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繩甫先生醫案》~ 四、咳 (1)
四、咳 (1)
1. 四、咳
(案1)(咳兼遺泄)本案重出,見「濕熱」(案6)。
(案2)(咳兼濕痰入絡),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1)。
(案3)(咳兼濕瘡)濕熱無從宣泄,肺金清肅之令不能下行。嗆咳喉痛,牽引胸腹,有如帶束,頭面、頸項、手臂起顆結塊,脈來細弦而數。清化濕熱,兼肅肺氣頗合,宜宗前法進治。
南沙參(四錢),京元參(一錢半),鮮生地(三錢),生甘草(五分),生穀芽(三錢),茯苓皮(三錢),光杏仁(三錢),甜川貝(三錢),瓜蔞皮(三錢),鮮竹茹(一錢),川石斛(三錢),天花粉(三錢),地膚子(三錢),冬瓜子皮(各三錢),燈芯(三尺)
白話文:
咳嗽同時伴隨遺精或咳嗽伴隨濕痰入絡,這兩種情況在之前已經提過了,分別見「濕熱」和「經絡病」篇章。咳嗽同時伴隨濕瘡的情況,是因為濕熱無法宣洩,導致肺金清肅之氣無法下降。患者會出現嗆咳、喉嚨痛、胸腹牽引疼痛,感覺像被束縛一樣,頭面、頸項、手臂出現顆粒狀結塊,脈象細弦而數。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清化濕熱,同時也要肅肺氣,建議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藥方包括南沙參、京元參、鮮生地、生甘草、生穀芽、茯苓皮、光杏仁、甜川貝、瓜蔞皮、鮮竹茹、川石斛、天花粉、地膚子、冬瓜子皮,以及燈芯。
(案4)(外感)飲食不節,兼受風邪,肺不清肅,胃不宣通。嗆咳又作,鼻塞頭痛,胸腹賁響,食入疼脹,脈來浮弦而滑。治宜泄邪肅肺,導滯和胃。
淨蟬衣(一錢半),杭菊花(三錢),生甘草(五分),瓜蔞皮(三錢),光杏仁(三錢),炙內金(三錢),生熟穀芽(各三錢),川石斛(三錢),冬瓜子(三錢),廣皮白(五分),天花粉(三錢),鮮竹茹(三錢)
(案5)(咳兼濕瘡)本案重出,見「濕熱」(案3)。
(案6)(咳兼痰喘)本案重出,見「濕痰」(案6)。
白話文:
這個病人是因飲食不規律,又受了風寒,導致肺氣不清,胃氣不通,出現咳嗽、鼻塞、頭痛、胸腹悶響、吃東西就痛脹,脈象浮而弦滑。治療要以泄除邪氣,清肅肺氣,通導阻塞,和胃為主。藥方使用淨蟬衣、杭菊花、生甘草、瓜蔞皮、光杏仁、炙內金、生熟穀芽、川石斛、冬瓜子、廣皮白、天花粉、鮮竹茹等藥材。
另外,案5「咳兼濕瘡」與「濕熱」(案3)情況相同,案6「咳兼痰喘」與「濕痰」(案6)情況相同。
(案7)(咳兼血)肺金清肅之令下行,嗆咳口乾、咯血內熱、苔黃耳鳴皆退。惟神昏發厥,肢節抽掣,腎陰久虛,水不涵木,肝陽化火,挾痰熱上阻包絡,神明無主,脈來弦滑。治宜益腎清肝,兼化痰熱。
北沙參(四錢),大麥冬(二錢),黑料豆(三錢),甜川貝(三錢),鉤鉤(二錢),云茯神(三錢),花龍齒(二錢),川石斛(二錢),鮮竹茹(一錢),青鉛(一兩),生枳殼(一錢),炙殭蠶(二錢),生牡蠣(四錢),上沉香(二分)
白話文:
(案例七)咳嗽帶血
肺金本應清肅下降,現在卻出現咳嗽、口乾、咯血,說明內熱較盛,苔黃、耳鳴等症狀也都在退去。但病人神志昏迷、抽搐,這是由於腎陰長期虛損,水不能滋養木,肝陽化火,夾帶痰熱上衝,阻礙心包,導致神明失控,脈象弦滑。
治療應以滋陰清肝,兼化痰熱為主。
藥方如下:
- 北沙參(四錢)
- 大麥冬(二錢)
- 黑料豆(三錢)
- 甜川貝(三錢)
- 鉤鉤(二錢)
- 茯神(三錢)
- 龍齒(二錢)
- 川石斛(二錢)
- 鮮竹茹(一錢)
- 青鉛(一兩)
- 生枳殼(一錢)
- 炙殭蠶(二錢)
- 生牡蠣(四錢)
- 上沉香(二分)
注:
- 括號內為藥材名稱的現代標準寫法。
- 錢、兩為古代重量單位,現代可換算成克。
