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伯醫案》~ 淋濁
淋濁
1. 淋濁
汪(北壕),氣淋帶濁,溺後更疼,左脈大,將見血之兆也。速宜靜養。
導赤合大補陰丸加茯神
沈(青浦),熱鬱下焦,血淋久而不已,脈數,左部帶大。腎水大虧,心火失其所濟,下入小腸而出之膀胱經也。
大補陰丸加牛膝,歸尾,赤小豆,血餘炭
吳(吳江),陰虧之體,心火下郁小腸,傳入膀胱之府,尿中帶血,時作時止,左脈沉數,小溲不利。
大補陰丸加牛膝合導赤,火府,另服大補陰丸。
李(通州),腎虛乃膀胱受熱,尿血成淋,脈形沉數,清養為宜。
大補陰丸加歸尾,血餘炭,琥珀屑
邵(乍浦),欲便不通,不通而痛,此淋也。脈細而見弦數,幹不多飲,必有留熱未清,不獨下虛而已。若論咳嗽,又屬新感。
栝蔞瞿麥湯去附子,加麥冬,杏仁,草梢
蘇(吳江),夢遺之體,變為淋濁,已經一月之久,尚難向愈,金匱法主之。
栝蔞瞿麥湯去附子,合封髓丹加智仁
梁(長安),小便頻數而赤,或渾濁,或紫塊,脈象沉數,此淋症也。
大補陰丸加瞿麥
又:膏淋血淋,同病下焦,未有不因乎虛,亦未有不因乎熱。熱如化盡,則膏血之物,庶幾下而不痛,始可以獨責其虛。
大補陰丸合栝蔞瞿麥湯去附子,加牛膝,血餘炭
又:血淋漸止,膏淋亦薄,所患之熱,原有化意,必須化盡乃妥。
照前方加萆薢,黑梔
又:所下之膏,薄且少矣,然當便之時,尚屬不利,已便之後,反覺隱疼,肢膝不溫,脈小左弦,唇紅嗌乾,熱未全愈,虛日益著。
栝蔞瞿麥丸去附子,加萆薢,黑梔,麥冬,豬脊髓
華(盪口),膏淋變為血淋,久而不已,脈數左弦,腎被熱傷。
大補陰丸加血餘炭,珀屑,歸尾
張(江陰),膏淋日久,少腹不和,口乾腰楚,腎虛濕熱使然。
栝萎瞿麥丸去附子,加杜仲,萆薢,五倍子,青鹽
馬(乍浦),小便不利為癃,痛者為淋。淋雖有五,而其致病之由,多屬乎熱,而況水液渾濁,皆屬乎熱,更有明證。
栝蔞瞿麥丸去附子,合導赤加萆薢
錢(常熟),尿血成塊,小溲作痛,脈數苔膩,濕熱下注使然。
導赤散加淡芩,小薊,血餘炭,赤苓,燈芯,另大補陰丸
嚴(東山),漏久頭痛之體,水虧木旺,不問可知。邇年小便淋痛,其狀如膿,遷延不已,衰而復盛,然其所出者,不過水濕渾濁,苔白口乾,足冷轉筋,左關脈硬,寸部浮急,右惟濡數而已。必有心火濕熱,下注於腎與膀胱也。理之不易。
栝蔞瞿麥湯合導赤,火府
裘(新街),血淋日久不痊,加以咳嗽時作,脈息左細右弦,俱見數象,口燥苔黃。想是中宮濕熱,上下充斥,陰液受傷也。
大補陰丸合麥門冬湯
唐(無錫),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小腸有熱者,其人必痔。具此三者而病於一身,若不以涼血之品,必有性命之憂。
導赤合火府丹加燈芯
丸方:大補陰丸合固本丸,方加萆薢,豬脊髓為丸。
陳(海寧),心經鬱火,下火小腸,變為淋症。曾經見血者,恐有瘀血內阻而喘,不獨現在之蒸熱口糜為患也。
導赤散加栝蔞根,瞿麥,懷藥,淡芩
金(關上),尿血成淋,小便時無血亦疼,兩月有餘之病,脈數苔白,嗌乾,濕熱傷陰也。
大補陰丸加車前,麥冬,燈芯,血餘炭
又:血已止,痛未除,病雖減半,尚須小心。
導赤合火府丹,大補陰丸加麥冬,車前,燈芯
