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繩甫先生醫案》~ 五、外感
五、外感
1. 五、外感
(案1)本案重出,見「咳」(案4)。
(案2)外感風邪,化熱灼津,肺失清肅,發熱已經三候未解,日輕夜重,每逢子時其熱更熾,交寅方覺輕減。近日大便泄瀉,肺邪下迫大腸,傳道失職,津液愈傷,氣失所養,中無砥柱,肌肉消瘦,面浮肢腫,苔白不渴,脈來細弱。邪少虛多,脫象已著,姑擬生津,兼泄邪法以望轉機。
別直參(一錢),茅蒼朮(一錢),川桂枝(八分),生白芍(一錢半),生甘草(五分),陳廣皮(一錢),老蘇梗(三錢),赤茯苓(二錢),青防風(一錢),生熟穀芽(各四錢),姜半夏(一錢半)
白話文:
這個病症之前已經出現過,可以參考「咳」的案例。病人是外感風寒,化熱傷津,導致肺氣失調,發熱已經三天沒有退,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尤其在子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最熱,到了寅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才減輕。最近大便溏瀉,是因為肺邪下移,影響到腸道,導致津液流失,氣血不足,身體虛弱,肌肉消瘦,面浮肢腫,舌苔白潤,口不渴,脈搏細弱。現在邪氣少,虛弱多,已經出現脫症,暫時以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方法,期望病情能轉好。
(案3)外感風邪,挾食滯淆亂清濁,升降失常。大便泄瀉,少腹作痛,頭眩且脹,口乾苔白,脈來弦細。虛體受邪,必以祛邪為先,外解風寒,內消食滯,清濁自分,邪退正安,河間治法不外乎此。治宜泄邪消食,升清降濁。
老蘇梗(一錢半),嫩桔梗(一錢),粉葛根(二錢),生草(五分),六神麯(四錢),江枳殼(一錢),赤茯苓(二錢),冬瓜子(四錢),川通草(五分),車前子(二錢),川石斛(三錢),香連丸(一錢),生熟穀芽(各四錢),荷葉(一角)
白話文:
這是一個患者因風寒入侵,又加上吃太多食物積滯,導致身體機能失衡的案例。表現為拉肚子、肚子痛、頭暈、口乾舌苔白、脈象細弱等症狀。由於患者體質虛弱,需要先驅除外邪,再消除食積,使身體恢復正常運作。
醫生開的藥方旨在驅除邪氣、消食化積,並且幫助身體恢復正常運作。藥方中的每一味藥材都具有特定的功效,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案4)進泄邪消食、升清降濁法,發熱已退,邪從外泄。惟內陷腸胃之邪,因體虛氣弱,難以外透,挾食滯耗氣灼營,泄瀉轉為痢疾,紅白俱下,少腹作痛,舌苔白膩,口不作干,脈來弦細。脈症細參,正虛邪陷,非養正透邪,下痢安有止期?症勢非可輕視。治宜補散兼行,佐以消導。
嫩桔梗(一錢),粉葛根(二錢),荊芥穗(一錢),青防風(一錢),荷葉(一角),吉林參鬚(一錢),生白朮(一錢),生甘草(五分),茅蒼朮(一錢),赤茯苓(二錢),焦山楂(三錢),六神麯(三錢),江枳殼(一錢),大腹皮(二錢),陳廣皮(一錢)
白話文:
患者原本發熱,經治療後退燒,邪氣已從體表排出。但內陷腸胃的邪氣,因體質虛弱,難以完全排出體外,導致食積滯留,耗損元氣,灼傷營氣,瀉泄轉為痢疾,排出紅白混雜的糞便,腹部疼痛,舌苔白膩,口不乾燥,脈象弦細。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患者正氣虛弱,邪氣內陷,若不滋補正氣,驅除邪氣,痢疾將難以痊癒,病情不容輕視。應採取補氣散寒,兼顧消導的治療方案。方劑使用嫩桔梗、粉葛根、荊芥穗、青防風、荷葉、吉林參鬚、生白朮、生甘草、茅蒼朮、赤茯苓、焦山楂、六神麯、江枳殼、大腹皮、陳廣皮等藥材。
(案5)濕熱已化,清升濁降,下痢已止,大便雖溏頗暢。前日惡寒發熱,風邪乘虛而入,遏抑營衛,內熱口乾,餘邪未清,胃失降令,脈來弦滑。治宜清餘邪,甘潤和胃。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二錢),川石斛(三錢),赤苓(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甘草(五分),大貝母(三錢),廣皮白(八分),生熟穀芽(各四錢),鮮荷梗(五寸)
