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心

《曹仁伯醫案》~ 瘧 (3)

回本書目錄

瘧 (3)

1.

小柴胡湯加羌活,藿香,厚朴,橘紅,大腹皮

汪(西匯),頭痛之餘,腰痛痠疼,始而小有寒熱,後來變為間瘧,苔白味辛,胸痞妨食,便溏溺黃,渴喜熱飲,脈息浮弦。暑風外感使然。

選奇湯合藿香正氣去蘇、大腹皮,加柴胡

顧(青浦),痎瘧皆生於陰,陰者肝脾腎三經也。脾腎之脈猶可,而肝之一部,見於左關者,弦而且浮,必有外感之風,留於肝部。良以風喜傷肝,肝為風臟,物以類聚耳!

桂枝湯合柴胡湯,何首烏散加鱉甲,歸身

張(關上),寒熱往來,既不能除,又無定時,變為痎瘧,已經六五發矣。脈形弦細,痞悶不開,舌苔薄白,飲食甚少,近更咳嗽,口淡溺黃。暑風濕熱,歸併三陰,不言而喻。

清脾飲加羌活,雞內金

俞(斜港),三瘧變為間日而作,盜汗隱癖,虛里穴跳,耳鳴筋惕,肝陰虛也,不獨餘邪為患而已。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施(平望),冬時內不能藏精,外易以傷寒,寒藏精室,不為溫病,必變溫瘧。溫瘧之形不一,此間先寒後熱,甫經得汗而退,而又形寒自汗,然後退清。此等邪氣自內而達於外,其所未盡達者,旋由自外而歸之於內,虛使然也。十數發後,往往不克支持,而此病已患四十餘日,精神不見大衰,想是先天本足,邪雖出入於腎家,猶可相安於無事。但自汗太多,肉削少納,言微畏寒,陽虛已著,虛波陡起,不能不早以慮之。

然補中寓化,已屬一定章程,惟酒客濕熱素勝,小溲短赤,舌苔滿白,用藥最難。

六味合桂附(桂用桂枝),真武加黃連

陳(南京),三陰痎瘧,音爍於上,腹膨於中,便溏於下,三焦又病可知。三陰病於前,三焦病於後也。舌苔冷白,四肢厥冷,脈息全無,陽分比陰分更虧,且至有陰無陽而欲絕也。勉擬生陽一法,然恐鞭長莫及。

來復丹(米湯送下。)

又:一陽來復,脈尚模糊,雖無暴出之憂,而少微續之喜,不足恃也。

生脈散,煎送來復丹。

張(太倉),三陰瘧,右脈細軟,左太弦急,脾濕有餘,肝腎不足。

八珍湯去芎,加橘紅,半夏,青蒿,丹皮,鱉甲

沈(西匯),痎瘧變為日作,邪從外向可知。然脈弱體酸,胸悶少納,元氣內虛,無力化邪之候,只宜養化,以冀虛波不起為妥。

何首烏散加神麯,黨參

又:元虛,內不耐瘧邪發作,外不耐暑氣所侵,防喘。

何人飲合首烏散

又:痎瘧不歇有根,未發以前,已形氣短,既發以後,更加氣喘。恐其正不克邪而敗。

何人飲加紅棗,竹瀝

葉(周王廟弄),瘧發四未先見痠疼,繼以小熱,然後寒大作,汗出漸解,舌苔多白,並不發渴,脈形濡小,一輕一重,已以一月有餘。顯系先患風濕,後患暑邪,氣血同病也。

清脾飲加歸身,防風

白話文:

[瘧]

汪姓病人(西匯):頭痛、腰痠痛,起初略有寒熱,後來變成間歇瘧疾,舌苔白膩,味覺辛辣,胸悶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尿液黃,口渴喜喝熱水,脈象浮弦。這是暑熱風邪外感所致。選用奇效湯,加入藿香正氣散(去除蘇葉)、大腹皮,再加柴胡。

顧姓病人(青浦):瘧疾都源於陰虛,陰虛指肝、脾、腎三經。脾腎脈象尚可,但肝經(左關脈)弦而浮,必是外感風邪留滯肝臟。因為風邪最易傷肝,肝臟又是風邪所居之地,物以類聚。選用桂枝湯合柴胡湯,再加何首烏散及鱉甲、龜板。

張姓病人(關上):寒熱往來不定時,變成瘧疾,已經發作六十五次了。脈象弦細,胸悶不舒,舌苔薄白,食慾不振,最近還咳嗽,口淡,尿黃。暑熱風濕之邪,侵犯三陰經,這是很明顯的。選用清脾飲,再加羌活、雞內金。

俞姓病人(斜港):瘧疾變成間日瘧,盜汗,心慌,虛里穴跳動,耳鳴,肌肉抽搐,這是肝陰虛所致,並非單純的餘邪作祟。選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施姓病人(平望):冬天陽氣不足,精氣不能內藏,容易受寒邪侵襲。寒邪侵犯腎臟,不會成為溫病,卻容易變成溫瘧。溫瘧的症狀不一,這位病人先寒後熱,稍微出汗後退熱,但又再次發冷出汗,然後才退熱。這種邪氣先從內而外,未盡之邪又從外而內,是氣虛所致。發病四十多天,精神尚可,說明先天體質不錯,邪氣雖出入於腎經,但尚能相安無事。但自汗太多,消瘦,怕冷,陽虛已明顯,虛弱之勢已現,必須及早治療。補中益氣,化解邪氣,這是主要的治療方向。但病人嗜酒,濕熱體質較盛,小便短赤,舌苔滿白,用藥最難。選用六味地黃丸加桂枝(桂枝用量按桂枝湯劑量)、真武湯加黃連。

陳姓病人(南京):三陰瘧疾,聲音嘶啞,腹部膨脹,大便稀溏,三焦都受影響。三陰經先病,三焦後病。舌苔冷白,四肢厥冷,脈象全無,陽氣比陰氣更虛,已經到了陰盛陽衰,危在旦夕的地步。想方設法回陽救逆,但恐怕力不從心。選用來復丹(米湯送服)。

病情好轉後:一陽初生,脈象尚模糊,雖無立即惡化的危險,但病情好轉的跡象也不明顯。選用生脈散煎服來復丹。

張姓病人(太倉):三陰瘧疾,右脈細弱,左脈弦急,脾濕較盛,肝腎不足。選用八珍湯(去除川芎),再加橘紅、半夏、青蒿、丹皮、鱉甲。

沈姓病人(西匯):瘧疾變成每日發作,邪氣由外而內。但脈弱體虛,胸悶,食慾不振,元氣虛弱,無法化解邪氣,只能養護元氣,防止虛脫。選用何首烏散加神麴、黨參。

病情加重:元氣虛弱,內裡不能抵禦瘧疾發作,外不能抵禦暑熱侵襲,還伴有喘息。恐怕正氣不足,不能抵抗邪氣。選用何人飲加紅棗、竹瀝。

葉姓病人(周王廟弄):瘧疾發作前先感到痠痛,接著略微發熱,然後寒邪大作,出汗後症狀緩解,舌苔多白,不口渴,脈象濡弱,輕重交替,已持續一個多月。這是先患風濕,後患暑邪,氣血同病。選用清脾飲加龜板、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