窒逆之患,而愈增喘急乎?不知年登七十九歲,氣已虛矣,入房即病,陽已脫矣。則陰陽氣血無不虛脫,故用此湯齊補之俟。

脈症稍減三四,使陰陽氣血已定,後用八味丸以治其本源。其不用七味及加減八味者,以七十九之老人入房,即病暴脫,真火已衰,不特火不歸經而已。

白話文:

腎虛火不歸經發熱等症

沈先生時常發熱,每天喝很多冰水,服用寒涼藥物兩劑後,反而口渴加劇,身體日漸消瘦,脈象洪大而快速,有時還感到無力。王太僕說:發熱卻不熱,是因為沒有真火;畏寒卻不寒,是因為沒有真陰。又說:忽冷忽熱,是沒有真火;時好時壞,是沒有真陰。治療方法應該補益腎氣,服用加減八味丸,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說明:忽冷忽熱,是指不固定時間發作;時好時壞,是指有固定時間發作。這個病例中,不時發熱,就是忽冷忽熱,正是沒有真火,應該用八味丸滋補腎臟的真火,來消除陰邪。而每天喝很多冰水,服用寒涼藥物兩劑後,口渴加劇,這就是畏寒卻不寒,是因為沒有真陰,應該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來抑制陽氣過盛。這個人身上同時存在沒有真火和沒有真陰的情況。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試想先生用藥,沒有直接說補火或補陰,而是說補腎;沒有直接說用八味丸或六味地黃丸,而是說用加減八味丸。這並不是沒有真火和沒有真陰,而是腎虛,導致真火不能歸經的症狀。腎虛而真火不歸經,說沒有真火,只是真火不歸經而已,並不是完全沒有真火而導致的寒症;說沒有真陰,只是真陰不足以制約上衝的真火,並不是完全沒有真陰而導致的熱症。

所以用加減八味丸來引導真火歸經。因為真火像龍雷之火一樣飛騰上升,時隱時現,所以表現為不時發熱;真火灼傷肺胃,所以表現為大量飲用冰水;脈象洪大而快速,說明真火並非完全沒有;有時無力,說明真火也並非完全有,忽有忽無,正是真火不歸經的表現。由此可見先生診脈、審症、處方的精妙之處,既不違背古人的法則,也超越了古人的法則。

顧老先生,七十九歲,仲冬時節,與年輕妾室同房後,出現頭痛發熱、頭暈眼花、呼吸急促、痰多、小便頻數、口乾想喝水、舌頭長刺、陰囊縮小如荔枝、下唇烏黑裂開、面部通紅、煩躁失眠,有時喉嚨好像有火在往上衝,喝點涼茶才能稍微緩解,病情危急。脈象洪大而有力,身體灼熱。這是腎經虛火外遊的症狀。

於是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加吳茱萸肉、澤瀉、丹皮、山藥、麥冬、北五味子,還加附子一鍾。睡了一覺後,脈象和症狀都減輕了許多,再次服用八味丸,所有症狀都消失了,之後只是怕冷,身體就康復了。

說明:這個病例看起來像傷寒傳變到裡證的實邪症狀。從時間推斷,也像是傷寒;從脈象推斷,也像是傷寒,但是卻是腎經虛火外遊的症狀。所以,凡是病情突然加重,脈象與平常不同,就應該從根本入手治療。如果真的是傷寒傳變到裡證,應該先經過太陽、陽明、少陽等表證,然後才傳變到裡證。現在沒有提到表證,只是說與年輕妾室同房後發病。

難道不是腎經虛火外遊嗎?但是從腎經虛火外遊的角度來說,應該用七味丸引導真火歸經,為什麼先用十全大補湯加味呢?難道不擔心真火還沒有歸經,而人参、黃耆、白朮、甘草等藥物補益了上焦遊走的真火,導致痰液壅塞在肺部,加重呼吸困難嗎?不知道老先生已經七十九歲,元氣已經虛弱,同房後就生病了,陽氣已經衰竭,陰陽氣血都非常虛弱,所以用這個方子全面補益,等待病情穩定。

脈象和症狀減輕許多,說明陰陽氣血已經恢復平衡,然後用八味丸治療根本病因。不用七味丸和加減八味丸的原因是,七十九歲的老人同房後,病情突然加重,真火已經衰弱,不僅僅是真火不歸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