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一 六氣雜感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六氣雜感門 (4)

1. 十八、冬令伏邪

(案1)某,冬令伏邪,病經五六天,昨藥後因熱極嘔吐不出,微得涼汗,汗後頭痛稍輕。今診舌苔仍然滿白,胸痞腹痛,大便未解,小便黃色,此無形之邪夾有形之滯相搏,已屬可慮,更緊要者,手指時時蠕動,人暮熱甚,恐生風變痙,即宜和解宣通,仍望應手則吉。

(方缺)

白話文:

某人冬天受寒邪侵襲,病了五、六天。昨天服藥後因為發熱過度,嘔吐卻吐不出來,稍微冒了點涼汗,出汗後頭痛稍微減輕。今天診斷發現舌苔仍然滿布白色,胸口發悶,腹部疼痛,大便未解,小便顏色發黃,這說明無形的邪氣和有形的積滯相互搏鬥,情況已經很令人擔憂。更令人擔憂的是,手指不停地蠕動,傍晚時分熱度加劇,恐怕會生風化痙。因此,應當立即採取和解宣通的治療方法,如果能應手治癒,預後就會良好。

2. 十九、內傷冬溫

(案1)某,內傷冬溫十一天,太陰肺病,咳而無痰,金受火克,清肅不行,氣機有升無降,小便短赤,舌苔滿布黃色。此症兼有伏邪為患,治之不易,最怕見紅喘變。

(方缺)

白話文:

有一個人,受到內部損傷後得了冬天高燒已經十一日了,是太陰肺部疾病,咳嗽但沒有痰,金屬元素被火所剋制,乾淨清爽的功能無法運行,呼吸系統只有上升的動力而沒有下降的力量,尿液呈現短暫且深褐色,舌頭上的皮膚覆蓋著全都是黃色的斑點。這種病症還加上潛藏在身體裡的病毒作祟,治療起來非常困難,最害怕看到出現血絲和突然變得急促的呼吸。 ( 方缺代表缺少藥物配方)

3. 二十、伏邪晚發

(案1)某,伏邪晚發最深,深而難化,今已十天,舌仍膩而微黃,脈息細數,昨服軟下之劑,大便未解。此腑陽熱結,濕濁瀰漫,是以不飢不食,精神少而倦怠,觀其面色㿠白。系本質氣弱,先當清熱和中潤腸為要。

(方缺)

(案2)某,病發於冬,源起夏秋。今已七日,舌苔尖赤,後根中心淡黃而膩,蒸熱不一,鼻燥咽痛,惡見燈火,全是陽明腑病,小便黃渾。擬清裡分之熱。

(方缺)

白話文:

(案1)

某人,伏邪(隱藏的病邪)在晚期發作,病邪深入難以化解,如今已經十天了,舌頭仍然黏膩微黃,脈息細而數,昨天服用軟下之劑(瀉下藥),但大便仍然未解。這是因為腑陽熱結(腸胃陽氣鬱結),濕濁瀰漫(濕氣濁氣瀰漫體內),所以不飢不食,精神萎靡倦怠,觀察他的面色發白。這屬於本質氣虛(先天體質虛弱),應該先清熱和中(清熱解毒,調和脾胃),潤腸通便為要。

(方缺

這裡缺少醫方,也就是醫生開的藥方。**)

(案2)

某人,疾病發作於冬天,但源頭起於夏秋。如今已經七天了,舌苔尖端紅色,舌根中心淡黃黏膩,身體時而發熱時而正常,鼻乾燥咽喉疼痛,厭惡燈光,這都是陽明腑病(腸胃濕熱),小便顏色黃濁。擬清裡分之熱(清熱解毒,將熱邪分化排出)。

(方缺

同樣缺少醫方。**)

4. 二十一、病瘧不分

(案1)某,泄瀉二十餘天,復加病瘧不分,舌苔燥黃而厚,根有灰黑,脈息細數,煩渴,身熱,舌強,耳聾,驚惕時動,胸前痞悶,系暑濕之邪過重,大便初醬形色,乃熱逼下迫,防昏痙之變。

金銀花,連翹,花粉,飛滑石,丹皮,霍石斛,豬苓,赤苓,澤瀉,川黃連,上西珀(研和)

白話文:

案1

某人腹瀉二十多天,又併發瘧疾,分不清是哪種病症。舌苔乾燥發黃且厚,舌根有灰黑色苔,脈搏細弱而數,病人感到口渴、身體發熱、舌頭僵硬、耳朵聽不見、驚恐不安、時常動作,胸前感到悶脹。這是因為暑濕之邪過於嚴重,導致大便初時呈醬色,乃熱邪逼迫向下導致。需注意昏迷抽搐的變化。

