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伯醫案》~ 瘀血
瘀血
1. 瘀血
朱(王場河頭),多氣多血,莫甚於陽明。胃府每以下行為順,滋乃逆而上行,血之盈盆盈盞,皆被氣之上升,多且久矣,久則難免鬱而為熱,喉痹失音於上,當臍作痛於中,痹則恐其妨食,痛則更慮其喘厥。脈形細澀而數,中沉兩按皆屬有力,因病致虛,理之棘手。
蘆根,絲瓜絡,苡仁,牛膝,冬瓜子,雪羹湯(荸薺、海蜇)
陳(蕭家巷),瘧後中脘痞堅,得食則脹,加以咳嗽鼻衄,苔白舌紅,血中壅熱,氣分多痰,非勞即臌之根。速為醫治。
雪羹合瀉白散加杏仁,茯苓,茅花,枇杷葉
朱(王場河頭),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亦行,氣滯則血亦痹。陽明之氣失其下行,陽明之血亦從此內痹。痹之既久,又郁為熱,雖從咳嗽痰血分消,不足以泄其勢,瘀塞於迴腸曲折之處,當臍作痛,捫之覺熱,二便不利,左足之經筋有時抽痛,脈來澀數,按之有力,腸間有壅塞成癰之象。將《金匱》法參入前方。
制軍,丹皮,冬瓜子,桃仁,絲瓜子,苡仁,玄明粉,敗醬草
周(震澤),前方進後,汗出如雨,大便同和,飲食不脹,陽已漸升,胃亦得益,所患之邪,自下而達之於上,自內而出之於外,大快事也。然下利尚未全和,口舌乾燥,氣虛液耗之時,尚須前法加減。
黨參,冬朮,茯苓,炙草,黃耆,川連,半夏,澤瀉,白芍
吳(西津橋),少腹堅硬如石,隱隱作疼,小便不利如癃,又見不約遺溺,瘀血阻氣使然。理之棘手。
抵當丸(二兩),研為細末,取蔥汁、白蜜調敷患處。
又:昨法之下,當臍之痛稍和,日間小便不利,夜臥又見遺尿,少腹自覺氣墜,當溺必作淋疼,究其所以然者,寒熱後濕熱夾瘀,復又阻氣,鬱於其間,理之殊屬棘手。
逍遙散加韭子(三錢),抵當丸(二兩)
又:逍遙者,消散其氣滯,搖動其血鬱也。既消既搖之下,少腹之上部已軟,溺之淋痛可輕,滯欲散而鬱欲開也。但毛際之間,尚屬有形,按之堅硬作疼,溺時仍然滴瀝,交睫又覺自遺,脈弦數小,氣墜未升,經言淫氣遺溺,痹聚在腎。痹聚者,濕氣聚而為痹也。古人治此,必以辛潤為主,蓋辛能散濕,潤能就下故也。
韭子,歸身,赤芍,桑螵蛸,木通,滑石,白魚(十四個),雞內金
白話文:
[瘀血]
朱先生(住在王場河頭),他的身體多氣多血,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陽明脈。通常胃府的運行是向下的,然而他的卻反常地向上,導致盆腔和腹部積滿了血液。這都是因為氣的上升過多且持續時間長,長久下來難免會導致熱氣鬱結,引發喉部疼痛以致聲音嘶啞,肚臍部位疼痛,中焦堵塞可能影響進食,疼痛可能導致呼吸困難。他的脈象細澀且頻繁,中沉兩按都顯示出有力的跡象,因病導致虛弱,治療起來頗具挑戰性。
陳先生(住在蕭家巷),瘧疾後中脘部位感到痞硬,吃東西後感到脹滿,加上咳嗽和鼻出血,舌苔白色,舌頭紅色,血液中有熱氣壅塞,氣分中有多餘的痰,這可能是勞損或脹滿的根源。需要迅速治療。
朱先生(住在王場河頭),氣是血的主宰,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堵。陽明脈的氣失掉下行的功能,陽明脈的血也會因此受阻。長期阻塞後,又產生了熱氣,雖然咳嗽和咳血可以部分緩解,但不足以消除這種趨勢。瘀血堵塞在迴腸的彎曲處,導致臍部疼痛,摸上去感覺到熱度,大小便不暢,左腳的經絡偶爾會抽痛,脈象澀且頻繁,按下去有力,腸道有壅塞成癰的徵兆。將《金匱要略》的方法融入前方治療。
周先生(住在震澤),服用了前面的藥方後,汗水如雨,大便順暢,飲食不再脹滿,陽氣已經逐漸回升,胃部也得到改善,疾病從下向上,從內向外逐漸消除,這是很好的事情。然而,他的下痢還沒有完全好轉,口舌乾燥,氣虛液虧的時候,還需根據先前的方法進行調整。
吳先生(住在西津橋),小腹堅硬如石,隱隱作痛,小便不利,甚至出現失禁,這是瘀血阻礙氣行所致。治療起來非常棘手。
再者,經過昨日的治療,臍部的疼痛稍有緩解,白天小便不暢,夜間又出現失禁,小腹感覺氣墜,排尿時會感到刺痛,這是因為寒熱交替後,濕熱與瘀血相夾,再次阻礙氣行,治療起來實屬棘手。
最後,逍遙散能消除氣滯,化解血鬱。使用後,小腹上部已經變軟,排尿時的刺痛感減輕,氣滯正在分散,血鬱也在打開。但是,在大腿根部,仍有實質性的物體,按壓時會感到疼痛,排尿時仍會滴瀝,閉眼時又會感到自遺,脈象細小頻繁,氣墜未升,古籍記載「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意思是濕氣聚集成為痹症。古人治療這種情況,一定會以辛潤為主,因為辛辣能散濕,潤滑能幫助向下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