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2)

1. 妊娠隨月養胎及服藥方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雞減半,內藥煮取半,內清酒三升並膠再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日盡之,當溫臥。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等。一方用當歸、芎藭二兩,不用黃芩、生薑。

若曾傷三月胎者,當預服茯神湯方。

茯神,丹參,龍骨(各一兩),阿膠,當歸,甘草(炙),人參(各二兩),赤小豆(二十一粒),大棗(十三枚擘)

上九味,切,酢漿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七日後服一劑,腰痛者加桑寄生二兩。忌海藻、菘菜。(《外臺》卷三十三)

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宜食稻粳,羹宜魚雁,是謂成血氣,以通耳目,而行經絡。

妊娠四月,手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少陽內輸三焦,四月之時,兒六腑順成,當靜形體,和心志,節飲食。

妊娠四月,為離經。有寒心下溫溫欲嘔,胸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數如淋狀,臍下苦急。卒風寒,頸項強痛,寒熱。或驚動身軀,腰背腹痛,往來有時,胎上迫胸,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菊花湯方。

菊花(如雞子大一枚),麥門冬(去心一升),麻黃(三兩去節),阿膠(三兩炙),甘草(二兩炙),當歸(二兩),人參(一兩半),生薑(五兩),半夏(二兩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減半,內清酒三升,並阿膠煎,取三升,分三服,溫臥,當汗以粉粉之,獲風寒四、五日。忌羊肉、海藻、菘菜、餳等。

若曾傷四月胎者,當預服調中湯方。

芍藥(四兩),甘草(炙),芎藭,續斷(各一兩),生李根白皮,柴胡,白朮(各三兩),烏梅(一升),當歸(一兩半),生薑(四兩),厚朴(炙),枳實(炙各二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八日復服一劑。一方用半夏二兩。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外臺》卷三十三)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厚其衣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以五味,是謂養氣,以定五臟。

妊娠五月,足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太陰內輸於脾,五月之時,兒四肢成,無大飢,無甚飽,無食乾燥,無自炙熱,無大勞倦。

妊娠五月,毛髮初生,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滿痛,小便數,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頓欲僕,卒有所下,阿膠湯方。

阿膠(四兩炙),人參(一兩),麥門冬(一升去心),生薑(六兩),吳茱萸,旋覆花,當歸,芍藥,甘草(炙),黃芩(各一兩)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減半,內清酒三升並膠,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服夜一,先食。再服便愈,不瘥更服,忌海藻、菘菜。

白話文:

妊娠隨月養胎及服藥方

孕期不同月份的養胎方法和藥方:

孕期第一個月到第三個月:

使用十一種藥材,切碎後,用十五升水煮雞肉至減半,再加入藥材煮至一半,加入三升米酒和阿膠繼續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一天服完,需溫暖臥床休息。忌食海藻、白菜、酸味食物、桃子、李子、麻雀肉等。另一方則使用當歸、川芎各二兩,不使用黃芩、生薑。

如果曾有過早期流產經歷,應預先服用茯神湯:茯神、丹參、龍骨(各一兩)、阿膠、當歸、炙甘草、人參(各二兩)、赤小豆(二十一粒)、大棗(十三枚去核)等九味藥材,切碎後,用十升水煎煮至三升,分四次服用,七天後再服用一劑。腰痛者可加桑寄生二兩。忌食海藻、白菜。

孕期第四個月:

此時胎兒開始發育血脈,宜食用稻米、粳米,湯羹宜用魚、雁肉,以促進血氣運行,使耳目聰明,經絡暢通。 由於此時手少陽經脈當令,應避免針灸此經脈。胎兒六腑正在發育,孕婦應保持身心平靜,節制飲食。

若出現寒症(心下冷痛、想嘔吐、胸膈滿悶、不想吃東西)或熱症(小便頻繁,像尿淋一樣,臍下疼痛),或突然受寒(頸項僵硬疼痛,寒熱交替),或受驚嚇(腰背腹痛,時有時無,胎兒壓迫胸部,心煩不安),可服用菊花湯:菊花(一個雞蛋大小)、麥門冬(去心一升)、麻黃(三兩去節)、阿膠(三兩炙)、炙甘草(二兩)、當歸(二兩)、人參(一兩半)、生薑(五兩)、半夏(二兩洗)、大棗(十二枚去核)。將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減半,加入三升米酒和阿膠繼續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溫暖臥床休息,使身體出汗。此方適用於受風寒四五天者。忌食羊肉、海藻、白菜、餅類食物。

如果曾有過懷孕四個月流產的經歷,應預先服用調中湯:芍藥(四兩)、炙甘草、川芎、續斷(各一兩)、生李根白皮、柴胡、白朮(各三兩)、烏梅(一升)、當歸(一兩半)、生薑(四兩)、炙厚朴、炙枳實(各二兩)。將藥材切碎,用十升水煎煮至三升,分四次服用,每日三次,夜間一次,八天後再服用一劑。另一方則使用半夏二兩。忌食海藻、白菜、桃子、李子、麻雀肉。

孕期第五個月:

此時胎兒開始發育氣息,孕婦應晚睡早起,勤洗澡換衣,居住溫暖,衣著保暖,早晨曬曬太陽,避免受寒。飲食宜食用稻米、麥子,湯羹宜用牛、羊,加入茱萸,調味均衡,以滋養氣血,穩定五臟。 由於此時足太陰經脈當令,應避免針灸此經脈。胎兒四肢已基本發育完全,孕婦應避免過飢過飽、飲食乾燥、自覺燥熱、過度勞累。

若出現熱症(頭暈、心煩意亂、嘔吐)或寒症(腹部脹滿疼痛、小便頻繁),或突然受驚嚇(四肢疼痛、寒熱交替、胎動不安、腹部疼痛欲倒地),可服用阿膠湯:阿膠(四兩炙)、人參(一兩)、麥門冬(一升去心)、生薑(六兩)、吳茱萸、旋覆花、當歸、芍藥、炙甘草、黃芩(各一兩)。將藥材切碎,用九升水煎煮至減半,加入三升米酒和阿膠,小火慢煎,取三升半分四次服用,每日三次,夜間一次,飯前服用。若服用後不見效,可繼續服用。忌食海藻、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