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4)

1. 治惡脈、惡核、惡肉諸病方

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起如蚓狀,此由春冬惡風入絡脈之中,其血瘀所作。

白話文:

身體中忽然出現像蚯蚓一樣的紅色血絡,這是因為春冬季節的惡劣風氣侵入了血絡之中,造成血液瘀滯所引起的病症。

宜服五香連翹湯,鑱去血,敷丹參膏,積日乃瘥。余度山嶺即患,常服五香湯,敷小豆得消。(《肘後方》卷五)

白話文:

應當服用五香連翹湯來排去血瘀,塗抹丹參膏,很多天之後就會康復。我路過山嶺就得了這個病,長期服用五香湯,敷上小豆,纔得到了消除。

惡核病者,肉中忽有核如梅李,小者如豆粒,皮中慘痛,左右走身中,壯熱𤻎惡寒是也。此病卒然而起,有毒入腹殺人。南方多有此患。

白話文:

惡核病患者,肉中突然出現核,像梅子、李子一樣大,小的像豆子,皮膚裡面疼痛難忍,在身上左右遊走,發高燒,惡寒,這就是惡核病。這種病突然發作,有毒物進入腹部,會致命。在南方,這種疾病很常見。

宜服五香連翹湯,以小豆敷之,立消。若余核,亦得服丹參膏。(《肘後方》卷五)

白話文:

應該服用五香連翹湯,再用小豆敷蓋,立刻可以消除膿腫。如果仍然有膿核,也能服用丹參膏。(《肘後方》第五卷)

惡肉病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長,如牛馬乳,亦如雞冠狀。

白話文:

患有惡肉病的人,身體上突然長出像紅豆粒大小的肉瘤,突出並迅速生長,會像牛馬的乳房,也有人呈現像雞冠狀。

宜服漏蘆湯,外可以燒鐵烙之,日三烙,令稍焦,以升麻膏敷之。(《肘後方》卷五)

五香連翹湯,治惡肉、惡脈、惡核、瘰癧、風結腫氣痛方。

白話文:

應該服用漏蘆湯,並在外部用燒紅的鐵烙一下,每天烙三次,讓患處稍焦,再用升麻膏敷貼。(《肘後方》卷五)

木香,沉香,雞舌香(各二兩),麝香(半兩),薰陸香(一兩),夜干,紫葛,升麻,獨活,寄生,甘草(炙),連翹(各二兩),大黃(三兩),淡竹瀝(三升)

白話文:

木香、沉香、雞舌香(各二兩),麝香(半兩),薰陸香(一兩),夜幹、紫葛、升麻、獨活、寄生、甘草(炙)、連翹(各二兩),大黃(三兩),淡竹瀝(三升)

上十四物,以水九升,煮減半,內竹瀝,取三升,分三服,大良。(《肘後方》卷五)

漏蘆湯,治癰疽、丹疹、毒腫、惡肉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四種材料,用水九升煮至水量減少一半,加入竹瀝,取得三升藥汁,分三次服用,效果非常好。(出自《肘後方》卷五)

漏蘆湯,用來治療癰疽、丹疹、毒腫和惡肉的方劑。

漏蘆,白蘞,黃芩,白薇,枳實(炙),升麻,甘草(炙),芍藥,麻黃(去節各二兩),大黃(三兩)

白話文:

漏蘆:喉痛、咳嗽、氣喘、熱病、發燒、痢疾、腹瀉、水腫。

白蘞:咳嗽、氣喘、哮喘、心悸、失眠、盜汗。

黃芩:清熱、解毒、止血、降壓、利尿。

白薇:清熱、涼血、止血、解毒、生肌、斂瘡。

枳實(炙):行氣、消積、止痛、瀉下。

升麻:疏風、解熱、透疹、止痛、消炎。

甘草(炙):補益脾胃、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潤肺止咳、調和諸藥。

芍藥:活血化瘀、鎮痛、養血安神。

麻黃(去節各二兩):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尿。

大黃(三兩):瀉火、通便、清熱、解毒、消炎。

上十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若無藥用大黃下之佳。其丹毒須針鑱去血。(《肘後方》卷五)

丹參膏,治惡肉、惡核、瘰癧、風結、諸脈腫方。

白話文:

將上述十種藥材,用水一斗煮至剩下三升,如果沒有這些藥材,使用大黃來替代也是很好的。對於丹毒,需要通過針刺放血治療。

丹參膏可以用來治療惡肉、惡核、瘰癧、風結以及其他各種脈絡腫脹的病症。

丹參,蒴藋(各二兩),秦艽,獨活,烏頭,白芨,牛膝,菊花,防風(各一兩),莽草葉,躑躅花,蜀椒(各半兩)

白話文:

丹參、蒴藋(各二兩),秦艽、獨活、烏頭、白芨、牛膝、菊花、防風(各一兩),莽草葉、躑躅花、蜀椒(各半兩)。

上十二物,切,以苦酒二升漬之一宿,豬膏四斤俱煎之,令酒竭,勿過焦,去滓,以塗諸疾上,日五度,塗故布上貼之,此膏亦可服,得大行即須少少服。(《肘後方》卷五)

白話文:

上述十二種藥物,切碎,用苦酒二升浸泡一夜,加入豬油四斤一起煎煮,直到酒液熬乾,但不要煎焦,去掉藥渣,用來塗抹在各種疾病患處,每天五次,塗在舊布上貼上。這種膏藥也可以內服,如果病情發展良好,就要少量服用。(《肘後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