處方

金銀花、連翹、花粉、滑石(研磨成粉)、丹皮、石斛、豬苓、赤苓、澤瀉、川黃連。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混合服用。

5. 二十二、斑疹九天

(案1)某,斑疹九天,舌苔黃燥,熱重生火,火重生痰,以致發狂,神識如蒙,此係熱痰護於心包,唇紅亂語,脈無可憑。症屬險要之極,誠恐四肢厥冷,喘呃而亡。

元參,鮮生地汁,麥冬,黃芩,炒梔子,丹皮,花粉,連翹,制軍,瓜蔞仁,滑石,烏犀角,川黃連,膽星,竹葉心

白話文:

(案1)

某人患有斑疹已九天,舌苔發黃乾燥,熱邪傷人,導致火熱熾盛,火熱又生痰,最終導致神志不清,像蒙上一層紗布一樣,這說明熱痰阻礙了心包,所以患者嘴唇發紅,胡言亂語,脈象無法準確判斷。此病症十分危急,實在擔心患者會出現四肢厥冷、呼吸急促、喘息而亡的症狀。

藥方

元參、鮮生地汁、麥冬、黃芩、炒梔子、丹皮、花粉、連翹、制軍、瓜蔞仁、滑石、烏犀角、川黃連、膽星、竹葉心。

6. 二十三、病後

(案1)某,病今一月有餘,胃陰受傷,縱有宿滯亦從緩治。《經》云:「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今診脈息左關弦數,右關濡弱,木盛土衰之象,若再推蕩,恐滋腫脹之憂,妄用定中湯加味,得谷可免無虞。

北沙參,雲茯苓,土炒於術,白扁豆,須穀芽,冬瓜仁,炒苡米,真橘紅,半夏曲,黃沙土(熬水),陳老米(熬水)

白話文:

這位病人已經生病一個多月了,胃陰受損,即使有積滯也不宜急於治療。《黃帝內經》說:「氣壯則胃自開,氣和則食自化」。現在診脈發現左關脈弦數,右關脈濡弱,顯示木氣盛而土氣衰的狀態。如果再繼續推蕩,恐怕會導致腫脹的憂慮。不可輕易使用定中湯加味,必須等到患者能進食才能避免危險。

藥方:北沙參,雲茯苓,土炒於術,白扁豆,須穀芽,冬瓜仁,炒苡米,真橘紅,半夏曲,黃沙土(熬水),陳老米(熬水)。

7. 二十四、濕溫

(案1)西壩鹽棧梁(左),濕溫經十八天,蒸熱不退,舌苔膩白浮黃,脈息弦數且濡,兩尺無力,胸前按之不痛,小溲黃而不渾,脘悶懶食,咽關作窒。此乃正不敵邪,鬱熱失其下降之令,是以咳嗽痰稠,縱有宿食亦從緩治,但本質陰虛肝旺,濕邪過重,勢非輕淺,延防內陷之虞。刻下補瀉難施,惟宜淡滲和化,佐以省胃之藥,斯為穩當方法。

濕溫二十天,昨服淡滲和化,佐省胃之法,頗合機宜。今診脈象兩關稍平,尺部微覺有力,胃口漸開,此佳兆之候也。惟蒸熱尚未全退,又且咳嗽痰稠,小溲渾而兼黃,明系濕痰內蘊。蓋濕屬陰邪,其氣留連最不易解。擬善陽明、和太陰法,佐以淡滲之品,望應手無弊為吉。

白話文:

這位病人患上濕溫病已經十八天了,高燒不退,舌苔厚膩發黃,脈象弦數且滑,雙腳無力,胸前按壓沒有疼痛感,小便顏色黃但混濁,胃口不佳,食慾減退,咽喉有阻塞感。這是因為正氣不足,無法抵抗邪氣,導致鬱熱無法下降,因此出現咳嗽痰稠的症狀。雖然患者可能存在宿食,但目前應以緩和治療為主。然而,病人的根本問題是陰虛肝旺,濕邪過重,病情不容輕視,需要防範內陷的風險。目前不宜使用補瀉的方法,應該以淡滲和化為主,配合健胃藥物,才是穩妥的治療方案。

