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驗方》~ 卷第七 (5)
卷第七 (5)
1. 治丹毒及赤白疹方
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塗,大者如手掌,甚者竟身癢,微腫。
白話文:
丹毒,又稱為天火。症狀是皮膚上突然出現紅色斑塊,像是塗了紅色的顏料,大的可以像手掌那麼大,嚴重時全身會癢,並且稍微腫脹。
有白丹者,肉中起癢痛,微虛腫如吹癮疹起者,治之亦如赤丹法;有雞冠丹者,赤色丹起,大者如連錢,小者如麻麥豆粒,肉上粟粟如雞冠肌理也,方說一名為茱萸火丹,治之如天火法;有水丹,由體熱過水濕搏之結丹,晃晃黃赤色,如有水在其中,喜著腹及陰處,治之亦如火丹法。
白話文:
-
白丹:肉中瘙癢疼痛,略微腫脹,如吹氣形成的疹子,治療方法與赤丹相同。
-
雞冠丹:紅色丹疹,大的像銅錢,小的如麻麥豆粒,肉上粟粟如雞冠的肌理。方說又稱茱萸火丹,治療方法與天火相同。
-
水丹:由於體熱過盛,水濕交結而形成的丹疹,搖晃時黃赤色,好像有水在其中,喜發於腹部及陰部,治療方法與火丹相同。
其水丹著人足趺及踹脛間者,作黃色如火丹狀,經久變紫色,不治皆成骨瘡也,無毒,非殺人疾,若成骨瘡,即難瘥也。經言: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氣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淫氣妄行之,則為癢也。所以有風疹風瘙疾,皆由於此。
白話文:
腳踝和脛骨之間出現了水丹,呈現出黃色,像是燒過的鍋底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變成紫色,不予治療的話,最終會形成骨瘡,但它沒有毒性,不會致命。但是,一旦形成骨瘡,就很難治癒了。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風邪侵犯肌膚,就會使肌膚虛弱,正氣發散。這時,寒氣又會襲擊皮膚,從毛孔入侵,使淫邪之氣肆意運行,於是就會產生瘙癢的症狀。因此,風疹、風瘙等疾病都是由於這種原因引起的。
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蚤吮,煩癢,劇者連連重沓壟腫起,搔之逐手起。有白疹者亦如此證也,治之皆如治丹法也。(《外臺》卷三十)
升麻膏,治丹毒腫熱瘡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紅色疹子的話,就會突然間長出像蚊子叮咬的疹子,感到煩躁發癢,嚴重的還會一片又一片的腫起來,只要一抓,就會沿著手抓的痕跡繼續腫起來。如果有白色疹子的話,症狀也是一樣的,治療的方法都跟治療丹毒的方法一樣。(《外臺祕要》卷三十)
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二兩),黃芩,枳實,連翹,蛇銜(各三兩),梔子(二十枚),蒴藋根(四兩)
白話文:
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 90 公克),黃芩、枳實、連翹、蛇銜(各 135 公克),梔子(40 顆),蒴藋根(180 公克)。
上十物,切,舂令細,納器中,以水三升漬半日,以豬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五度。若急合即水煎,極驗方。(《肘後方》卷五)
白話文:
將上列十味藥切碎,搗成細粉,放入器皿中,加入三升水浸泡半天,然後加入五升豬脂,煎煮至水煎乾,去除雜質,每天敷於患處五次。如果需要急救,可以直接用水煎煮,此方極為有效。(出自《肘後方》卷五)
夫丹者,惡毒之氣,五色無常,無即治之,痛不可堪,又待壞則去膿血數升,或發於節解,多斷人四肢,蓋疽之類,治之方。
白話文:
丹毒是一種惡毒之氣,五種顏色變化無常,如果不及時治療,疼痛難忍,等到化膿後,膿血會流出數升,也有發作在關節,嚴重的會斷了四肢。丹毒類似於疽,治療方法如下。
煮粟脥有刺者洗之。(《外臺》卷三十)
治丹發足踝方。
搗蒜如泥,以厚塗,干即易之。(《外臺》卷三十一)
治人面目身體卒赤黑丹起如疥狀,不治日劇,遍身即殺人也。
煎羊脂以摩之,青羊脂最良(《外臺》卷三十)
又方
以豬槽下土泥塗之。(《外臺》卷三十)
治丹若走皮中,侵廣者名為火丹,入腹殺人,治之方。
取蠐螬末以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若通身赤者方。
取婦人月布薄之,又取汁以浴小兒。(《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搗大黃水和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搗梔子水解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又方
