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舫醫案》~ 卷上 (6)
卷上 (6)
1. 十五、勞傷
(案1)凌,右。環跳痠痛,背脊痠軟,尾閭尤甚,脈見弦數。最恐由損經而進勞徑,有人身縮短之虞。
吉林須,炙虎脛,炒丹參,金狗脊(炙去毛,一錢五分),制首烏,炙龜板,炒當歸,桑寄生,東白芍,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2)胡,左,三十八。迸力受傷,氣不攝血,血為暴吐。治以和降,兼顧咳嗽。
鹿銜草(一錢五分),仙鶴草(一錢五分),參三七(四分),炙款冬,全福花,炒川斷,光杏仁,白茯苓,新會絡,炙紫菀,川貝母,粉蛤殼,枇杷葉,絲瓜絡
(案3)程,右,廿八。咳嗆綿延,連次失血,一傷於產乳,再傷於毆打,以致頭眩艱寐,潮熱形寒,胸脅肩背皆為引痛,脈見芤弦。治以和養。
北沙參,桑寄生,抱木神,夜交藤,冬蟲草,炒當歸,炒丹參,東白芍,鹿銜草,仙鶴草,炒淮膝,血燕根,絲瓜絡,古文錢(一枚)
(案4)高,左。季脅乃臟會之所,內絡受傷,脅痛頻仍,形黃便血。脈見沉弦,治以疏和。
制香附,焦紅曲,東白芍,煨木香,炒川斷,焦楂炭(三錢),桑寄生,炒丹參,炒杜仲,新會皮,鹿銜草,白歸鬚(一錢五分),絲瓜絡
(案5)胡,右,三十八。迸力傷氣,氣不攝血,血為暴吐,咳嗽神疲,脈見細弦。治以疏和。
全福花,鹿銜草,川貝母,炙款冬,新會絡,仙鶴草,炒川斷,白茯苓,光杏仁,參三七,炙紫菀,粉蛤殼,絲瓜絡,枇杷葉
(案6)顏,左,十八。跌僕受傷,左脅作痛,腹部痞攻,或隱或見,逢節每為發動,近復納食呆鈍,且有脹滿,脈息弦滑。陰虛之體,氣分不調。擬以和養。
全福花,白歸鬚,東白芍,新會絡,猩絳屑(四分),桑寄生,炒川楝,九香蟲,鹿銜草,炒丹參,炒川斷,炒杜仲,絲瓜絡
白話文:
[十五、勞傷]
(案例1) 凌先生,他的右邊環跳部位感到痠痛,背部也感到酸軟,特別是尾骨部分疼痛更為嚴重,他的脈象呈現出弦數的特徵。最令人擔心的是,他可能因損傷了經絡,導致勞損加劇,甚至有可能出現身體縮短的情況。
治療方案包括:吉林須、炙虎脛、炒丹參、金狗脊(需炙去毛)、制首烏、炙龜板、炒當歸、桑寄生、東白芍、宣木瓜、炒杜仲、新會皮、絲瓜絡。
(案例2) 胡先生,年齡38歲,因為過度用力受傷,導致氣血失調,血液突然大量吐出。治療上應以調和降逆為主,同時照顧到他的咳嗽問題。
治療方案包括:鹿銜草、仙鶴草、參三七、炙款冬、全福花、炒川斷、光杏仁、白茯苓、新會絡、炙紫菀、川貝母、粉蛤殼、枇杷葉、絲瓜絡。
(案例3) 程先生,年齡28歲,長期咳嗽不止,多次出血,一方面因為生產哺乳造成傷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受到暴力攻擊所致,導致他頭暈難眠,潮熱怕冷,胸脅、肩膀和背部都感到疼痛,脈象呈現芤弦的特徵。治療上應以滋養調和為主。
治療方案包括:北沙參、桑寄生、抱木神、夜交藤、冬蟲草、炒當歸、炒丹參、東白芍、鹿銜草、仙鶴草、炒淮膝、血燕根、絲瓜絡、古文錢。
(案例4) 高先生,他的季脅部位是臟腑聚集的地方,內部的絡脈受到傷害,導致脅痛頻繁,面色黃,大便帶血。脈象呈現沉弦,治療上應以疏肝和胃為主。
治療方案包括:制香附、焦紅曲、東白芍、煨木香、炒川斷、焦楂炭、桑寄生、炒丹參、炒杜仲、新會皮、鹿銜草、白歸鬚、絲瓜絡。
(案例5) 胡先生,年齡38歲,因為過度用力導致氣血失調,血液突然大量吐出,伴隨咳嗽乏力,脈象細弦。治療上應以疏肝和胃為主。
治療方案包括:全福花、鹿銜草、川貝母、炙款冬、新會絡、仙鶴草、炒川斷、白茯苓、光杏仁、參三七、炙紫菀、粉蛤殼、絲瓜絡、枇杷葉。
