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驗方》~ 卷第七 (6)
卷第七 (6)
1. 治瘑疥及癘瘍風方
治瘑瘡方
苦酒一升,溫令沸,以生韭一把內中,以薄瘡上,即瘥。(《外臺》卷三十)
又方
雄黃(一兩),黃芩(二兩),松脂(二兩),發灰(如彈丸大)
上四味,以白膏與松脂合搗,以敷瘡上。(《外臺》卷三十)
又方
亂髮、頭垢等分,螺殼二十枚,燒,以臘月豬脂和如泥,以敷之。(《外臺》卷三十)
又方
單躑蠍花三升,以水漬之半月,去滓,汁洗瘡。一方炙鮓以瘡敷上,蟲當出也。(《外臺》卷三十)
又方
桃花、鹽等分,熟搗,以醋和敷之。(《外臺》卷三十)
又方
皂莢十枚,苦酒四升煮之,去滓,煎如飴,以敷瘡上。(《外臺》卷三十)
又方
新瓦罐一口,安雞屎一合,酒煎成膏塗之。(《外臺》卷三十)
又方
榖木白汁(一合),苦酒(二合),小蒜(半合),釜月下土(一合)
上四味,和如泥塗之,干復塗。(《外臺》卷三十)
治諸瘑瘡經年,依手拂疽,癢引日生不瘥,瘡久則有疽蟲,藜蘆膏方。
藜蘆(六分),黃連(八分),礬石(熬汁盡),松脂,雄黃(研各八分),苦參(六分)
上六味,搗,以厚絹篩之,用豬脂二升煎之,候膏成去滓,入雄黃、礬石末,攪令和調,待凝以敷之。諸瘡經年,或搔之汁出不生痂,百藥治不瘥,悉主之。瘑疥癢頭瘡亦效。熱瘡者,起瘡便生白膿是也。黃爛瘡者,起瘡淺,但出黃汁若肥瘡是也。侵淫瘡者,淺瘡黃汁出,兼搔之,漫延長不止是也。
瘑瘡者,喜著手足相對,痛癢折裂,春夏隨瘥。(《外臺》卷三十)
治疥方。
搗羊蹄根,和豬脂塗上,或著少鹽佳。(《外臺》卷三十)
治疥及風瘙瘡,苦癢方。
丹參(四兩),苦參(四兩),蛇床子(一升)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煎之,以洗疥瘡,以粉粉身,日再為之,即瘥。(《外臺》卷三十)
治疥湯方。
蜀椒四合,以水一斗,煮三沸,去滓,令溫冼疥。(《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大麻子一升,搗令破,煮如粥,以曲一斤著中,塗之。治馬疥最良。(《醫心方》卷十七)
治癘瘍方。
苦酒於瓦甌底磨硫黃,令如泥,又取附子截一頭,又磨硫黃上使熱,將臥先以布拭瘍上數過,乃以藥敷之,即愈。(《外臺》卷十五)
又方
硫黃(研),礬石(研),水銀(別研入),灶墨
上四味,等分,搗下篩,內碗子中以蔥葉中涕和研之,臨臥以敷病上。(《外臺》卷十五)
白話文:
治療疥瘡及其他皮膚病的處方
治療疥瘡的處方:
-
取一升苦酒加熱至沸騰,放入一把新鮮韭菜,趁熱敷在患處,即可痊癒。(《外台秘要》卷三十)
-
雄黃一兩、黃芩二兩、松脂二兩、頭髮灰適量(如彈丸大小),將以上四味藥材與白膏、松脂一起搗碎,敷在患處。(《外台秘要》卷三十)
-
取等量的亂髮和頭垢,以及二十個螺殼燒成灰,再與臘月豬油混合成泥狀敷用。(《外台秘要》卷三十)
-
取三升單支蠍子花,用水浸泡半個月,去除雜質,用汁液清洗患處。另一方法是用炙烤過的鮓(一種魚製品)敷在患處,蟲子就會出來。(《外台秘要》卷三十)
-
取等量的桃花和鹽,搗碎後用醋調和敷用。(《外台秘要》卷三十)
-
取十枚皂莢和四升苦酒一起煮沸,去除雜質,煎熬成膏狀敷在患處。(《外台秘要》卷三十)
-
將一合雞屎放入一口新的瓦罐中,用酒煎熬成膏狀塗抹。(《外台秘要》卷三十)
-
取一合榖木白汁、二合苦酒、半合小蒜、一合釜底土,混合成泥狀塗抹,乾燥後再塗抹。(《外台秘要》卷三十)
-
