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一 六氣雜感門 (5)
卷一 六氣雜感門 (5)
1. 二十五、霍亂
(案1)某,外受寒暑,內傷飲食,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濁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故上吐下瀉,脈伏,身寒,四肢逆冷,頓亡津液,宗筋失養以致攣縮,症已險極,治之甚難。法宜六和湯姑救之。
(方缺)
白話文:
某人因外感寒暑,又因飲食不節而傷了脾胃,導致清氣下降停留在陰分,濁氣上升停留在陽分。原本應該順暢運行的營氣也受阻,濁氣逆流而上,清濁之氣混雜不清,導致腸胃功能失調而引發霍亂。因此,病人出現上吐下瀉、脈象沉細、畏寒、四肢冰冷、大量失水、肌肉萎縮等症狀,病情十分危急,治療難度很大。應該用六和湯緊急救治。
2. 二十六、痢疾
(案1)清阿五(左),暑溫夾濕,吐瀉轉痢,戊邪傳癸,名為賊邪。延今十七天,舌苔白底中灰欠津,肢涼,脈細,腹痛,困睡。此暑濕傷陽,正不勝邪,年高屬險,桃花湯加味應手則生。
江西赤石脂,炒黃淡乾薑,水炙甘草,制附片,茯苓塊,新會皮,冬瓜仁,(長鬚)熟穀芽,土炒甜冬朮,荷蒂(飯上蒸),陳老米
(案2)某,濕傷脾陽,脾傳於腎,由便利轉成滯下,在《經》名膿血。本屬難治,況二氣素虛,飲食毫不能進,舌苔白膩,口淡無味,命火式微,奉生者少。按脈右關不鼓,兩尺微細,勢重已成,噤口,公議溫通,通乃痢之首法,佐大和中土,納穀乃佳。
白話文:
這位病人是濕氣侵傷了脾陽,脾陽失調又傳導至腎臟,導致最初的腹瀉轉為排泄物滯留,在醫書上稱之為膿血。這本來就屬於難治的病症,況且病人本身元氣虛弱,飲食難以進食,舌苔白膩,口淡無味,命火衰微,氣血不足。診脈時發現右關脈不充實,兩尺脈細弱,病情嚴重,已經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一般人會認為應該使用溫通之法,因為通乃痢疾的首要治療方法,同時佐以和胃健脾之藥,以利於飲食的消化吸收。
(方缺)
(案3)前仕楊漕憲,字疊云,吐瀉轉痢,脾傷及腎,在書名為賊邪,已屬可畏。更緊要者,年近九旬,二氣均虧,勢難勝任。按脈息弦大無力,舌苔黃膩,身熱肢冷,時有噯氣,肢動。此寒暑濕食雜感為患,慮有昏痙呃逆之危。
人參,柴胡,酒炒黃芩,製半夏,橘皮,赤苓,甘草,楂肉,木香,煨姜,紅棗
昨藥後肢冷雖轉,痢仍未除。今診右脈弦大無力,左脈間有歇止,舌苔膩而欠津。正氣下陷,津不上達,高年患此,勢難勝任,防五日後昏痙脫變,勉留一方,以感大憲下士之隆耳。
白話文:
從前有個官員楊漕憲,字疊云,他得了吐瀉轉痢的病,脾臟受傷,還波及了腎臟,在醫書上叫做賊邪侵襲,已經很可怕了。更要緊的是,他已經快九十歲了,身體元氣衰弱,很難抵抗疾病。我診脈時發現脈象弦大無力,舌苔黃膩,身體發熱四肢冰冷,時常噯氣,肢體無力。這是因為寒暑濕食雜感入侵導致的,我擔心他會出現昏迷、抽搐、呃逆等危症。
我開了人參、柴胡、酒炒黃芩、製半夏、橘皮、赤苓、甘草、山楂肉、木香、煨姜、紅棗等藥。
昨天服藥後,他四肢冰冷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痢疾還沒好。今天我再診脈,發現右脈弦大無力,左脈間歇停頓,舌苔膩厚且乾燥。這是正氣下陷、津液不上達的表現,老年人患上這種病,很難應付。我擔心他五天後會昏迷抽搐、病情惡化,勉為其難留下一張藥方,表達對楊漕憲先生的敬意。
木香異功散加荷葉、陳老米
(案4)某,少陰久痢,飲食少思,營衛不和,時而寒熱,脈象細弱無神,法宜陰陽平調,延防敗脫。
真武湯加潞黨參、土炒懷山藥、山萸肉、炙甘草、廣皮白、煨木香、小紅棗
白話文:
某人患有少陰久痢,吃不下东西,思虑减少,气血不和,时而发寒发热,脉象细弱无力。这种情况需要调理阴阳平衡,防止病情恶化。医生开具了真武汤,并加入潞党参、土炒怀山药、山萸肉、炙甘草、广皮白、煨木香、小红枣,以及木香异功散,并加了荷叶和陈老米。