- 藥材的具體用量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
(案8)(咳兼脘痛)肝陽升騰之勢漸平,肺氣肅降,脘痛已止,嗆咳、內熱、口乾、腰痠漸退,惟頭眩心悸,小溲頻數。腎陰久虛,下失封藏之固。脈弦略遲,沉細如常。宜宗前法進治。
北沙參(四錢),女貞子(三錢),川斷(二錢),生草(五分),生杜仲(三錢),荷葉(一角),黑料豆(三錢),生芍藥(一錢半),廣皮白(五分),川石斛(三錢),鮮竹茹(一錢)
(案9)(咳兼疝)肝陽上升,挾濕痰阻塞肺胃,宣布無權。嗆咳,脘悶,飲食少進,疝氣偏墜於右,睪丸脹大作痛,肺郁不舒已可概見,脈來弦滑。治宜清肝化痰,肅肺和胃。
白話文:
這位患者原本咳嗽伴隨脘部疼痛,現在肝陽上亢的勢頭逐漸平緩,肺氣下降,脘痛已經消失。咳嗽、內熱、口乾、腰痠也逐漸減輕,但仍然頭暈心悸,小便頻數。這是因為腎陰長期虛弱,導致下焦失於封藏的作用。脈象弦細略遲,沉細如常。宜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進行治療。
這位患者咳嗽伴隨疝氣,這是因為肝陽上亢,挾帶著濕痰阻塞了肺胃,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為咳嗽、脘部悶脹、食慾不振,疝氣偏墜於右側,睪丸腫脹疼痛,肺氣鬱結的情況也很明顯,脈象弦滑。治療應以清肝化痰,肅肺和胃為主。
冬桑葉(一錢半),淡豆豉(二錢),嫩桔梗(一錢半),冬瓜子(三錢),川石斛(三錢),炒竹茹(一錢),薄橘紅(一錢),炙內金(二錢),白茯苓(三錢),生甘草(五分),生熟穀芽(各四錢)
(案10)(外感)肺腎陰虛,濕熱下注,膀胱氣化無權。屢次遺精,溲前帶濁,感冒逡,清肅無權,間或嗆咳,脈弦已退,風邪外解。治宜益腎化濕,兼清肺氣。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二錢),女貞子(三錢),川貝母(三錢),生穀芽(四錢),瓜蔞子(三錢),川楝肉(一錢半),川石斛(三錢),冬瓜子(四錢),忍冬藤(三錢)
白話文:
桑葉(一錢半)、淡豆豉(二錢)、嫩桔梗(一錢半)、冬瓜子(三錢)、川石斛(三錢)、炒竹茹(一錢)、薄橘紅(一錢)、炙內金(二錢)、白茯苓(三錢)、生甘草(五分)、生熟穀芽(各四錢)。
這是治療肺腎陰虛、濕熱下注、膀胱氣化無力的藥方。患者經常遺精,小便前帶有濁液,感冒後身體虛弱,難以恢復,偶爾咳嗽,脈象弦數已退,風邪已解。治療方法應以滋補腎陰、化除濕氣,兼顧清熱肺氣為主。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二錢)、女貞子(三錢)、川貝母(三錢)、生穀芽(四錢)、瓜蔞子(三錢)、川楝肉(一錢半)、川石斛(三錢)、冬瓜子(四錢)、忍冬藤(三錢)。
(案11)(咳兼筋絡)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8)。
(案12)(乾血咳)居經不行已三閱月,嗆咳內熱,口渴引飲,飲食少進。肝鬱化火,銷鑠肺胃陰液,肺失清肅之權,胃少衝和之氣。脈來弦細軟,入夜神迷譫語,乾血癆症已成。姑擬育陰制陽。
北沙參(三錢),大麥冬(三錢),生甘草(五分),左牡蠣(四錢),女貞子(三錢),甜杏仁(三錢),川石斛(四錢),瓜蔞皮(四錢),南沙參(四錢),南楂炭(三錢),鮮竹茹(一錢半),天花粉(三錢),川貝母(三錢),炙內金(三錢),生白芍(一錢半),藕節(一枚)
白話文:
這個案例與之前的「經絡病」症狀類似,詳細內容可參考「案8」。
患者已經停經三個月,咳嗽伴隨內熱,口渴想喝水,食慾不振。由於肝氣鬱結化火,導致肺胃陰液虧損,肺臟失去清肅的功能,胃氣也變得虛弱。脈象細軟而弦,夜間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乾血癆症已經形成。治療方案以滋陰降火為主。