治療多年未癒的各種疥瘡,伴隨手部拂拭性潰瘍,奇癢難耐日益加重,久病則有膿蟲,可用藜蘆膏:藜蘆六分、黃連八分、礬石(熬至汁液耗盡)、松脂、雄黃(研磨成粉各八分)、苦參六分,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碎,用厚布過篩,再用二升豬油煎熬成膏,去除雜質,加入雄黃、礬石粉末,攪拌均勻,待凝固後敷用。此方適用於多年未癒的各種瘡瘍,或搔抓後流汁不結痂,百藥無效者,疥瘡、頭皮癢瘡也適用。熱瘡起初會產生白色膿液;黃爛瘡起初較淺,只會流出黃色膿液,類似肥瘡;侵淫瘡則為淺表性瘡瘍,流出黃色膿液,且搔抓後會蔓延擴散。疥瘡好發於手足相對摩擦處,疼痛瘙癢,容易破裂,春夏季節會自然好轉。(《外台秘要》卷三十)
-
治療疥瘡:搗碎羊蹄根,與豬油混合塗抹,可加少量鹽。(《外台秘要》卷三十)
-
治療疥瘡及風瘙癢:丹參四兩、苦參四兩、蛇床子一升,切碎後加六升水煎煮,用藥液清洗疥瘡,再將藥粉敷在患處,每日兩次,即可痊癒。(《外台秘要》卷三十)
-
治療疥瘡的湯劑:蜀椒四合,加一斗水,煮沸三次,去除雜質,待溫後清洗疥瘡。(《醫心方》卷十七)
-
另一治療疥瘡的處方:取一升大麻子搗碎,煮成粥狀,加入一斤酒曲,塗抹患處,治療馬疥尤其有效。(《醫心方》卷十七)
治療癘瘍的處方:
-
在瓦罐底部用苦酒研磨硫磺,磨成泥狀。再取一個附子切去一端,也用硫磺研磨使其發熱。睡前先用布擦拭患處數次,再敷上藥物,即可痊癒。(《外台秘要》卷十五)
-
取等量的研磨好的硫磺、礬石、水銀(需單獨研磨)和灶灰,搗碎過篩,放入碗中,用蔥葉汁混合研磨,睡前敷在患處。(《外台秘要》卷十五)
2. 治諸癩、惡瘡及侵淫瘡方
治癩方。
取葎草一擔,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漬洗瘡,不過三、五度瘥。(《外臺》卷三十)
治烏癩、白癩方。
蝟皮(炙),魁蛤,蝮蛇頭(炙),木虻(四枚去翅足熬),虻蟲(去翅足熬),蠐螬(各一枚炙),陵鯉甲(去頭足炙),葛上亭長(七枚炙),斑貓(去翅足七枚炙),蜈蚣(去頭足炙),附子(各三枚炮去皮),蜘蛛(五枚炙),水蛭(一枚),雷丸(三十枚),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熬),水銀(研),大黃,真丹,桂心,射罔(各一兩),黃連(一分),石膏(研二兩),蜀椒(汗三分),芒硝(一分研),龍骨(三分),甘遂(熬),礜石(燒),滑石(各一分)
上二十八味,搗篩,蜜和丸如胡豆,服二丸,日三,加之,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生蔥。此方分量多不同,為是古方傳寫瘥錯,若臨用時,即以意量之,(《外臺》卷三十)
治白癩釀酒方。
苦參(二斤),露蜂房(五兩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斗,法曲二斤,和藥漬,經三宿,絞去滓,炊黍米二斗,釀准常法作酒,候酒熟壓取,先食一飲一雞子,日三,稍稍增之,以瘥為度。(《外臺》卷三十)
治白癩方。
干艾葉濃煮,以漬曲作酒如常法,飲之令醺醺。(《外臺》卷三十)
又方
大蝮蛇一枚,勿令傷,以酒漬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煻火溫令酒盡,取蛇一寸許,以臘月豬膏和,敷瘡,瘥。亦治鼠瘻諸惡瘡。(《肘後方》卷五)
治惡瘡身體面目皆爛有汁方。
取生魚三寸者,並少豉合搗,令熟,以塗之,燥復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方。
