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唯集》~ 三、虛損 (1)

回本書目錄

三、虛損 (1)

1. 三、虛損

(案1)劉,左。病經八旬,反復多端,今復寒熱如瘧,時止時作,汗泄過甚,此陰虛,陽不戀陰,氣隨上泄也。小水赤澀,大便或結或溏,乃氣化不及所致。脈來弦數而緊。據病勢實為險重,蜂起變端在邇矣。姑擬一方,以冀萬一之幸。

制首烏,潞黨參,白朮,茯苓,麥冬,真阿膠(牡蠣粉同炒),炙黑草,炙耆皮,方通草,東白芍,雞子黃,白糯米(童子手內揉熟),

又:病患久延不復,二氣造偏,氣血虧損,經治後已曾得效,是千萬之幸也。孰意不善調攝,一傷於早沐,再傷於食滯,遂致大汗復作,淋瀝若雨,猶幸泄而肯收,是所越之陽還知潛復,尚可望其收功,若再蹉跎忽視,恐難措手耳。今擬峻劑補之,以救功虧一簣之失。

潞黨參(元米炒,去米),冬朮,歸身,白芍,山萸肉,淮山藥,麥冬,棗仁,炙草,炙綿耆,五味子,茯神,紅棗

(案2)須,左。據述病情去秋起症,時止時作,經春復患寒熱,來期似瘧非瘧,現診脈象弦數帶沉,舌根燥厚微青,臟液已被灼傷。據症合脈,外邪已解,不必再進清散,擬用甘涼以養陰液,微苦以疏絡道,調養得宜,可望霍然。務宜靜養,勿勞陽氣,則陰氣自能潛生矣。

大原地(囫圇),麥冬,玄參,炙草,阿膠,柏子仁,麻仁,金石斛,地骨皮,川貝,女貞子,白茯苓,上白糯米

改方:前方去茯苓、貝、斛,加遠志、棗仁、洋參、冬朮

(案3)何,左。既冠之年,體氣未能充長,不時翕翕發熱,鼻齒盈盈溢血,面色㿠白,慘淡不華,其為先天不足可知。脈來細數,舌白少津。急宜益脾胃,兼清灼熱,俾後天生氣來復,自能雄壯耳。

西黨參,焦白朮,茯苓,炙草,地骨皮,女貞子,淮山藥,丹皮,青蒿,穀麥芽,金石斛,半夏曲,麥冬,紅棗

(案4)顏,左。平素曾患吐血,去冬經治血止,至今不復發作,是深幸也。然陰氣大虛,逼陽於外,以致翕翕發熱,日漸羸瘦,動則氣上而促,脈來數疾,舌乾少津,乃勞損之根萌也,理之非易。

中生地,大麥冬,天冬,花粉,知母,元參,女貞子,金石斛,炙草,青蒿,生鱉甲,生龜板,炙黃柏,阿膠,淡菜,蓮心

(案5)包,右。久病正不肯復,肺胃之陰失其涵養,遂致肺管日窒,胃口日索,是以飢不欲食,納食不下,不時猶有寒熱,脈形細弱無神。當茲春陽鼓盪、百草齊長之際,其病有加無已,求其日漸向愈,恐難應手。姑擬仲景法合東垣方,緩緩投之,以冀萬一之幸。

上洋參,麥冬,旋覆花,五味子,茯苓(人乳拌蒸),東白芍,歸身,生穀芽,毛燕(去毛,另煎汁沖服,冬蟲夏草,京元參,海蜇

又:二次復診。前進育陰養液之屬,胃納頗適,脈亦漸調。此胃氣來復之機,實為佳兆。再能加意靜調,庶無他變。

白話文:

[三、虛損]

(案例1) 有位姓劉的病人,病情已經持續了八十天,症狀反覆多變。現在他又出現了類似瘧疾的寒熱交替,時好時壞,汗出特別多,這是因為他的陰氣虛弱,陽氣無法與陰氣平衡,導致氣向上洩漏。他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大便時而便祕時而稀軟,這都是氣化功能減弱造成的。他的脈象呈現出緊繃的弦數。根據他的病情,實在是非常危險,隨時可能有突發變化。我暫時開出一個處方,希望能有奇跡發生。