(案13)(初診,乾血勞咳)陰血久虛,肝陽升騰無制,銷鑠肺陰,金受火刑,清肅無權。嗆咳,內熱,口乾,頭眩,臥難著右。居經不行已三閱月,脈來弦細而數。勢已入損,治宜養血清肝,兼肅肺氣。
冬青子(三錢),生白芍(一錢半),甜杏仁(三錢),左牡蠣(四錢),北沙參(四錢),生甘草(五分),甜川貝(三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冬瓜子(四錢)
(案14)(復診,乾血勞咳)肝陽升騰之勢漸平,胃氣下降,內熱、口乾較前已減。惟嗆咳,頭眩,臥難著右,居經不行已三月,肺陰久虛,清肅無權,脈弦略退,細數如常。宜宗前法進治。
白話文:
患者初診時,因長期陰血虛損,導致肝陽上亢無法控制,進而耗損肺陰,就像金屬受火焚燒一樣,肺氣失於清肅。表現為咳嗽、口乾、頭暈,睡覺時難以側臥右側。此外,月經已經停經三個月,脈象細弦而數。病情已經進入損傷階段,治療應以養血清肝、兼顧肅肺氣為主。
患者復診時,肝陽上亢的趨勢有所減緩,胃氣下降,口乾、內熱也比之前減輕。但咳嗽、頭暈、難以側臥右側的症状仍然存在,月經已經停經三個月,說明肺陰長期虛損,清肅功能不足。脈象弦數略有減退,但仍細而數。應繼續沿用前方的藥方進行治療。
女貞子(三錢),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北沙參(四錢),鮮竹茹(一錢),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甜杏仁(三錢),生穀芽(四錢),冬瓜子(四錢),廣皮白(五分),黑料豆(三錢),川石斛(三錢)
(案15)(咳兼血)肝陽上亢之勢漸平,脾有復振之權。痰帶血絲已止,內熱、氣急、大便溏薄均減,尚未盡退,嗆咳作惡。肺腎陰虛已極,胃氣宣布無權,脈弦略退,沉細如常。宜宗前法進治。
北沙參(四錢),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白茯苓(四錢),蓮子(十粒),生懷藥(三錢),黑料豆(三錢),生杜仲(三錢),川貝母(三錢),川石斛(三錢),廣皮白(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
白話文:
這兩張醫方都是針對咳嗽伴隨咳血的患者,並且有不同側重。
第一方
主要是針對肝陽上亢、肺腎陰虛、胃氣虛弱等症狀。其中女貞子、生白芍、生甘草、川貝母等滋陰潤肺,北沙參、鮮竹茹、瓜蔞皮等清熱化痰,甜杏仁、生穀芽、冬瓜子等潤肺止咳,黑料豆、川石斛等補腎滋陰。
第二方
則更偏向於補益脾腎,並且加入了蓮子、生懷藥、生杜仲等補益氣血、固腎精的藥物。此外,白茯苓、生穀芽、熟穀芽等也具有健脾化濕、清熱止咳的作用。
總之,兩張醫方都側重於滋陰潤肺、清熱化痰、補益脾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應用。
(案16)(咳兼衄)肝陽升騰之勢已緩,肺金清肅之令下行,內熱、口乾、衄血已止,納穀不易消化、嗆咳、氣急皆減,尚未盡退。肺腎陰虛,攝納無權,脈來沉細。宜宗前法進治。
女貞子(三錢),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北沙參(四錢),川石斛(三錢),瓜蔞皮(三錢),川貝母(三錢),冬瓜子(四錢),大生地(三錢),生穀芽(四錢),雞內金(三錢),甜杏仁(三錢),廣皮白(八分),毛燕(三錢,絹包,煎湯代水)
(案17)(咳兼濕痰入絡,兼喘)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10)。
白話文:
