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三 幼童痘疹門 (5)
卷三 幼童痘疹門 (5)
1. 二十、(疹回)風溫郁遏
(案1)陳,疹將回,熱未退,風溫郁遏於上,清竅不宣,咳粗似喘有聲無痰。尚宜開提肺氣。
前胡,桑皮,杏仁,薄荷,橘紅,桔梗,厚朴,象貝,紫菀,木通,玉金,白蜂房,觀音柳
白話文:
(案例20)(疹回)風溫鬱遏
(案例1) 陳先生,他的疹子快要消退了,但體溫還沒有完全降下來。風邪和溫邪壓抑在身體上部,導致頭面五官的清暢功能受阻,咳嗽聲音粗重,類似喘息但實際上並無痰。我們應該進一步打開和提升他的肺部氣流。
處方藥材包括:前胡,桑白皮,杏仁,薄荷,陳皮,桔梗,厚朴,象貝,紫苑,木通,玉金,白蜂房,觀音柳。
這段古代醫學文字現代化後的大意是:陳先生的出疹症狀正在緩解,但體溫尚未恢復正常。他因風邪和溫邪的影響,使得頭面部的呼吸通道受阻,出現類似喘息的咳嗽,但並無實質的痰。醫生建議用特定的藥物來幫助陳先生疏通肺部氣道。使用的藥材有前胡,桑白皮,杏仁等。
2. 二十一、(六朝)癟塌無漿
(案1)某,痘六朝,顆粒雖然圓綻,奈樹小花多,氣虛色枯不潤。昨忽咬牙,滑瀉,食入便有不化之形,致闊癟無漿,漿不外達,毒欲內陷,有帶火干收之憂。扶過十三、十四險關,尚得外療發臭,再能納穀,歸於正化,可望挽回。保元湯、雞鳴散合方加味。
西洋參,黃耆,廣木香,丁香,炒歸身,官桂,廣皮,甘草,牛蒡子,雞冠血入狀元紅三滴
白話文:
(案例1)某人,出疹已六天,疹子雖看似圓滿,但因為身體狀況差,體力衰弱,導致疹子乾枯沒有光澤。昨日突然出現咬牙和滑瀉的情況,食物進入胃中就有未消化的形態,導致疹子扁平無漿,漿液無法正常分泌,毒素似乎要往身體內部擴散,有著可能因火熱而乾燥收斂的風險。我們已經幫助他度過了第十三、十四天的危險期,目前看來疹子已經開始發臭,這表示正在恢復,如果接下來能夠正常進食,病情有望轉好,可以期待有所改善。治療上,使用保元湯和雞鳴散的配方,並加入一些額外的藥材。
使用的藥材包括:西洋參,黃耆,廣木香,丁香,炒歸身,官桂,廣皮,甘草,牛蒡子,雞冠血,以及狀元紅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