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選》~ 卷四 (2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5)

1. 兒科

又汪益美布鋪夥友,壯年患痘閉,群醫不能措手,先生令取雞糞若干,以醇酒熱調如糊,遍塗其身面手足,越宿雞矢燥裂剝落,而痘已出矣。先曾祖云:此皆神而明之之治,殊可發人慧悟。然激之使發者,氣閉也;展轉於新漆之桌者,火閉也;假蚊口以撮之者,血閉也;塗之雞矢醴者,寒閉也。苟欲效顰,(亦當審諦。

又徐洄溪云:痘證因時而變,不但歷代不同,隔數十年亦有小變。余謂痘證每因時邪引動而發,萬密齋嘗言之,王清任亦論之,故不但數十年有小變,即一二年間亦有判然迥異者。蓋痘有痘疫,瘄有瘄疫,)兒科拘守古法,但可以治常痘,此建中《瑣言》之所以為救偏良法也。

後人不知此義,輒訾其浪用石膏、大黃為偏,謂止可以救慣用熱藥之偏,豈為知人論世之言哉?若痘挾疫邪,非用費氏之法不可。惜幼科罕讀其書,不識病因,往往闔境沿村,夭枉載道,諉諸天數,豈盡然歟!吾先慈幼時患痘,頭面雖少,遍身密布,紫黑焦枯,略無潤澤,諸醫束手。老醫包士安曰:此名螺疔痘,用大黃、石膏多劑毫無起色,奄奄一息,已絕望矣。

偶親串中遣一越人陳媼來探疾,見而唶云:尚可圖也。亟以銀針將遍身之痘逐粒挑出如黑豆者一顆,隨以珍珠八寶丹糝入,外用朱養心家碧玉膏一名銅綠膏,治一切癰疽瘡毒有神效。封之,即能進粥,不勞余藥而生。又定州楊素園大令云,阜平趙功甫邃於醫,凡一切丸散,人所不能辨其中為何藥者,趙一嗅而知之,歷試不爽,殆與離婁之明,易牙之舌,相鼎立也。生平長於治痘,痘始萌,一望而知其結局,雖極危之證,治之無不收功。

自云一生療痘,無藥不用,而從未有用附子者,並識之以質治痘名家。(楊曰:余見趙功甫處方極輕,嘗曰小兒之腹幾何,須令其胃氣足以運化,藥力始能取效,亦至理也。)

又按:《幼科要略》後,鄭望頤所述種痘之法甚詳,洄溪極為讚美。徐氏《醫學源流論》亦云:種痘有九善,奈嗜利之徒,膽用時苗,害人不少,並令世人連種痘之法亦不信矣。更有以水痘痂為苗者,種出之時,痘極稀朗,並無稠密棘手之候,醫者索謝而去,為父母者亦歡然放心矣。

孰知真痘未出,迨時痘流行之歲,天花陡發,病家醫家皆不預料,往往誤指別證,妄投藥餌,縱不誤治,痘必危險,較彼妄用時苗之罪更深十倍,反得脫身事外,人不知之,然天地鬼神鑑察難逃,罰及子孫,噬臍何及,梁應來謂種痘始於宋真宗朝,王文正公旦,其後各相授受,以湖廣人為最。(吾浙以德清人為最。

)今西洋夷酋咇哈呅善種痘,法以極薄小刀,微剔兒左右臂,以他人痘漿點入,不過兩三處,越七八日即見點,比時行痘大兩倍,兒無所苦,嬉戲如常。夷言本國雖牛馬亦出痘,恆有斃者,因思得此法。由牛而施之於人,無不應驗,於是其法盛傳。然又必須此痘漿方得,他痘不能,故互相傳種,使痘漿不絕,名曰牛痘,誠善法也。

白話文:

兒科

一位朋友的夥計壯年時患痘症,病情嚴重,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一位先生指示用雞糞與熱酒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者全身,過夜後雞糞乾燥脫落,痘疹便都發出來了。我的曾祖父說,這是神妙的治療方法,值得讓人深思。然而,用這種方法使痘疹發出的原因,是氣閉、火閉、血閉、寒閉的不同情況。如果想模仿此法,必須仔細判斷病情。

