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一 六氣雜感門 (3)
卷一 六氣雜感門 (3)
1. 二、中風
(案1)某,驟然口歪目吊,語言蹇澀,人事不知,喉中痰鳴如拽鋸之聲,六脈沾伏。症屬中風險恙,治宜行氣豁痰,權望應手為要,保過七日方定大局,否防五絕。
明天麻,赤茯苓,福橘紅,姜半夏,天南星,玉金汁,廣木香,陳枳殼,雙鉤藤,白殭蠶,紫蘇子,蘇合香丸(和沖),鮮石菖蒲,鮮竹瀝,生薑汁,白蘿蔔汁
服行氣豁痰之劑,兩脈稍現沉小,人事雖明,語言仍不清楚,舌強。乃屬痰壅氣閉之故,法宜開通治之。
前方去玉金汁、枳殼、天麻、赤茯苓、竹瀝、蘿蔔汁、白殭蠶、鮮菖蒲,加白芥子、枳殼、青皮、輕菖蒲
(案2)某,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加以素本陽勝陰微,水火不制,邇來思慮傷中,痰熱上冒,化風鼓盪,內外交作,忽然人事不蘇,喉中痰鳴。此名真中,但五絕全現,無挽救之理,勉用一方,盡人力以待天命。
(方缺)
白話文:
【二、中風】
(案例1)有個人突然間嘴歪眼斜,說話不清,意識模糊,喉嚨裡痰鳴聲就像拉鋸一樣,六脈細弱且隱伏。病情屬於嚴重的中風,治療應當先疏導氣機、豁除痰濕,緊急時刻首要的是應對即刻的危急情況,至少要度過七天才可判斷後續的狀況,否則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使用了天麻、赤茯苓、福橘紅、姜半夏、天南星、玉金汁、廣木香、陳枳殼、雙鉤藤、白殭蠶、紫蘇子、蘇合香丸、鮮石菖蒲、鮮竹瀝、生薑汁、白蘿蔔汁等藥物。
服用疏導氣機、豁除痰濕的藥物後,兩脈稍微顯現出沉小,雖然意識恢復,但語言仍然不清楚,舌頭僵硬。這是由於痰濕阻塞氣道所致,治療方法應當是開通呼吸道。
原本的藥方去掉玉金汁、陳枳殼、天麻、赤茯苓、鮮竹瀝、白蘿蔔汁、白殭蠶、鮮石菖蒲,增加白芥子、陳枳殼、青皮、輕菖蒲。
(案例2)有個人,風邪是各種疾病的首因,它容易擴散且變化多端,加上他本身陽氣旺盛,陰氣微弱,水火失調,近來又因為過度思慮導致中氣受損,痰熱上升,風邪在體內外交攻,忽然間失去意識,喉嚨裡痰鳴。這種情況被稱為真正的中風,但已出現所有致命徵兆,無法挽救,勉強開出一張處方,盡力而為,等待命運的安排。
(未提供具體處方)
2. 三、類中
(案1)某,初起神呆遺溺,老人類中顯然,皆因平素操持過甚,真陰受虧致之。血虛生風,風動經絡,肢麻舌強,語言蹇澀。現症全屬不宜,藥餌恐難奏功,勉議河間先生地黃飲子法加減為治。
生地黃,山萸肉,霍石斛,麥門冬,北五味子,淡肉蓯蓉,制附片,巴戟天,白茯神,清白乳童便
(案2)某,氣虛類中,右側不遂三天,所服柔肝熄風之劑,症勢稍回一二,第脈細兼數,心煩寐少。此係虛中生弊,餘邪未盡,驟補難施,擬宜清神寧志法。
(方缺)
白話文:
【案例1】有個人,一開始出現精神呆滯,無法控制小便的情況,這些都是老年人中風的明顯徵兆。主要是因為他平時工作壓力過大,導致身體內的陰氣損耗過多。血液不足引發了風邪,風邪影響了經絡,使得四肢麻木,舌頭僵硬,說話困難。現在的病情非常不樂觀,藥物治療可能效果有限,我建議用河間先生的地黃飲子方,進行加減調整治療。
使用的藥材包括:生地黃,山萸肉,霍石斛,麥門冬,北五味子,淡肉蓯蓉,制附片,巴戟天,白茯神,清白乳童便。
【案例2】另一人,因為氣虛而有類似中風的症狀,右側身體不能隨意活動已持續三天。服用了一些柔肝熄風的藥物,病情有些許改善,但是他的脈搏細弱且頻率快,心情煩躁,睡眠品質差。這應該是虛弱狀態下產生的問題,身體內的殘餘病邪尚未清除,如果突然大量補藥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我認為應該先安神定志,用清心安神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案未列明)
