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四 婦女疾病門 (1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婦女疾病門 (16)

1. 四十三、集方

[上焦宣痹湯](苦辛通法)枇杷葉,玉金,射干,通草,香豆豉

[中焦宣痹湯](苦辛通法)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苡米,半夏,蠶砂,赤小豆皮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痛甚加片子薑黃、海桐皮。

[宣清導濁湯](苦辛淡法)豬苓,茯苓,寒水石,蠶砂,皂角子

以水五杯,煮成兩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為度。

[香附旋覆花湯](苦辛淡合芳香開絡法)生香附,旋覆花,蘇子霜,廣皮,半夏,茯苓,苡米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腹瀉者加厚朴,痛甚者加降香末。

[控涎丹]白芥子,黃甘遂,紫大戟

上等分為細末,神麯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薑湯下,壯者加之,羸者減之,以為度。

[更衣丸]蘆薈,硃砂

好酒和丸,每服三分。

[遂心丹]琥珀,全燈心(研細),甘遂(包煨)

上二味製成,取細末,豬心內血為丸,如小梧子大,每服用回還進退法。

[水陸二仙丹]金櫻子,芡實,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

[何人飲]何首烏,人參,二賢散,陳皮,甘草

[蘭草湯]即省頭草也。今之佩蘭葉,只此一味水煎服。

[兩儀膏]黨參(人參更妙),熟地(熬汁),白蜜收膏。

[威喜丸]茯苓,豬苓,黃蠟

上即以蠟丸,彈子大,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嚥下,以小便清為度。忌米醋,尤忌怒氣勞心。

[劉松石先生豬肚丸]白朮,苦參,牡蠣,豬肚一具

[還少丹]熟地,山藥,牛膝,枸杞,山萸肉,茯苓,杜仲,遠志,五味子,楮實,小茴,巴戟天,蓯蓉,石菖蒲

[繆仲淳脾腎雙補丸]人參,蓮肉,山萸,山藥,五味子,菟絲子,橘紅,砂仁,車前子,巴戟天,肉豆蔻,破故紙

上為末,蜜丸。如虛而有火者,或火盛肺熱者去人參、肉豆蔻、補骨脂、巴戟,忌羊肉、羊血。

[資生丸]人參,白朮,苡米,楂肉,神麯,橘紅,扁豆,蓮肉,厚朴,山藥,茯苓,麥芽,芡實,桔梗,甘草,藿香,澤瀉,黃連,白豆蔻

上製為末,煉蜜丸,飽後細嚼淡薑湯下。

[和中丸]白朮,厚朴,陳皮,半夏,檳榔,枳實,木香,炙甘草

[小溫中丸]白朮,茯苓,陳皮,熟半夏,甘草,神麯,生香附,苦參,黃連,針砂

上為末,醋水各半,打神麯糊為丸,桐子大,薑湯下,虛甚者加人參。

[活絡丹]川烏,草烏,膽星,地龍,乳香,沒藥

[脾約丸]大黃,杏仁,厚朴,麻仁,枳實,桃仁

[華蓋散]麻黃,蘇子,桑皮,杏仁,赤苓,橘紅,甘草

[五子五皮湯]即五皮加杏仁、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萊菔子

[白金丸]白明礬,黃玉金

[蠟礬丸]黃蠟,白礬

[虎潛丸]熟地,虎脛骨,龜板,黃柏,知母,鎖陽,當歸,牛膝,白芍,陳皮

白話文:

四十三、集方

上焦宣痹湯:枇杷葉、玉金、射干、通草、香豆豉等藥材組成,屬苦辛通法。

中焦宣痹湯: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薏米、半夏、蠶砂、赤小豆皮等藥材組成,屬苦辛通法。 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用。疼痛加劇者,可加入片子薑黃、海桐皮。

宣清導濁湯:豬苓、茯苓、寒水石、蠶砂、皂角子等藥材組成,屬苦辛淡法。水五杯,煮成兩杯,分兩次服用,以大便通暢為度。

香附旋覆花湯:生香附、旋覆花、蘇子霜、廣皮、半夏、茯苓、薏米等藥材組成,屬苦辛淡合芳香開絡法。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溫服。腹瀉者加厚朴,疼痛加劇者加降香末。

控涎丹:白芥子、黃甘遂、紫大戟等量研成細末,用神曲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九丸,用薑湯送服,體質強壯者可增加劑量,體質虛弱者可減少劑量。

更衣丸:蘆薈、硃砂,用好酒調和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分。

遂心丹:琥珀、全燈心(研細)、甘遂(包煨),製成細末,用豬心血做成小梧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時需根據病情調整劑量。

水陸二仙丹:金櫻子、芡實、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等藥材組成。

何人飲:何首烏、人參、二賢散、陳皮、甘草等藥材組成。

蘭草湯:即省頭草,也就是佩蘭葉,單味水煎服用。

兩儀膏:黨參(或用人參更好)、熟地(熬汁)、白蜜收膏製成。

威喜丸:茯苓、豬苓、黃蠟,以黃蠟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劑,空腹細嚼,徐徐嚥下,以小便清澈為度。忌食米醋,尤其忌諱怒氣傷神。

劉松石先生豬肚丸:白朮、苦參、牡蠣、豬肚。

還少丹:熟地、山藥、牛膝、枸杞、山茱萸肉、茯苓、杜仲、遠志、五味子、楮實子、小茴香、巴戟天、肉蓯蓉、石菖蒲等藥材組成。

繆仲淳脾腎雙補丸:人參、蓮子肉、山茱萸、山藥、五味子、菟絲子、橘紅、砂仁、車前子、巴戟天、肉豆蔻、破故紙等藥材組成,製成蜜丸。虛火旺盛或肺熱者,需減去人參、肉豆蔻、補骨脂、巴戟天,並忌食羊肉、羊血。

資生丸:人參、白朮、薏米、山楂肉、神曲、橘紅、扁豆、蓮子肉、厚朴、山藥、茯苓、麥芽、芡實、桔梗、甘草、藿香、澤瀉、黃連、白豆蔻等藥材組成,製成煉蜜丸,飯後細嚼,用淡薑湯送服。

和中丸:白朮、厚朴、陳皮、半夏、檳榔、枳實、木香、炙甘草等藥材組成。

小溫中丸:白朮、茯苓、陳皮、熟半夏、甘草、神曲、生香附、苦參、黃連、丁香等藥材組成,用醋水和神曲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用薑湯送服,體質極度虛弱者可加人參。

活絡丹:川烏、草烏、膽星、地龍、乳香、沒藥等藥材組成。

脾約丸:大黃、杏仁、厚朴、麻仁、枳實、桃仁等藥材組成。

華蓋散:麻黃、蘇子、桑白皮、杏仁、赤苓、橘紅、甘草等藥材組成。

五子五皮湯:五皮藥材加上杏仁、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萊菔子等藥材組成。

白金丸:白明礬、黃玉金等藥材組成。

蠟礬丸:黃蠟、白明礬等藥材組成。

虎潛丸:熟地、虎脛骨、龜板、黃柏、知母、鎖陽、當歸、牛膝、白芍、陳皮等藥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