3. 二十七、痧
(案1)本城丁光橋陳(左),考古痧症乃因天之風雨,寒暖不時,地之潮濕,疫邪蒸動,隨天地升降流行,其間人屆氣交中,無可逃避。虛質犯染,重則為緊痧,輕則為暗痧,暗者輕緩之說也。其發無定,或十日半月一發,或一月二月一發,久必元氣日衰,邪氣日盛,戊己不充。
每逢交夏,精神少而疲倦,飲食懶思。診脈濡細,理宜固其根蒂,培其胃氣則痧自可除矣。
丸方:赤苓,白苓,山藥,白扁豆,雞內金,新會皮,半夏曲,霜桑葉,粉丹皮,山梔子,六和曲,須穀芽,使君子,冬瓜仁,苡仁米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古代醫家對痧症的理解和治療方法。
痧症是一種由氣候變化和體質虛弱引起的疾病,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疹子,伴有發熱、疼痛等症狀。
作者認為,痧症的病因是天地之氣變化無常,導致疫邪入侵人體,而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
治療方面,作者建議以固本培元為主,加強脾胃功能,以增强抵抗力,從而消除痧症。
文中列出的丸方,是針對痧症的藥方,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健脾胃、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
以上共碾極細之淨末用荷葉蒂、陳老米煎濃汁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早空心服,開水送咽。
(金)按:此方補而不滯,宣而不猛之法也。君取赤白茯苓益氣生血,臣輔山藥、扁豆健胃培元,佐以雞肫,磨積消穀之指揮,協以二陳,理氣除痰之報使,桑丹泄少陽之郁,梔子屈曲而下行,曲谷和中猶妙於轉輸,使君子殺蟲去腐,冬瓜仁清熱悅顏,薏苡滲濕散脾精兮己土,荷米養正防秋燥兮兌金,諸藥品有益無損,每晨帶服,久則精神漸壯,氣血豐盈,何病之有!
白話文:
製法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荷葉蒂和陳年老米煎煮成濃汁,將藥末與濃汁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綠豆般大小。每天早上空腹服用,用溫開水送服。
藥理分析
(金)按:此方藥性溫和,補而不膩,宣而不燥。
方中以赤白茯苓為主藥,益氣生血。山藥、扁豆輔助健胃培元。雞肫則磨積消穀,指揮脾胃運化。二陳則理氣除痰,促進氣機流通。桑丹泄少陽之郁,解除肝膽鬱熱。梔子屈曲而下行,清熱瀉火,有助於藥力下達腸胃。曲谷和中,有助於脾胃運化,使藥力更易吸收。使君子殺蟲去腐,清除腸道積滯。冬瓜仁清熱悅顏,滋潤肌膚。薏苡仁滲濕散脾精,健脾利濕。荷米養正防秋燥,滋陰潤燥。
諸藥合用,藥性相輔相成,無毒副作用。每天早晨服用,久服可使精神漸壯,氣血豐盈,百病不侵。
4. 二十八、痿
(案1)某,四肢麻木拘攣,屈伸不便,起自客秋風濕熱,襲入陽明脈絡為患傷。考之陽明一經主潤宗筋,束筋骨而利機關,今機關不利,筋骨不束,恰合《內經》所論大筋耍短,小筋弛張為痿之義。理當養血榮筋,開通脈絡為治。
(方缺)
白話文:
某人四肢麻木僵硬,屈伸困難,是因秋季濕熱之氣侵入陽明經脈所致。陽明經主宰滋潤筋腱,連接筋骨,使關節靈活運作。如今關節不利,筋骨鬆散,符合《內經》中「大筋拘急,小筋弛緩,則為痿」的論述。治療應以滋養血液,榮潤筋腱,疏通經脈為原則。
5. 二十九、鼻瘜
(案1)某,肺氣注於鼻,上榮頭面,風寒客於頭腦則氣不通,上焦積熱鬱久而生,搏於津液以致鼻中生瘜,如雨霽之地突生芝菌也。蓋氣不能上升則鼻塞滯,所謂九竅不和,不知香臭。《經》云:五氣入鼻,藏於心肺,有患,鼻為之不利也。視聽明而清涼,香臭辨而溫暖,法治先散風寒,後補胃氣,使心肺之氣得以交通,則鼻利而香臭聞矣。