3. 四、厲風
(案1)安邑朱(左),風濕相乘,臟腑痞塞,氣滯血凝,陽火所變,初起身暈紅斑如癬之狀,竄及兩膊,面部漸有,繼而眉白髮落,四肢麻木,業延二載。體氣均虛,趕緊醫治始妙,否防轉為癘風。
(方缺)
(案2)某,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今風傷於上致眉落,面部發腫,濕淫於下致腹脹,兩腿作疼,飲食難進,夜臥不安,脈象緩數有力。勢已癘風之慮,擬河間防風通聖法,上下分消以觀動靜。
防風,當歸,連翹,澤瀉,梔子,菊花,赤苓,蒺藜,殭蠶,白芷,木通,苦參,大腹皮,冬瓜仁,干浮萍
白話文:
[四、痲瘋病]
案例一:安邑縣的朱先生(名字的左半部),受到風濕的雙重影響,導致內臟和腑臟功能阻塞,氣血運行不暢,血液凝滯,這是體內的陽火異常所導致的。起初,他出現頭暈,身上出現紅色的斑點,形狀類似皮癬,然後蔓延到兩臂,臉部也逐漸出現同樣的症狀。隨後眉毛開始變白,頭髮開始掉落,四肢變得麻木,這樣的病情持續了兩年。他的整體體質都顯得虛弱,應當盡快尋求治療,否則可能轉變成更嚴重的痲瘋病。
案例二:某人,受到風邪侵害時,通常首先影響到上身;受到濕邪侵害時,通常首先影響到下身。現在,因為風邪影響到上身,導致眉毛脫落,面部浮腫;濕邪影響到下身,導致腹部膨脹,兩腿疼痛,飲食困難,夜晚睡眠不安,脈象緩慢且有力。這種情況已經有轉變成痲瘋病的可能,我打算使用河間防風通聖法,上下分開治療,觀察病情的發展。
治療方案包括:防風、當歸、連翹、澤瀉、梔子、菊花、赤苓、蒺藜、殭蠶、白芷、木通、苦參、大腹皮、冬瓜仁、幹浮萍。
4. 五、破傷風
(案1)張(左),症由良肉受傷,風入經絡致之。口舌皆喑,繼則牙關緊閉,周身筋縮拘攣,名曰破傷風。險絕之恙,勢不可援,姑擬一法以待天命回春耳。(大凡破傷風眼必細,口必噤。)
白殭蠶,白附子,麻黃,荊芥穗,蟬蛻,廣全蠍,紅花,甘草,豨薟草,烏鴉翅
白話文:
【案例一】這位患者是張先生(左),他的病情起因於肌肉組織受傷後,風邪入侵經絡所導致。病症表現為口舌無法發聲,隨後牙關緊閉,全身的肌肉緊縮並呈現痙攣狀態,這種病被稱為破傷風。這是極為危險的病情,形勢上似乎難以救治,但這裡姑且提出一個治療方法,最終結果只能交由天意與時間決定。(通常破傷風患者的眼睛會呈現狹窄,嘴巴會緊閉不能開合。)
治療所需藥材有:白殭蠶、白附子、麻黃、荊芥穗、蟬蛻、廣全蠍、紅花、甘草、豨薟草、烏鴉翅。
5. 六、行痹
(案1)車橋鎮劉(左),稟賦素虧,腠理疏豁,風寒濕乘虛外襲,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細推此理系風氣勝為行痹,蓋風者善行數變,故其為痛則走注歷節,無有定所,晝輕夜劇,延久血中氣滯,風屬陽,痹屬陰,陰陽互病。刻下擬遵成法,調氣血以祛風,宣絡脈以散寒濕,庶幾有益,倘再遲延失治非所宜也。
(方缺)
白話文:
【六、行動不便的情況】
案例一:在車橋鎮有一位劉先生(左),他天生體質就較弱,皮膚肌理較鬆弛,容易受到風、寒、濕等外邪侵襲。這三種邪氣混合在一起,導致了他的關節疼痛問題。進一步分析,這是因為風邪佔主導地位,造成他行動不便。由於風邪的特性是流動且變化多端,所以他的疼痛會在身體各個關節間遊走,沒有固定的疼痛位置,白天較輕,夜晚加重。如果拖延過久,血液中的氣血運行受阻,風邪屬性為陽,關節疼痛問題屬性為陰,兩者相互影響,病情會更複雜。
現在,我們打算遵循傳統療法,調整他的氣血以驅除風邪,疏通經絡來消散寒濕,希望能夠對他有所幫助。但如果再拖延不治療,就不適合了。
(藥方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