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舫醫案》~ 卷上 (6)
卷上 (6)
1. 十五、勞傷
(案1)凌,右。環跳痠痛,背脊痠軟,尾閭尤甚,脈見弦數。最恐由損經而進勞徑,有人身縮短之虞。
吉林須,炙虎脛,炒丹參,金狗脊(炙去毛,一錢五分),制首烏,炙龜板,炒當歸,桑寄生,東白芍,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2)胡,左,三十八。迸力受傷,氣不攝血,血為暴吐。治以和降,兼顧咳嗽。
白話文:
患者右邊環跳穴疼痛,背脊痠軟無力,尾閭部位尤其嚴重,脈象弦數。最怕是因為損傷經絡而導致勞損,甚至可能造成身體縮短。
治療方劑:用吉林參、炙虎脛、炒丹參、金狗脊(炙去毛,一錢五分)、制首烏、炙龜板、炒當歸、桑寄生、東白芍、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患者左邊,三十八歲。因用力過度而受傷,導致氣虛不能攝血,引起血氣上逆而暴吐。治療應以和降為主,同時兼顧咳嗽。
鹿銜草(一錢五分),仙鶴草(一錢五分),參三七(四分),炙款冬,全福花,炒川斷,光杏仁,白茯苓,新會絡,炙紫菀,川貝母,粉蛤殼,枇杷葉,絲瓜絡
(案3)程,右,廿八。咳嗆綿延,連次失血,一傷於產乳,再傷於毆打,以致頭眩艱寐,潮熱形寒,胸脅肩背皆為引痛,脈見芤弦。治以和養。
白話文:
患者年約二十八歲,右側身體有病症。咳嗽喘息持續不斷,並且多次咯血,產後哺乳時受傷,之後又被毆打,導致頭暈難眠,時而發熱時而怕冷,胸部、脅肋、肩背都疼痛,脈象細而弦。用藥需以調和滋養為主。
北沙參,桑寄生,抱木神,夜交藤,冬蟲草,炒當歸,炒丹參,東白芍,鹿銜草,仙鶴草,炒淮膝,血燕根,絲瓜絡,古文錢(一枚)
(案4)高,左。季脅乃臟會之所,內絡受傷,脅痛頻仍,形黃便血。脈見沉弦,治以疏和。
制香附,焦紅曲,東白芍,煨木香,炒川斷,焦楂炭(三錢),桑寄生,炒丹參,炒杜仲,新會皮,鹿銜草,白歸鬚(一錢五分),絲瓜絡
(案5)胡,右,三十八。迸力傷氣,氣不攝血,血為暴吐,咳嗽神疲,脈見細弦。治以疏和。
白話文:
病症
患者身材高挑,左側身體疼痛。季脅(指胸側肋骨部位)是臟腑經絡會合的地方,內絡受傷導致疼痛頻繁,面色發黃,便血。脈象沉弦。
診斷
脈象沉弦,屬於氣血運行不暢,需要疏通和緩。
處方
- 香附(制)、紅曲(焦)、東白芍、木香(煨)、川斷(炒)、楂炭(焦,三錢)、桑寄生、丹參(炒)、杜仲(炒)、新會皮、鹿銜草、白歸鬚(一錢五分)、絲瓜絡
病症
患者姓胡,男性,三十八歲,右側身體疼痛。用力過度傷及氣血,氣虛無法攝血,導致血氣上逆,出現暴吐、咳嗽、神疲乏力等症狀。脈象細弦。
診斷
脈象細弦,屬於氣虛血弱,需要疏通和緩。
注釋
- 方中藥材名稱後面的括號內的文字,例如「(制)」,表示該藥材需要進行特殊炮製處理,如制香附指的是經過炮製處理的香附。
- 「錢」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錢約等於 3.75 克。
- 「分」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錢等於十分。
病人情况
病人身材高挑,左侧肋骨部位疼痛。胸侧肋骨部位是内脏和经络交汇的地方,因为内脏经络受伤导致疼痛频繁,脸色发黄,还有便血的症状。脉象沉而弦。
诊断
脉象沉弦,说明气血运行不畅,需要疏通和缓。
处方
- 香附(制)、红曲(焦)、东白芍、木香(煨)、川断(炒)、楂炭(焦,三钱)、桑寄生、丹參(炒)、杜仲(炒)、新会皮、鹿銜草、白归须(一钱五分)、丝瓜络
