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集驗方》~ 卷第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3)

1. 治肺痿、肺癰及腸癰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薑(五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生薑(200公克),人參(120公克),甘草(80公克,炒過),大棗(12顆)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外臺》卷十)

治肺痿,咳嗽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渴方。

生薑(五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把以上四味藥切成小塊,以五升水煮,煮到剩下只剩下一升半,分成兩次服用。服用時忌食海藻、菘菜。(《外臺》卷十)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一方乾薑三兩代生薑。忌海藻、菘菜。(《外臺》卷十)

白話文:

上面所說的這三種藥材,切碎,用五升水煮,煮至取一升半的藥水,分成兩次服用。有另外一種方法用三兩乾薑代替生薑。忌服海藻、菘菜。(《外臺祕要》卷十)

治肺痿,時時寒熱,兩頰赤氣急方。

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許,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人中指節,男左女右,長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內小便中,置於閒淨處露一宿,器上橫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頓服之,每日一劑。其童子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熱面。(《外臺》卷十)

治肺痿咳嗽,鬼氣疰病方。

停久臭溺,日日溫服之。(《本草綱目》卷五十二)

桔梗(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膿血則瘥。(《外臺》卷十)

治腸癰湯方。

白話文:

治療肺痿,時常感到忽冷忽熱,兩頰泛紅且呼吸急促的方子。

使用小孩子的尿液,每天晚上收集。去掉開始和最後的一點點尿液,取中間約五合的尿液。準備上好的甘草,根據病人的中指節長度來裁剪,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的中指為標準,將甘草烤熟,切成四片,放入尿液中。把容器放在乾淨的地方暴露一晚,在容器上橫放一把小刀。第二天早晨去除甘草,一次喝完這份藥液,每天服用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提供尿液的小孩子不能吃辛辣食物。病人要避免食用海藻、白菜和熱食麵食。(《外臺》卷十)

治療肺痿引起的咳嗽及鬼氣所致疾病的方子。

使用存放已久的臭尿,每日溫熱後服用。(《本草綱目》卷五十二)

桔梗(二兩),炙甘草(二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切好,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分早晚兩次服用。如果在早上或晚上吐出膿血,則表示病情有所好轉。(《外臺》卷十)

治療腸癰的湯劑方子。

薏苡仁(一升),牡丹皮(三兩),桃仁(三兩),冬瓜仁(一升)

凡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醫心方》卷十五)

白話文:

薏苡仁(1升),牡丹皮(150克),桃仁(150克),冬瓜仁(1升)

2. 治賁豚氣方

賁豚茯苓湯,治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賁走沖胸膈,發作氣欲絕,不識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馳往馳來,寒熱,拘引陰器,手足逆冷,或煩熱者方。

白話文:

賁豚茯苓湯,可以治療呼吸短促、五臟虛弱、寒氣上逆,導致腹脹滿、氣往上衝入胸膈,發作起來氣虛欲絕,神志不清,體力衰弱,小腹像小豬一樣跳動,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冷時熱,陰部拘攣緊縮,手足冰冷,或煩熱的人。

茯苓(四兩),生葛(八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五兩),半夏(一升湯洗),人參(三兩),當歸(二兩),芎藭(二兩),李根白皮(切一升)

白話文:

茯苓(四兩),生葛根(八兩),甘草(二兩,炙用),生薑(五兩),半夏(一升,用薑汁清洗),人參(三兩),當歸(二兩),川芎(二兩),李根白皮(切一升)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餳、海藻、菘菜、酢物等。(《外臺》卷十二)

治賁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賁豚湯方。

白話文:

取上九味藥,切碎,用十二升水煮,取藥汁五升,分三次服,白天三次,晚上兩次。服用此藥期間,忌食羊肉、餳、海藻、菘菜、酢物等。

甘草(二兩炙),芎藭(二兩),當歸(二兩),半夏(四兩湯洗),黃芩(三兩),生葛(五兩),芍藥(三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切一升)

白話文:

  • 甘草(四十分之一)切成片,烤乾

  • 芎藭(四十分之一)

  • 當歸(四十分之一)

  • 半夏(八十份之一),用湯水洗過

  • 黃芩(六十分之一)

  • 生葛(一整顆)

  • 芍藥(六十分之一)

  • 生薑(八十份之一)

  • 甘李根白皮(約二分之一公升)切碎

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等。(《外臺》卷十二)

治賁豚氣從下上者湯方。

白話文:

把上列九種藥材切碎,加水兩鬥,煮到藥液剩五升,過濾去渣,溫熱後每次服一升,一天三次,晚上服兩次。服藥期間忌食海藻、大白菜、羊肉、麵食等。(出自《外臺祕要》卷十二)

生葛(五兩),半夏(五兩洗),黃芩(二兩),桂心(二兩),芍藥(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甘李根白皮(五兩切)

白話文:

  • 生葛根 (500 公克):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 半夏 (500 公克,洗淨):消痰除濕、平喘止咳

  • 黃芩 (200 公克):清熱解毒、燥濕止瀉

  • 桂心 (200 公克):溫補心陽、溫通經脈

  • 芍藥 (300 公克):養血柔肝、緩解疼痛

  • 人參 (200 公克):補氣養陰、益氣健脾

  • 生薑 (500 公克):溫中散寒、發汗解表

  • 甘李根白皮 (500 公克,切片):清熱生津、潤肺止咳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分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餳、生蔥。(《外臺》卷十二)

白話文:

把以上八味藥切片,加水一斗五升煎煮,直到五升,過濾去渣,溫熱分為五次服用,每天三次,晚上兩次。服用期間忌吃羊肉、糯米、生蔥。(出自《外臺祕要》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