病人咳嗽帶血的症状已減輕,肺部機能恢復,內熱、口乾、流鼻血都已停止,食慾不振、咳嗽、呼吸急促也都減輕,但尚未完全恢復。肺腎陰虛,吸收能力減弱,脈象沉細。建議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
藥方如下:女貞子三錢,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北沙參四錢,川石斛三錢,瓜蔞皮三錢,川貝母三錢,冬瓜子四錢,大生地三錢,生穀芽四錢,雞內金三錢,甜杏仁三錢,廣皮白八分,毛燕三錢(用絹布包好,煎湯代水)。
另外,咳嗽伴隨濕痰入絡,並有喘息的症状,可以參考「經絡病」中第10案的治療方案。
(案18)(咳兼胸脅痛)本案重出,見「濕痰」(案12)。
(案19)(咳牽胸背)肝陽升騰之勢漸平,津液宣布,內熱、苔黃膩皆退。惟嗆咳氣急,牽引胸背不舒,肢節痠痛,夜寐不酣。肺陰久虛,清肅無權,脈弦略退,沉細如常。宜宗前法進治。
大白芍(一錢半),生草(五分),女貞子(三錢),生杜仲(三錢),生穀芽(三錢),雲茯苓(二錢),北沙參(四錢),甜川貝(三錢),瓜蔞皮(三錢),鮮竹茹(一錢),川石斛(三錢),黑料豆(三錢),冬瓜子(四錢),甜杏仁(三錢),生梨(五片)
(案20)(外感)風邪外解,氣機流行,發熱較前大減,尚未盡退。咳嗽氣急,甚則鼻扇。餘邪未清,挾痰熱銷鑠津液,肺氣肅降無權。脈來弦滑。治宜生金肅肺,兼泄餘邪。
白話文:
(案18)(咳兼胸脅痛)
本案症狀重複出現,請參考「濕痰」(案12)。
(案19)(咳牽胸背)
肝陽上升的勢頭逐漸平緩,津液分泌恢復正常,內熱、舌苔黃膩都已退去。但仍然出現嗆咳、呼吸急促,伴隨胸背部不適、四肢關節酸痛,夜間難以入睡。這是因為肺陰長期虛弱,清肅之氣不足,脈象弦緊略微減弱,變得沉細如常。建議繼續服用之前所開的藥方。
藥方
- 大白芍(一錢半)
- 生草(五分)
- 女貞子(三錢)
- 生杜仲(三錢)
- 生穀芽(三錢)
- 雲茯苓(二錢)
- 北沙參(四錢)
- 甜川貝(三錢)
- 瓜蔞皮(三錢)
- 鮮竹茹(一錢)
- 川石斛(三錢)
- 黑料豆(三錢)
- 冬瓜子(四錢)
- 甜杏仁(三錢)
- 生梨(五片)
(案20)(外感)
風寒外邪已經得到緩解,氣機運行正常,發熱情況比之前明顯減輕,但尚未完全退去。仍然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出現鼻扇。由於餘邪未盡,夾雜痰熱消耗津液,導致肺氣肅降無力。脈象弦滑。治療應以生金肅肺為主,同時兼顧泄去餘邪。
註解
- 錢、分:古代重量單位,一錢等於十分。
- 案12、19、20:指代不同的病案。
- 濕痰:指痰濕凝聚在肺經,導致咳嗽痰多等症狀。
- 肝陽升騰:指肝火上炎,導致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狀。
- 肺陰:指肺臟的陰氣,具有滋潤肺臟、清熱解毒的作用。
- 生金肅肺:指用金屬性質的藥物,清熱潤肺,降氣止咳。
- 泄餘邪:指將體內殘留的病邪排出體外。
川石斛(三錢),生甘草(五分),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一錢半),廣皮白(五分),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天花粉(三錢),南沙參(四錢),鮮竹茹(一錢半),光杏仁(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穀芽(四錢),白茯苓(三錢)
(案21)(外感)風熱留戀氣分,肺失清肅之權。發熱咳嗽,不思飲食,大便不暢。肺與大腸相表裡,臟氣不和則府氣不宣,脈來浮弦。治宜生津泄邪,兼肅肺氣。
淨蟬衣(一錢),薄荷葉(一錢),生甘草(五分),川石斛(三錢),瓜蔞皮(三錢),大貝母(三錢),光杏仁(三錢),冬瓜仁(三錢),天花粉(三錢),生穀芽(四錢),鮮竹茹(三錢)
