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三 幼童痘疹門 (3)
卷三 幼童痘疹門 (3)
1. 八、(四朝)漿勢未行
(案1)某,喜花四朝,面部稍有塌破,周身紫滯不起,漿勢未行,此氣弱不能領毒外出,毒火歲邪交感,煩躁,口渴,飲水即啘,聞谷惡食,舌黃膩,服攻下,大便未解,種種弊端皆與症不吉。擬用清涼解毒,助氣攻裡,以望漿行納穀,勤加看守,方有生機之想。
鮮生地,當歸尾,赤芍,川芎,牡丹皮,花粉,上紅花,西黨參,綿黃耆,連翹,紫樸,酒炒川軍,上洋米,酒炒黃連,上口蘑,白蘆尖,活鯚花魚湯煎藥。
白話文:
【案例分析】有位病患,他喜歡在花期第四天時活動,之後臉部出現了一些破損,全身呈現紫色且活力低落,病情似乎沒有好轉的跡象。這是因為他的身體虛弱,無法將毒素排出體外,同時體內的毒火和外界的邪氣相互作用,導致他焦躁不安,口渴但喝水後會嘔吐,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感到噁心,舌頭上有黃色且黏膩的舌苔。他之前接受過攻下的治療,但是大便仍未通暢,這些狀況都對病情不利。我們計劃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並輔以提升體力和攻裡的治療,希望能幫助他病情好轉,恢復食慾,我們將密切觀察他的情況,這樣纔有機會讓他康復。
使用的藥材包括:新鮮的生地黃,當歸的根端部分,赤芍,川芎,牡丹皮,花粉,紅花,西洋參,綿黃耆,連翹,紫樸,經酒炒製的川軍,洋米,經酒炒製的黃連,口蘑,白蘆薈的頂尖部分,以及用活鯚花魚熬煮的湯來煎藥。
2. 九、(五朝)火不鎔漿
(案1)竹巷周,喜花五朝,顆粒稠而分界,頂薄,根血不附。左項結毒,腫硬不紅,飲食少進,大便頻溏。此係體質素虛,脾腎火衰,火不鎔漿之象,急宜大劑補充內托助漿法,以盡力耳。仍防九朝癢塌,十一朝內攻喘變。
高麗參,炙黃耆,酒洗當歸,白芷,川芎,肉果,炮山甲,苦桔梗,上官桂,煨廣木香上洋米,口磨,羚羊角
白話文:
(案例1) 竹巷有一位姓周的病人,他第五天開始出現皮膚疹狀,疹子密集且有明顯邊界,疹頂薄,疹根無血跡附著。他的左頸部有毒瘤,腫脹堅硬但未泛紅,食慾不佳,飲食攝入量少,且有頻繁的腹瀉現象。這是由於他本身的體質就比較虛弱,脾臟和腎臟功能衰弱,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吸收養分的症狀。急需使用大劑量的補藥來增強體質,扶正固本,以期病情能有所改善。同時也要預防第九天可能出現的瘙癢和疹子下陷,以及第十一日可能發生的內攻氣喘等病變。
使用的藥材包括:高麗參,炙黃耆,酒洗過的當歸,白芷,川芎,肉果,炮製過的山甲,苦桔梗,上官桂,煨製過的廣木香,上洋米,口蘑,以及羚羊角。
3. 十、(種痘)九朝毒發右肢
(案1)范公館薪延公孫,種喜九朝毒發,右肢腫痛,時寒時熱,時有自汗,大便四日未行。此係胎元伏毒本重,再加素有內熱,致生此弊。擬活血消毒定痛之方,望應手為妙。
忍冬藤,元參,酒炒細生地,全當歸,川芎,赤芍,連翹,上紅花,生甘草節,片薑黃,酒炒紋軍,上西珀,荷筋,白蘆根
