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四 婦女疾病門 (10)
卷四 婦女疾病門 (10)
1. 三十二、瘧後懷孕
(案1)寶應吳,瘧雖止,尚有餘熱化而未盡。又加人弱,懷妊,胎火上衝,是喉間紅腫作痛,以及口齒皆然,因痛飲食難嚥。理當兼治,擬輕清清降之法,速退即佳。否防潰破。
雲苓皮,炒條芩,炒梔子,甘菊花,白蒺藜,生甘草節,苦桔梗,橘紅,大貝,生白扁豆,鮮荷葉
白話文:
【案例32、瘧疾後懷孕】
(案例1)寶應縣的吳女士,雖然瘧疾已經停止,但體內仍有殘餘的熱氣未能完全消散。加上她本身體質虛弱,又懷孕在身,胎兒的熱氣上衝,導致喉嚨紅腫疼痛,連口腔和牙齒也受到影響,因爲疼痛,飲食難以下嚥。理論上應當同時治療,考慮採用輕清下降的治療方法,儘快退熱爲好。否則需預防潰破的情況發生。
處方藥物包括:茯苓皮、炒過的黃芩條、炒過的梔子、甘菊花、白蒺藜、生甘草節、苦桔梗、橘紅、大貝、生白扁豆、鮮荷葉。
2. 三十三、帶下
(案1)某,心悸泛泛,腰痠骨骱盡痛,黃白帶下如注,是氣虛不司攝,脾胃之痰濕移於帶脈。帶脈者,如帶束腰,肝腎內損,漸及奇經。例以淡滲固提劑。
真潞參,雲苓,甜冬朮(米泔水洗,黃土拌炒),炙甘草,橘絡,半夏,益智仁,九制首烏,懷山藥,荷筋,苡米
白話文:
(案例1)有位患者,她感到心悸不寧,腰部痠痛,全身骨節都疼痛,且有大量黃白色分泌物,這是由於體力衰弱,無法控制身體機能,脾胃產生的痰濕影響到了帶脈。帶脈就像腰帶一樣環繞腰部,當肝腎功能受損,慢慢會影響到特殊的經絡。因此,我們用一種輕淡能滲透並鞏固提升的藥方來治療。
藥方包含:真正潞參,雲苓,甜冬朮(先用米泔水清洗,再用黃土拌炒),炙甘草,橘絡,半夏,益智仁,九製首烏,懷山藥,荷梗,薏米。
3. 三十四、肉苛
(案1)某(婦),先腹痛而後經至期遲,色黑,脈右細,左澀。痛久臟陰失守,指液垂涸,筋脈失於榮養,盜汗,體疲,行走未能適意昭然。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氣虛則不仁,而且不用,名曰肉苛。
(方缺)
白話文:
【案例34:肌肉無力】
(案例一)有位女性患者,起初是腹部疼痛,接著月經來潮時間延遲,月經顏色偏黑,右手脈搏微弱,左手脈象則顯得滯澀。長期的腹痛導致她的臟腑陰氣無法固守,津液瀕臨耗竭,筋脈缺乏必要的滋養,因此她常有盜汗、身體疲倦的症狀,行走時感到力不從心,情況顯而易見。營氣虛弱會造成肢體麻木無知覺,衛氣不足則使肢體無法活動自如,當營氣和衛氣都虛弱時,不僅會有麻木感,而且還會影響肢體的正常運作,這種狀態被稱為肌肉無力。
(治療方案未提供)
4. 三十五、居經眩暈
(案1)某(婦),居經三月,內燒減食,肝之陽強,脾不統血,腹左有痞膨脹,無妊脈發現。素工針業,目注神凝,陽升人巔,加以無因煩慮,慮從心,心虛包絡有熱,煩從火,火煉成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故作眩暈,身轉,耳鳴,如立舟車之上。晝則喜笑多談,夜則寤寐不安。
當沉潛虛陽以安神,復入化痰滌熱以補心。忌投剛燥,俾痰熱去,眩暈止,再議調經。
(方缺)
白話文:
【案例35、居住經期引起眩暈】
有位女性,她的月經停了三個月,經常感到身體發熱,食慾減退。這是因為肝臟的陽氣過旺,脾臟不能正常控制血液運行,導致腹部左側有硬塊且感覺脹大,但並未懷孕。她平時從事刺繡工作,長時間專注用眼,這使得身體的陽氣上升到頭部。再加上她心中常有煩惱,而這些煩惱又來自於心臟的虛弱和心包膜有熱象,心煩是由於火氣所致,火氣會煉成痰。
痰聚集在上半身,火氣則在下半身,火氣向上沖,使痰被擾動,因此產生眩暈、身體旋轉感、耳鳴等症狀,就像站在船上或車上的搖晃感。白天時,她會顯得高興,愛說愛笑;到了晚上,卻會出現睡眠不安穩的情況。
治療上應當平息過旺的陽氣,以安定心神,同時使用化痰清熱的方法來補充心臟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使用性質剛烈燥熱的藥物,以免病情惡化。待痰和熱消退後,眩暈自然就會停止,之後再考慮調理月經問題。
【遺失了治療的具體藥方】
5. 三十六、便血
(案1)某(婦),經閉,發燒,便血日久,脾胃之正氣皆虛,行動則喘,心中跳躍,其動應手,皮黃,面浮,食少,脈細。近防瀉血汗脫,遠防木旺於春,剋土腫脹。仿歸脾實脾法。
土炒冬朮,北沙參,炙黃耆,土炒歸身,炙黑甘草,茯神,遠志肉,棗仁,煨木香,橘皮,小棗,龍眼肉,秈稻葉露
