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二 七情內傷門 (1)
卷二 七情內傷門 (1)
1. 一、喘
(案1)某,真陰不足,腎失司攝之權,氣不歸原,致咳喘數月,脾土大傷,飲食少進,營衛交虛,寒熱更作,兩脈細澀,漸有喘滿之虞。《書》云:夫外感之喘治肺,內傷之喘治腎,以腎主納氣,妄擬金匱腎氣煎,攝納下元,以觀動靜。
大熟地,製附子,上肉桂,北五味,山萸肉,遠志肉,懷山藥,懷牛膝,福澤瀉,於術,車前子,甘枸杞,青鉛,紫衣胡桃肉
白話文:
(案1)這位病人,真陰不足,腎臟失卻了主宰收攝精氣的功能,導致氣無法歸於本位,因此咳嗽喘息已數月。脾臟受損嚴重,飲食減少,氣血虛弱,寒熱交替發作,脈象細弱,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的徵兆。《黃帝內經》記載:「外感之喘治肺,內傷之喘治腎」,因為腎臟主宰吸納氣息,所以參考金匱腎氣丸的組方,以補腎攝納下元之氣,觀察病情變化。
藥方
熟地、製附子、肉桂、北五味子、山萸肉、遠志肉、懷山藥、懷牛膝、澤瀉、於術、車前子、甘枸杞、青鉛、紫衣胡桃肉。
(案2)某,症緣思慮傷脾,土不生金,金欠生水,三臟均虧,再加木火凌金,以致喘促不寧,飲食難進,脈息沉澀,神色衰奪,勢屬險要。大抵此症,治實者攻之即效,無所難也。治虛者補之而不應,良非易也。夫外感之喘治肺,內傷之喘治腎,以腎主納氣,故用補腎之品,仍防虛脫之變。
(方缺)
(案3)某,恙由咳嗽而喘,初起於夏,後發於秋,總經百日而愈。夫喘症在肺為實,在腎為虛,然必腎先虧而後邪客於肺,鬱熱作痰,遂成喘促。藥宜養陰和榮,益氣固肺,諒中病機也。
(方缺)
(案4)某,診得脈息細弱,脾腎兩虧,土不滲濕,久而為飲,以致咳喘不堪作枕,氣難接續,擬金水六君煎治之。
白話文:
某人因思慮過度傷了脾,脾土不能生金,金又不能生水,導致脾、肺、腎三臟都虛弱,再加上肝木火氣過盛剋制金,導致喘息不安,食慾不振,脈搏沉澀,面色萎黃,情況危急。這種病症,若是實證,用攻邪的方法治療,就能很快見效,並不難治。但如果是虛證,用補益的方法治療卻不見效果,就比較棘手了。外感引起的喘症要治肺,內傷引起的喘症要治腎,因為腎主納氣,所以要補腎,同時還要防範虛脫。
某人患咳嗽引發的喘病,夏天開始,秋天加重,持續了一百天才痊癒。喘症在肺屬實證,在腎屬虛證,但一定是腎先虛弱,才導致外邪侵入肺部,鬱熱化痰,進而導致喘息。治療時應以養陰滋潤、益氣固肺為原則,符合病情發展的機理。
某人脈象細弱,脾腎兩虛,脾土不能滲濕,久而久之形成痰飲,導致咳嗽喘息,難以平躺,呼吸困難。擬用金水六君煎治療。
白歸身,大熟地,茯苓,水炙甘草,橘絡,法半夏
恩協關(名懋)喘症丸方:東洋參(咀片,粳米拌炒),黃毛鹿角(酥炙),紫河車,大熟地,大生地,當歸,甘枸杞子,懷牛膝,生杜仲,肉蓯蓉,北五味子,天門冬,川黃柏,肅州鎖陽
白話文:
- 白歸身、大熟地、茯苓、水炙甘草、橘絡、法半夏
- 恩協關(名懋)喘症丸方:東洋參(切片,與粳米一同炒製)、黃毛鹿角(酥油炙烤)、紫河車、大熟地、大生地、當歸、甘枸杞子、懷牛膝、生杜仲、肉蓯蓉、北五味子、天門冬、川黃柏、肅州鎖陽。
請注意,這些藥物的使用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因為不當的使用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或副作用。
原藥等分,製法載在《古方選注》。以上十四味,揀選道地藥材,依法虔修精製,共取重羅細末,用煉蜜和丸如小綠豆大,每早服,開水送下。
(金)按:此方括蒼吳球宗丹溪之旨創立大造丸。大造者其功最大,有如再造,故名。上能金水相生,下可乙癸同治,雙療營衛功倍。原方新加洋參收納真元之氣,鹿角保護督脈之陽,河車稟父母精中之氣而成,乃乾坤之橐籥,鉛汞之匡廓。所謂胚胎兆九混元歸一者也,為補養先天之妙品。
用熟地即以生地為佐,乃白飛霞天一生水之法,當歸枸杞,益血添精,牛膝杜仲,強筋壯骨,肉蓯蓉暖腎中真陽,五味子攝腎中真陰,天冬保肺,恐邪火上僭灼金,黃柏堅陰,下守丹田真氣,復以鎖陽之澀封固周密,諸法具備,力量宏深,夫是謂之大造庶得曰可。
白話文:
所有藥材等量,製作方法記載在《古方選注》裡。以上十四味藥材,要挑選道地產的優質藥材,按照方法認真製作,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好的蜂蜜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像綠豆一樣,每天早上服用,用開水送服。
(金)說:這個方子是根據括蒼吳球宗丹溪的理念創立的,叫做「大造丸」。「大造」的意思是功效最大,就像重新創造一樣,所以取這個名字。這個方子上面能使金水相生,下面可以同時治療乙癸,雙管齊下治療營衛,功效加倍。原方新加了西洋參,可以收納真元之氣;鹿角可以保護督脈的陽氣;河車是由父母精氣結合而成,就像乾坤的橐籥,鉛汞的匡廓,所謂胚胎兆九混元歸一就是這個意思,是補養先天之精的妙品。
用熟地黃,同時用生地黃來輔助,這是白飛霞天一生水的方法,當歸和枸杞可以益血添精,牛膝和杜仲可以強筋壯骨,肉蓯蓉可以溫暖腎臟的真陽,五味子可以收攝腎臟的真陰,天冬可以滋潤肺臟,防止邪火上炎灼傷金氣,黃柏可以固守陰氣,向下守護丹田的真氣,最後再用鎖陽的澀性封固周密,所有方法都齊備,力量非常強大,所以才叫做「大造丸」,可以說得上是名副其實了。
閱王晉三《絳雪園古方選注》原有此條,今復著述並非錄舊,實因此公之喘病,服煎丸多劑不效。從招(余)診,先擬金水六君煎加紫衣胡桃肉,連進數帖便獲微效,復以此丸加味,服半月頗得大效,舉發亦稀,可謂對症之至。(余)不忍埋沒,治病如神,陰騭無量,兼句法純粹,製法精良,故表而出之。
白話文:
我翻閱了王晉三先生的《絳雪園古方選注》,發現原本就有這一條方子。如今我再次撰寫,並非照搬舊文,而是因為王先生患有喘病,服用煎丸多劑卻無效。我受邀診治,便先擬定金水六君煎加紫衣胡桃肉,連續服用幾帖之後,就略見成效。之後又在此丸基礎上加味,服用半個月後,病情大有起色,發作也減少了,可謂是對症下藥。我實在不忍心將此良方埋沒,它治療效果如同神明,陰德無量,而且句法純粹,製藥方法精良,所以才將其記錄下來公諸於世。
2. 二、痰飲
(案1)某,脾濕生痰,肺金致弱。《經》云:「稠則為痰,稀則為飲。」痰飲乃濁陰所化,阻遏陽氣,不交於陰,陰蹺空,夜間寤多寐少,咳嗽氣喘難安,診脈右部大於左尺,左關漸見洪數,恐犯五行相剋之忌。《靈樞》用秫米半夏湯,謂通陽交陰,堵截飲邪,不聚中焦,總以護陽為主。亦《金匱》有云:治飲不治咳,當以溫藥和之也。
苓薑朮桂湯合二陳湯加蘇子霜、苦杏仁、秫秫米
白話文:
此人脾胃濕氣重,導致痰濕產生,進而影響肺部的功能。古書中說,「稠的叫痰,稀的叫飲」。痰飲是濁陰之氣化成的,阻礙陽氣運作,無法與陰氣交合,陰氣因此虛弱,所以晚上睡不好,經常醒來,咳嗽氣喘,難以安睡。觀察脈象,右手的脈搏比左手的強勁,左手的關脈也逐漸變得洪大而快速,恐怕是犯了五行相剋的忌諱。靈樞經中用半夏秫米湯治療,目的是疏通陽氣,讓陰陽交合,阻擋飲邪的侵入,不讓它聚集在中焦,總以保護陽氣為要。金匱要略也提到,治療飲邪,不一定要治咳,應該用溫藥調和。
因此,可以用苓薑朮桂湯配合二陳湯,再加入蘇子霜、苦杏仁、秫米來治療。
3. 三、喘滿
(案1)海州張堠,細閱病由水泛高源之象。書云:先喘後腫在肺,肺氣久虛,子病及母,脾肺既虛,土不勝濕,濕濁羈留,以致下部腫勢不消,時有自汗,痰壅喉間,視此情形,喘滿之症成矣。轉瞬春令,肝木司權,厥陽上衝,防衰脫之虞。
(方缺)
白話文:
海州的張大夫仔细研读病人的病因,发现病症像是水气泛滥,源头在高处。古书上说:先喘后肿,病在肺,肺气长期虚弱,就会影响到脾脏,脾肺虚弱,土不能克制湿气,湿浊停滞,导致下身肿胀难以消退,还伴随自汗、痰堵喉咙,由此看来,这是喘满的症状。眼看着就要进入春天,肝木当令,厥阴之气上冲,要防范衰败虚脱的风险。
4. 四、滿病
(案1)王(左),濕積成痰飲,臟寒生滿病,此症已屬難治,況兼瘕聚,不消不散,居於臍上脘下。邪氣日盛,正氣日衰,尚延至春,木寡於畏,必來剋土,則脹喘難支,則擬王冰燾茯苓飲法,徐徐調治。
土白茯苓,西黨參,焦白朮,小枳實,乾薑,煨姜,紅棗
白話文:
(案1)王某,濕氣積聚成痰飲,臟腑寒涼導致全身病症,此病症已屬難治,況且還合併有瘕聚,不消不散,位於臍上脘下。邪氣日漸加重,正氣日益衰弱,若延至春季,木氣過於旺盛,必然克制土氣,則會出現脹滿喘促難以忍受的症狀。因此擬用王冰燾的茯苓飲方,徐徐調治。
方中茯苓健脾利濕,黨參補氣益脾,焦白朮燥濕健脾,枳實理氣消脹,乾薑、煨姜溫中散寒,紅棗補中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