晚看:早用清毒活血之品,大便暢解黑色,右肢腫痛稍松,刻現皮膚見痧。系餘毒頗有發泄之機。擬當清熱透痧,活血定痛。望應手身熱漸退為佳。
忍冬藤,連翹,牛蒡子,生甘草節,炒赤芍,蟬蛻,通草,上紅花,白蘆根尖
白話文:
【案例十:(種痘)第九天毒性在右腿爆發】
(案例1)範公館的僕人公孫,第九天接種痘苗後毒性爆發,他的右腿開始腫脹疼痛,並且伴有時冷時熱的症狀,偶爾會自發性出汗,而且已經四天沒有排便了。這是由於他天生帶有的毒素較多,再加上他平時就有體內火氣過盛的情況,導致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開出了一個能活血排毒止痛的藥方,希望能夠立即見效。
使用的藥材有:忍冬藤,元參,酒炒細生地,全當歸,川芎,赤芍,連翹,上紅花,生甘草節,片薑黃,酒炒紋軍,上西珀,荷筋,白蘆根。
晚上觀察:早上使用了清毒活血的藥物後,大便順利排出且顏色偏黑,右腿的腫脹和疼痛有所緩解,現在皮膚上出現了疹子。這顯示剩下的毒素正在逐漸排出體外。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清熱去疹,活血止痛,希望病情能很快好轉。
使用的藥材有:忍冬藤,連翹,牛蒡子,生甘草節,炒赤芍,蟬蛻,通草,上紅花,白蘆根尖。
4. 十一、種痘後
(案1)某,種痘後左項結核不潰不消。此氣虛留余蘊未化,又加曲池、右膝蓋漫腫而痛,時寒時熱頗糾纏。擬扶氣化毒法。
(方缺)
(案2)安宜廬家塘廬(女),據述種花漿未飽滿,漿既弗足,餘毒從何而泄?流注脾絡必致四肢腫硬,不紅,面色淡薄,肌肉消瘦,時有微咳,主肺虛。左目竄視屬肝熱,熱勝多眵。延今四十餘日,飲食惡餐,脾胃衰半,土不生金。顯然慢脾驚,消息擬進培補法,遵古治病求本也。
太子參,雲茯苓,甜於術,白扁豆,留白,橘皮,懷山藥,土炒白朮,炙甘草,忍冬藤,小紅棗,荷葉筋
白話文:
[十一、種痘後]
(案例1)有個人在種痘後,左邊脖子出現了結節,既不潰爛也不消退。這是由於體質虛弱導致體內毒素無法完全代謝,再加上他的曲池穴及右膝蓋無緣無故腫脹且疼痛,時冷時熱的症狀讓人十分困擾。因此,我們打算使用提升氣血和解毒的療法來治療他。
(治療方法未列)
(案例2)安宜廬家塘廬家的一位女性,在接種疫苗後,發疹子的地方並沒有充分發育,如果疫苗反應不足,那麼體內的殘餘毒素要如何排出呢?毒素會進入脾臟的網絡,導致四肢腫脹僵硬,而且皮膚並不紅,臉色蒼白,身體肌肉消瘦,偶爾還會有輕微的咳嗽,這是肺部虛弱的表現。左眼斜視可能是肝臟過熱所致,過熱會導致眼睛分泌物增多。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天了,她對食物沒有胃口,脾胃功能減弱了一半,脾胃不能正常滋養肺部。明顯地,這是慢性脾驚,我們打算採用滋補法進行治療,這是遵循古訓,治病應尋找根本原因。
治療使用的藥材包括:太子參、雲茯苓、甜於術、白扁豆、留白、橘皮、懷山藥、土炒白朮、炙甘草、忍冬藤、小紅棗、荷葉筋。
5. 十二、受暑停食
