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醫案存真》~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卷三

生川附,椒目,炒乾姜,炒小茴,車前子

長善濱,歐詈大聲用力,氣迸失音,雖陰虛腦泄,亦必用輕陽肅上。

桑葉,枇杷葉,生甘草,象貝,米仁,沙參

勞傷胃痛。

熟桃仁,延胡索,柏子仁,當歸尾,炒丹皮,漏蘆

(十九),沖年陰火未寧,情志不和,易於動怒,氣火迸逆,絡血隨之上溢。問納食不旺,氣衝血上,必撫摩氣降,血不出口,但絡中離位之血,恐致凝遏,越日必氣升湧逆矣。

蘇子,丹皮,降香末,炒桃仁,米仁,炒楂炭,韭白汁

紹興眷,(三十一),少腹痛堅,攻及當臍。每午後必氣脹滯痛,貫串腰尻,環跳肉腠之間,肌膚亦漸浮腫。再問經事愆期,僅得些微黃水,是陰寒已入血絡。病蓋起於產蓐,累及奇經八脈,身傴不直,俯不能仰,此肝腎入奇經之見症。

炒枯腎氣湯。

徽州(四十六),此痰飲宿病,勞怒遇冷即發。十年之久,焉能除根?

桂苓五味甘草湯。

楓橋(四十三),此肝病也。肝屬木主筋,木臟內寄風火。情志不適,熱自內起,爍筋襲脈,肢體為之牽強不舒。惟怡悅靜養,可希漸愈,藥無除根之理。

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當歸身,杜仲,沙苑蒺藜

師婆橋(六十三),寒入厥陰之絡,結為氣疝。痛則氣脹上升,氣消絕無形跡。老年下元已乏,與破氣攻疝,宜溫養下元為主。尿管脹是阻溺,當佐以通陽,仿香茸丸法。

鹿茸,麝香,當歸,青鹽,韭子,蛇床子,覆盆子,大茴香

泰興(二十八),色脈是陰虛,其喉妨食納,乃陰乏上承,熱氣從左上升,內應肝腎陰火。前議復脈法,大便滑泄,知胃氣久為藥傷,不受滋陰,必當安閒靜室以調之,豈偏寒偏熱藥能愈?

人參,茯苓,扁豆,木瓜,石斛,北沙參

來安縣(四十六),病起痰飲,漸為嗽喘。外寒遇勞倦即發,發必胸膈氣脹,吐出稀涎濁沫,病退則痰濃,氣降乃已。凡飲邪皆陰濁凝聚。兩年之久,漸漸腹中痞悶妨食,肛門尻骨坐則無恙。行動站立,時時氣墜,若欲大便,顯系腎虛不能收攝。惑於在前見痰治嗽,苟非辛解,即屬寒降,乃致釀成錮疾。

腎氣湯加紫衣胡桃、沉香汁。

吳趨坊(四十五),清竅在上焦氣分。搐鼻宣通,固是好法,但久恙氣錮,濕痰必生,茶調散臥時服五分。

薄荷(八錢),川芎(四錢),荊芥(四錢),羌活(二錢),白芷(二錢),防風(一錢五分),細辛(一錢),炙草(二錢)

茶調勻服。

海寧(廿六),勞怯是腎精內損,真陰枯槁,龍雷之火,閃爍無制。腎脈循喉,屢受陰火燔灼,必糜腐而痛。冬無藏精,春生亦無生髮,胃氣已索,草木何能挽回?

豬膚湯。

葑門(三十九),過勞熬夜,陽升痰血。在土旺之令中,夜熱非外感。脈尺中動,左數。肝腎內虛,失收肅之令。

白話文:

[卷三]

某患者服用川附子、椒目、炒乾薑、炒小茴香、車前子。 長善濱(地名)患者,因大聲喊叫用力過猛,氣息衝擊導致失音,即使是陰虛腦洩,也必須用輕微溫和的陽氣來調理。

某患者服用桑葉、枇杷葉、生甘草、象貝母、米仁、沙參,治療勞傷胃痛。

某患者服用熟桃仁、延胡索、柏子仁、當歸尾、炒丹皮、漏蘆。 楊姓(十九歲)患者,因青春期陰火未平,情志不調,容易動怒,導致氣火逆衝,血液隨之上溢。詢問得知其食慾不振,氣衝血逆,必須要安撫使其氣降,血液不至於外溢,但絡脈中移位的血液,恐怕會凝滯,隔日氣必會上升逆衝。