病人情况
病人姓胡,男性,38岁,右侧身体疼痛。因为用力过度损伤了气血,气虚无力摄血,导致血气上涌,出现了呕吐、咳嗽、疲乏无力等症状。脉象细而弦。
诊断
脉象细弦,说明气虚血弱,需要疏通和缓。
全福花,鹿銜草,川貝母,炙款冬,新會絡,仙鶴草,炒川斷,白茯苓,光杏仁,參三七,炙紫菀,粉蛤殼,絲瓜絡,枇杷葉
(案6)顏,左,十八。跌僕受傷,左脅作痛,腹部痞攻,或隱或見,逢節每為發動,近復納食呆鈍,且有脹滿,脈息弦滑。陰虛之體,氣分不調。擬以和養。
全福花,白歸鬚,東白芍,新會絡,猩絳屑(四分),桑寄生,炒川楝,九香蟲,鹿銜草,炒丹參,炒川斷,炒杜仲,絲瓜絡
白話文:
這兩份藥方都是針對跌倒受傷引起的左側肋骨疼痛、腹部脹滿等症狀。患者屬於陰虛體質,氣血失調。藥方一主要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主,而藥方二則更側重於補氣養血、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詳細解釋
- 全福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鹿銜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 炙款冬:滋陰潤燥,化痰止咳。
- 新會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仙鶴草:止血生肌,消腫止痛。
- 炒川斷:補肝腎,強筋骨,止痛。
- 白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 光杏仁:潤肺止咳,降氣止喘。
- 參三七: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 炙紫菀:潤肺化痰,止咳平喘。
- 粉蛤殼:清熱利濕,化痰止咳。
- 絲瓜絡:通絡止痛,消腫散結。
- 枇杷葉:清肺止咳,降氣化痰。
- 白歸鬚: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東白芍:養血柔肝,斂陰止痛。
- 猩絳屑: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 炒川楝:疏肝理氣,止痛化痰。
- 九香蟲: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 炒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 炒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註
2. 十六、春溫
(案1)俞,左。春溫挾濕,身熱微寒,有汗不解,脈見浮滑,舌色帶灰。治以分泄。
淡豆豉,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黑山梔,嫩白薇,焦米仁,炒枳殼,冬桑葉,方通草,白茯苓,炒蔞皮,荷葉,新會皮
(案2)錢,孩,四。春溫身熱,熱而無汗,咳嗆痰多,入夜略有譫語。防內陷神昏,治以分泄。
白話文:
這是一位左側俞穴疼痛的病人。患者症狀為春季溫病,夾雜濕氣,身體發熱但略微寒涼,有汗出但不暢,脈象浮滑,舌苔帶灰色。治療方法應以分泄為主。
藥方:
- 淡豆豉
- 薄荷尖
- 荊芥穗
- 光杏仁
- 黑山梔
- 嫩白薇
- 焦米仁
- 炒枳殼
- 冬桑葉
- 方通草