濕溫病已經持續二十天了,昨天服用淡滲和化,輔以健胃藥物的治療方法,非常合適。現在脈象兩關稍微平緩,尺部略感有力,胃口也逐漸恢復,這是良好的預兆。但是,高燒還沒有完全退去,而且咳嗽痰稠,小便混濁且發黃,說明體內仍然存在濕痰。由於濕邪屬陰邪,容易停滯難以消除。因此,接下來應該採用溫陽明、和太陰的方法,輔以淡滲的藥物,希望能順利治療,避免出現不良後果。

濕溫三候,近服藥品,飲食較前稍進,蒸熱未增未減,通體有汗,身發銀疹,是留連之邪從里達外也。奈體質素虛,伏邪化而未盡,以致舌苔仍然膩白,小溲猶見黃渾,咳嗽時作,痰唾稠黏,種種情形都像濕邪為病,仍屬可畏,治當原擬加減,冀其熱退,方可而安。

濕溫二十餘天,進扶正化邪法,又得更衣,次小溲黃而稍清,濕熱已減,納穀頗香,戊己較醒之徵,第素質過弱,加以症延多日,氣血交餒,虛陽不斂,逐令咳嗽痰稠,午後蒸熱,按脈細數。憶書云:「肺陰虛則多嗽,腎陰虛則發燒,」正此義也。豈苦寒所可投耶?今擬育陰潛陽之劑,冀其咳平熱退乃為祥吉。

白話文:

濕溫病症已持續一段時間,病人近期服用了藥物,食慾比之前稍微好轉,體溫沒有明顯升高或下降,全身出汗,皮膚出現銀屑疹,這些都是體內病邪從內部蔓延到外表的表現。但是病人的體質原本就虛弱,病邪潛伏在體內尚未完全消滅,因此舌苔仍然厚白,小便仍然混濁發黃,咳嗽時而發作,痰液稠黏,種種跡象都像是濕邪作祟,仍然不可掉以輕心。治療方法應當根據原先的方案加減藥物,希望能夠退熱,病情才會穩定下來。

濕溫病症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天,採取了扶正祛邪的治療方法,病人也換了乾淨的衣服,小便顏色變黃但稍微清澈一些,濕熱症狀已經減輕,食慾也恢復了,這些都是病症好轉的徵兆。但病人的體質過於虛弱,再加上病症持續了很長時間,氣血損耗嚴重,虛弱的陽氣無法收斂,導致咳嗽痰多,下午出現發熱,脈搏細數。記得書上記載:「肺陰虛則多咳嗽,腎陰虛則發燒」,現在的情況正是這個道理。怎麼能夠使用寒涼的藥物呢?現在打算使用滋陰潛陽的藥物,希望能讓咳嗽平息,發熱退去,這樣才是好的預兆。

濕溫相近一月,前服諸藥,雖然未見大效,與症甚為相對,無如久病肺腎陰虛一時難以驟復。稽《內經》曰:「陰虛生內熱,」熱邪上凌,遂為咳為嗽,或蒸或熱,然肺為嬌臟,主持諸氣,最防咳急增喘,不可不慎。邇來飲食雖進,脈仍細數,的是邪少虛多之恙也。擬當滋陰復脈湯,且觀後效何如。

(方缺)

(案2)濕溫經十二天,昨日腹痛窘急成痧,針刺出血,又兼熨法治之,二便俱通,通則痛止。今診脈仍弦而不調,舌苔淡黃之色,胸前按痛,手不可近。此中焦塞結,邪實正虛是大危之象。

小枳實,真川樸,瓜蔞皮(橘紅),製半夏,白蔻仁,六神麯,赤茯苓,川玉金,飛荷梗

白話文:

患者濕溫病症已持續一個月,先前服用過各種藥物,雖然沒有顯著效果,但藥效與病情似乎也相符。只是久病導致肺腎陰虛,一時難以恢復。根據《內經》所言:「陰虛生內熱」,熱邪上攻,導致咳嗽或喘息,甚至有發熱感。但肺臟十分嬌弱,主導全身氣機,最怕咳嗽加重喘息,不可不慎。近來飲食雖然有所改善,但脈象仍然細數,可見邪氣雖少,但虛弱更甚。擬用滋陰復脈湯治療,觀察療效。

患者濕溫病症已持續十二天,昨天腹痛劇烈,出現痧疹,針刺放血並配合熨法治療後,大小便通暢,疼痛也消失了。但現在診脈仍然弦細不調,舌苔淡黃,胸前按壓疼痛,手不能靠近。這是中焦氣機阻塞,邪氣實而正氣虛的危象。擬用枳實、川樸、瓜蔞皮、橘紅、製半夏、白蔻仁、六神麯、赤茯苓、川玉金、飛荷梗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