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之醫案》~ 九、中風(附類中)
九、中風(附類中)
1. 九、中風(附類中)
(案1)風中血脈,右肢不遂,舌苔白膩,素多濕痰,致內風鼓動,脈象弦滑。速當戒怒遠煩,庶得與藥餌兼功。
豨薟草,防風,血竭,蔞霜,冬瓜子,絡石藤,半夏,蒺藜,山梔,福橘皮、絡,嫩桑枝,木瓜
(案2)風中經絡,口眼歪斜,頭目眩暈,兩耳鳴轟。延及日久,藥難霍然,擬方徐圖之。
桑葉,丹皮,石決明,烏藥,天麻,於術,沉香,蘇葉,當歸身,甘草,白芷,青皮,荷蒂
(案3)頭暈手麻舌強,皆由氣血不足。已現風痰之象,疊進溫補之劑,頭眩漸清,舌強亦和,惟手足麻木乃濕痰瘀血凝結筋絡之間。時或神識不清,此濕痰流於心包,致心志模糊,右脈滑數,痰生熱也,左脈浮大,熱生風也。法宜水火兩補,使火歸水中,則水能涵木,自不生風。
《經》又云,治痰先理氣,氣順痰自消;治風先養血,血行風自滅。庶不致競成類中也。
膏方:熟地(四兩),虎骨膠(一兩),麥冬(米炒三兩),白芍(酒浸二兩),龜板(二兩),洋參(三兩),秦艽(酒浸二兩),巴戟天(酒浸二兩),當歸(酒浸三兩),蓯蓉(二兩),阿膠(二兩),鹿角膠(二兩)
白蜜收膏,每服二錢。
丸方:橘紅(一兩),桂枝(八錢),甘草(八錢),藕荷(八錢),肉桂(五錢),菊花炭(一兩四錢),澤瀉(八錢),牡蠣(八錢),半夏(三兩),赤苓(五錢),附片(一兩),絲瓜絡(一兩)
以竹瀝、薑汁各一杯,同夜交藤煎湯泛丸。
(案4)肝腎素虧,多濕多痰之體。從春間風中於陽明脈絡,致口眼歪斜,偏於面右,牽及肢末作麻,入冬麵皮強急,口眼雖解,濕痰猶存。速當絕去塵氛,一毫私念莫起,佐之以藥,庶免僕中歧變。
桑葉,茯苓,制首烏,枸杞,半夏,苡仁,天麻,白芍,白蒺藜,橘紅,決明
(案5)陽明脈虛,周身脈絡不和。更加肺受風邪,氣痰內郁,一身之氣更為不利。茲擬宣肺和絡治之。
杏仁,桂枝,半夏,橘絡,瓜蔞皮,鬱金,通草,茯苓,桔梗,枇杷葉
(案6)肝腎不足,多濕多痰。加以操勞太過,心陽獨亢,致風火內煽,頭目眩暈,神志不安,手指筋強,時難任物,防有僕中之患。
桑麻二陳加鉤藤、菖蒲、遠志、羚羊、丹皮、山梔、地慄、水母
(案7)內風鼓動,痰凝經絡,右邊肢末麻痹,頭眩心悸,神識不安,兩脈弦滑,有偏枯之患。
仙鶴草(雞血拌炒),於術,瓜蔞霜,木瓜,茯神,絡石藤,防己,桑寄生,天麻,半夏,制豨薟,橘皮絡,白蒺藜
白話文:
(案例1) 因血液循環受到幹擾,導致右手腳無法正常活動,舌頭上的白苔厚且黏,平時就有過多的濕氣和痰液,這導致體內的風氣被激發,脈搏呈現出弦滑的特徵。應該立即控制情緒,遠離煩惱,這樣才能使藥物發揮效果。
藥材包括豨薟草、防風、血竭、蔞霜、冬瓜子、絡石藤、半夏、蒺藜、山梔、福橘皮、絡、嫩桑枝、木瓜。
(案例2) 風邪影響了經絡,造成嘴角歪斜,頭昏眼花,兩耳嗡嗡作響。長期下來,用藥很難立刻見效,我們將慢慢來治療。
藥材包括桑葉、丹皮、石決明、烏藥、天麻、於術、沉香、蘇葉、當歸身、甘草、白芷、青皮、荷蒂。
(案例3) 頭暈、手麻、舌頭僵硬,都是因為氣血不足。已經出現了風痰的症狀,連續服用溫補的藥物後,頭暈逐漸緩解,舌頭的僵硬也得到了改善,但手腳的麻木是因為濕氣和痰液在筋絡間凝結。偶爾會有精神不清的情況,這是濕痰流入心包,導致心智模糊,右手脈象滑而快,表示痰生熱,左手脈象浮大,表示熱生風。應該同時補充水火,讓火回到水裏,那麼水就能涵養木氣,自然就不會產生風。
經典上說,治療痰首先要調整氣,氣順了痰就會消失;治療風首先要滋養血,血流通了風就會消失。這樣就不會發展成類中的情況。
藥膏的成分包括熟地、虎骨膠、麥冬、白芍、龜板、洋參、秦艽、巴戟天、當歸、蓯蓉、阿膠、鹿角膠。
使用蜂蜜製成藥膏,每次服用二錢。
藥丸的成分包括橘紅、桂枝、甘草、藕荷、肉桂、菊花炭、澤瀉、牡蠣、半夏、赤苓、附片、絲瓜絡。
使用竹瀝和薑汁各一杯,加上夜交藤一起煎湯,然後製成藥丸。
(案例4) 肝腎本來就虛弱,身體濕氣和痰液很多。從春天開始,風邪影響了陽明脈絡,導致嘴角歪斜,偏向右側,牽連到肢端產生麻木,到了冬天臉部皮膚緊繃,嘴角歪斜雖然緩解,但濕氣和痰液仍然存在。應該立即遠離塵世的煩惱,完全拋開私心,輔以藥物治療,以免發生類中的變化。
藥材包括桑葉、茯苓、制首烏、枸杞、半夏、苡仁、天麻、白芍、白蒺藜、橘紅、決明。
(案例5) 陽明脈虛弱,全身脈絡不協調。再加上肺部受到風邪的影響,氣和痰在體內鬱積,身體的氣更不利於健康。將以宣肺和絡的方式來治療。
藥材包括杏仁、桂枝、半夏、橘絡、瓜蔞皮、鬱金、通草、茯苓、桔梗、枇杷葉。
(案例6) 肝腎不足,身體濕氣和痰液多。加上工作過度,心臟的陽氣過剩,導致風火在體內燃燒,頭昏眼花,精神不安,手指和筋強壯,有時無法負擔物品,有發生類中的風險。
藥材包括桑麻二陳、鉤藤、菖蒲、遠志、羚羊、丹皮、山梔、地慄、水母。
(案例7) 體內的風氣被激發,痰液凝結在經絡中,右邊的肢端麻痹,頭暈心悸,精神不安,雙手脈象弦滑,有偏枯的問題。
藥材包括仙鶴草、於術、瓜蔞霜、木瓜、茯神、絡石藤、防己、桑寄生、天麻、半夏、制豨薟、橘皮絡、白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