(案例6) 顏先生,年齡18歲,因為跌倒受傷,左側脅部感到疼痛,腹部有時隱時現的痞滿感,每逢季節變化就會發作,最近飲食變得遲鈍,並且有脹滿感,脈象弦滑。他是陰虛的體質,氣分不調。治療上應以滋養調和為主。
治療方案包括:全福花、白歸鬚、東白芍、新會絡、猩絳屑、桑寄生、炒川楝、九香蟲、鹿銜草、炒丹參、炒川斷、炒杜仲、絲瓜絡。
2. 十六、春溫
(案1)俞,左。春溫挾濕,身熱微寒,有汗不解,脈見浮滑,舌色帶灰。治以分泄。
淡豆豉,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黑山梔,嫩白薇,焦米仁,炒枳殼,冬桑葉,方通草,白茯苓,炒蔞皮,荷葉,新會皮
(案2)錢,孩,四。春溫身熱,熱而無汗,咳嗆痰多,入夜略有譫語。防內陷神昏,治以分泄。
淡豆豉,炒麥芽,粉前胡,杭菊花,冬桑葉,方通草,雙鉤藤,白殭蠶(三錢),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新會皮,荷葉
(案3)費,右。春溫挾濕,寒熱往來,嘔逆脘悶。治以疏和。
冬桑葉,白蔻仁(四分),佛手柑,嫩白薇,焦米仁,焦建曲,新會皮,法半夏,川鬱金,制小樸,方通草,荷葉,白茯苓
(案4)劉,左。春溫之邪擾於陽明營分,牙衄口臭,脈息滑大。擬以清降,兼顧痘毒未清。
冬桑葉,生甘草,墨旱蓮,新會皮,白茅花,板藍根,綠豆衣,鮮生地,銀花炭,炒荊芥,連翹殼,炒丹皮,炒藕節
(案5)戴,左。身熱漸除,咳嗆脅痛,舌色黃膩。濕邪挾痰,阻於肺絡。治以清泄。
全福花,川貝母,方通草,杭菊花,冬桑葉,粉前胡,白茯苓,淨蟬衣,光杏仁,新會絡,薄荷尖,荊芥穗,枇杷葉,絲瓜絡
復:身熱漸除,仍咳嗆脘悶,脈息細弦。再以分泄。
冬桑葉,方通草,淨蟬衣,焦光仁,光杏仁,粉前胡,白茯苓,杭菊花,嫩白薇,新會絡,薄荷尖,川鬱金,荷葉,絲瓜絡
白話文:
[十六、春季溫病]
(案例1) 俞,左側。春季的溫病夾雜濕氣,身體發熱但伴隨輕微寒意,雖有汗卻不能解熱,脈象呈現浮滑,舌頭顏色帶灰。治療上以分別疏導排解為原則。
藥材包括:淡豆豉、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黑山梔、嫩白薇、焦米仁、炒枳殼、冬桑葉、方通草、白茯苓、炒蔞皮、荷葉、新會皮。
(案例2) 錢,孩子,四歲。春季溫病導致身體發熱,熱但無汗,咳嗽且痰多,在夜晚有略微的胡言亂語。需防止病情進一步陷入,導致神智昏迷,治療上同樣以分別疏導排解為原則。
藥材包括:淡豆豉、炒麥芽、粉前胡、杭菊花、冬桑葉、方通草、雙鉤藤、白殭蠶(三錢)、薄荷尖、荊芥穗、光杏仁、新會皮、荷葉。
(案例3) 費,右側。春季的溫病夾雜濕氣,寒熱交錯,噁心嘔吐,胃部悶痛。治療上以疏導調和為原則。
藥材包括:冬桑葉、白蔻仁(四分)、佛手柑、嫩白薇、焦米仁、焦建曲、新會皮、法半夏、川鬱金、制小樸、方通草、荷葉、白茯苓。
(案例4) 劉,左側。春季的病邪幹擾到陽明營分,導致牙齦出血及口臭,脈象滑大。計劃以清熱降火為主,同時考慮到痘毒尚未清除。
藥材包括:冬桑葉、生甘草、墨旱蓮、新會皮、白茅花、板藍根、綠豆衣、鮮生地、銀花炭、炒荊芥、連翹殼、炒丹皮、炒藕節。
(案例5) 戴,左側。身體發熱逐漸消除,但仍有咳嗽胸痛,舌頭顏色黃膩。濕邪夾雜痰液,阻塞肺部經絡。治療上以清熱排解為原則。
藥材包括:全福花、川貝母、方通草、杭菊花、冬桑葉、粉前胡、白茯苓、淨蟬衣、光杏仁、新會絡、薄荷尖、荊芥穗、枇杷葉、絲瓜絡。
復診:身體發熱逐漸消除,但仍持續咳嗽且胃部悶痛,脈象細弱且帶弦。再次以分別疏導排解為原則。
藥材包括:冬桑葉、方通草、淨蟬衣、焦光仁、光杏仁、粉前胡、白茯苓、杭菊花、嫩白薇、新會絡、薄荷尖、川鬱金、荷葉、絲瓜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