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之醫案》~ 十、頭痛(附眩暈) (1)
十、頭痛(附眩暈) (1)
1. 十、頭痛(附眩暈)
(案1)憂慮煩勞太過,正氣為風寒濕三氣所乘,腦後痛入骨,欲按為虛,邪在為實。脈象弦數少神,有轉癰疽之慮,扶正卻邪為主。
黃耆,川芎,羌活,藁本,威靈仙,生薑,防風,白芷,蒼朮,歸身,蔓荊子,蔥白
白話文:
案1
患者因過度憂慮煩勞,導致正氣虛弱,被風寒濕三氣乘虛而入,引起腦後疼痛深入骨髓。按壓時感覺虛弱,這是因為邪氣入侵而致實證。脈象弦數,神氣不足,有轉化為癰疽的風險。治療應以扶正祛邪為主。
藥方
- 黃耆:補氣固表,益氣生津。
- 川芎:活血行氣,止痛通竅。
- 羌活: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 藁本:祛風解表,止痛止痙。
- 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痺止痛。
- 生薑: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止痒。
- 白芷:祛風解表,通竅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止痛。
- 歸身:補血活血,舒筋活絡。
- 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 蔥白:散寒通陽,解表發汗。
解釋
- 正氣: 人體的抵抗力,包括免疫力等。
- 風寒濕三氣: 三種常見的致病因素。
- 腦後痛入骨: 疼痛位於腦後,並且深入骨髓。
- 按為虛,邪在為實: 按壓時感覺虛弱,是因為邪氣入侵而致實證。
- 弦數少神: 脈象弦緊而數,神氣不足。
- 轉癰疽: 轉化為癰疽,一種化膿性炎症。
- 扶正卻邪: 增強正氣,驅除邪氣。
藥方作用
此藥方以補氣活血、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為主,旨在扶正祛邪,治療因憂慮煩勞引起的腦後疼痛。
復診:腦後之痛已減,寒熱與風融化有機,但憂勞日久正氣潛消,不能化邪外達,人虛證實,攻補兩難,尚屬可慮。
前方去藁本、威靈、蔓荊,加桔梗、甘草、制南星、白芍
三診:腦後屬足太陽膀胱經,風寒濕三邪合而為痹,痛而不移,仍從著痹論治。
黃耆,獨活,白芷,蔓荊子,藁本,防風,川芎,細辛,威靈仙,甘草
四診:風寒濕漸解,頭痛猶存,時作時止。東垣所謂血虛,然思慮煩勞一動,便覺頭痛,當從中治,觀其進退。
白話文:
病人腦後疼痛已經減輕,寒熱和風邪已經有所緩解,但憂慮勞累日久,正氣漸漸消退,無法將邪氣逼出體外,身體虛弱而症狀卻真實存在,進攻和補益都很難抉擇,情況仍然令人擔憂。
之前的藥方去除藁本、威靈仙、蔓荊,加入桔梗、甘草、制南星、白芍。
第三次診察時,發現腦後屬足太陽膀胱經,風寒濕三種邪氣結合在一起導致痺症,疼痛固定不移,仍然要按照治療痺症的方法進行治療。
藥方改為黃耆、獨活、白芷、蔓荊子、藁本、防風、川芎、細辛、威靈仙、甘草。
第四次診察時,風寒濕已經漸漸減輕,頭痛仍然存在,時有時無。根據東垣醫學理論,病人應該是血虛,但是只要思慮煩勞稍微活動一下,就感到頭痛,應當從內部調理,觀察病情進展。
生地,歸身,遠志,白芷,澤瀉,酸棗仁,洋參,茯苓,川芎,丹皮,橘餅
五診:從乎中治,已獲效機,擬方進步可也。
生地,麥冬,川芎,當歸,洋參,丹皮,澤瀉,赤苓,五味
頭為六陽之會,痛屬上實下虛。始由風寒濕三邪氣所乘,亦因思慮煩勞太過所致。服前方以來,病勢十減七八,三邪餘氣未清,二氣久傷難復。治上必來具下,滋苗必灌其根,更宜恬淡無為,澄心息慮,返觀內守,方克全濟。
白話文:
藥材
- 生地黃
- 遠志
- 白芷
- 澤瀉
- 酸棗仁
- 人參
- 茯苓
- 川芎
- 丹皮
- 橘餅
五診
- 從中醫角度觀察,病人已經獲得了療效,可以考慮調整藥方,更進一步治療。
藥材
- 生地黃
- 麥冬
- 川芎
- 當歸
- 人參
- 丹皮
- 澤瀉
- 赤苓
- 五味子
診斷與治療
- 頭部是六陽經匯聚的地方,頭痛屬於上實下虛的症狀。起初是由於風寒濕三邪氣侵襲導致,也可能是因為思慮過度、勞累过度所引起。
- 服用前一個方子后,病情已經減輕了七、八成,但三邪餘氣尚未完全清除,由於長期損傷臟腑氣血,恢復不易。
- 治療上部疾病必須同時顧及下部,滋养苗木必須灌溉根部。病人更应该保持恬淡无为的心态,静心息慮,返观内守,才能徹底康复。