某患者服用蘇子、丹皮、降香末、炒桃仁、米仁、炒楂炭、韭白汁。紹興府某患者(三十一歲),下腹部疼痛堅硬,疼痛到達肚臍。每天午后必定氣脹滯痛,疼痛貫穿腰部臀部,環繞環跳穴周圍的肌肉肌膚也逐漸腫脹。再次詢問得知月經推遲,僅有少量黃色分泌物,說明陰寒已侵入血脈。此病大概起因於生產坐月子,累及奇經八脈,身體佝僂不能挺直,俯身不能仰起,這是肝腎之氣入侵奇經八脈的症狀。服用炒枯腎氣湯。

徽州某患者(四十六歲),這是痰飲宿疾,勞累或憤怒遇冷就會發作。已經十年之久,怎能根除?服用桂苓五味甘草湯。

楓橋某患者(四十三歲),這是肝病。肝屬木主筋,木臟內藏風火。情志不適,熱從內生,灼傷筋脈,肢體因此牽拉疼痛不適。只有怡情養性,靜心調理,才能慢慢好轉,藥物無法根治。

某患者服用何首烏、枸杞子、桑寄生、當歸身、杜仲、沙苑蒺藜。師婆橋某患者(六十三歲),寒邪侵入厥陰經絡,導致氣疝。疼痛時氣脹上升,疼痛消退則無任何症狀。老年人下元已虛,若用破氣攻疝的方法,應以溫養下元為主。尿道脹痛是排尿受阻,應該輔以通陽之法,仿香茸丸的方劑。

某患者服用鹿茸、麝香、當歸、青鹽、韭子、蛇床子、覆盆子、大茴香。泰興某患者(二十八歲),面色脈象顯示陰虛,其咽喉妨礙飲食,是陰虛上承,熱氣從左側上升,內應肝腎陰火。之前建議服用復脈方,但大便溏瀉,可知胃氣久服藥物已受損傷,無法滋養陰液,必須要安心靜養調養,怎麼能用寒熱偏性的藥物來治療呢?

某患者服用人參、茯苓、扁豆、木瓜、石斛、北沙參。來安縣某患者(四十六歲),疾病起於痰飲,漸漸發展為咳嗽氣喘。外感風寒,勞累就會發作,發作時必胸膈氣脹,吐出稀薄的涎沫,疾病好轉時痰液濃稠,氣息下降就痊癒了。凡是飲邪都是陰濁凝聚。已經兩年之久,漸漸腹部痞悶妨礙飲食,肛門尻骨坐著的時候沒有問題。行動站立時,時常氣息下墜,好像想要大便一樣,顯然是腎虛不能收攝。誤以為之前用治痰止咳的方法,如果不用辛溫解表的方法,就用寒涼之法來治療,結果導致病情加重。服用腎氣湯加紫衣胡桃、沉香汁。

吳趨坊某患者(四十五歲),清竅在上焦氣分。搐鼻宣通,固然是好方法,但是久病氣機閉塞,濕痰必然產生,用茶調服散劑,臥時服用五分。服用薄荷(八錢)、川芎(四錢)、荊芥(四錢)、羌活(二錢)、白芷(二錢)、防風(一錢五分)、細辛(一錢)、炙甘草(二錢),茶調勻服。

海寧某患者(二十六歲),勞累體虛是腎精內損,真陰枯竭,腎陽之火,無約束而閃爍不定。腎經循行於喉嚨,屢屢受到陰火灼燒,必然糜爛疼痛。冬天不能儲藏精氣,春天也無法生髮,胃氣已經衰竭,草木之藥怎能挽回?服用豬膚湯。

葑門某患者(三十九歲),過度勞累熬夜,陽氣上升,痰血凝聚。在土氣旺盛的季節,夜晚發熱不是外感。脈象在尺脈部位跳動,左側脈象數。肝腎內虛,失去了收斂肅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