(方缺)
白話文:
肺部的氣息上行,到達鼻腔,並滋養頭面部。當風寒入侵頭腦時,氣機不通暢,上焦積熱鬱結久了,就會在津液中滋生,導致鼻腔長出息肉,就像雨後地面上突然長出的蘑菇一樣。這是因為氣無法上行,導致鼻塞不通,也就是所謂的九竅不和,無法辨別香臭。經書記載:「五氣入鼻,藏於心肺,有患,鼻為之不利也。」眼睛明亮、耳朵靈敏、身體涼爽、能夠辨別香臭,而且溫暖舒適,才是正常的狀態。治療方法應先散寒解表,再補益脾胃之氣,使心肺之氣暢通,如此鼻腔才能通暢,也才能分辨香臭。
6. 三十、牙宣
(案1)某,陰虛胃火上炎,牙縫出膿出血,恙延半載之多。症屬牙宣惡候,久進苦寒瀉火不效。今擬甘寒養陰為法,再延非宜。
細生地,丹皮,貝母,生甘草,赤芍,石斛,連翹,天門冬,麥門冬,知母,陳龜甲,烏犀角,藕汁,童便,白蘆根
(梁)按:外感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其中有淺深之殊,其治無㿌雜之法,余髫齡務舉業時,嘗覽喻氏論「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將不藏精之字先宜細心體察,暨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苟專主此,便有疵謬。凡一切人事勞役皆能搖動其精。又按《素問經·上古天真論》即言男女陰精之所以生、所以化、所以枯之理。
白話文:
某人患有陰虛胃火上炎,牙縫流膿出血,已經持續半年之久。症状屬於牙宣惡候,長期服用苦寒瀉火的藥物也不見效。現擬定甘寒養陰的治療方法,再拖延下去就不宜了。
藥方包括:生地、丹皮、貝母、甘草、赤芍、石斛、連翹、天門冬、麥門冬、知母、陳龜甲、烏犀角、藕汁、童便、白蘆根。
(梁)按:外感六氣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其中有輕重之分,其治療方法也有差異。我年少讀書時,曾研讀喻氏所論「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對於「不藏精」這三個字要仔細體察,要活生生地理解,不只針對房事勞累,如果只專注於此,就會有偏差。凡是一切人事勞役都能搖動精氣。再者,根據《素問經·上古天真論》所言,男女陰精的產生、變化、枯竭都有其道理。
次章緊接「調神大論」示人春養生,以為夏奉長之地;夏養長,以為秋奉收之地;秋養收,以為冬奉藏之地。蓋善藏者一切病患皆可卻,豈獨溫病為然哉。《金匱》謂:夫精者身之本,五臟元真暢茂,人即安和,是也。稍不謹慎保身,如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作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顧每歲之溫,有早暮微盛不等。
司天在泉,主氣客氣相加臨而然也。抑四時之氣候乖違,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是反令之常,為氣之變也。人一觸染寒溫,由毛竅口鼻而入,傳於經絡,鬱於臟腑。體壯者安然無害,體弱者至春夏發泄之,令必發斑疹等證。初春陽氣始開,溫氣發越,厥陰行令,風夾溫也。
白話文:
這一章緊接著「調神大論」,指出春天是養生的最佳時節,為夏季的生長打下基礎;夏季則是生長的時節,為秋季的收穫做準備;秋季則是收穫的時節,為冬季的儲藏積蓄能量。善於儲藏的人可以避免所有疾病,而這不僅僅適用於溫熱性疾病。《金匱要略》中提到,精氣是身體的根本,如果五臟的元氣暢通茂盛,人就會健康平和。然而,如果對保護自己有所忽略,比如春季受風,夏季就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夏季受暑,秋季就可能會發燒;秋季受濕,冬季就可能會咳嗽;冬季受寒,春季就可能會生病。然而,每年的溫病,其嚴重程度會有所不同。
