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繩甫先生醫案》~ 三、濕痰 (2)

回本書目錄

三、濕痰 (2)

1. 三、濕痰

高麗參(一錢),西洋參(一錢),大白芍(一錢半),陳廣皮(一錢),黑料豆(二錢),左牡蠣(四錢),焦苡仁(二錢),生熟穀芽(各四錢),佩蘭葉(一錢半),冬瓜子(四錢),生杜仲(三錢),紅棗(五枚)

(案10)本案重出,見「經絡病」(案7)。

(案11)濕痰漸化,氣機宣布,胸腹漸舒,尚未通暢,內熱口乾,頭眩目赤,納穀運化不速,脾腎久虛,肝陽上亢,耗氣灼陰,流灌失職,脈來沉弦。宜宗前法進治。

杭甘菊(二錢),京元參(一錢半),茯苓皮(四錢),車前子(二錢),燈芯(三尺),瓜蔞皮(三錢),冬瓜子(四錢),牡丹皮(二錢),冬桑葉(一錢半),淡竹茹(一錢半),川石斛(三錢),炙內金(三錢),川貝母(三錢)

(案12)肝氣上升,克脾犯胃,土受木製,運化無權,積濕生痰,阻塞氣機。胸脅作痛,受寒咳嗽,濕痰凝結已著,脈來細弦,居經不行,已經四載。治宜養血潤肝,扶土化痰。

北沙參(四錢),大白芍(一錢半),金鈴子(一錢半),左牡蠣(四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薄橘紅(八分),冬瓜仁(四錢),冬青子(三錢),白茯苓(三錢),甜杏仁(三錢),生穀芽(四錢)

(案13)脾腎久虛,中失運化之權,下少生髮之氣,積濕生痰,阻塞氣機。胸腹脹痛賁響,大便或溏或結,便後帶血,脈來細弦。治宜化濕消痰,宣通氣機。

陳廣皮(一錢),製半夏(一錢半),赤茯苓(二錢),金香附(一錢半),生熟穀芽(各四錢),蓽澄茄(一錢半),全當歸(二錢),冬瓜子(四錢),烏藥(一錢),陳香櫞皮(一錢)

(案14)脾腎久虛,中失運化之權,下少生髮之氣,積濕生痰,阻塞胃氣,不能下降。胸腹脅肋脹痛,納穀無多,脈來細弦。治宜滲濕化痰,兼和胃氣。

陳廣皮(一錢),製半夏(一錢半),赤茯苓(三錢),南沙參(四錢),酒黃連(一分),淡吳萸(一分),大白芍(一錢半),左牡蠣(四錢),川楝肉(一錢半),宣木瓜(一錢半),冬瓜子皮(各三錢),生熟穀芽(各四錢)

(案15)納穀無多,不易消化,口乾破碎,腿足怯冷,大便溏薄,每日二三行。腎氣久虛,肝陽上升,濕痰阻塞,胃氣宣布無權,脈來沉細而弦。益腎清肝,化痰和胃頗合,宗前法進治。

吉林參鬚(五分),北沙參(四錢),白茯苓(二錢),粉甘草(五分),生熟穀芽(各四錢),益智仁(一錢半),生杜仲(三錢),白芍藥(一錢半),茅蒼朮(黑芝麻拌蒸,一錢半),大棗(二枚),薄橘紅(一錢),生苡仁(三錢),冬瓜子(四錢),甜川貝(三錢)

白話文:

三、濕痰

幾個案例都描述了因濕痰導致的症狀及不同的治療方案。

案例一(案10): 此案例與「經絡病」中的案例7重複。

案例二(案11): 濕痰逐漸好轉,氣機開始運行,胸腹感覺舒適,但尚未完全通暢。患者伴有內熱口乾、頭暈目赤、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以及脾腎虧虛、肝陽上亢等問題,導致氣陰兩虛。脈象沉弦。建議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 這處用藥包含:杭甘菊、京元參、茯苓皮、車前子、燈芯、瓜蔞皮、冬瓜子、牡丹皮、冬桑葉、淡竹茹、川石斛、炙內金、川貝母。

案例三(案12): 肝氣上升,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濕痰產生,阻塞氣機。症狀包括胸脅疼痛、受寒咳嗽、濕痰凝結,脈象細弦,月經停經四年。治療應著重養血潤肝,化痰。此處用藥包含:北沙參、大白芍、金鈴子、左牡蠣、瓜蔞皮、川石斛、薄橘紅、冬瓜仁、冬青子、白茯苓、甜杏仁、生穀芽。

案例四(案13): 脾腎虧虛,導致運化功能失調,濕痰積聚,阻塞氣機。症狀包括胸腹脹痛、腸鳴、大便時溏時堅,便血,脈象細弦。治療應以化濕消痰,疏通氣機為主。此處用藥包含:陳廣皮、製半夏、赤茯苓、金香附、生熟穀芽、蓽澄茄、全當歸、冬瓜子、烏藥、陳香櫞皮。

案例五(案14): 脾腎虧虛,導致運化功能失調,濕痰積聚,阻塞胃氣,影響胃氣下行。症狀包括胸腹脅肋脹痛、食慾不振,脈象細弦。治療應以滲濕化痰,兼顧調理胃氣。此處用藥包含:陳廣皮、製半夏、赤茯苓、南沙參、酒黃連、淡吳萸、大白芍、左牡蠣、川楝肉、宣木瓜、冬瓜子皮、生熟穀芽。

案例六(案15): 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口乾、肢體畏寒,大便溏稀,每日二三次。腎氣虧虛,肝陽上亢,濕痰阻塞,胃氣虛弱。脈象沉細弦。治療應以益腎清肝,化痰和胃為主,並參考之前的治療方法。此處用藥包含:吉林參鬚、北沙參、白茯苓、粉甘草、生熟穀芽、益智仁、生杜仲、白芍藥、茅蒼朮、大棗、薄橘紅、生苡仁、冬瓜子、甜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