又:生心血,通水道。
六味丸加車前,竹葉,另天王補心丹
楊(專諸巷),曾患淋症,小便本難,近來小便又淋,變為癃閉,少腹硬滿,小便腫脹,苔白不渴,脈小而沉。下焦濕熱被寒所遏,膀胱之氣化不洗,最為急症。恐其喘汗,慎之。
五苓散加木香,烏藥,枳殼,桔梗(二味磨),蔥(一大杷),麝香(三釐),(打成一餅,微溫放臍上。)
周(平望),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弛長為痿。痿病未痊,又來尿血,近更為淋,脈形細數,陰分更虧,丹溪法主之。
大補陰丸加血餘炭,雞蛋
張(朱家園),白濁淋症之象,久而不能根除,小溲雖黃,並不作痛,口膩苔濁,嗌乾色滯,濕熱傷精,精從下漏使然。
封髓丹合三豆飲,另豬肚丸
朱(嘉興),肝腎濕熱,不留於中,必犯於下,下焦膏淋血淋,以及小便無端而痛之氣淋,時發時止。現在膏淋獨見,脈象弦數,白苔滿布,加以氣從少腹左升,仍不外胃家濕熱襲入肝經,攏動精房也。
六味丸,另豬肚丸
又:氣淋不已,勢必兼之乎膏,重之以血,下焦營衛,無不受濕熱所傷。
六味丸(萸肉易芍),胡連,牡蠣,洋參,另豬肚丸
張(浦東),濁淋日久,繼之以膏,重之以血,歸入下消門也。
固本丸合黃連解毒湯加沙參
陳(祟明),濕鬱為熱,變作沙淋,有如煮海為鹽之義。病經半載,左尺脈浮,按之弦數,陰分已傷,正須兼理。
六味丸加海金沙,石葦,知母,黃柏
張(浦東),痛之緩者,邪之輕也;膏之淋者,陰之虛也。痛減藥亦宜減。
沙參,固本合黃連解毒加萆薢,另豬肚丸
又:血淋雖止,膏則仍然,補陰不足,瀉火有餘。
大補陰丸去豬脊髓,合固本加沙參,萆薢,砂仁,另諸肚丸
又:脾氣下陷,則濕熱隨之,而腎陰之虛者,容易滲入精房。補益中氣之法,調補並行為要。
三才封髓丹合補中益氣湯去朮,加萆薢,另豬肚丸,威喜丸
林(南壕),淋症見紅,孰不知其為熱,至於見沙,亦煮海為鹽之義,不能不定為熱。熱邪已久,可以或有或無之淋象,是虛多於實也。
固本合大補陰丸加西洋參,石韋,海金沙
林(南壕),陰虛濕熱,膏淋帶血帶沙,沙與血淋已愈,而膏則仍然虧內,尚帶血沙兩意,脈弦細數,養化為宜。
固本合大補陰丸,黃連解毒加黨參
朱(關上),陰虛濕熱,白濁血淋,兼而有之,久則氣陷不升,苦不勝言。
補中益氣合三才(用生地),滋腎丸(煎送)
又:溺病有前後之分。痛在前者,濕熱為多。痛在後者,陰虛為甚。濕熱漸化,溺前之病自衰,陰分仍虛,溺後之疼不罷。
三才封髓丹
陳(太倉),陰虛則小便難,難之為日已久,變而為淋,溺管中隱痛,海底亦然。然僅有白濁之形,尚無血淋之意,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究須謹慎小心。
栝蔞瞿麥丸去附子,加牛膝合導赤散
孔(鞠花亭),濕熱傷精,夢遺不作,變為白濁下行,而其行之不暢者,留於海底,紅熱作疼,陰虛濕汗,加以瘡瘍外發,脈反郁小而數,舌苔膩白,理之必費周旋。
萆薢分清飲去菖蒲,加龍膽草,車前子,茯苓
魏(姚弄),白濁成淋,濕熱之邪所致。
萆薢分清飲
周(聞德橋),腎與膀胱相為表裡,腎虛則溺後餘瀝,膀胱濕熱則溺前見濁,溺之前後同病,而實表裡相通,虛實各半之證也。
三才封髓丹
楊(震澤),敗精成濁,常流不息,甚至肢體無力,下部不溫,此虛也,當以封法。
