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唯集》~ 一、肝風 (1)

回本書目錄

一、肝風 (1)

1. 一、肝風

(案1)劉,右。肝脾不和,積久化風,上擾則為頭暈嘔逆,下陷則為腹滿膨痛。茲當春回陽動之時,病勢有增無減,春分前後有意外之變,急宜慎調為囑。

香附,半夏,陳皮,茯苓,白朮,首烏,甘菊,青皮,決明,延胡,炙草,砂仁,姜竹茹

(案2)張,右。脈象浮數而濡,舌白帶膩,不時沉沉頭暈,胸痞脅膨。此肝邪乘春令之威,倏動倏靜,無有寧止。據述近復經停二月。法當先理肝邪,俟其小愈,再議調經。

香附,首烏,白朮,茯苓,延胡,青皮,瓜蔞,池菊,陳皮,烏藥,木香,鉤藤,砂仁,生熟,苡仁

(案3)朱,右。脈象左弦數,右弦緊,舌白罩藍少液,不時頭暈如蒙,漾漾欲嘔,胸痞失暢,食谷不多,而易飽難化,此肝陽乘春令之威,犯肺則頻咳,犯胃則欲嘔,胸膺填塞,氣不流行,火風肆擾使然也。兼之酒客中傷,易成痰飲。若不急治,交長夏濕土司令,恐有諸病叢生之累。擬進仲景法。

旋覆花,瓜蔞皮,法半夏,蘇子,沙參,茯苓,枳實,炙草,橘紅,延胡,丹皮,雙鉤,甘菊,竹二青

(案4)江,右。平昔肝胃氣逆,胸脘不時作痛,時發時止有年矣。近復感冒風寒,兼夾溫邪,咳嗽痰黏,胸痞少納,翕翕發熱,淅淅惡寒,其邪蟠踞不徹所致。法當先理標恙,再圖本病。

旋覆花,杏仁,蘇子,赤苓,山梔,橘紅,連翹,半夏,採芸曲,六一散,白蔻,桑葉

(案5)宋,右。脈濡細,舌微白,胸痞氣逆,腹膨脛腫,此肝火化風,擾及太陰脾臟,上冒則為頭暈嘔惡,嘔甚痰中帶血,踞中則為䐜脹,侵下則腿足諸病見矣。症非輕淺,急宜怡情安養,方可冀痊,若徒恃藥餌恐無益耳。

旋覆花,蒺藜,半夏,陳皮,蔻仁,瓜蔞,茯苓,延胡,青皮,木香,鉤鉤,炙草,竹二青

(案6)王,右。五旬以外,經水按月仍至,且致趲前,是血虛生熱,逼其妄行也,脈弦數,舌白,不時頭暈欲嘔,亦肝陽乘春氣上升,掀旋鼓盪使然。若再失治,交長夏濕熱交蒸,恐有腫脹之累。

中生地,白芍,川芎,歸身,綿耆,條芩,甘菊,石決明,牡蠣,炙草,延胡,烏賊骨,木香,蔻仁,蒺藜,元眼肉,棗

又:服前劑略見效驗,因誤食海鮮,以致肝陽振動,上擾則為頭暈,下陷則為便溏淋帶。以仲景法先理其中。

黨參,白朮,香附,半夏,延胡,木香,雙鉤,川斷,杜仲,枳殼,炙草,茯苓,蓮子

(案7)劉,右。脈形濡澀,舌胖而干,先由郁損肝脾,嘔吐酸水,繼由肝陽上逆,頭暈眩冒,四旬以外,經水愆期,腰腎脊膂不時酸楚,是臟病延及八脈也。據症合脈,殊為深固,須防漸成蠱疾耳。

瓜蔞仁,薤白頭,旋覆花,牡蠣,白朮,老蘇梗,半夏,代赭石,枳實,茯苓,生熟苡仁

白話文:

一、肝風

(案1)劉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肝脾功能失調,長期積累導致肝風,肝風上擾則頭暈嘔吐,下陷則腹部脹滿疼痛。恰逢春天陽氣上升之時,病情未見好轉,春分前後可能出現意外變化,需謹慎調理。處方藥物包含:香附、半夏、陳皮、茯苓、白朮、何首烏、甘菊、青皮、決明子、延胡索、炙甘草、砂仁、生姜竹茹。