水和芒硝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丹毒,單用一物舂以薄之方。
白話文:
煮有刺的小米前要先清洗乾淨。
治療腳踝出現丹毒的方法。
將蒜搗成泥狀,厚厚地塗抹在患處,乾了就更換新的。
治療人面部和身體突然出現紅色或黑色斑點,像疥瘡一樣,如果不及時治療,情況會日益嚴重,全身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致命。
用羊脂煎煮後塗抹患處,青羊脂效果最好。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豬槽下的泥土調成泥狀塗抹。
治療皮膚上擴散的丹毒,這種狀況稱為火丹,如果進入腹部可能會致命,治療方法如下:
取蠐螬研磨成粉末塗抹。
治療全身發紅的情況,可以使用婦女的月經布覆蓋,並且可以用其汁液給小孩洗澡。
另一種方法是將大黃搗碎加水調和後塗抹。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梔子搗碎用水調和後塗抹。
另外也可以用水混合芒硝後塗抹。
治療丹毒時,可以單獨使用一種藥材搗碎後薄薄地塗在患處。
生蛇銜,生地黃,生蒴藋葉,生慎火葉,生菘菜葉,生五葉藤,豆豉,浮萍
白話文:
生蛇銜:一種生長在山野中的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生地黃:中藥材,具有滋陰降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生蒴藋葉:是一種生長在山野中的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生慎火葉:一種生長在山野中的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生菘菜葉:大白菜的葉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生五葉藤:一種生長在山野中的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豆豉:黑豆經過發酵製成的一種調味料,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浮萍:生長在水面上的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上八物,一一別搗,別塗之。
大黃,黃芩,梔子,芒硝
上四物,各舂水和,各塗之。(《醫心方》卷十七)
治白丹方。
搗白瓷器屑,豬膏和塗之。(《外臺》卷三十)
又方
燒豬矢灰,和雞子白塗之。(《外臺》卷三十)
凡赤疹,熱時發,冷即止,白疹天陰冷即發方。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上面列出的八種藥材(大黃、黃芩、梔子、芒硝),每種分別研磨成粉末,然後分別調和使用。
-
白丹方:將白瓷碎片研磨成粉,與豬油調和後塗抹。
-
另一個配方:將燒紅的豬糞灰與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對於紅疹(在熱天發作,冷卻後停止)和白疹(在陰天或寒冷時發作)都有對應的治療方法。
白疹以水煮白礬汁拭之;又煮蒴藋著少酒以浴;又以酒煮石南拭之;又以水煮雞屎汁拭之;又枳實汁拭之。所治一如治丹法。(《外臺》卷三十)
白話文:
白疹用白礬汁煮水拭擦患處;再把蒴藋煮熟加少許酒洗浴;還可用酒煮石南來擦拭;還可以用水煮雞屎汁來擦拭;再有就是用枳實汁來擦拭。治療方法都和治療丹毒的方法一樣。(《外臺祕要》卷三十)
赤疹者,由令濕折於肌中,甚即為熱,熱成赤疹也。得天熱則劇,取冷則減,治之方。
取生蛇銜草搗極爛,以塗之,最驗。(《外臺》卷三十)
白話文:
紅疹是因為濕氣滯留在肌膚中,濕氣過重轉化為熱,熱氣導致皮膚出現紅疹。這種情況在天氣炎熱時會加重,在涼爽的環境下則會減輕。治療方法是採用新鮮的蛇銜草搗爛後塗抹於患處,效果非常好。
白疹者,由風氣折於肌中之熱,熱與風搏,遂為白疹也。得天陰雨冷則劇出,風中亦劇,得暖晴則減,著衣身暖亦瘥,治之方。
白話文:
白癜風是由於風邪侵襲肌膚,與熱邪相搏,從而形成白癜風。遇上天氣陰雨寒冷時白癜風就會加重,風中也會加重,遇暖和晴朗時就會減輕,穿衣服身體溫暖時也會好轉。治療方法有:
水煮枳實拭之佳,又搗末熬之,青布裹熨之。(《外臺》卷三十)
治一切疹方。
用煮蒴藋湯和少酒塗,無不瘥。(《證類本草》卷十一)
白話文:
用水煮枳實來擦拭患處效果很好,也可以將枳實搗碎成粉末後加熱,然後用青布包裹起來熨敷在患處。
治療各種疹子的方法是使用煮過的蒴藋湯混合少量酒來塗抹,這樣做沒有治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