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之醫案》~ 十六、癥瘕

回本書目錄

十六、癥瘕

1. 十六、癥瘕

(案1)肝氣結瘕,聚於少腹,狀如鵝卵。夾衝脈之氣上衝,則胸脘脹悶,穀食亦難下順,脈弦而帶滑。慮其濁陰凝互,有單腹脹之虞。

當歸,金鈴,元胡,赤苓,琥珀,兩頭尖,白芍,橘皮絡,牡蠣,山梔,藍根

(案2)血淤攻痛,上逆作嘔。此擬兩和肝脾法為治,戒怒遠煩為要。

橘皮,金鈴子,茯苓,附子,川樸,烏藥,延胡索,白芍,木香,佛手

(案3)脘中氣結成痞,少腹血聚成瘕。從產所致脾傷,腫脹時輕時重,兩脈弦澀,慮其增劇生變。

金鈴子,於術,丹參,赤苓,香櫞皮,延胡索,枳殼,二醜,半夏,白蔻仁,五靈脂,青皮,香附

(案4)血瘕

當歸,赤芍,三稜,香附,乾漆炭,丹參,牛膝,莪朮,琥珀,頭尖

白話文:

【十六、癥瘕】

(案例1) 因肝氣鬱結形成腹部包塊,聚集在下腹部,形狀猶如鵝蛋。這種情況會夾雜著衝脈之氣上衝,導致胸部及胃部感到脹悶,食物也難以下嚥,脈象呈現弦且帶滑的特徵。擔心這是因濁陰凝聚,可能有單純腹部脹大的風險。

治療方劑包括:當歸、金鈴、元胡、赤苓、琥珀、兩頭尖、白芍、橘皮絡、牡蠣、山梔、藍根。

(案例2) 血淤導致疼痛,並向上逆衝造成嘔吐。這種情況擬用調和肝脾的方法來治療,並且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煩惣。

治療方劑包括:橘皮、金鈴子、茯苓、附子、川樸、烏藥、延胡索、白芍、木香、佛手。

(案例3) 胃脘部位的氣結形成了痞滿感,下腹部血液積聚形成了包塊。這些症狀是產後脾臟受損所導致,腹部腫脹時好時壞,脈象呈現弦澀,擔心病情會加重,產生變化。

治療方劑包括:金鈴子、於術、丹參、赤苓、香櫞皮、延胡索、枳殼、二醜、半夏、白蔻仁、五靈脂、青皮、香附。

(案例4) 血瘕

治療方劑包括:當歸、赤芍、三稜、香附、乾漆炭、丹參、牛膝、莪朮、琥珀、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