(案2)張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脈象浮數而濡弱,舌苔白膩,時常頭暈沉重,胸悶脅肋脹痛。這是肝邪乘著春天的盛氣,時而發作時而平息,沒有片刻安寧。據說最近兩個月月經停止。治療方法應先調理肝邪,待病情稍有好轉後,再考慮調理月經。處方藥物包含:香附、何首烏、白朮、茯苓、延胡索、青皮、瓜蔞、野菊花、陳皮、烏藥、木香、鉤藤、砂仁、薏苡仁(生熟)。

(案3)朱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脈象左側弦數,右側弦緊,舌苔白且帶藍色,舌苔少津液,時常頭暈目眩,感覺要嘔吐,胸悶氣滯,食慾不振,容易飽脹且難以消化。這是肝陽之氣趁著春天的盛氣,侵犯肺部則頻頻咳嗽,侵犯胃部則想嘔吐,胸部憋悶,氣機不暢,肝火與肝風擾亂所致。患者兼有飲酒傷身,容易形成痰飲。如果不積極治療,等到夏季濕土之氣旺盛,恐怕會引發多種疾病。擬採用仲景的治療方法。處方藥物包含:旋覆花、瓜蔞皮、法半夏、蘇子、沙參、茯苓、枳實、炙甘草、橘紅、延胡索、丹皮、鉤藤、甘菊、竹葉。

(案4)江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平時就患有肝胃氣逆,胸脘時常疼痛,時發時止,已經多年。最近又感冒風寒,兼夾溫邪,咳嗽痰黏,胸悶食慾不振,時而發熱,時而惡寒,這是邪氣盤踞不散所致。治療方法應先治標,再治本。處方藥物包含:旋覆花、杏仁、蘇子、赤小豆、山梔子、橘紅、連翹、半夏、柴胡、六一散、白蔻仁、桑葉。

(案5)宋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脈象濡細,舌苔微白,胸悶氣逆,腹部脹滿,腿腳腫脹。這是肝火化為肝風,擾亂脾臟,肝風上擾則頭暈嘔吐,嘔吐物中甚至帶血,肝風在中焦則腹部脹滿,肝風下犯則腿腳等部位出現疾病。病情不輕,應當調節情緒,安心休養,才能期望痊癒,單靠藥物治療恐怕效果不佳。處方藥物包含:旋覆花、蒺藜、半夏、陳皮、蔻仁、瓜蔞、茯苓、延胡索、青皮、木香、鉤藤、炙甘草、竹葉。

(案6)王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五十歲以上,月經按時來潮,而且來得較快,這是血虛生熱,導致經血妄行。脈象弦數,舌苔白,時常頭暈想吐,也是肝陽之氣趁著春氣上升,攪動衝擊所致。如果再不治療,等到夏季濕熱交蒸,恐怕會出現腫脹。處方藥物包含:生地黃、白芍藥、川芎、當歸、熟地黃、黃芩、甘菊、石決明、牡蠣、炙甘草、延胡索、烏賊骨、木香、蔻仁、蒺藜、龍眼肉、大棗。

服上方藥後略見效,因誤食海鮮,導致肝陽再次亢奮,上擾則頭暈,下陷則大便溏稀,小便淋漓。採用仲景的治療方法先調理中焦。處方藥物包含:黨參、白朮、香附、半夏、延胡索、木香、鉤藤、川斷、杜仲、枳殼、炙甘草、茯苓、蓮子。

(案7)劉姓患者,右側身體不適。脈象濡澀,舌體肥大乾燥。起初是因為情志鬱結損傷肝脾,嘔吐酸水,繼而肝陽上逆,頭暈目眩。四十歲以上,月經延期,腰部、腎部、脊柱時常酸痛,這是臟腑病變波及到八脈。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病情相當嚴重,必須防止病情逐漸加重,形成頑固的疾病。處方藥物包含:瓜蔞仁、薤白頭、旋覆花、牡蠣、白朮、蘇梗、半夏、代赭石、枳實、茯苓、薏苡仁(生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