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舫醫案》~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十一、驢唇風

(案1)楊,左,十四。驢唇風根,向春又發,脈見細弦。治以和養。

冬桑葉,焦山梔,淨銀花,荊芥穗,煨石膏,南花粉,粉丹皮,生甘草,薄荷尖,淨連翹,塊滑石,新會皮,荷葉,茅根肉(去心,三錢)

按:此方無腹痛可用,否則不可用。

(案2)博,右。稟體陰虛鬱熱蒸痰,發於少陽部則為子母癧,發於陽明部則為驢唇風,脈見弦數。自痧疹後陰分更傷,肌膚皆為枯燥。擬以清養。

白話文:

一位名叫楊的十四歲男孩,左邊臉頰長了驢唇風,春天又復發了,脈象細弦。醫生決定採取和養的方法治療,開了以下藥方:冬桑葉、焦山梔、淨銀花、荊芥穗、煨石膏、南花粉、粉丹皮、生甘草、薄荷尖、淨連翹、塊滑石、新會皮、荷葉、茅根肉(去心,三錢)。醫生提醒,如果病人沒有腹痛,才能使用這個藥方,否則不可用。

另一位名叫博的病人,右邊身體陰虛鬱熱,蒸騰痰濕,發在少陽部位就叫子母癧,發在陽明部位就叫驢唇風,脈象弦數。他自從患過痧疹後,陰分受損更嚴重,皮膚變得乾燥。醫生擬採取清養的方法治療。

北沙參,旱蓮草,夏枯花,黑料豆,冰糖,炒石膏,制女珍,新會皮,肥知母(一錢五分),川石斛,川貝母,生甘草,白海粉(一錢五分),茅根肉

八帖後去北沙參,換用西洋參八分。

白話文:

這個方劑的組成包含了北沙參、旱蓮草、夏枯花、黑料豆、冰糖、炒石膏、制女珍、新會皮、肥知母(一錢五分)、川石斛、川貝母、生甘草、白海粉(一錢五分)以及茅根肉。

備註

  • 中醫藥劑量單位「錢」和「分」的換算:一錢等於十分,一錢五分等於1.5錢。
  • 藥方中的「帖」是指一次煎服的藥量。
  • 這個方劑的具體功效和適應症,需要根據中醫專業人士的診斷來判斷。

2. 十二、漏蹄風

(案1)周,左。漏蹄風風邪濕熱未清,脘悶神疲。治以疏和。

石決明,西羌活,法半夏,白茯苓,制豨薟,炒蔞皮,川石斛,干佩蘭,杭菊花,生米仁,白蒺藜,陳皮,絲瓜絡,炒竹茹

(案2)梁,左。足跟痠痛,防成漏蹄風。氣虛生濕,營虛生風,風邪濕邪流竄絡脈,脈見沉弦帶滑,防上盛下輕,頭眩耳鳴。治以鎮養。

白話文:

(案1)

病人姓周,左側身體出現問題。診斷為漏蹄風,是由於風寒濕熱之邪未清導致的。病人目前表現為脘腹悶脹,精神疲乏。治療方案應以疏散調和為主。

處方如下:

  • 石決明
  • 西羌活
  • 法半夏
  • 白茯苓
  • 制豨薟
  • 炒蔞皮
  • 川石斛
  • 干佩蘭
  • 杭菊花
  • 生米仁
  • 白蒺藜
  • 陳皮
  • 絲瓜絡
  • 炒竹茹

(案2)

病人姓梁,左側足跟痠痛,需預防發展成漏蹄風。患者氣虛導致濕邪產生,營氣不足導致風邪產生,風寒濕邪流竄經絡,脈象沉弦而帶滑,表現為頭暈耳鳴,且上半身熱盛下半身虛弱。治療方案應以鎮靜補養為主。