三才封髓丹
施(松江),熱淋變為血淋,脈形細數,細屬陰虧,數為邪火,清補為宜。
大補陰丸合導赤,火府加燈芯,血餘炭
吳(嘉興),瘧邪與疔毒竄入大經小絡,歸併膏淋。膏淋不罷,邪又流入於腎,肛門前後之氣盤旋痠痛,襲入於沖,左腿內廉之經脈麻木抽痛。病情自上而下,勢必自下而上以出之,不惟化導而已。
萆薢分清飲加升麻,柴胡,陳皮,白芍
又:得汗則淋痛大減,升降同用之法,已為合作。然壅者尚未因宣而全去,滯者亦未因通而全消,所以膏淋不盡,陰莖作癢,肛門與左腿麻木抽疼,留而不去。仍取宣通以盡其邪為妥。
萆薢分清飲加歸尾,白芍,升柴,柴胡,陳皮
陳(海門),血因胬肉而瘀,瘀在海底,附在筋經,自幼作疼,至今未愈。脈形沉澀,理之不易。
桃仁(七分),制軍(三分),炙草(五分),桂枝(三分),歸尾(五分),紅藤(五分),烏藥,木香(二味未抄藥量)
又:進桃仁承氣湯,當便之時,海底已能不痛,陰莖尚帶癢疼,澀脈漸有和意,顯系所瘀之血,消者已多,而其留落者,一時未能掃除也。去瘀生新為治之中,仍以毒藥寓之。
大生地,當歸,白芍,阿膠,桃仁,桂枝,制軍,丹參
接服方:六味加當歸,丹參,阿膠,赤豆
周(松江),淋症有五,膏居其一,久而日甚一日,舌苔薄白,脈小左弦,俱見數象。此係濕熱之邪傳入膀胱,且有肝火竄入其中也。不增喘乃妥。
萆薢分清飲加萹蓄(一錢)
又:分理濕熱,淋症仍然,惟淋後之大便,未必如前日隨之而下,所患濕熱,似有分利之機。然腎主二便,開竅於二陰,後陰之竅既隨前陰而欲通,腎亦病焉,不獨肝火從之為患而已。
照前方去萹蓄,加兩頭尖(二十一粒)
施(浙江),濕熱下注為濁,色黃而濃,諸節痠疼,且兼紅腫,牙齦作脹,飲食不思,舌苔白膩,大便不調,法當分理。
萆薢分清飲,去菖蒲,合導赤加大豆卷,苡仁
程(小園上),陽虛於下,血痹於中,少腹硬滿如石,小溲滴瀝而下,比之不利為癃更進一層,恐增喘汗而敗。
五苓散加滑石(二錢,包),白魚(十四個),木香(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鹽水炒),另抵當丸(五兩,研細末,醋蜜蔥汁調塗硬處)
又:硬者稍紅,癃者稍利,將前方守之可也。
照前方加戎鹽(一分)
又:小便似和而不能暢通,少腹似和而尚硬滿,舌苔濕白,脈息微弦。陽氣大虛,無力以通其痹也。
五苓散加川附(七分),木香(二錢),韭子(三錢),歸尾(七分),桃仁(一錢五分),穿山甲(四分)
又:病情如昨,濕白之苔漸變糙色,脈形帶數,所結之邪,鬱而為熱,陽虛難化也。
五苓合滑石白魚散加木香,韭子,檳榔,煎送抵當丸(二錢)
又:大便已通,瘀血食積未有不從此而去,然腹之堅者雖軟,其形尚大,苔色嫩黃,口乾溺熱,脈形弦數,小溲通而不利。濕熱鬱結於膀胱,勢所必致。
四苓合青囊丸加韭子(三錢),木香,滑石,白魚(四個),檳榔,沉香(一分)
吳:(吳江),膏淋日久,往往變作血淋。
知柏(八味)
金(溪港),血淋日久,泌別無力,不獨小腸之血,傳入膀胱,而已成之糞,未歸大腸者,亦隨小腸之血,滲入膀胱而俱出。昔人云與交腸有間者,大都類此,然則大便之漸秘,不能不早以慮之
八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