六味地黃加洋參、白芍、歸身、川芎、麥冬,共為末,水泛丸,服二錢。
(案2)外風內火交集,頭眩致顛頂痹痛,乍寒乍熱,天庭痛甚起瘤,胸次氣機不利,穀食懶進,大便秘結,解如彈。
青黛,桑葉,黃芩,雅連,羚羊角,山梔,丹皮,川芎,甘草,露蜂房
(案3)操勞太過,清陽致虛。暑濕風邪上混頭元,鬱而生熱,脈象浮濡而數,舌苔黃而且膩。擬青空法增味,速解,可免昏厥之變。
白話文:
六味地黃丸里加入人參、白芍、當歸、川芎、麥冬,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成丸子,每次服用兩錢。
患者外感風寒,內有熱邪,頭暈目眩,頭頂疼痛,時冷時熱,頭頂疼痛劇烈甚至長出腫塊,胸悶氣短,食慾不振,大便乾燥,解便困難。
可用青黛、桑葉、黃芩、連翹、羚羊角、山梔子、丹皮、川芎、甘草、露蜂房等藥材治療。
患者因勞累過度,導致陽氣虛弱。暑濕風邪上犯頭部,鬱結化熱,脈象浮滑而數,舌苔黃膩。應採用清熱解毒的藥方,快速治療,以免昏厥。
全方加羚羊角、山梔、滑石、白芷、荷蒂
(案4)素有水飲射肺,咳逆時形。加以肝陽化熱,襲於經絡,右邊頭暈,牽連項背,延及日久入絡也。擬入絡搜風治之。
蒺藜,白薇,殭蠶,石決明,川貝,橘皮絡,半夏,茯苓,白附,菊花炭,竹茹,荷絡
(案5)痰熱擾亂,肝陽化風,心悸頭眩,不能自主,神思恍惚,嘈雜易飢,脈象弦滑。上虛下實,有類中之漸,現值夏至大節,加意提防為要。
白話文:
這個方子裡加入了羚羊角、山梔、滑石、白芷、荷蒂。患者原本就患有水飲射肺,咳逆的病症,再加上肝陽化熱,侵犯經絡,導致右邊頭暈,牽連到項背,久而久之便侵入經絡。因此,考慮使用入絡搜風的方法治療。
方子中包括蒺藜、白薇、殭蠶、石決明、川貝、橘皮、半夏、茯苓、白附、菊花炭、竹茹、荷蒂。
患者目前出現痰熱擾亂、肝陽化風的症狀,表現為心悸頭眩、神思恍惚、嘈雜易飢,脈象弦滑。症狀屬於上虛下實,有中風的趨勢,正值夏至大節,需要格外注意預防。
丹皮,貝母,白薇,菊花炭,瓜蔞霜,磁石,石斛,茯苓,石決明,燈心草炭,竹茹
(案6)郁損肝陰,化火生風,致氣逆阻,頭眩面熱,愈逆愈眩。脈來強數,筋脈酸脹,亦由血不養肝,肝主筋也。擬和陽熄風為要。
白芍,牡蠣,山梔,菊花炭,桑寄生,木瓜,丹皮,石斛,合歡皮,綠萼梅,龜板
白話文:
丹皮、貝母、白薇、菊花炭、瓜蔞霜、磁石、石斛、茯苓、石決明、燈心草炭、竹茹。
(案6)肝陰受損,導致熱氣上炎,引起風邪,造成氣逆阻滯,頭昏眼花、面部發熱,越逆越暈眩。脈象強數,筋脈酸脹,都是因為血液無法滋養肝臟,肝臟主司筋脈的緣故。治療應以平肝熄風為主要方針。
白芍、牡蠣、山梔、菊花炭、桑寄生、木瓜、丹皮、石斛、合歡皮、綠萼梅、龜板。
(案7)操勞辛苦,霧露之濕,侵於皮膚,致成癧風,兩載有餘,已屬痼疾。仍然操勞不已,致恚怒傷肝,肝陽內燃,令頭眩耳轟。而濕熱轉劇,面腫眉落,足脛腫痛。病情若此,難以奏效。
當歸,生地,菟絲子,茅朮,金叉石斛,白芍,天麻,豨薟草,黃柏,紫背浮萍,川芎,羌活,烏梢蛇
(案8)肝鬱夾痰,生火生風,致左脅肝垂內煽,頭眩目眩,乍寒乍熱,肢末作麻,氣逆吐沫,脈象弦滑,慮其昏厥。
桑葉,白芍,牡蠣,鉤藤,石斛,絲瓜絡,丹皮,木瓜,羚羊,竹茹,茯苓,石決明
白話文:
這位病人長期勞累辛苦,又因為接觸了潮濕的霧露,使得濕氣入侵皮膚,導致患上了癧風,已經持續兩年多了,算是痼疾了。但他仍然沒有好好休息,繼續勞累,又常因生氣而傷肝,導致肝陽內熱,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的症状。 濕熱越來越嚴重,臉腫、眉毛脱落,小腿也腫痛。 這樣的病情很棘手,難以快速奏效。
這位病人是肝鬱氣滯,夾雜着痰濕,導致肝火上炎,生風,引起左側肝區疼痛、頭昏眼花、忽冷忽熱、四肢麻木、氣逆嘔吐,脈象弦滑,擔心他會昏厥。
(案9)木火體質,善怒多郁。肝氣易升,肝陽亦失其清淨,致頭目眩,心悸作煩,手足蠕動,兩脈弦滑而數,心脈較大。須戒怒遠煩,免釀痰歧變。
桑葉,石決明,生地,茯苓,山梔,羚羊角,丹皮,蓮心,菊花,穭豆衣,龍齒,竹茹
白話文:
木火體質的人容易生氣、鬱悶,肝氣容易上逆,肝陽也不清淨,因此會出現頭暈目眩、心悸煩躁、手足顫抖的症狀,脈象弦滑而數,心脈較大。要避免生氣、煩惱,防止痰濕化生。適合服用桑葉、石決明、生地、茯苓、山梔、羚羊角、丹皮、蓮心、菊花、穭豆衣、龍齒、竹茹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