徐洄溪說,痘症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不僅不同時代不同,相隔數十年也會略有差異。痘症的發作常常是因時邪的引動,萬密齋和王清任都曾論述過,所以痘症不僅數十年會有小變化,即使是一兩年內也可能判若雲泥。痘症有痘疫,瘄也有瘄疫。兒科如果拘泥於古法,只能治療一般的痘症,這也是建中《瑣言》之所以能救治偏症的良方。

後人不懂這個道理,就批評用石膏、大黃治痘是偏方,認為只能治療習慣用溫熱藥物導致的偏症,這哪裡是了解人情世故的說法呢?如果痘症夾雜疫邪,不用費氏的療法不行。可惜兒科醫生很少讀費氏的書,不懂得病因,往往導致一村一鎮都有人夭亡,卻歸咎於天數,豈能如此呢?我母親小時候患痘,雖然臉上痘疹不多,但全身密佈,紫黑焦枯,一點也不潤澤,許多醫生都無計可施。一位老醫生包士安說這是「螺疔痘」,用了很多劑量的大黃、石膏都無效,奄奄一息,已經絕望了。

恰巧一位親戚送來一位越人陳媼探望,她一看就說還能治療。立刻用銀針將全身每個痘疹都挑破,像黑豆一樣大小的一顆,然後撒上珍珠八寶丹,外用朱養心家的碧玉膏(又名銅綠膏),這種藥膏治療一切癰疽瘡毒有奇效。敷上藥膏後,病人就能吃粥了,不用其他藥物就痊癒了。定州楊素園大人說,阜平的趙功甫醫術精湛,各種丸散,別人辨別不出裡面是什麼藥,趙功甫一聞就能知道,從未出錯,幾乎與離婁的視力、易牙的味覺一樣精準。他生平最擅長治療痘症,痘疹剛開始長,他一看就能知道最後結果,即使是最危急的病情,治療也都能成功。

他說自己一生治療痘症,什麼藥都用過,但從來沒用過附子,他以此聞名於痘症名家。楊素園說,我見趙功甫的處方都非常輕,他說小孩子的肚子就那麼大,必須讓他們的胃氣足夠運化,藥力才能起作用,這也是至理名言。

《幼科要略》之後,鄭望頤詳細記述了種痘的方法,徐洄溪對此高度讚揚。徐氏《醫學源流論》也說種痘有九個好處,但是貪圖利益的人,膽敢用不好的痘苗,害了不少人,導致世人都不相信種痘的方法了。甚至有人用水痘的痂做痘苗,種出來後痘疹很少,沒有密集難治的情況,醫生收了錢就走了,父母也高興地放下心了。

殊不知,真正的痘症還沒發作,等到痘症流行的時候,天花突然爆發,病人和醫生都沒料到,往往誤診用藥,即使沒有誤治,痘症也會很危險,比濫用痘苗的罪過還要嚴重十倍,而且還能脫身事外,別人也不知道,然而天地鬼神都在看著,懲罰會落到子孫身上,後悔也來不及了。梁應來說種痘始於宋真宗朝,王文正公開始種痘,後來人們互相傳授,以湖廣人為最(我們浙江以德清人為最)。

現在西洋夷人很擅長種痘,方法是用極薄的小刀,輕輕地在小孩的左右手臂上劃個小口,用別人的痘漿點進去,不過兩三處,七八天後就能看到痘點,比自然發病的痘疹大兩倍,小孩沒有痛苦,還能像平常一樣玩耍。夷人說,他們國家的牛馬也會得痘症,經常會死,因此才想到這個方法。從牛身上嘗試到人身上,都非常有效,所以這個方法就廣泛傳播了。但是,必須用這種痘漿才行,其他的痘漿不行,所以他們互相傳遞痘漿,使痘漿不斷絕,稱為牛痘,真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