杭菊花,虎脛骨,左秦艽,炒杜仲,焙甘杞,元武版,宣木瓜,炒淮膝,白附子(四分),炒當歸,海風藤,新會皮,絲瓜絡

白話文:

杭菊花、虎脛骨、秦艽(炒)、杜仲(炒)、甘草(焙)、元武版、木瓜(宣)、淮膝(炒)、白附子(四分,炒)、當歸(炒)、海風藤、新會皮、絲瓜絡。

3. 十三、鶴膝風

(案1)徐,左。昔年痞散下血,血下過多,絡脈失養,頸項轉側不利,兩足骨粗肉削,漸成鶴膝風象,脈見沉弦。擬以和養。

炒當歸,炒杜仲,新會皮,焙甘杞,桑寄生,金狗脊,炒淮膝,炙虎脛,嫩鹿筋(酒洗,一錢五分),東白芍,宣木瓜,炙龜板,豬項骨(三錢)

白話文:

患者左邊身體有問題。以前患過痞症,之後血崩,失血過多,導致經絡失養,脖子轉動不靈活,雙腳骨頭粗大,肌肉消瘦,逐漸出現鶴膝風的症狀,脈象沉弦。擬以滋補調養之法治療。方劑包括當歸、杜仲、新會皮、甘杞、桑寄生、狗脊、淮山、虎脛骨、鹿筋、白芍、木瓜、龜板、豬項骨。

4. 十四、肝氣

(案1)徐,右。肝氣犯中,中焦積痰蓄飲,當脘痛脹,吞酸吐沫,氣入於絡,腰背脅部以及手足絡脈皆為牽引,奇經遂失稟麗,產後經久不行,脈見細弦。治以和養。

法半夏,抱木神,玉蝴蝶,炒丹參,左金丸,遠志肉,炒杜仲,合歡花,東白芍,佛手花,桑寄生,新會皮,帶脈,玫瑰露炒竹茹

白話文:

患者徐氏,右側身體不適。由於肝氣犯胃,導致中焦(脾胃)積聚痰飲,出現脘腹疼痛、脹滿、吞酸、吐口水等症狀。肝氣逆上,氣血瘀滯,影響到全身經絡,導致腰背、脅肋以及手足經脈牽引疼痛,奇經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產後經久不調,脈象細弦。

治療方法

以和解肝脾,化痰利水為原則。

處方: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抱木神: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 玉蝴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 左金丸: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 遠志:安神益智,化痰開竅。
  • 杜仲:補腎壯腰,強筋骨。
  • 合歡花:安神解鬱,理氣止痛。
  • 白芍:養血柔肝,斂陰止痛。
  • 佛手花:理氣和胃,止痛消脹。
  •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益氣血。
  • 新會皮:化痰止咳,利水消腫。
  • 帶脈:理氣止痛,調經活血。
  • 玫瑰露:理氣解鬱,和血止痛。
  • 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降逆。

注意

上述只是中醫古籍中的描述,具體診斷和治療方案需要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切勿自行用藥。

復:久有肝氣,自產後營陰大傷,厥陰更為失養,皆以春令應肝,肝邪遂為鴟張,既犯中,又入絡,脘腹脹滿,遍體絡脈牽引不和。肝通於心,心亦為悸,奇經因之失麗。癸事不行已經連月,種種營虧氣痹,木土不協,脈見細弦。治以調降。

西洋參,抱木神,炒當歸,炒丹參,法半夏,遠志肉,桑寄生,合歡花,左金丸,玉蝴蝶,炒杜仲,烏勒草(一錢五分),玫瑰露炒竹茹,絲瓜絡,代代花

(案2)殷,右。昔年產後血暈受傷,奇經不調,自崩放後經事二年未行,帶脈反為不固。營陰日虧,肝木失養,化氣侮中,或嘔或脹,少腹痞攻,化風上擾,或痛或暈,頭目昏沉。脈見細弦,舌苔前半光剝。種種營虛氣痹,木土不協,擬以調養。

