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心

《曹仁伯醫案》~ 淋濁 (3)

回本書目錄

淋濁 (3)

1. 淋濁

固本合大補陰丸,黃連解毒加黨參

朱(關上),陰虛濕熱,白濁血淋,兼而有之,久則氣陷不升,苦不勝言。

補中益氣合三才(用生地),滋腎丸(煎送)

又:溺病有前後之分。痛在前者,濕熱為多。痛在後者,陰虛為甚。濕熱漸化,溺前之病自衰,陰分仍虛,溺後之疼不罷。

三才封髓丹

陳(太倉),陰虛則小便難,難之為日已久,變而為淋,溺管中隱痛,海底亦然。然僅有白濁之形,尚無血淋之意,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究須謹慎小心。

栝蔞瞿麥丸去附子,加牛膝合導赤散

孔(鞠花亭),濕熱傷精,夢遺不作,變為白濁下行,而其行之不暢者,留於海底,紅熱作疼,陰虛濕汗,加以瘡瘍外發,脈反郁小而數,舌苔膩白,理之必費周旋。

萆薢分清飲去菖蒲,加龍膽草,車前子,茯苓

魏(姚弄),白濁成淋,濕熱之邪所致。

萆薢分清飲

周(聞德橋),腎與膀胱相為表裡,腎虛則溺後餘瀝,膀胱濕熱則溺前見濁,溺之前後同病,而實表裡相通,虛實各半之證也。

三才封髓丹

楊(震澤),敗精成濁,常流不息,甚至肢體無力,下部不溫,此虛也,當以封法。

三才封髓丹

施(松江),熱淋變為血淋,脈形細數,細屬陰虧,數為邪火,清補為宜。

大補陰丸合導赤,火府加燈芯,血餘炭

吳(嘉興),瘧邪與疔毒竄入大經小絡,歸併膏淋。膏淋不罷,邪又流入於腎,肛門前後之氣盤旋痠痛,襲入於沖,左腿內廉之經脈麻木抽痛。病情自上而下,勢必自下而上以出之,不惟化導而已。

萆薢分清飲加升麻,柴胡,陳皮,白芍

又:得汗則淋痛大減,升降同用之法,已為合作。然壅者尚未因宣而全去,滯者亦未因通而全消,所以膏淋不盡,陰莖作癢,肛門與左腿麻木抽疼,留而不去。仍取宣通以盡其邪為妥。

萆薢分清飲加歸尾,白芍,升柴,柴胡,陳皮

陳(海門),血因胬肉而瘀,瘀在海底,附在筋經,自幼作疼,至今未愈。脈形沉澀,理之不易。

桃仁(七分),制軍(三分),炙草(五分),桂枝(三分),歸尾(五分),紅藤(五分),烏藥,木香(二味未抄藥量)

又:進桃仁承氣湯,當便之時,海底已能不痛,陰莖尚帶癢疼,澀脈漸有和意,顯系所瘀之血,消者已多,而其留落者,一時未能掃除也。去瘀生新為治之中,仍以毒藥寓之。

大生地,當歸,白芍,阿膠,桃仁,桂枝,制軍,丹參

接服方:六味加當歸,丹參,阿膠,赤豆

周(松江),淋症有五,膏居其一,久而日甚一日,舌苔薄白,脈小左弦,俱見數象。此係濕熱之邪傳入膀胱,且有肝火竄入其中也。不增喘乃妥。

萆薢分清飲加萹蓄(一錢)

又:分理濕熱,淋症仍然,惟淋後之大便,未必如前日隨之而下,所患濕熱,似有分利之機。然腎主二便,開竅於二陰,後陰之竅既隨前陰而欲通,腎亦病焉,不獨肝火從之為患而已。

白話文:

淋濁

朱(關上)患陰虛濕熱,出現白濁和血淋,兩種症狀兼而有之,時間久了,氣血下陷,痛苦不堪。治療用補中益氣湯加三才封髓丹(用生地),並用滋腎丸煎服。

又:小便疼痛,疼痛位置不同,病因也不同。疼痛在小便前者,多為濕熱;疼痛在小便後者,多為陰虛。濕熱去除後,小便前的疼痛會減輕,但陰虛未改善,小便後的疼痛依然存在。治療用三才封髓丹。

陳(太倉)因陰虛導致小便困難,持續很久,發展成淋症,尿道隱隱作痛,會陰部也痛。只有白濁,沒有血淋,既慶幸又擔憂,需謹慎治療。治療用栝蔞瞿麥丸去附子,加牛膝和導赤散。

孔(鞠花亭)濕熱傷精,沒有遺精,卻出現白濁,排出不暢,停留在會陰部,紅腫疼痛,伴有陰虛盜汗,並出現瘡瘍。脈象沉細數,舌苔膩白,治療需謹慎周全。治療用萆薢分清飲去菖蒲,加龍膽草、車前子、茯苓。

魏(姚弄)白濁成淋,是濕熱邪氣所致。治療用萆薢分清飲。

周(聞德橋)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虛則小便後還有餘瀝,膀胱濕熱則小便前出現白濁。小便前後都出現症狀,是表裡相通,虛實夾雜的證候。治療用三才封髓丹。

楊(震澤)精液敗壞成白濁,持續不斷流出,甚至肢體無力,下體冰冷,這是腎虛,應採用封閉法治療。治療用三才封髓丹。

施(松江)熱淋轉變成血淋,脈象細數,細脈代表陰虛,數脈代表邪火,需清補兼顧。治療用大補陰丸合導赤散,加燈芯草、血餘炭。

吳(嘉興)瘧疾邪氣和疔瘡毒氣侵入經絡,導致膏淋。膏淋久治不愈,邪氣又侵入腎臟,肛門前後氣血盤旋痠痛,影響沖脈,左腿內側經脈麻木抽痛。病情由上向下發展,需由下向上排出邪氣。治療用萆薢分清飲加升麻、柴胡、陳皮、白芍。

又:出汗後淋痛減輕,說明升降並用之法有效。但邪氣尚未完全排出,瘀滯尚未完全消除,所以膏淋未愈,陰莖瘙癢,肛門和左腿麻木抽痛持續存在。仍需宣通,徹底清除邪氣。治療用萆薢分清飲加益母草、白芍、升麻、柴胡、陳皮。

陳(海門)因血瘀在會陰部,附著在筋脈上,從小就疼痛,至今未愈。脈象沉澀,治療不易。治療用桃仁(七分)、川軍(三分)、炙甘草(五分)、桂枝(三分)、益母草(五分)、紅藤(五分)、烏藥、木香(藥量未記載)。

又:服用桃仁承氣湯後,大便通暢,會陰部疼痛減輕,陰莖仍有瘙癢疼痛,澀脈漸趨平和。顯然瘀血已大部分消散,但仍有殘留,需繼續活血化瘀。治療用生地、當歸、白芍、阿膠、桃仁、桂枝、川軍、丹參。

接服方:六味地黃丸加當歸、丹參、阿膠、赤小豆。

周(松江)淋症分五種,膏淋是其中一種,久病日益嚴重,舌苔薄白,脈象細小左弦,數脈皆有。這是濕熱邪氣侵入膀胱,並有肝火竄入其中。不喘息則治療有效。治療用萆薢分清飲加萹蓄(一錢)。

又:分治濕熱後,淋症仍未痊癒,但淋症後的大便,不如以往頻繁。濕熱似乎有分利之機,但腎主二便,開竅於二陰,後陰的竅穴與前陰相通,腎臟也受累,不僅是肝火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