(案6)感受風寒,挾素蘊之濕痰,阻塞氣機,肺不清肅,胃不宣通。脘悶腹痛,二便不甚通利,嘔吐痰水,肢節陰酸,神倦力乏,脈來浮弦。治宜泄邪化痰,肅肺和胃。
白話文:
(案5)
濕熱已經消退,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腹瀉已經止住,大便雖然偏軟但排泄通暢。前幾天出現惡寒發熱,風邪趁機侵入身體,阻礙營氣衛氣的運行,導致內熱口乾,餘邪未除,胃氣失調,脈象弦滑。治療應以清餘邪、甘潤和胃為主。
藥方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二錢)、川石斛(三錢)、赤苓(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甘草(五分)、大貝母(三錢)、廣皮白(八分)、生熟穀芽(各四錢)、鮮荷梗(五寸)
(案6)
感受風寒,加上原本體內積存的濕痰,阻塞氣機,肺部不能清肅,胃氣不能通暢。出現胸悶腹痛,大小便不順暢,嘔吐痰水,四肢關節痠痛,精神倦怠乏力,脈象浮弦。治療應以泄邪化痰、肅肺和胃為主。
老蘇梗(三錢),冬桑葉(一錢半),酒川連(二分),淡吳萸(二分),冬瓜子(四錢),薄橘紅(八分),淡竹茹(一錢半),荷梗(一尺),白茯苓(三錢),光杏仁(三錢),生熟穀芽(各四錢)
(案7)本案重出,見「咳」(案21)。
(案8)風邪外解,榮衛流行,惡寒發熱已退。惟知飢少納,頭昏神倦。胃氣未和,宣布無權,調和胃氣,不外甘平。脈來細弱。治宜甘平養胃。
人參鬚(五分),北沙參(四錢),大白芍(一錢半),粉甘草(五分),白茯苓(三錢),女貞子(三錢),甜川貝(三錢),瓜蔞皮(三錢),薄橘紅(八分),冬瓜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紅棗(五枚)
白話文:
老蘇梗三錢,冬桑葉一錢半,酒川連二分,淡吳萸二分,冬瓜子四錢,薄橘紅八分,淡竹茹一錢半,荷梗一尺,白茯苓三錢,光杏仁三錢,生熟穀芽各四錢。
這個方子之前已經出現過,可以參考「咳」的方子(案21)。
這個症狀是風寒外解,營衛氣血運行不暢,惡寒發熱已經退去。病人只感到飢餓但食慾不佳,頭昏乏力,精神倦怠。胃氣尚未恢復,消化功能也比較弱,需要調理胃氣,而甘平性質的藥物最適合。脈象細弱。治療方案應該是採用甘平的藥物來滋養胃氣。
人參鬚五分,北沙參四錢,大白芍一錢半,粉甘草五分,白茯苓三錢,女貞子三錢,甜川貝三錢,瓜蔞皮三錢,薄橘紅八分,冬瓜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紅棗五枚。
(案9)外感風寒,肺失清肅之權。惡寒咳嗽,小溲色黃,胸脘不舒,納穀無多。濕痰阻胃,氣不通降,脈來浮弦。治宜泄邪肅肺,化痰和胃。
光杏仁(三錢),老蘇梗(三錢),粉甘草(五分),茯苓皮(三錢),淨蟬衣(一錢半),大貝母(三錢),薄橘紅(一錢),冬瓜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川通草(五分),荷葉(一角)
白話文:
病症
患者因外感風寒,導致肺部失去清肅功能,出現惡寒咳嗽、小便顏色發黃、胸脘不適、食慾不振等症狀。由於濕痰阻滯胃部,氣機不通暢,下降無力,脈象浮弦。
治療原則
應以泄除邪氣,肅清肺氣,化解痰濕,和胃降氣為治療原則。
藥方
- 光杏仁:三錢
- 老蘇梗:三錢
- 粉甘草:五分
- 茯苓皮:三錢
- 淨蟬衣:一錢半
- 大貝母:三錢
- 薄橘紅:一錢
- 冬瓜子:四錢
- 生穀芽:四錢
- 熟穀芽:四錢
- 川通草:五分
- 荷葉:一角
注
- 現代醫學中,"錢"和"分"是中藥劑量單位,分別相當於3.75克和0.375克。
- 藥方中的每種藥材都有其特定的功效,例如杏仁可以止咳化痰,蘇梗可以降氣止咳,甘草可以調和藥性,茯苓可以利水消腫,蟬衣可以散熱解表,貝母可以止咳化痰,橘紅可以理氣化痰,冬瓜子可以利水消腫,穀芽可以健脾開胃,通草可以通淋利水,荷葉可以清熱解暑。
- 該藥方僅供參考,實際用藥需根據患者的具体情況,在醫師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