白話文:
川石斛、生甘草、淡豆豉、黑山梔、廣皮白、川貝母、瓜蔞皮、天花粉、南沙參、鮮竹茹、光杏仁、冬瓜子、生穀芽、白茯苓,這些藥材可以用來治療因風熱留戀氣分,導致肺失清肅之權,出現發熱咳嗽、不思飲食、大便不暢等症狀。肺與大腸相表裡,臟氣不和則府氣不宣,脈象浮弦。這個方子以生津泄邪、兼肅肺氣為治法。
淨蟬衣、薄荷葉、生甘草、川石斛、瓜蔞皮、大貝母、光杏仁、冬瓜仁、天花粉、生穀芽、鮮竹茹,這些藥材可以治療同樣的症狀。
(案22)(咳兼血)《經》謂「形寒飲冷則傷肺」。前月初著寒,咳嗽延今月餘,咳嗽雖減,肺陰受傷,絡血上溢,內熱口乾,脈來弦細而數。勢已入損,治宜清養肺陰,兼化痰熱。
京元參(一錢),北沙參(四錢),女貞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生甘草(五分),生白芍(一錢半),甜川貝(二錢),冬蟲夏草(五分),川石斛(三錢),瓜蔞皮(四錢),鮮生地(四錢)
改方:加甜杏仁(三錢)、燈芯(三尺)
(案23)(咳兼鼻血)嗆咳氣急、鼻塞有血較前已減,肺金清肅之令下行。惟乍寒乍熱,脘悶咯血,大便不暢。痰熱銷鑠胃陰,胃氣宣布無權,脈來沉滑。治宜清化痰熱,肅肺和胃。
白話文:
這是一個咳嗽帶血的病人。古籍記載:「身體寒冷,飲用冰涼的食物,就會傷及肺部。」病人一個月前受寒,咳嗽持續一個多月,雖然咳嗽減輕,但肺部的陰液已經受損,導致血液上涌,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脈象細而數。情況已經到了損傷的程度,治療應該以清養肺陰,並化解痰熱為主。
這是一個咳嗽帶鼻血的病人。病人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血的症狀比之前有所減輕,說明肺部已經開始清肅下降。但是,病人時冷時熱,胸悶、咯血,大便不暢。這是因為痰熱灼傷了胃部的陰液,導致胃氣無法正常運行,脈象沉而滑。治療應該以清化痰熱、肅清肺氣、調和胃氣為主。
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南沙參(四錢),牡丹皮(一錢半),杭菊花(二錢),川石斛(三錢),京元參(一錢),生甘草(五分),光杏仁(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穀芽(四錢),鮮竹茹(一錢半),白茅根(去心,二錢),生梨(五片)
膏滋方
吉林參鬚(二兩,另煎),北沙參(八兩),大生地(六兩),女貞子(六兩),廣皮白(二兩),生白芍(三兩),生甘草(一兩),大玉竹(六兩),甜川貝(六兩),懷山藥(四兩),瓜蔞皮(六兩),川石斛(六兩),云茯神(四兩),元參心(二兩),甜杏仁(六兩),冬瓜子(八兩),生穀芽(八兩),燈芯(卅尺)
白話文:
膏滋方
組成:
- 川貝母 (三錢)
- 瓜蔞皮 (三錢)
- 南沙參 (四錢)
- 牡丹皮 (一錢半)
- 杭菊花 (二錢)
- 川石斛 (三錢)
- 京元參 (一錢)
- 生甘草 (五分)
- 光杏仁 (三錢)
- 冬瓜子 (四錢)
- 生穀芽 (四錢)
- 鮮竹茹 (一錢半)
- 白茅根 (去心,二錢)
- 生梨 (五片)
另煎:
- 吉林參鬚 (二兩)
其他藥材:
- 北沙參 (八兩)
- 大生地 (六兩)
- 女貞子 (六兩)
- 廣皮白 (二兩)
- 生白芍 (三兩)
- 生甘草 (一兩)
- 大玉竹 (六兩)
- 甜川貝 (六兩)
- 懷山藥 (四兩)
- 瓜蔞皮 (六兩)
- 川石斛 (六兩)
- 云茯神 (四兩)
- 元參心 (二兩)
- 甜杏仁 (六兩)
- 冬瓜子 (八兩)
- 生穀芽 (八兩)
- 燈芯 (卅尺)
說明:
- 此方為膏滋方,需要將藥材煎煮成膏狀後服用。
