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經應錄》~ 卷二 七情內傷門 (3)
卷二 七情內傷門 (3)
1. 五、肺痹
(案1)海州城南,武總戌大少君,字枚村。膏方:原枝大熟地,淨白歸身,東陽白芍,經霜桑葉,黑脂麻,女貞子,秋旱蓮草,甘枸杞,杭黃甘菊,白蒺藜,南燭葉,廣陳皮,黑穭豆,抱木茯神,肥玉竹
上藥共入大銅鍋內,長流水浸透,文武火熬一枝香時,澄清去渣,再熬一枝香時,澄清去渣,再熬一枝香時,用真阿膠開水燉化收膏,磁具盛貯,每早晚各服一調羹,均以百滾湯和勻,燉溫食之。謹按:
貴恙在書名曰肺痹,原委悉注煎方。(愚)今所擬膏方君臣配合佐使相投,藥餌滋潤,氣味純和,大有裨於此也。茲選君主地黃,益真陰而滋腎,臣輔歸芍,養血液以柔肝,佐用桑麻,清肅肺氣,應候播植生機,其功亦溥,又協以貞蓮,法陰陽之遞轉,更助以杞菊,為升降之春秋,蒺藜南燭,一填一養,不致肌虛之困,陳皮穭豆,一通一補,俾無壅滯之情;茯神玉竹,屬營衛報使,真貢阿膠,系清濁激揚,類皆滋營養液之品,堪舒經絡隧道,猶須滌慮澄心,反觀內守,久久服之則獲效庶捷如影響矣。
白話文:
(案例1)在海州城南,有一位武總戌大少君,名字叫做枚村。以下是他服用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大熟地、白歸身、白芍、桑葉、黑芝麻、女貞子、旱蓮草、枸杞、黃甘菊、白蒺藜、南燭葉、陳皮、黑穭豆、茯神和玉竹。
以上藥材全部放入大銅鍋,用長流的清水浸泡使其完全吸收水分,然後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熬煮一小時,待藥液澄清後過濾掉藥渣,再熬煮一小時,再過濾,再熬煮一小時。最後,加入阿膠開水燉化收膏,裝入磁器儲存。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大勺,每次服用前都需用沸騰的熱水調勻,溫暖地飲用。
病情在醫書中被稱為肺痹,病因和治療過程都在煎藥的處方中詳細記錄。我擬定的這個膏方,各藥材之間相互配合,藥性滋潤,味道純和,對病情大有助益。選擇熟地黃作為主藥,可滋養腎臟,增強真陰;歸芍作為輔助藥物,能滋養血液,柔軟肝臟;桑葉和芝麻可以清理肺部,促進生機;女貞子和旱蓮草調節陰陽;枸杞和黃甘菊促進氣血升降;白蒺藜和南燭葉一填一養,防止肌肉虛弱;陳皮和黑穭豆一通一補,防止堵塞;茯神和玉竹調理營養,阿膠則能清濁激揚。這些藥材都是滋養營養的佳品,有助於舒緩經絡。同時,病人還需要保持心境平靜,內省自守。若長期堅持服用,效果應該會很顯著。
2. 六、肝旺肺虛
(案1)梁藩憲七少君,字雨叔。丸方:生茶烏(竹刀去皮,切片曬乾),太子參(粳米拌炒),雲茯苓(現切,人乳拌蒸曬),甜冬朮(土炒褐色),嫩黃精(九制),福橘絡(微火烘),粉草節(水炙),苡米(去心炒),懷山藥,白扁豆,女貞子(淡鹽水炒),芡實米,白茯苓,肥玉竹(炒定),冬瓜仁
上藥依法制成,共取極細淨末,用金釵斛熬膏,量加煉蜂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服三錢,滾水送下。
