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心

《曹仁伯醫案》~ 咳嗽吐血 (1)

回本書目錄

咳嗽吐血 (1)

1. 咳嗽吐血

倪(府前街),兩脅不舒,勞則失血,又兼上升之氣,無端而出之於口,或作咳而乘之於肺,甚則氣行血亦行,氣止血亦止。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似屬古語云: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然則兩脅屬肝,初病在肝,而今亦未出乎肝。肝者,將軍之官,其性本剛,剛則柔克。非柔不和一語,本為治肝而設,不能不宗之,以防其陡然上冒。

大熟地(五錢),磁石(三錢),青鉛(一兩,打),羚羊角(一錢五分),苡仁(一兩),側柏葉(三錢),川貝(一錢五分,去心),秋石(三分),藕節炭(三錢)

又:血之冒勢已平,而咳痰之中尚兼血色。氣未降,血易升,勢所必致,未便以小安為慰。

天冬,熟地,旱蓮草,青鉛,龜版,秋石,川貝,沙參,側柏炭,苡仁,磁石,藕節炭

陳(嘉興),上失血,下漏瘍而患咳嗽,未有不從陰虛而得。

六味加沙參,麥冬,川斛,川貝,陳皮

徐:(三鄉廟。),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咳嗽久而未輕,晨起更重,所吐之痰,稠稀不一,舌苔薄白,脈息小弦。欲清貯痰之器,庶必先絕生痰之源。然乎?否乎?

六君加麥冬,蘇子

吳(嘉興),臥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甚而息有音。肺胃二經,皆作貯痰之器,然非一朝一夕如此,恐難取效。

蘇子降氣

嚴按:此肺咳也,《內經》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

又:痰飲久踞,外易招邪風,內易動陰火,一招一動,咳嗽必劇。然邪風外感,必有外感見證。據述所見之症,毫無外感情形,反有陰火內動之象。蓋所見咳嗽,日間本輕,夜亦不為遽重,每至寅時而劇。夫寅時氣血注肺之時,肺經貯痰,其氣已塞,此時氣血一注,其氣更塞。

塞則咳多嗽少,加之以嘔逆噁心,涕唾隨之,重之於火升面紅,噴嚏而呼吸短促,呀呷有聲,豈非火逆上氣,咽喉不利,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都被痰飲所動乎?如是者有年,其中寒熱溫涼、補瀉通塞,竟無見長之藥,而欲一舉兩得,收功於朝夕者,斷無是理。

蘇子降氣合麥門冬湯加竹瀝,風化硝,白芍

紫菀

周(濮院),脈數而澀,陽絡頻傷之後,咳嗆少痰,胸膈痞悶,喉癢乾渴,少納便結。酷暑內郁,化火傷陰,肺失清肅也。不宜久延,延則成損。損之所致,有外邪也,與本來勞怯者有間。燥令大行而遇此症,當以西昌法。

清燥救肺湯去麻仁,加羚羊角,川貝

又:進西昌法,咳嗆稍輕,納食少加,藥之的對病情也可知。然咽嗌常乾等症,尚未向衰,燥與火邪正甚,加味用之為要。

前方加花粉,鮮生地

丁(福山),肝火上衝於胃,胃家所積之血,從此而出,頻發頻止,每易歸入損門。慎之。

二至加白芍,炙草,忍冬藤,龍膽草,苡仁,枇杷葉,茅根,(另)金銀花藤,干剪草(三味熬膏)

白話文:

咳嗽吐血

倪(府前街)的病人,兩肋不舒服,勞累就會吐血,又伴隨上升之氣,無緣無故地從口中吐出,或者咳嗽時衝擊肺部,嚴重時氣血同時運行,氣止血也止。這種氣,非常強大。好像古語所說:「上升之氣,從肝而出,中間夾雜相火。」那麼兩肋屬於肝臟,初期病在肝臟,現在也還沒有超出肝臟的範圍。肝臟是將軍之官,其性本剛強,剛強就要以柔克之。「非柔不和」這句話,原本就是用來治療肝臟的,不能不遵循它,以防肝氣突然上衝。

處方:大熟地、磁石、青鉛、羚羊角、苡仁、側柏葉、川貝母、秋石、藕節炭。

又:出血的勢頭已經平息,但咳嗽的痰中仍然帶有血絲。氣機未降,血容易上升,這是必然的結果,不能輕易就感到安心。

處方:天冬、熟地、旱蓮草、青鉛、龜板、秋石、川貝母、沙參、側柏炭、苡仁、磁石、藕節炭。

陳(嘉興)的病人,上吐血,下患廔管,還患有咳嗽,必然是陰虛所致。

處方:六味地黃丸加沙參、麥冬、川貝母、陳皮。

徐(三鄉廟)的病人,脾臟是產生痰的根源,肺臟是貯存痰的器官。咳嗽很久都沒有好轉,早晨起來更嚴重,吐出的痰,濃稀不一,舌苔薄白,脈象細弱。想要清除貯存痰的器官,就必須先斷絕產生痰的根源。是這樣嗎?還是不是這樣呢?

處方:六君子湯加麥冬、蘇子。

吳(嘉興)的病人,臥床不能平躺,平躺就咳嗽加重,呼吸有聲音。肺胃二經,都是貯存痰的器官,但不是一天兩天就這樣,恐怕很難見效。

處方:蘇子降氣湯。

嚴格來說,這是肺咳,《內經》中說肺咳的症狀是咳嗽、喘息並伴有聲音。

又:痰飲長期停滯,容易招致外邪,內易引起陰火,一招一動,咳嗽就會加重。但是外感邪風,必然有外感證候。根據敘述所見的症狀,完全沒有外感的情況,反而有陰火內動的現象。所見的咳嗽,白天比較輕,晚上也不嚴重,只有到了寅時(凌晨3-5點)才加重。寅時是氣血注肺的時候,肺經貯存痰液,氣機已經阻塞,此時氣血一注,氣機更加阻塞。

阻塞就會咳嗽多而聲音少,再加上嘔逆噁心,流涕唾液,嚴重時則火氣上升,面紅,噴嚏,呼吸短促,張口呼吸發出聲音,難道不是火逆上衝,咽喉不利,肺咳的症狀,咳嗽、喘息並伴有聲音,都被痰飲所影響嗎?像這樣持續多年,寒熱溫涼、補瀉通塞,竟然沒有有效的藥物,而想在朝夕之間收到功效,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處方:蘇子降氣湯合麥門冬湯加竹瀝、風化硝、白芍、紫菀。

周(濮院)的病人,脈象數而澀,陽絡頻頻受損之後,咳嗽嗆咳少痰,胸膈痞悶,喉嚨癢乾燥,食慾減少,大便乾燥。酷暑天氣裡鬱悶,化火傷陰,肺臟失去清肅的功能。不宜久拖,拖延就會造成損傷。損傷的原因,有外邪,與本來就體弱的人有所不同。乾燥天氣盛行而遇到這種症狀,應該採用西昌法(指某種治療方法)。

處方:清燥救肺湯去麻仁,加羚羊角、川貝母。

又:使用西昌法後,咳嗽嗆咳略微減輕,食慾略微增加,藥物也符合病情。但是咽喉乾燥等症狀,還沒有減輕,燥邪和火邪都很盛,加味使用藥物很重要。

前方加花粉、鮮生地。

丁(福山)的病人,肝火上衝於胃,胃中積聚的血,從此而出,時發時止,很容易變成慢性病。要小心。

處方:二至丸加白芍、炙甘草、忍冬藤、龍膽草、苡仁、枇杷葉、茅根,另加金銀花藤、干剪草(三味熬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