白話文:
【案例36:大便出血】
有位女性患者,月經停閉,伴有發燒,長期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導致脾胃的正常機能都變得虛弱。只要稍微活動就會感到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脈搏明顯,皮膚呈現黃色,面部有些浮腫,食慾不振,脈象細微。近期需預防因大量出血或出汗導致的虛脫,長期則要防範春季肝氣過盛,剋制脾胃,可能引發水腫。
治療上參考歸脾湯和實脾散的方法,使用的藥材包括:
炒白朮、北沙參、炙黃耆、炒當歸、炙黑甘草、茯神、遠志、酸棗仁、煨木香、陳皮、小棗、龍眼肉、秈稻葉露等。
6. 三十七、產後便難
(案1)某(婦),產後二十一朝,營衛有傷,瘀蓄熱結,燥氣上逼則嗆咳無痰,呼吸似喘。肺不主宣布,大腸與之為表裡,腸間津液不足,傳導失司,少腹脹,大便難。
(方缺)
白話文:
【案例一】某位產婦,在生產後的第二十一日,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受到損傷,有瘀血積存導致體內熱氣凝結。燥氣上升影響到呼吸道,導致乾咳但無痰,呼吸困難類似喘息。肺部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大腸與肺相連,腸道內的水分不足,使得排泄功能受阻,小腹出現脹痛,排便困難。
然而,針對此情況的治療處方並未在文中提及。
7. 三十八、胞中濕熱
(案1)鞠,妊娠相近八月,胞中濕熱移於小腸,小溲作勒,溺出赤白如膏。《經》云:有痛則為淋,今不痛,莫以子淋治。
川萆薢,草梢,炒梔子,木通,白苓,澤瀉,丹參,盤龍草,赤苓,豬苓
白話文:
【案例38:子宮濕熱】
(案例1)鞠女士,在懷孕接近八個月時,因子宮內有濕熱影響到小腸,導致排尿困難,尿液呈現赤白色,像膏狀。根據古書記載,排尿疼痛是淋病的症狀,但她並無疼痛感,所以不能按照子淋來治療。
醫生開出的藥方包括:川萆薢,草梢,炒梔子,木通,白苓,澤瀉,丹參,盤龍草,赤苓,豬苓等草藥。
8. 三十九、悸動
(案1)某(女),倒經已愈,診得兩關脈象頗平,兩尺沉分似覺有力。此肝漸調暢,胃漸安和,痰濕雖化而余蘊猶存,陰虛來復,內熱易生。書謂陰虛於下,宗氣散而不納,逆而上行則浮撼於胸臆。所以悸動,弗能驟止,盜汗時來,今投輕補,合原擬。
(方缺)
白話文:
【案例39:心悸】
(案例1)有位女性患者,原先的倒經現象已經康復。在診斷中發現,她的肝臟和脾胃的脈象都趨於平穩,但雙腳的脈搏在深部卻感覺到有力度。這表示她的肝臟功能正在逐漸調理順暢,脾胃也在逐漸恢復和諧。雖然體內的痰濕已經被化解,但仍有殘餘存在,加上陰虛尚未完全恢復,容易產生內熱。
古籍中記載,如果下焦陰虛,主導生命活動的宗氣就會散開無法收斂,反而向上逆流,影響到胸部區域,造成心悸現象。因此,她的心悸現象不會立即停止,偶爾還會出現盜汗的症狀。目前我會為她開立輕補的藥方,結合先前的治療計劃。
(具體藥方遺失)
9. 四十、血不歸經
(案1)童,結縭九年不育,是血少氣旺難孕。性拘多怒,怒傷肝,肝陽沖灼,不藏諸經血液,則血菀於上,暴吐盈碗。益氣如橐籥,血如波瀾。天下無逆流之水,逆者由乎風也;人身無倒行之血,倒者因乎氣也。氣有餘便是火,血不足則生熱。今血不歸經,錯經妄行,用犀角地黃純陰入精血之品。氣依之,如魚得水;血依之,如霧復淵。
(方缺)
白話文:
【案例一】有位女性,結婚九年卻一直無法懷孕,這是由於她的血液量較少而氣旺盛,導致難以受孕。她個性拘謹且易怒,過度的怒氣會傷害肝臟,肝臟的陽氣過盛,灼燒血液,無法儲存和控制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因此血液向上湧,突然間大量吐血,滿滿一碗。
氣的作用就像是風箱一樣,能夠推動血液,就像風能推動波浪。在自然界中沒有逆流的水流,如果有逆流的情況,那通常是因為風力的影響;人體內的血液也不會反向流動,如果出現反向流動,那通常是由於氣的影響。當氣過剩時,就等同於火,會使身體產生熱氣;當血液不足時,就會產生熱感。現在她的血液無法正常循環,錯誤地在體內亂竄,我們使用犀角地黃這種純陰性,能夠滋補精血的藥物。氣得到這種藥物的滋養,就像是魚兒得到了水;血液得到這種藥物的滋養,就像是霧氣重新回到了深淵。
然而,對於這個治療方案,具體的藥方部分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