楝子(一升),地榆(五兩),桃仁(五兩),苦參(五兩)
上四味,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人不能名者方。
取頭垢、豬脂和塗瘡中。(《醫心方》卷十七)
治惡瘡粉方。
水銀,黃連,胡粉(熬令黃,各二兩)
上三味,下篩,粉瘡。瘡無汁者,唾和之。(《肘後方》卷五)
治卒毒氣攻身,或腫、或赤痛、或癢,並分散上下同匝,煩毒欲死方。
取生鯽魚切之如鱠,以鹽和搗,遍塗瘡上,干復易之,此為侵淫瘡也。(《外臺》卷二十九)
白話文:
治療各種皮膚病、惡瘡及浸淫性皮膚病的處方:
治療癩病的處方:取葎草一大擔,加水兩石,煮到剩下一石,用藥液清洗患處,一般三到五次就能痊癒。(出自《外臺秘要》卷三十)
治療烏癩、白癩的處方:炙烤過的刺蝟皮、魁蛤、炙烤過的蝮蛇頭、(四枚去翅足後熬製的)木虻、(去翅足後熬製的)虻蟲、(各一枚炙烤過的)蠐螬、(去頭足後炙烤過的)陵鯉甲、(七枚炙烤過的)葛上亭長、(去翅足七枚炙烤過的)斑貓、(去頭足後炙烤過的)蜈蚣、炮製去皮的附子(各三枚)、炙烤過的蜘蛛(五枚)、水蛭(一枚)、雷丸(三十枚)、(十五枚去皮心後熬製的)巴豆、研磨過的水銀、大黃、朱砂、桂心、射罔(各一兩)、黃連(一分)、研磨過的石膏(二兩)、蜀椒(三分)、研磨過的芒硝(一分)、龍骨(三分)、熬製過的甘遂、燒過的礜石、滑石(各一分)。以上二十八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如胡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劑量,直到病情好轉。忌食豬肉、冷水、生蔥。此方劑量在不同古籍中有所差異,可能是古代抄寫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實際使用時,應根據情況調整藥量。(出自《外臺秘要》卷三十)
治療白癩的酒療法:苦參(二斤)、炙烤過的露蜂房(五兩)。將以上兩種藥材切碎,加水三斗、法曲二斤,混合浸泡三宿,然後絞去藥渣。用兩斗黍米,按照通常的方法釀酒,待酒釀好後壓榨取酒。每次飲酒前先吃一個雞蛋,一天三次,逐漸增加飲酒量,直到痊癒。(出自《外臺秘要》卷三十)
治療白癩的處方:將干艾葉濃煮,用藥液浸泡後按照常規方法釀酒,飲用使人微醺。(出自《外臺秘要》卷三十)
另一個處方:取一條大蝮蛇,注意不要讓它受傷,用酒浸泡,大蛇用一斗酒,小蛇用五升酒,用溫火加熱直到酒全部蒸發,取約一寸長的蛇肉,與臘月豬膏混合,敷在患處,直至痊癒。此方也可治療鼠瘻和其他惡瘡。(出自《肘後備急方》卷五)
治療惡瘡,身體和面部都潰爛流膿的處方:取三寸長的生魚,加少許豉(豆豉)一起搗碎,使其變熟,塗抹在患處,待乾燥後再次塗抹。(出自《醫心方》卷十七)
治療惡瘡的處方:楝子(一升)、地榆(五兩)、桃仁(五兩)、苦參(五兩)。以上四味藥材,加水一斗,煮到剩四升,溫熱後清洗患處。(出自《醫心方》卷十七)
治療難以命名的惡瘡的處方:取頭垢和豬油混合,塗抹在患處。(出自《醫心方》卷十七)
治療惡瘡的藥粉:水銀、黃連、熬至黃色的胡粉(各二兩)。以上三味藥材,過篩製成粉末,撒在患處。如果患處沒有膿液,可用唾液調和藥粉。(出自《肘後備急方》卷五)
治療突然發作的毒氣攻身,出現腫脹、發紅疼痛或瘙癢,並遍布全身,病情危急的處方:取生鯽魚切成魚片狀,加鹽搗碎,塗抹在患處,待乾燥後再換新的藥膏,這是治療浸淫性皮膚病的處方。(出自《外臺秘要》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