(案1)漣水任,種痘後飲食寒暖不調,早晨頭熱,腹脹,泄瀉。此脾陰不足,胃陽亦虛,濕滯蟠踞於內,轉運失常,已屬可慮。刻診脈息病情,外受新暑,內停宿食之象。所以泄瀉較前更甚,舌現白苔,口乾時渴,完穀不化,小便黃色。體困無力,勢防驚疳。謹之慎之。
新會皮,半夏曲,雲茯苓,六神麯,須穀芽,冬瓜仁,廣藿梗,六一散,鮮白扁豆花
白話文:
(案例1)在漣水地方的任先生,在接種天花疫苗後,因飲食與保暖沒有調整好,出現了早晨頭部發熱,腹部脹滿,以及腹瀉的症狀。這顯示他的脾臟陰氣不足,同時胃部的陽氣也顯虛弱,體內濕氣凝滯,消化功能失調,情況已經令人擔心。經過詳細診斷,發現他不僅受到新的暑熱影響,還存在舊有的消化不良問題。因此,他的腹瀉比之前更加嚴重,舌頭上出現了一層白苔,常感口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小便呈現黃色。他感到身體疲憊無力,有可能引發驚風或疳積。對於這樣的狀況,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對待。
處方:新會皮(陳皮的一種),半夏曲,雲茯苓,六神麴,穀芽,冬瓜仁,廣藿香梗,六一散,鮮白扁豆花。這些都是用來調理脾胃,幫助消化,並去除體內濕氣的中藥。
6. 十三、疹
(案1)某,外風與內熱遏膚,胎毒共時邪發,疹出而未齊之,回又早,邪毒逗留,歸於肺胃。是以面紅,煩躁難安,咳嗽,嘔惡,氣急,紋過氣關,漿粥不進,五液皆干,驚自內傳,人小症勢頗危,挨至明日寅辰二時,痰壅大喘必變。
外用:川雅連,桔梗,根樸,前胡,小京貝,甘草,焦楂,西河柳,琥珀抱龍丸,引用南薄荷煎水,和勻,分三次服。
(案2)某,內傷乳食致脾胃先傷,染時邪由口鼻而入,表遏里壅,身熱兩日,舌膩,虎口紋青,鼻流清涕,煩躁,口乾,多嚏,咳嗽氣粗,皮膚隱隱見疹,法當清透松肌,出齊為要,否恐回早增喘。
荊芥穗,薄荷,苦杏仁,乾葛,牛蒡子,蟬衣,青皮,前胡,苦桔梗,楂肉,櫻桃核
白話文:
案例一:有個人,因為外部風邪與體內熱毒困擾肌膚,胎毒與當時的邪氣一同爆發,導致疹子出現但沒有完全爆發出來,且疹子退去得太早,使邪毒停留在體內,主要影響到肺部和胃部。因此他的臉色泛紅,情緒煩躁不安,有咳嗽、噁心的症狀,呼吸急促,脈絡已超過了氣關的位置,無法進食稀飯等流質食物,體內的津液都快乾涸,恐慌的情緒從內心傳來,病情相當危急。如果拖到明天清晨的寅時和辰時,可能會因痰堵引起嚴重的喘息,情況將會更糟。
治療方法:使用川雅連、桔梗、根樸、前胡、小京貝、甘草、焦楂、西河柳、琥珀抱龍丸等藥物,再加入南薄荷煎煮成水,將所有藥材調和均勻,分三次服用。
案例二:另一個人,因為飲食過度傷害了脾胃,接著受到外界邪氣經由口鼻進入體內,使得外表被封鎖,內部氣血不通,導致連續兩天身體發熱,舌苔厚重,虎口部位的掌紋呈現青色,鼻涕清稀,情緒煩躁,口渴,頻繁打噴嚏,咳嗽且聲音粗重,皮膚上隱約可見疹子。按照醫理,應該使用清熱解毒、疏鬆肌肉的療法,讓疹子完全爆發出來纔是關鍵,否則若疹子退得過早,可能會增加喘息的風險。
治療方法:使用荊芥穗、薄荷、苦杏仁、乾葛、牛蒡子、蟬衣、青皮、前胡、苦桔梗、楂肉、櫻桃核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