- 參鬚需另外煎煮,再與其他藥材混合。
- 方中藥材的用量以兩、錢、分計算,需根據醫師囑咐調整。
上藥煎三次取汁,冰糖一斤收膏。
(案24)(咳兼血)血分之熱已清,早起咯血已止,飲食加增,胃氣流行。惟肺陰尚虛,清肅無權,嗆咳氣急雖減,而未盡退,脈來緩滑。治宜清養肺陰,兼化痰熱。
大玉竹(二錢),北沙參(四錢),生甘草(五分),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天花粉(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穀芽(四錢),廣皮白(五分),鮮竹茹(一錢)
(案25)(咳兼痔)陰血久虛,肝陽上升,消灼肺胃陰液,氣機肅降無權。嗆咳,內熱,口乾,脘悶,喉際作梗,頭眩神倦,痰味熱腥,痔瘡下血。濕熱內蘊已著,脈來細數。治宜清肝和胃,肅肺化濕。
白話文:
患者原本因血分熱盛而導致咳血,現在血熱已消,早晨起來也不再咯血,食慾也好了許多,胃氣運行正常。但是肺陰依然不足,清肅之氣不足,因此雖然咳嗽氣急有所減輕,但尚未完全消失,脈象呈現緩滑。治療應以清養肺陰,兼化痰熱為原則。
藥方:大玉竹二錢,北沙參四錢,生甘草五分,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天花粉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穀芽四錢,廣皮白五分,鮮竹茹一錢。
患者因陰血長期不足,導致肝陽上亢,灼傷肺胃陰液,氣機下降無力。表現為嗆咳、內熱、口乾、胸悶、喉嚨異物感、頭暈乏力、痰液腥臭,並伴有痔瘡出血。濕熱內蘊已久,脈象細數。治療應以清肝和胃,肅肺化濕為原則。
冬青子(三錢),鮮生地(八錢),南沙參(四錢),炒槐米(三錢),地榆炭(一錢半),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鮮竹茹(一錢),冬瓜子(四錢),生穀芽(四錢),甜杏仁(三錢),忍冬藤(三錢)
(案26)(咳兼濕痰入絡)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11)。
(案27)(咳兼喘)濕痰漸化,肺金清肅之令下行,嗆咳氣喘未發。惟飲食過多不易消化,胸脘氣覺不舒。脾土未健,運化無權,脈來沉細。治宜甘溫運脾,化痰肅肺。
吉林參鬚(八分),全當歸(二錢),生苡仁(三錢),生杜仲(三錢),香櫞皮(一錢),黑料豆(三錢),薄橘紅(一錢),製半夏(一錢半),江枳實(一錢),海浮石(三錢),瓜蔞皮(三錢),川貝母(三錢),六神麯(三錢),甜杏仁(三錢),紫蘇子(一錢半),炙紫菀(一錢半),冬瓜子(三錢)
白話文:
吉林參鬚、全當歸、生苡仁、生杜仲、香櫞皮、黑料豆、薄橘紅、製半夏、江枳實、海浮石、瓜蔞皮、川貝母、六神麯、甜杏仁、紫蘇子、炙紫菀、冬瓜子,各取適量,按照比例混合使用。
註解
此方劑可能用於治療咳嗽伴隨喘息的症狀。
其他內容
- (案26)(咳兼濕痰入絡)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11)。
- 此句的意思是說,這個咳嗽伴隨濕痰入絡的病症,在之前「經絡病」的第11個案例中已經出現過,可以參考之前的案例。
- (案27)(咳兼喘)濕痰漸化,肺金清肅之令下行,嗆咳氣喘未發。惟飲食過多不易消化,胸脘氣覺不舒。脾土未健,運化無權,脈來沉細。治宜甘溫運脾,化痰肅肺。
- 此句是對咳嗽伴隨喘息病症的分析,認為是濕痰逐漸轉化,肺氣不足導致清肅之氣下降,引起嗆咳和氣喘。但由於飲食過多不易消化,造成脾胃虛弱,影響了氣血運化,導致脈象沉細。因此治療方案應以甘溫補脾,化痰肅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