(金)按:此方為靜心調理之準繩,肝氣不和之上劑。君取茶烏,潤血悅顏色,臣輔參苓,扶正養精神,佐兼冬朮,啟脾經之健運,協以黃精,揚氣分之威儀,橘甘二味,頗盡和中之美,卻無峻烈之嫌,苡米一品,雖稟秋令之涼,可杜肺金之燥,山藥扁豆,培源益胃雙療,女貞芡實,濟水息肝相得,茯神玉竹,屬營衛報使,冬瓜仁子,資戊己真司,石斛味甘性平,激濁升清之藉,蜂蜜,百花釀就和風甘雨之仁,服此,不特調元益智,且以見天地之生生有如斯也。
白話文:
【六、肝功能旺盛與肺部虛弱】
案例一:這是為梁藩憲家的第七位公子,字雨叔,所開立的藥方。藥方成分包括:生茶烏(去皮後切片曬乾)、太子參(與粳米一起炒過)、雲茯苓(新鮮切片,用人奶拌蒸後曬乾)、甜冬朮(以土炒至呈褐色)、嫩黃精(經過九次加工處理)、福橘絡(以微火烘烤)、粉草節(用水燙過)、薏苡仁(去心後炒過)、懷山藥、白扁豆、女貞子(以淡鹽水炒過)、芡實、白茯苓、肥玉竹(炒至定型)、冬瓜仁。
以上藥材依規定製成,全部磨成極細粉末,使用金釵斛熬製的膏狀物,再加入適量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晨服用三錢,用熱水送服。
解析:此藥方是專門用來靜心調理身體的標準,特別針對肝氣不和的狀況。主要成分茶烏能滋潤血液,改善面色;太子參和茯苓則能補充正氣,養神;甜冬朮能促進脾胃運作;黃精能提升氣力;橘絡和甘草有調和中焦的作用,但不會造成劇烈反應;薏苡仁有秋涼之效,可以抑制肺部燥熱;山藥和扁豆能滋補胃氣;女貞子和芡實能調節肝臟;茯神和玉竹對營養吸收有幫助;冬瓜仁則能補充體內所需。金釵斛味甘性平,有助於提升身體清潔度;蜂蜜則是由百花釀製而成,具有調和作用。服用此藥,不僅能調理身體,提升智慧,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力的強大。
3. 七、噎膈
(案1)青口余殿緯,據述每歲交秋,咳嗽吐痰即發,類乎痰飲之屬。糾纏數月之久,直未痊愈。繼加年已七旬,體質衰弱,平日不無謀慮病情,謀慮則動肝,肝鬱不舒以致期門穴微覺𩞄痛,乾物下咽似有阻礙,食後胸痞懣,痰唾如膠,二便不調。細推來派,陽結於上,陰涸於下之象,勢成神思間病。
法當養血柔肝,化痰舒郁,仍須怡悅開懷,一毫塵念莫起,庶幾與藥餌兼功。
前謂勢成神思間病者,即噎膈也。是症三陽結最難驟愈,所服藥品未嘗無效,奈壽經七旬又一,體質漸衰,真陰日虧,孤陽日熾,顯屬陽結於上,陰涸於下之象。擬方不越生化剋制之理,撫其受侮,平其沖擾,如此而已。至於拔根,當醫外求之。必須心靜情怡,怡則以開懷抱,靜則生陰以御陽亢,心得太和之氣,庶克有濟,茲勉撰一方,盡心力而為之。
案:具前方毋再煩贅,據所述一派情形,非病也,衰也。譬之三春宿草,得雨即榮,殘臘枯枝,雖灌弗潤。然既荷云箋賜顧,不得不罄囊以立法,盡心挽之,或可延年。
太子參,東陽白芍,雲苓塊,白茯神,水炙甘草,囫圇整扁豆,米炒冬瓜仁,須穀芽,南燭子,陳喬餅
