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四 婦女疾病門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婦女疾病門 (8)

1. 二十五、脅痛

(案1)季,間瘧留邪,燒熱均減,脅痛未除,痛久必入血絡,脈息芤澀,乃氣血交痹。是以時作時止,前因經來不暢,大怒動肝,當擬扶正逐瘀,兼加肝氣,再力佐朱南陽泄濁治。

東洋參,茯苓,冬朮,歸鬚,炒桃仁,山甲片,橘絡,滴乳香,沒藥,元胡索,五香丸(入煎),兩頭尖,韭白汁,姜半夏

白話文:

【第二十五、脅痛】

(案例一)季先生,他之前有間歇性瘧疾,導致體內邪氣殘留,雖然燒熱的症狀已經緩解,但是脅痛仍然沒有消除。長期的疼痛必然影響到血液循環,造成脈搏微弱且有阻滯感,這是因為氣血運行受阻所致。因此他的疼痛時發時止,先前月經來潮時不順暢,加上大怒傷肝,應該要以調理身體、活血化瘀為主,同時輔以疏肝理氣,再搭配朱南陽的泄濁療法。

使用的藥材包括:東洋參,茯苓,冬朮,歸鬚,炒桃仁,山甲片,橘絡,滴乳香,沒藥,元胡索,五香丸(加入煎煮),兩頭尖,韭白汁,姜半夏。

2. 二十六、蓐勞

(案1)某,臨盆時用力早,陰陽已虧,瘀未行盡,拖延二十餘朝。元氣尚弱,新血弗能驟生致之。少腹常痛,肢體走疼,自汗頻來,形容日見羸瘦,飲食不消,虛眩無力,症名蓐勞。古云產後病有絲毫重於山嶽。況此疾亦非輕淺,勉用《金匱》方,稍冀續命也。

當歸,生薑,新山人參,蜜炙綿黃耆,丹參,山藥

白話文:

【二十六、產後病(蓐勞)】

(案例1)有位女士,在生產時過早用力,導致身體陰陽兩損,產後瘀血未能完全排出,病情拖了二十多天。她的元氣還非常弱,新生的血液無法迅速補充。她經常感到下腹部疼痛,四肢也會不定期地疼痛,並且常常自發性出汗,外表逐漸變得消瘦,飲食消化不良,感到虛弱眩暈無力,這就是產後病(蓐勞)的症狀。古人說產婦的病哪怕一絲一毫都重如泰山,何況這種病也不輕,於是我們勉強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方子,希望能夠延續她的生命。

使用的藥材包括:當歸,生薑,新鮮的人參,蜜炙綿黃耆,丹參,山藥。

3. 二十七、黃疸

(案1)周(婦),經將畢,血尚虛,面垢,氣粗,懶食,脈濡,舌現膩苔,腹滿,大便燥,身、目、尿黃。此屬水穀之濕,菸酒之熱,蘊結陽明,脾失運動,濕鬱熱蒸,濁凝氣聚,日久化成膠固之邪,儼如罨曲之狀,故發陽黃疸症。喜得色尚鮮明,速治可愈。近所慮者,防轉陰黃之險。

西茵陳,酒炒制軍,炒山梔,淡乾薑,赤苓,豬苓,青皮,瓜蔞仁,白通草,苡米,澤瀉

白話文:

【二十七、黃疸】

(案例1)有位姓周的婦人,月經剛結束,身體因失血而虛弱,臉上灰暗無光,呼吸急促,食慾不振,脈象柔弱,舌頭上有膩苔,腹部感到脹滿,大便乾硬,身體、眼睛和小便都呈現黃色。這是因為飲食中的濕氣和酒精的熱氣在腸胃積聚,導致脾臟功能減弱,無法正常運作,濕氣鬱結,熱氣蒸騰,混濁物質凝結,氣息聚集,長時間下來形成一種像膠一樣堅固的邪氣,就像發酵的麴一樣,因此產生了陽黃疸的症狀。值得慶幸的是,她現在的黃疸顏色還很鮮明,如果迅速治療,應該可以痊癒。但最近需要擔心的是,要防止病情轉變為更危險的陰黃疸。

治療藥方:使用西茵陳、酒炒制軍、炒山梔、淡乾薑、赤苓、豬苓、青皮、瓜蔞仁、白通草、苡米、澤瀉等藥材。

4. 二十八、產後氣粗

(案1)戴,恙由胎前傷風咳嗽,產後雖愈而氣血尚虛,未能驟期豐盈。繼加夙昔肝失條達,鬱極化熱,熱射於肺,蘊畜不化,致失清肅之權。蔓延日久,氣粗不已,咳嗽時而見紅,早起面腫,近來飲食不甘,明明子病及母。速當保守肺陰,氣和以降其熱,資生脾土,液足以養其肝。

仍須節制飲食,悅志勿煩為妙。如此一月,可許瘥安,否恐春分節近,天人換氣,厥陰之絡血上湧,生氣再衰則不足之境。擬投喻嘉言清燥救肺湯進退以治之。

(方缺)

白話文:

