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舫醫案》~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卷上

2. 一、中風

(案1)錢,左,三十一。三瘧後風邪入絡,口眼歪斜,現在已得平復。風勢走竄經絡,肢麻筋掣,脘痛腹鳴,頭蒙發眩,燔灼艱寐,脈見細弦。防成風癱。治以和養。

香獨活,炒當歸,海風藤,抱木神,桑寄生,炒丹參,焙甘杞,蒼龍齒,川桂枝,東白芍,杭菊花,宣木瓜,絲瓜絡,虎潛丸

(案2)孫,左,廿六。寒熱後風濕入絡,肢骱痠痛甚於腰膝,當脘亦似寒似痛,脈見沉弦。治以疏和。

香獨活,海風藤,生白朮,炒香附,酒桑梗,五加皮,炒杜仲,炒淮膝,炒當歸,宣木瓜,新會皮,臭梧梗(三錢),絲瓜絡

(案3)趙,左。左臂瘦削,屈伸不利,痠痛之勢由肩及項,甚至上連頭額。營虛生風,風入於絡,久防偏枯。脈見細弦,治以和養。

香獨活,梧桐花,炒杜仲,嫩鉤藤,桑寄生,五加皮,白蒺藜,宣木瓜,炒當歸,海風藤,杭菊花,威靈仙(一錢五分),絲瓜絡,功勞葉(去刺,三錢)

(案4)桑,左。風善行而數變,兩足骱痛,或上或下。屬肝失營養,挾痰挾濕,與風走竄經隧,久防癱瘓。擬養營搜風,兼化痰濕兩邪。

香獨活,虎脛骨,石決明(四錢),左秦艽,桑寄生,元武版,杭菊花,千年健,生白芍,雙鉤藤,新會皮,黑料豆,絲瓜絡

(案5)龔,右,十九。四肢麻痹,肌膚髮癢,脈見細弦。治以和養。

香獨活,宣木瓜,梧桐花,元生地,炒當歸,炒丹皮,黑料豆,甘草,炒荊芥,制豨薟,白蘚皮,新會皮,炒側柏

(案6)王,右。風痹走竄,去年腰以下痠而且痛,近則胸背牽引,脈象沉弦。擬以和養。

炒當歸,虎脛骨,海風藤,威靈仙,桑寄生,元武版,片薑黃(八分),五加皮,左秦艽,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7)胡,右,三十一。產前受風,風鬱感邪,腰俞下痠痛無度,近乎半身不遂,脈見細弦。治以溫養。

香獨活,鹿角霜(一錢五分),海風藤,炒杜仲,桑寄生,焙甘杞,千年健,炒川斷,炒當歸,生綿耆,五加皮,新會皮,絲瓜絡

(案8)沈,右。血虧生風,腕後上升及背,皆為不利,脈見細弦。治以疏和。

香獨活,片薑黃(四分),炒木瓜,炒川斷,桑寄生,川桂枝(四分),生白芍,五加皮,炒當歸,天仙藤,威靈仙,新會皮,絲瓜絡,胡桃肉

(案9)童,左,六十一。中風門痱與懿合風痹、偏枯為四大證,多主溫補,以外風病溫涼補瀉無不可行。現在見證本非中臟中腑,而邪在筋絡,所以足力弛軟,腰不能支,手難提高,指有顫動。究之肝腎兩經無不見虛,以腰為腎腑,肝主搐搦,惟痰濕稟體,又當夏令,滋膩溫補確屬難進,前次所用熟地、附子者,病家急求速效,醫者希冀近功,所以出王良詭遇之法。矯其弊者,涼化清解,亦在禁例。

白話文:

一、中風

(案1)一位三十一歲的男性病人,曾患三次瘧疾後,風邪入侵經絡,導致口眼歪斜,現已好轉。但風邪仍在經絡中遊走,引起肢體麻木、筋脈牽掣、脘腹疼痛、腹鳴、頭昏眼花、煩熱難眠,脈象細弦。需預防發展成風癱。治療方案以調和、滋養為主。 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炒當歸、海風藤、抱木神、桑寄生、炒丹參、焙甘杞、蒼龍齒、川桂枝、東白芍、杭菊花、宣木瓜、絲瓜絡、虎潛丸。

(案2)一位二十六歲的男性病人,寒熱病後,風濕之邪入侵經絡,導致肢體關節疼痛,尤以腰膝部為甚,上腹部也感覺到寒痛,脈象沉弦。治療方案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海風藤、生白朮、炒香附、酒桑梗、五加皮、炒杜仲、炒淮膝、炒當歸、宣木瓜、新會皮、臭梧梗、絲瓜絡。

(案3)一位男性病人,左臂消瘦,屈伸不利,痠痛感從肩部蔓延至頸項,甚至頭額。因氣血虛弱而產生風邪,風邪入侵經絡,久治不愈恐致偏枯。脈象細弦,治療方案以調和、滋養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梧桐花、炒杜仲、嫩鉤藤、桑寄生、五加皮、白蒺藜、宣木瓜、炒當歸、海風藤、杭菊花、威靈仙、絲瓜絡、功勞葉。

(案4)一位男性病人,風邪易行易變,雙腳踝疼痛,疼痛部位時上時下。屬於肝臟失於濡養,兼夾痰濕,與風邪共同侵犯經絡,久治不愈恐致癱瘓。治療方案以滋養營氣、祛風、化痰濕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虎脛骨、石決明、左秦艽、桑寄生、元武版、杭菊花、千年健、生白芍、雙鉤藤、新會皮、黑料豆、絲瓜絡。

(案5)一位十九歲的男性病人,四肢麻木,皮膚瘙癢,脈象細弦。治療方案以調和、滋養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宣木瓜、梧桐花、元生地、炒當歸、炒丹皮、黑料豆、甘草、炒荊芥、制豨薟、白蘚皮、新會皮、炒側柏。

(案6)一位男性病人,風痹之邪遊走竄動,去年腰以下痠痛,近期胸背牽引疼痛,脈象沉弦。治療方案以調和、滋養為主。處方藥物包含:炒當歸、虎脛骨、海風藤、威靈仙、桑寄生、元武版、片薑黃、五加皮、左秦艽、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7)一位三十一歲的女性病人,產前受風,風邪鬱結,腰骶部以下痠痛劇烈,近乎半身不遂,脈象細弦。治療方案以溫和滋養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鹿角霜、海風藤、炒杜仲、桑寄生、焙甘杞、千年健、炒川斷、炒當歸、生綿耆、五加皮、新會皮、絲瓜絡。

(案8)一位女性病人,血虛生風,腕部疼痛向上蔓延至背部,活動不利,脈象細弦。治療方案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處方藥物包含:香獨活、片薑黃、炒木瓜、炒川斷、桑寄生、川桂枝、生白芍、五加皮、炒當歸、天仙藤、威靈仙、新會皮、絲瓜絡、胡桃肉。

(案9)一位六十一歲的男性病人,中風、門痱、風痹、偏枯四大證候常以溫補治療,但外感風邪的溫涼補瀉皆可應用。現症狀並非臟腑病變,而是邪氣侵犯筋絡,導致足力虛弱,腰部無力,手臂抬舉困難,手指顫抖。肝腎兩經皆虛,腰為腎腑,肝主抽搐,體質屬痰濕,且正值夏季,滋膩溫補藥物難以服用。之前使用的熟地、附子等藥物,是病人急求速效,醫生追求速成的結果,屬於急功近利之法。糾正此弊端,應採用涼化清解之法,但也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