- 白茯苓
- 炒蔞皮
- 荷葉
- 新會皮
案2
古代文字
錢,孩,四。春溫身熱,熱而無汗,咳嗆痰多,入夜略有譫語。防內陷神昏,治以分泄。
患者姓錢,是一位四歲的孩子。症狀為春季溫病,身體發熱,熱而不汗,咳嗽痰多,夜間略有神志不清的表現。需要預防病邪內陷導致神昏,治療方法應以分泄為主。
淡豆豉,炒麥芽,粉前胡,杭菊花,冬桑葉,方通草,雙鉤藤,白殭蠶(三錢),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新會皮,荷葉
(案3)費,右。春溫挾濕,寒熱往來,嘔逆脘悶。治以疏和。
冬桑葉,白蔻仁(四分),佛手柑,嫩白薇,焦米仁,焦建曲,新會皮,法半夏,川鬱金,制小樸,方通草,荷葉,白茯苓
(案4)劉,左。春溫之邪擾於陽明營分,牙衄口臭,脈息滑大。擬以清降,兼顧痘毒未清。
白話文:
藥方
- 淡豆豉
- 炒麥芽
- 粉前胡
- 杭菊花
- 冬桑葉
- 方通草
- 雙鉤藤
- 白殭蠶(三錢)
- 薄荷尖
- 荊芥穗
- 光杏仁
- 新會皮
- 荷葉
病症
- 春溫挾濕
- 寒熱往來
- 嘔逆脘悶
治療原則
- 疏和
藥方
- 冬桑葉
- 白蔻仁(四分)
- 佛手柑
- 嫩白薇
- 焦米仁
- 焦建曲
- 新會皮
- 法半夏
- 川鬱金
- 制小樸
- 方通草
- 荷葉
- 白茯苓
病症
- 春溫之邪擾於陽明營分
- 牙衄口臭
- 脈息滑大
治療原則
- 清降
- 兼顧痘毒未清
藥方
這個藥方包含淡豆豉、炒麥芽、粉前胡、杭菊花、冬桑葉、方通草、雙鉤藤、白殭蠶(三錢)、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新會皮、荷葉等中藥材。
病症
病人出現了春溫挾濕的症狀,表現為寒熱往來、嘔吐、胸悶。
治療原則
這個藥方以疏和為原則,旨在疏散寒濕,和解脾胃。
藥方
這個藥方包含冬桑葉、白蔻仁(四分)、佛手柑、嫩白薇、焦米仁、焦建曲、新會皮、法半夏、川鬱金、制小樸、方通草、荷葉、白茯苓等中藥材。
病症
病人患有春溫之邪擾於陽明營分的病症,表現為牙齦出血、口臭、脈象滑數。
治療原則
這個藥方以清降為原則,旨在清熱解毒,降火消炎,同時兼顧痘毒未清的狀況。
冬桑葉,生甘草,墨旱蓮,新會皮,白茅花,板藍根,綠豆衣,鮮生地,銀花炭,炒荊芥,連翹殼,炒丹皮,炒藕節
(案5)戴,左。身熱漸除,咳嗆脅痛,舌色黃膩。濕邪挾痰,阻於肺絡。治以清泄。
全福花,川貝母,方通草,杭菊花,冬桑葉,粉前胡,白茯苓,淨蟬衣,光杏仁,新會絡,薄荷尖,荊芥穗,枇杷葉,絲瓜絡
白話文:
冬天採收的桑葉,搭配生甘草、墨旱蓮、新會皮、白茅花、板藍根、綠豆衣、鮮生地、銀花炭、炒荊芥、連翹殼、炒丹皮、炒藕節。
患者左邊戴著帽子,體溫逐漸下降,咳嗽伴隨胸側疼痛,舌苔黃膩。這是濕邪夾雜痰液,阻礙肺部的經絡。治療需要清熱泄濕。
處方使用全福花、川貝母、方通草、杭菊花、冬桑葉、粉前胡、白茯苓、淨蟬衣、光杏仁、新會絡、薄荷尖、荊芥穗、枇杷葉、絲瓜絡。
復:身熱漸除,仍咳嗆脘悶,脈息細弦。再以分泄。
冬桑葉,方通草,淨蟬衣,焦光仁,光杏仁,粉前胡,白茯苓,杭菊花,嫩白薇,新會絡,薄荷尖,川鬱金,荷葉,絲瓜絡
白話文:
病情有所改善,身體發燒的情況逐漸減輕,但仍然咳嗽、胸悶,脈搏微弱且有細小的跳動。因此要繼續進行排泄。 配方包括冬季的桑葉、通草、潔淨的蟬皮、炒過的薏苡仁、苦杏仁、粉末狀的紫蘇子、白朮、杭州菊瓣花、幼嫩的白薇、新的柑橘果實和枝條、薄荷尖端、四川鬱金香根以及荷葉等成分。此外還可以加入絲瓜絡來幫助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