昨復領略,函芬一切據云:六脈兩寸兩尺及右關均現細微無力,而左關獨大者,陽結於上,陰失潛藏之勢。況因解便努力過甚,元氣莫歸原海,津液悉化稠涎,咳嗽多痰,飲食作噎,寤寐不安,晝輕夜劇,形瘦面黃,手肢浮腫,由膝下至足皆然,大便溏泄,小溲短黃。統屬命火衰微,火不生土,土欠生金,金欠生水,水不涵木,四臟俱虧,濕濁蓄踞,運化遲延,故屢服補劑獲效維艱。前言非病也,乃系虛象,正此謂也。
再加時臨夏令,心火司權,最防火灼金枯,木乘土位之虞。且閣下前次服藥雖勤,究竟症未見愈,茲即擬方亦不過滋營養液以柔肝,益氣培脾以祛濕。從此服後,如果氣血融和,精神漸壯,二便通調是所深幸,否則藥餌難療,只好抱病延年耳。
恙原細載於前,毋庸瑣述,由服藥以來大致尚屬平平。但舌上生瘡,此非實火可比,顯系年尊命火衰微,書所謂下虛必上熱者明矣。今宗六味加桂附,引火歸原之法。
六味地黃湯加桂附、南燭子,引陳倉米
白話文:
[七、食道阻塞]
案例一:青口的餘殿緯,每年秋天交替之際,就會開始咳嗽並伴有痰,這種情況很像是痰飲的症狀。這種狀態會持續纏繞他幾個月,一直無法完全康復。他已經七十歲了,身體狀況逐漸衰退,平日裡對病情的憂慮加重了病情,因為憂慮會影響肝臟,導致肝氣鬱結,使期門穴感覺到微微的疼痛,吞嚥乾燥的食物時感覺到阻礙,飯後胸部感到脹滿,唾液粘稠如膠,大小便不正常。詳細分析,這是他體內上部陽氣過盛,下部陰氣過於乾涸的表現,形成了精神上的疾病。
治療應當是滋養血液、柔軟肝臟、化痰解鬱,同時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有任何的煩惱,這樣才能達到藥物和心理的雙重療效。
前面說的形成精神上的疾病,就是食道阻塞。這種病症是由於三陽結造成的,非常難以快速治癒,他服用的藥物並不是沒有療效,但是由於他已經七十歲,身體逐漸衰弱,真陰日益虧損,孤陽日益熾烈,顯然是上部陽氣過盛,下部陰氣過於乾涸。我開出的處方,不會超出生化剋制的原則,溫和地調節受傷的器官,平息衝突,僅此而已。至於根治,需要在醫學之外尋找方法。必須要心情平靜、情緒愉悅,愉悅可以開闊心胸,平靜可以生成陰氣以抑制過旺的陽氣,只有心靈得到和諧,纔能有可能得到改善,現在我謹慎地開出一個處方,盡我所能地去幫助他。
太子參,東陽白芍,雲苓塊,白茯神,水炙甘草,囫圇整扁豆,米炒冬瓜仁,須穀芽,南燭子,陳喬餅
再次審視,根據他的描述,這不是病,而是衰老的表現。就好像是春天的枯草,得到雨水就能繁榮,冬天的枯枝,即使澆水也不會滋潤。然而,既然他已經來求診,我不得不盡我所能去制定治療方案,盡力挽留他的生命,也許可以延長他的壽命。
再次,夏季來臨,心火旺盛,需要特別防止金枯和木乘土位的情況。而且,他之前雖然勤於服藥,但症狀並未見好轉,現在開出的處方,也只是滋養營養液以柔軟肝臟,增強氣力培養脾胃以去除濕氣。如果服用後,氣血能夠和諧,精神漸漸壯大,大小便通暢,這是最令人高興的結果。否則,藥物難以治療,只能抱病延年。
疾病的原因在前面已經詳細記載,不必再重複。自從服藥以來,總體上還算平穩。但是,舌頭上長了瘡,這不是實火,顯然是因為年老命火衰微,正如書上所說的下虛必上熱。現在我將使用六味地黃湯加上桂附、南燭子,用陳倉米引火歸原的方法。
六味地黃湯加桂附、南燛子,用陳倉米引火歸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