白話文:

患者長期以來有肝氣鬱結,自從生產後營氣受損,厥陰更缺乏滋養。由於春季屬肝,肝氣便趁機外溢,侵犯到脾胃,又進入經絡,導致脘腹脹滿,全身經脈牽引不適。肝經與心經相通,心臟也因此受到影響而心悸,奇經因此失調。月經已經停經好幾個月了,各種營氣不足、氣血痹阻的症狀都出現了,木氣失調,脾土失衡,脈象呈現細弦。治療應以調降肝氣為主。

方藥:西洋參、抱木神、炒當歸、炒丹參、法半夏、遠志肉、桑寄生、合歡花、左金丸、玉蝴蝶、炒杜仲、烏勒草、玫瑰露炒竹茹、絲瓜絡、代代花。

(案例二)患者是右側腹部疼痛。她生產後曾因血暈而受傷,奇經失調。自從崩漏之後,已經兩年沒有月經,帶脈也不固。營氣日漸虧損,肝氣缺乏滋養,化氣侵犯脾胃,時而嘔吐,時而脹滿,少腹有痞塊壓迫,化風上擾,頭部時而疼痛,時而暈眩,頭目昏沉。脈象呈現細弦,舌苔前半部光滑剝落。各種營氣不足、氣血痹阻的症狀都出現了,木氣失調,脾土失衡,擬以調養治療。

法半夏,制香附,遠志肉,玉蝴蝶,左金丸,抱木神,炒丹參,炒杜仲,西洋參,煅龍齒,茺蔚子,合歡皮,月季花(一朵),代代花(二分),洋青鉛

(案3)粟,右。連次偏產,營虧氣痹,當脘作脹,納食久呆,脈見細弦。擬以和養。

法半夏,抱木神,佛手花,制香附,左金丸,遠志肉,玉蝴蝶,淡烏鰂,東白芍,桑寄生,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4)費,右。脈息滑數,懷麟有兆,適當手厥陰司胎,胎火上升則面熱,胎絡下損則腰楚。由手經病及足經,肝氣又為內擾,或脹或痛,吞酸發噯。擬以調養,藉防滑胎。

白話文:

半夏、制香附、遠志肉、玉蝴蝶、左金丸、抱木神、炒丹參、炒杜仲、西洋參、煅龍齒、茺蔚子、合歡皮、月季花(一朵)、代代花(二分)、洋青鉛。

患者右側粟脈,連續多次早產,營氣虧虛,氣血痹阻,脘腹脹滿,進食後久久停滯,脈象細弦。擬以和解養護。

半夏、抱木神、佛手花、制香附、左金丸、遠志肉、玉蝴蝶、淡烏鰂、東白芍、桑寄生、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患者右側費脈,脈象滑數,懷孕有徵兆,適應手厥陰經主司胎孕,胎火上升則面部發熱,胎絡下損則腰部疼痛。由於手經病變影響足經,肝氣內擾,或脹或痛,吞酸噯氣。擬以調養,以防滑胎。

西洋參,炒杜仲,炒丹參,制香附,法半夏,桑寄生,元金斛,佛手花,左金丸,東白芍,炒川斷,新會皮,白苧麻(不剪斷),水炒竹茹

(案5)包,右。氣鬱動肝,肝邪充斥,中焦受侮,當脘作痛,痛勢擾腰及背,皆為牽引,脈見細弦。治以調降。

法半夏,抱木神,佛手花,桑寄生,左金丸,遠志肉,玉蝴蝶,合歡花,東白芍,炒杜仲,炒丹參,新會皮,玫瑰花炒竹茹

(案6)王,右。血不養肝,肝氣充斥,犯於胃則嘔逆無度,侮於脾則大便溏薄,關係者尤在脘宇結痞,痞攻無度,甚則大如覆盤,脈見細弦。治以疏和。

白話文:

西洋參、炒杜仲、炒丹參、制香附、法半夏、桑寄生、元金斛、佛手花、左金丸、東白芍、炒川斷、新會皮、白苧麻(不剪斷)、水炒竹茹。

如果患者出現氣鬱動肝,肝邪充斥,導致中焦受損,表現為脘部疼痛,疼痛感牽引到腰部和背部,脈象為細弦,則需要調降治療。

法半夏、抱木神、佛手花、桑寄生、左金丸、遠志肉、玉蝴蝶、合歡花、東白芍、炒杜仲、炒丹參、新會皮、玫瑰花、炒竹茹。

如果患者血不養肝,肝氣充斥,犯於胃則出現嘔逆不止,侮於脾則大便稀溏,並伴有脘部結塊,結塊嚴重時甚至像覆蓋的盤子一樣大,脈象為細弦,則需要疏和治療。

法半夏,抱木神,佛手花,炒丹參,左金丸,遠志肉,玉蝴蝶,炒杜仲,東白芍,新會皮,炒川楝,制香附,西砂仁,炒竹茹

(案7)繆,左。淋濁止後,精溺未曾分清,腎為胃關,以致中焦失運,吞酸吐沫,結痞作脹,脈見沉細。擬固腎以養肝,柔肝以保胃。

法半夏,抱木神,範志曲,關虎肚,左金丸,遠志肉,炒蔞皮,戌腹糧,生白芍,番蓽茇,新會皮,炒丹參,姜竹茹

(案8)沈,左。當脘滿悶,屢屢發噯,多納即為作脹,屬脾失其使,胃失其市,中焦升降失職,水穀不化精華,而生痰飲,久防反胃,脈見沉弦。治以調降。

白話文:

半夏、抱木神、佛手花、丹參、左金丸、遠志、玉蝴蝶、杜仲、白芍、新會皮、川楝、香附、砂仁、竹茹。

(案7)繆,左。淋濁止後,精液和尿液混淆不清,腎臟是胃的關口,導致中焦運化失調,吞酸吐沫,結塊脹滿,脈象沉細。擬定固腎養肝,柔肝保胃。

半夏、抱木神、遠志、虎肚、左金丸、遠志、蔞皮、腹糧、白芍、蓽茇、新會皮、丹參、竹茹。

(案8)沈,左。脘腹滿悶,頻頻打嗝,吃得多就脹,屬於脾胃失調,中焦升降失職,水谷不能化為精華,而生痰飲,久而久之反胃,脈象沉弦。用調降的方法治療。

法半夏,全福花,抱木神,畢澄茄,左金丸,代赭石,遠志肉,佛手花,東白芍,炒丹參,範志曲,新會紅,玫瑰露炒竹茹

白話文:

法半夏、全福花、抱木神、畢澄茄、左金丸、代赭石、遠志肉、佛手花、東白芍、炒丹參、範志曲、新會紅、玫瑰露炒竹茹。

  • 法半夏:半夏的一種用法或配方。
  • 全福花:可能是某種花的名字或草藥名稱。
  • 抱木神:可能是某種樹神或草藥名稱。
  • 終澄茄:可能是某種香料或草藥名稱。
  • 左金丸: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胃腸疾病。
  • 代赭石:一種礦物質,用於治療胃痛和嘔吐。
  • 近志肉:可能是某種植物的肉質部分,用於調理心神和安神。
  • 佛手花:可能是指佛手柑的花朵,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 東白芍:東北產的白芍藥,用於調節血液循環和止痛。
  • 炒丹參:丹參經過炒製後的藥材,常用於活血化瘀、調理心臟功能。
  • 範志曲:可能是一種調理消化系統的草藥。
  • 新會紅:可能是某種紅色草藥或果實,具有一些特定的藥效。
  • 玫瑰露炒竹茹:可能是將竹茹與玫瑰露一起經炒製後的草藥,具有一些清熱、調理胃腸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