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心

《曹仁伯醫案》~ 哮喘 (2)

回本書目錄

哮喘 (2)

1. 哮喘

六味,瀉白,麥冬,蘇子,牛膝,竹瀝

胡(奉賢),似哮非哮,而實肝腎下虛,氣已早不歸元。苟有所傷,則下氣上逆,吸不歸根而喘矣。速為靜養,以免虛脫。

金水六君,生脈,牛膝,牡蠣,胡桃肉,杏仁,金匱腎氣丸、金水六君丸(二味和勻,清晨青鉛一兩,煎湯送下。)

朱(吳江),愈發愈勤之哮,肺經病也,腎氣虛矣。然究其兩經所病,未有不因乎脾衰,衰則所進飲食,生痰生飲,內可以動腎氣,外可以招肺風。欲斷此哮,必須崇土。況現在咳嗽獨甚寅時前後,食積生痰,更宜崇土者乎。

六君,神麯,炒楂,麥芽

楊(安徽),哮喘時發,發則胸悶咳逆,臥難著枕,病之常也。惟所出之痰,或帶紅色,口中之味,亦作氣穢,肩背痠痛,脈形小數。肺胃兩經,必有伏熱在裡,蒸開毛竅,容易招風,最為累事。現在哮止二日,吐出之痰,黏而且黃,尚從咳出,不能不以清法。

桑皮,骨皮,杏仁,冬瓜子,絲瓜絡,白果,川貝,蘇子,蘆根,浮石,苡仁,如哮喘發作時加萊菔子,白芥子,紫菀,桔梗

朱(吳江,復診),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所進飲食,生氣生血,不致生痰生飲,咳嗽自除。所謂治病必求其本,誠哉是言也。

六君,九味資生丸

又:(丸方)金水六君合參苓白朮加神麯,麥芽,山楂

楊(關上),肺俞伏痰,招風則發哮喘,呀呷有聲,臥難著枕,甚至寒熱分爭。近來平善之事,呼吸短氣,痰聲不利,脈象弦滑。肺胃兩經都被痰所貯也,權以導滌法。

指迷茯苓丸,蘇子,橘紅,杏仁,炙草,旋覆花

白話文:

哮喘

胡(奉賢)的病人,症狀看似哮喘,卻又不是真正的哮喘,實際上是肝腎陰虛,元氣不足。只要稍微受些刺激,就會導致下焦之氣上逆,吸氣不能歸於肺根而出現喘息。應當立刻靜養,避免元氣耗竭。治療用金水六君、生脈散、牛膝、牡蠣、胡桃肉、杏仁,以及金匱腎氣丸、金水六君丸(兩種藥丸混合,清晨用一兩青鉛煎湯送服)。

朱(吳江)的病人,哮喘發作越來越頻繁,這是肺經有病,而且腎氣虛弱的表現。但究其根本,這兩種經絡的病症,都源於脾胃虛弱。脾虛則飲食消化不良,容易生痰、生飲,內傷腎氣,外感風邪而致哮喘。要治癒哮喘,必須健脾益氣。尤其是病人咳嗽特別厲害的時間是在寅時前後,這說明有食積化痰的問題,更應該注重健脾。治療用六君子湯、神麴、炒山楂、麥芽。

楊(安徽)的病人,哮喘發作時胸悶咳嗽,呼吸困難,難以平臥,這是哮喘的常見症狀。但是,他的痰液帶有紅色,口中有異味,肩背痠痛,脈象細小而數,說明肺胃兩經可能有伏熱,伏熱蒸騰毛竅,容易招致風邪,這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現在哮喘停止兩天了,咳出的痰黏稠且呈黃色,仍需清熱化痰。治療用桑皮、骨碎補、杏仁、冬瓜子、絲瓜絡、白果、川貝母、蘇子、蘆根、浮石、薏苡仁;如果哮喘發作,再加萊菔子、白芥子、紫菀、桔梗。

朱(吳江,複診)的病人,脾胃功能恢復良好,飲食能化生氣血,不致生痰生飲,咳嗽自然痊癒。這印證了“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治療用六君子湯、九味資生丸。另外,也可以用金水六君湯合參苓白朮散,再加神麴、麥芽、山楂。

楊(關上)的病人,肺俞穴積聚痰濁,遇風則發作哮喘,呼吸時有哮鳴聲,臥不安席,甚至寒熱交替。最近症狀較緩和,但呼吸短促,痰聲不暢,脈象弦滑,說明肺胃兩經都被痰濁所阻滯,治療應以化痰通絡為主。治療用指迷茯苓丸、蘇子、橘紅、杏仁、炙甘草、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