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1)

1. 治癰疽方

癰疽論: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答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答曰:熱氣絕盛,下陷肌膚筋髓骨肉,內連五臟,血氣竭盡,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其上皮夭瘀以堅,亦如牛領之皮。

癰者其上皮簿以澤。此其候。帝曰:善。(《外臺》卷二十四)

白話文:

癰疽論:黃帝問:先生談論癰疽,如何區分兩者?岐伯回答:營氣和衛氣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凝結而不能運行,不能運行則衛氣隨之,隨之而不通暢,壅塞凝滯而不能運行,所以產生熱。很大的熱氣不停止,熱盛則肌肉腐爛,肌肉腐爛則化成膿液,但是不能深入肌肉皮膚而至骨髓,骨髓不焦枯,五臟不受損,所以稱為「癰」。黃帝問:什麼是「疽」?岐伯回答:熱氣非常旺盛,深入肌肉皮膚筋髓骨肉,內連五臟,血氣耗盡,在癰的下面,筋骨良肉都沒有剩下,所以稱為「疽」。疽的表皮紫黑而堅硬,就像牛頸背的皮膚一樣。

治癰腫,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淺,按之處陷不復者無膿,按之即復者有膿,若當上破者,膿出不盡,不盡稍深蝕骨,骨碎出,當以魚導側際,從下頭破令膿出盡,出盡則骨生愈矣。若惡肉不盡者,食惡肉藥去之,膏塗之即愈。食肉藥方。

白話文:

治療癰腫,按壓疼痛較深,按壓疼痛較輕,按壓後凹陷不恢復,膿較少;按後回復,膿較多。若應當在上面破膿,膿液沒有流盡,膿液流盡後,就會稍微腐蝕骨骼,骨頭碎裂流出,應該沿着骨骼的一側用魚導引,從下面破膿,讓膿液流盡,膿液流盡後,骨骼就會生長並痊癒。如果壞肉沒有盡數流盡,服用去壞肉的藥物,然後用膏藥塗抹,就能很快痊癒。去壞肉藥方。

取白荻灰水淋之,煎令如膏,此不宜預作,作之十日則歇。並可以去黑子,黑子藥注便即拭去,不時拭則傷膚。又一方以桑白灰亦妙。(《外臺》卷二十四)

白話文:

使用荻灰用水淋一遍,煎煮成膏狀。這種膏藥不宜提前製作,製作十天後即停止。它也可以去除黑點,在黑點藥液塗抹後立即擦去,如果不及時擦拭會損傷皮膚。還有一種方法用桑灰效果也很好。(《外臺》卷二十四)

凡破諸病肉厚處,當先廣封四面,不爾,瘡破裂氣泄便死,不可救也。有久癰余瘡為敗癰深疽,有脛間喜生瘡,中外惡瘡,霜寒凍不瘥經年,或骨疽亦名脛瘡,深爛青黑,四邊堅強,中央膿血惡汁出,百藥治不瘥,汁漬好肉處皆腫,亦有碎骨從中出者,可溫赤龍皮湯洗之,夏月日日洗之,冬月三日、四日一洗。潰肉多者,可時敷白䕡茹散食去之,可一日之中,三、四敷之,止後長敷家豬屎散得瘥也。

白話文:

凡是那些破裂的病痛部位肉質較厚,應當先將四面廣泛包紮起來;不這樣做,傷口破裂,氣體洩漏,就會很快死亡,無法挽救。還有一些久治不癒的瘡瘍,稱為敗癰深疽;有的發生在小腿上的瘡瘍,內外都長滿了惡瘡,經年累月,被寒冷冰霜凍傷也頑固不愈;或者叫做脛瘡的骨疽,深爛青黑,四邊僵硬強硬,中間化膿出血,汁液惡臭,用各種藥物治療都沒有效果,汁液浸漬健康的地方都腫脹起來,有時還能從裡面取出一塊碎骨,可以用溫赤龍皮湯洗滌。夏季每天洗一次,冬季隔三、四天洗一次。腐爛的肉較多的,可以用白䕡茹散敷、吃的內服的方式來去除,一天內可以敷、服三、四次。等病癒合止痛後,長期敷用家豬屎散就能夠恢復痊癒。

取豬矢燒作灰,下絹篩,以粉疽敗瘡中令滿,汁出脫去便敷之,長敷須瘥也。若更生青肉,復著白䕡茹微如前法也。(《外臺》卷十四)

白話文:

取豬糞燒成灰,用絹篩篩過,再將這豬糞灰放在粉刺和潰爛的傷口,使之完全覆蓋。讓傷口的汁水自然流出,之後再把豬糞灰敷上去,長期敷用就能治好。如果傷口長出新的青肉,再用白蠟燭末敷上去,微量即可,方法與前面一樣。

治癰、一切腫,未成腫,拔毒方。

牡蠣白者為細末,水調塗,干更塗。(《證類本草》卷二十)

治癰疽不潰方。

薏苡仁一枚,吞之。(《本草綱目》卷二十二)

治癰已有膿,當使壞方。

取白雞兩翅羽肢各一枚,燒服之,即穿。(《肘後方》卷五)

治癰瘡,膿血不止,瘡中空虛,疼痛,排膿內補散方。

白話文:

治療癰瘡和各種腫塊,包括那些還未成形的腫塊,可以使用以下排毒的方法。

用白色的牡蠣磨成細粉,用水調勻後塗抹在患處,乾了就再塗。

對於尚未潰破的癰疽,可以吞服一顆薏苡仁來治療。

如果癰瘡已經有膿,想要促使其破裂,可以取白雞的兩隻翅膀上的羽毛各一根,燒成灰後服用,這樣就能促使膿液排出。

當癰瘡有膿血不斷流出,而且瘡口空洞、感到疼痛時,可以使用排膿內補散來治療。

防風(一兩),遠志(一兩),當歸(二兩),黃耆(一兩),白芷(一兩),甘草(一兩),桔梗(一兩)通草(一兩),厚朴(二兩),人參(一兩),桂心(一兩),附子(一兩),赤小豆(五合熬),芎藭(一兩)

凡十五物,冶,合篩,未食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醫心方》卷十五)

治癰及癤如結實赤熱者方。

白話文:

防風(6克),遠志(6克),當歸(12克),黃耆(6克),白芷(6克),甘草(6克),桔梗(6克),通草(6克),厚朴(12克),人參(6克),桂心(6克),附子(6克),赤小豆(30克,加水熬煮),川芎(6克)。

以水磨半夏塗之,燥復更塗,得流便消也。山草中,可自掘生半夏乃佳。此治神驗,勿不信也。(《外臺》卷二十四)

白話文:

用研磨而成的半夏塗抹患處,乾了以後再塗,到有流膿出現,那腫就會消退。可以在山地草叢裡,自行挖取新鮮的半夏藥材,效果通常較佳。此方治療效果顯著,請勿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