【二十八、產後呼吸困難】

(案例1)有位名叫戴的女士,她在懷孕期間因感冒引起咳嗽,雖然產後症狀已好轉,但身體的氣血仍然虛弱,無法立即恢復到健康狀態。加上她過去就存在肝臟功能不順的情況,長期鬱悶導致體內熱氣過盛,這股熱氣影響到了肺部,使得肺部積聚的熱氣無法得到消解,進而使肺部失去了原有的清肅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呼吸困難持續不斷,偶爾會在咳嗽時咳出血絲,早上起牀時臉部會出現浮腫,最近更感覺到食物無味,明顯地顯示出這是子宮疾病影響到了母親的健康。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們必須保護肺部的陰氣,調理氣血以降低體內的熱度,同時增強脾胃的功能,提供足夠的液體來滋養肝臟。

除此之外,她還需要注意飲食的節制,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煩惱,這樣一個月後,病情有望得到控制,否則若接近春分節氣,天地間的氣候交替,可能引發厥陰經絡的血液上湧,導致身體的生氣再度衰退,進入更加虛弱的狀態。因此,我打算使用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湯進行治療,根據病情的變化適時調整藥方。

(藥方未列)

5. 二十九、休息痢

(案1)朱(婦),細辨右關沉分濡弱,左關長夏現初春之脈,推之澀,兩尺輕舉則洪數,久按如棉。詢知因休息痢旬月,肉脆經停,疊進諸明公之法頗合機宜。奈脾胃虧甚,命門真陽虛極,弗能固攝。

加以濕邪內蓄,濁結氣聚,脾胃大傷,肝木鬱而不舒,土必被克,致胸痞不食,膚腫脹且大,青筋暴露,自汗頻頻,兩手時而發痙,二便難於單解,神識有三分昏憒,以及痢下皆血。視諸弊竇,由痢變成滿症,喘脫難逃。今勢已至此,恐病深藥淺,鞭長莫及,既招(余)治,又何忍袖手。

勉遵用官方參苓白朮散,除甘、桔、砂、朮、棗者,避其膩補辛燥。乘訶子、益智固攝其陰,荷蒂、老米鼓舞胃氣,以運中陽。兼用蓮心獨保心臟,聯冀一線之轉機也。

米炒東洋參,白茯苓,連皮扁豆,新會皮,冬瓜仁,生熟苡米,訶子肉,益智仁,懷山藥,炒黃荷蒂,陳老米,蓮子心

白話文:

【二十九、休息痢】

(案例1)有位姓朱的婦人,經過詳細診斷,發現她的右手脈象在沉部分呈現出柔弱的狀態,左手脈象在夏季表現出初春的特徵,進一步觸診感覺到脈象有些滯澀,雙腳的脈象輕輕一按就顯得洪大而數,但用力按下去卻像綿軟無力。據她所述,她因休息痢疾已經持續了十來天,身體瘦弱,月經也停了,雖已嘗試過多位名醫的治療方法,效果卻都恰當。

然而,她的脾胃損耗嚴重,生命門戶的真正陽氣虛弱至極,無法有效控制身體狀況。

再加上濕邪在體內積聚,渾濁的物質結聚,導致脾胃受損,肝臟功能受抑,無法正常運作,土屬的脾胃必然受到剋制,造成胸口悶痛,食慾不振,皮膚浮腫且體型變大,青色的靜脈突出,汗流不止,雙手偶爾抽搐,大小便困難,意識模糊,痢疾排泄物全是血液。從這些症狀看來,她的病情已經從休息痢轉變為全身性的病症,呼吸困難,瀕臨死亡邊緣。現在情況如此,恐怕病情已深,藥效難以抵達,即使如此,既然她請我治療,我又怎能坐視不理。

因此,我決定採用參苓白朮散方,去掉甘草、桔梗、砂仁、白朮、大棗等成分,避免滋補性太強或辛燥的成分。選擇訶子和益智,以固護體內的陰氣,荷葉蒂部和老米可以提升胃氣,調理中焦陽氣。同時,使用蓮子心專門保護心臟,希望能夠創造出一線生機。

東洋參(米炒)、白茯苓、連皮扁豆、新會皮、冬瓜仁、生熟苡米、訶子肉、益智仁、懷山藥、炒黃荷蒂、陳老米、蓮子心,這些都是我所開立的處方成分。

6. 三十、中暑

(案1)阮太太,年及古稀,體質應弱,時值炎天酷暑,忽然暴疾,書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上騰之邪太過,清空之所失職,宜乎?人事昏憒,汗出濈濈,此症中暑是也。立方辛涼,折其上騰之威,佐以芳香,透其清空之竅。尚得人事,明白可許,六分圖幸。

人參至寶丹,引捲心竹葉、白豆花、熟軍煎水和服。

白話文:

【案例三十、中暑】

這是一個關於阮太太的案例,她已經到了七十歲的高齡,身體本就應該比較虛弱。正值炎熱的夏季,她突然生病了,這正應驗了一句話:「病魔纏身,必定是身體原本就有虛弱之處。」她的身體被過度的熱氣侵擾,而身體自我調節的功能失效,所以她出現了意識模糊,汗水不斷的情況,這正是中暑的症狀。

治療上,我們選擇了辛涼的藥物來抑制她體內上升的熱氣,並輔以芳香的藥材,以幫助她體內的清氣流通。經過治療,她恢復了意識,病情有明顯的好轉,我們對她六成的康復抱有希望。

所開的藥方為人參至寶丹,並用捲心竹葉、白豆花、熟軍煎煮的水一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