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

1. 卷第六

2. 治諸蟲方

夫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寸;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形;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伏蟲,群蟲之主也。蛔蟲貫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大,長至四、五尺,亦能殺人。

肉蟲令人煩滿。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隔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瘻、瘑疥。齲蟲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或偏有,或偏無者。此諸蟲依腸胃之間,若腑臟氣實,則不為害。

若虛則能侵蝕,隨其蟲之動而變成諸患也。(《外臺》卷二十六)

貫眾丸,主治九蟲動作諸病方。

貫眾(熬),石蠶(熬五分),狼牙(四分),雚蘆(二分),蜀漆(六分炙),殭蠶(三分熬),雷丸(六分),蕪荑(四分),厚朴(三分),檳榔(六分)

上十味,搗篩,蜜丸,空心暖漿水服三十丸,日三。不知稍加之。白蟲用榧子湯服。(《外臺》卷二十六)

治長蟲,雞子丸方。

雞子白(三枚),乾漆(四兩熬一本無),臘(三兩),粳米粉(半斤)

上四味,內銅器中,於微火上煎,攪令調,內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溫,乃內雞子,攪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宿勿食,以飲下小豆許大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效驗。(《外臺》卷二十六)

又方

取楝實,以淳苦酒中漬再宿,以綿裹,內下部中,令入三寸許,一日易之。(《外臺》卷二十六)

治蛔蟲攻心腹痛方。

取薏苡根二斤銼,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先食盡取之,蟲死盡出。(《外臺》卷二十六)

治蛔蟲,或攻心痛如刺,口中吐清水方。

以雞子一枚,開頭去黃,以好漆少許,內中相和,仰頭吞之,蟲悉出矣。(《外臺》卷二十六)

治蟯蟲在胃中,漸漸羸人方。

淳酒,白蜜,好漆(各一升)

上三味,合銅器中,微火上煎之,令可丸,丸如桃核大一枚,宿勿食,空腹溫酒下,蟲不下,再服之(《外臺》卷二十六)

治三蟲方。

真珠(一兩研),亂髮(如雞子大燒末)

上二味,內苦酒中,旦空腹頓服之,令盡。(《外臺》卷二十六)

又方

搗桃葉,絞取汁,飲一升。(《外臺》卷二十六)

治寸白蟲方。

取茱萸根洗去土,切一升,漬一宿,平旦分再服。取樹北陰地根。(《醫心方》卷七)

又方

桑根白皮,切三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宿無食,一頓服之。(《醫心方》卷七)

白話文:

治諸蟲方

古代醫書記載了九種腸道寄生蟲:伏蟲(長四寸)、蛔蟲(長一尺)、白蟲(長一寸)、肉蟲(狀似爛杏)、肺蟲(狀似蠶)、胃蟲(狀似蟾蜍)、弱蟲(狀似瓜瓣)、赤蟲(狀似生肉)、蟯蟲(極細小,形似菜蟲)。其中伏蟲為蟲類之首,蛔蟲穿透心臟會致死;白蟲會互相繁殖,蟲體越來越大,長到四五尺也能致死。

肉蟲會讓人感到腹脹不適,肺蟲會引起咳嗽,胃蟲會導致嘔吐和胃部逆氣,弱蟲(又稱隔蟲)會讓人唾液增多,赤蟲會引起腸鳴,蟯蟲則寄生於腸道,數量多會導致痔瘡,嚴重時會形成皮膚病變,甚至引起癰疽、癬、廔管、疥瘡等皮膚疾病。 這些蟲子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即使有,數量也不一定相同,可能只感染某幾種。這些蟲子寄生在腸胃之間,如果臟腑之氣充足,就不會造成傷害;如果身體虛弱,蟲子就會侵蝕身體,並引起各種疾病。

貫眾丸,主治九蟲引起的各種疾病:

藥物組成:貫眾(炮製)、石蠶(炮製五分)、狼牙(四分)、蘆薈(二分)、蜀漆(六分,炮製)、殭蠶(三分,炮製)、雷丸(六分)、蕪荑(四分)、厚朴(三分)、檳榔(六分)。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空腹用溫熱的漿水送服,每次三十丸,一天三次。劑量可根據情況調整。治療白蟲可用榧子湯送服藥丸。

治長蟲雞子丸方:

藥物組成:雞蛋清(三個)、乾漆(四兩,炮製)、臘(三兩)、粳米粉(半斤)。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在銅器中,用小火慢煎,不斷攪拌至均勻,加入米粉,使其凝固成丸。放在溫暖的地方,加入雞蛋清,再次攪拌均勻,煎煮至成丸狀。隔夜服用,每次服用小豆粒大小的藥丸一百二十粒,小兒服用五十粒。

另一方:

將楝實浸泡在醇厚的苦酒中過夜,用棉布包裹後塞入肛門內約三寸,一天更換一次。

治蛔蟲攻心腹痛方:

取薏苡根二斤,切碎,加水七升,煮至三升,飯後服用,蟲子會死掉並排出體外。

治蛔蟲,或攻心痛如針刺,口中吐清水方:

取雞蛋一枚,打開去蛋黃,加入少許好漆,攪拌均勻,仰頭吞服,蟲子就會排出。

治蟯蟲在胃中,漸漸消瘦方:

將醇酒、白蜜、好漆(各一升)混合放入銅器中,用小火慢煎至成丸狀,藥丸大小如桃核,隔夜服用,空腹溫酒送服,若蟲子未排出,可再次服用。

治三蟲方:

藥物組成:真珠(一兩,研磨)、燒焦的人髮(如雞蛋大小)。將以上兩種藥材放入苦酒中,早晨空腹一次服用完畢。

另一方:

將桃葉搗碎,絞汁服用一升。

治寸白蟲方:

取茱萸根,洗淨泥土,切成一升,浸泡一夜,早晨分二次服用,需選擇生長在樹木北側陰暗處的茱萸根。

另一方:

取桑樹根的白皮三升,加水七升,煮至二升,隔夜服用,一次服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