藥方包含製首烏、潞黨參、白朮、茯苓、麥冬、阿膠(與牡蠣粉一同炒)、炙黑草、炙耆皮、方通草、東白芍、雞蛋黃、白糯米(由兒童搓揉至熟)。

另外,病人長期病情未見好轉,氣血兩邊失衡,氣血嚴重虧損。經過治療後,病情曾經有所改善,這是萬幸之事。但由於調養不當,先是早晨洗澡受涼,接著飲食不節制,導致大量出汗,像下雨一樣,幸好這種情況能夠停止,顯示流失的陽氣仍有可能恢復,尚有機會康復。但如果再次疏忽,恐怕就難以救治了。我打算開出強效的補藥,以彌補之前治療的不足。

藥方包含潞黨參(與元米炒,去除米)、冬朮、當歸、白芍、山萸肉、淮山藥、麥冬、酸棗仁、炙草、炙綿耆、五味子、茯神、紅棗。

(案例2) 姓須的病人,去年秋天開始出現症狀,病情時好時壞。到了春天,又再度發燒,病情看似瘧疾卻又不像。現在脈象呈現出弦數且帶沉,舌根部位乾燥且微微泛青,內臟的液體已被燒傷。根據他的症狀和脈象,外部的病邪已經清除,不需要再使用清熱散寒的藥物。我打算使用甘涼的藥物滋養陰液,加上微苦的藥物疏通絡道,如果調養得宜,病情有望迅速好轉。他必須保持靜養,不要消耗陽氣,這樣陰氣纔能夠自行產生。

藥方包含大原地、麥冬、玄參、炙草、阿膠、柏子仁、火麻仁、金石斛、地骨皮、川貝、女貞子、白茯苓、上等白糯米。

修改後的藥方:移除茯苓、貝母、金石斛,加入遠志、酸棗仁、西洋參、冬朮。

(案例3) 姓何的病人,雖已成年,但體質尚未完全成熟。他經常感到發熱,鼻子和牙齦會輕微出血,臉色蒼白,毫無光澤,可以推測他是先天不足。他的脈象細弱且快速,舌頭呈白色,缺乏津液。他應該立即補益脾胃,同時清熱,讓後天的生氣得以恢復,這樣他才能變得更健康。

藥方包含西黨參、焦白朮、茯苓、炙草、地骨皮、女貞子、淮山藥、牡丹皮、青蒿、穀麥芽、金石斛、半夏曲、麥冬、紅棗。

(案例4) 姓顏的病人,過去曾經吐血,去年冬天經過治療後血止,至今沒有再次發作,這是非常幸運的。然而,他的陰氣非常虛弱,導致陽氣外泄,使他經常發熱,身體逐漸消瘦,稍微活動就會喘氣,脈象快速且無力,舌頭乾燥,缺乏津液,這是勞損的徵兆,治療起來不容易。

藥方包含中生地、大麥冬、天冬、花粉、知母、元參、女貞子、金石斛、炙草、青蒿、生鱉甲、生龜板、炙黃柏、阿膠、淡菜、蓮心。

(案例5) 姓包的病人,長期疾病纏身,肺部和胃部的陰氣失去了滋養,導致肺部血管逐漸阻塞,胃口逐漸消失。他雖然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即使吃了也難以下嚥,偶爾還會出現寒熱交錯的情況,脈象細弱且無神。在春天陽氣旺盛,萬物生長的季節,他的病情卻只有惡化,想要病情逐漸好轉恐怕很難。我打算結合張仲景和東垣的療法,慢慢給他用藥,希望能夠有奇跡發生。

藥方包含西洋參、麥冬、旋覆花、五味子、茯苓(與人乳拌蒸)、東白芍、當歸、生穀芽、燕窩(去毛,單獨煎煮後加入湯中服用)、冬蟲夏草、京元參、海蜇。

第二次復診:之前使用滋養陰液的藥物,他的胃部消化能力已經恢復,脈象也逐漸正常。這是胃氣恢復的跡象,是一個好兆頭。如果他能更加註意靜養,病情就不會有其他變化。

藥方包含大生地、天麥冬、當歸、白芍、炙上耆、黨參、元參、山藥、茯苓、炙草、五味子、穀芽、牡蠣、紅棗。

(案例6) 姓張的病人,正值青春年華,卻因調養不當,過度勞累肝脾,導致頭部搖晃,耳朵嗡嗡作響,月經週期紊亂,經常發熱,這是早期的病態。如果她的血液供應枯竭,後果不堪設想,幸運的是,她的脈象尚未達到弦洪的極端,她必須立刻靜養,藥物治療仍有機會。

藥方包含細生地、當歸、白芍、女貞子、烏賊骨、茜草、香青蒿、地骨皮、阿膠(與蛤蜊粉一同炒)、生鱉甲、幹首烏、玄參、甘菊炭、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