「司天在泉」指的是天氣和地氣的相互影響。四個季節的氣候有時會出現反常,春季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夏季應該熱卻反而涼爽,秋季應該涼爽卻反而熱,冬季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些都是氣候反常的表現。當人受到寒熱之氣的侵襲,會通過皮膚、鼻子進入體內,再傳達到經絡,影響到五臟六腑。體力好的人可能沒有問題,但體力較差的人可能會在春夏期間出現發熱、出疹等症狀。初春陽氣開始升騰,溫暖的氣息開始散發,厥陰氣象主導,風夾著溫氣。
時邪者,春末夏初溫疫厲風流行多兼穢濁,沿門履巷如是也。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是也。暑溫者,正夏之時暑病之偏於熱者也。濕溫者,長夏初秋溫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也。伏邪者,必待深秋晚發也。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陽不潛藏,陰精不足以承之,民病溫也。
諸瘧者,皆不能離乎肝膽,畢竟由伏邪而成,非旦夕之因為患也。六淫之氣惟燥不能為害,而新涼收束實屬有關。痢疾者,治分新久,古稱滯下。此滯字,非特為停滯飲食而言,惟夏秋暑濕夾積居多,內侵腑中流行,濕蒸熱瘀,阻遏而為滯矣。其次則風淫火迫寒侵也,其邪之來似水之流,臟腑間有罅隙則乘虛而作,故有在氣在血之分。干於氣則白,干於血則赤。
白話文:
時疫是指春末夏初,溫疫、厲風流行,並伴隨穢濁之氣,四處蔓延。溫毒是指溫熱之氣夾雜毒穢,過於嚴重的情況。暑溫是指盛夏時節,暑病偏向於熱的表現。濕溫是指長夏初秋,溫熱之氣在體內生熱,是暑病偏向於濕的表現。伏邪是指隱藏在體內的邪氣,必須等到深秋才會發作。冬溫是指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出現溫熱之氣,陽氣不能潛藏,陰精不足以承接,導致人們生病。
瘧疾都與肝膽有關,最終都是由伏邪引起的,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發病。六種致病因素中只有燥氣不能直接造成危害,而新涼收束卻與疾病有關。痢疾的治療要區分新舊,古人稱之為「滯下」。這個「滯」字不僅指停滯的飲食,更多的是夏季和秋季暑濕夾雜積聚,侵入腑臟,濕熱瘀滯,阻礙氣血運行而造成的。其次還有風邪、火邪、寒邪侵襲,這些邪氣就像流水一樣,一旦臟腑之間有空隙就會趁虛而入,因此有在氣在血的區分。干擾氣機就會表現為白色,干擾血液就會表現為紅色。
傷臟傷腑之異,傷腑易治,傷臟難醫。甚致於有休息痢,不休不息,延必腫脹,十中五生也。五色痢形如鶩溏,並完穀不化。及莧菜汁、屋漏水者,犯弊難愈,十中一生也。夫論中風症則真中、類中,類者偽也。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此風雖從外來亦由內虛,邪得以乘虛而入,北方風氣剛勁,風高土燥,南方風氣溫柔,地卑水濕,西北人常苦渴閉、癰瘍,東南人多染疸腫、泄痢。真中之病,南鮮北多,其真中之方,前人已大備。
並類中症有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三賢逐一辨之,此不復述。核葉天士「指南篇」發明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肝為風臟,《內經》又謂「將軍之官」,其性暴,其動速,無病則藏血,有病則逆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一節,真確論也。
白話文:
談到中風,可以分為真中和類中,類中是假的,是偽中風。風是百病的根源,它善於移動,變化多端。雖然風從外邊吹進來,但也是因為人體內虛,邪氣才得以乘虛而入。北方的風氣剛勁,風大乾燥,南方的風氣溫柔,地勢低窪潮濕,因此西北的人經常感到口渴便秘,容易患癰瘍,東南的人則容易染上黃疸腫脹、腹瀉。真中風的病症,南方比北方多,關於真中風的治療方法,前人已經總結得非常完善了。
並類中症有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三賢逐一辨之,此不復述。核葉天士「指南篇」發明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肝為風臟,《內經》又謂「將軍之官」,其性暴,其動速,無病則藏血,有病則逆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一節,真確論也。
至於類中風,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三位賢者分別對其進行了辨證論治,這裡就不再重複敘述。葉天士在「指南篇」中指出,內風是人體陽氣的變動。肝臟是與風氣相關的臟器,《內經》稱它為“將軍之官”,它的性情暴烈,動作迅速,沒有疾病時就藏血,患病時就會逆血。精血衰竭消耗,水不能滋養木,木就缺乏滋潤,因此肝陽就會偏亢。內風時而出現,這是一個很準確的論斷。
但風寒暑濕燥火六字,主病多端,弗克盡述,今略敘源由,以包羅萬象耳。先生天資卓識,辨脈識症,會悟機緒活潑,立案深得古人心,立方深得古人法,足徵筆下生春,壽人壽世,不愧世傳醫也。(余)本不精岐黃道。諺云:隔業如隔山,既承先生賜以手冊,命以批點,及開卷細讀熟玩,不勝神爽心快,頓教醫境之茅塞大開。
每見先生臨症,望聞問切大有把握,著案貫通,用藥合病,窮理細膩,無以出其右,非目無全牛,學力精銳者,奚能至此。歲屆
(咸豐九年秋八月穀旦愚弟梁寶生佐中氏書於袁江公廨)
白話文:
但風寒暑濕燥火六字,主病多端,弗克盡述,今略敘源由,以包羅萬象耳。
然而「風寒暑濕燥火」六字,主導著各種疾病,實在無法一一詳述,現在就略微說明它們的病源,以概括所有病症。
先生天資卓識,辨脈識症,會悟機緒活潑,立案深得古人心,立方深得古人法,足徵筆下生春,壽人壽世,不愧世傳醫也。
先生天賦異稟,洞察力強,精通辨脈識症,思路敏捷靈活,診斷方法深得古人精髓,處方用藥也遵循古人法則,足見您醫術精湛,妙筆生花,救死扶傷,不愧為世世代代傳承的醫者。
(余)本不精岐黃道。諺云隔業如隔山,既承先生賜以手冊,命以批點,及開卷細讀熟玩,不勝神爽心快,頓教醫境之茅塞大開。
我原本對醫學之道並不精通。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承蒙先生賜予手冊,並命我批點,我仔細研讀之後,感到十分欣喜,頓時對醫學領域豁然開朗。
每見先生臨症,望聞問切大有把握,著案貫通,用藥合病,窮理細膩,無以出其右,非目無全牛,學力精銳者,奚能至此。歲屆
每次看到先生診治病人,從望聞問切到診斷治療,都顯得游刃有餘,處方用藥恰到好處,對病理的分析也細緻入微,無人能出其右。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只有像先生這樣精通醫術,學識淵博的人才能達到如此境界。
(咸豐九年秋八月穀旦愚弟梁寶生佐中氏書於袁江公廨)
咸豐九年秋八月穀旦,愚弟梁寶生佐中氏敬書於袁江公廨。
注釋
- 岐黃道:醫學之道,源自古代傳說中的岐伯和黃帝。
- 茅塞大開:形容原本不明白的事,突然間明白了。
-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純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 歲屆:指年份,這裡應該指咸豐九年。
- 袁江公廨:指的是一個官署,可能是一位官員的辦公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