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醫案》~ 二、瘧疾門(二十四方)

回本書目錄

二、瘧疾門(二十四方)

1. 二、瘧疾門(二十四方)

(案1)瘧用截止乃致壯熱一晝夜。弄巧成拙,可笑可笑。

大棗甘草,加杏仁、川樸、柴胡桂枝黃芩

(案2)深秋一瘧,藥難奏功。

鱉甲(五兩),龜甲(七錢),穿山甲(七分)

(案3)日瘧轉間,邪伏愈深,何拔松之有?

二陳湯,黃芩,柴胡,鱉甲,姜,棗

(案4)帶瘧煩勞,遂為瘧癆。藥餌難治,當即歸養。

歸芍異功散,姜,棗

(案5)不能忘情,瘧止又來。

四獸飲

(案6)瘧用截止,經至即止,舌絳煩渴,晝明夜語,邪陷血室,最恐陡厥,大險症也。

犀角地黃湯加柴胡、黃芩、豆豉、甘草、澤蘭、楂炭

(案7)邪入三陰,瘧來無定,營衛不和,正不勝邪。

二陳湯,首烏,歸身,鱉甲,姜,棗

(案8)陰瘧淹纏百日,近增咳嗆,形神色脈空虛,項背筋惕,病在沖督。歷來守不服藥,為中醫之戒,恐其因循成怯,不得不為熟籌之。

首烏,龜甲,知母,歸身,鹿角霜,鱉甲,麥冬,(此名鹿首正陽丹

(案9)積勞傷陽之體,伏邪發在深秋,瘧來有寒無熱,邪在陰分。

鱉甲,半夏威靈仙鹿角霜,生草,薑棗

(案10)三瘧邪伏在陰也,便溏脈遲。脾腎之陽已衰,當先溫陽截藥。

真武湯加牛膝

(案11)三瘧淹纏,正氣日漸消磨,脈左弦右滑,舌絳,膚黃,遍身瘙癢。濕熱風痰混伏擾亂。若不疏風滌痰,其正焉能支持?

威靈仙,知母,半夏,茯苓,穿山甲,草果仁,橘紅,姜,棗

(案12)瘧發三陰,纏淹四月,脈細數,胸悶舌紅,神倦形削,正氣已虛,邪又未達,理之不易。

柴胡,炙草,歸身,姜,首烏,陳皮,茯苓,棗

(案13)陰瘧久發,峻劑傷中,上嘔下瀉,最防其脫。

六君子湯,姜,棗

(案14)中陽式微,痰濕困中,邪匿痰中,三瘧不已。仿四獸飲意,淋濁姑置勿論。

四獸飲加姜(即六君子加烏梅、草果、生薑大棗。)

(案15)陰瘧久發,當搜邪滌痰。

三甲飲(治瘧),合二陳湯(治痰)

(案16)瘧疾幾及三月,形神色脈皆虛。若再淹纏反復,驟然脫厥可虞。

二陳湯加桂枝、於朮、首烏、歸身、薑、棗

(案17)高年三瘧,而更浮腫,真陽大虧,頗非細故。擬以補正扶陽,兼和營衛。

人參(七分),附子(一錢),肉桂(四分),生薑(一片),於術(錢半),茯苓(三錢),牛膝(一錢),大棗(二枚)

(案18)暑濕間瘧,臍腹膨滿。邪伏膜原,恐其發厥。

柴胡,草果,川樸,半夏,茯苓,檳榔,淡芩,甘草

(案19)暑風濕熱為瘧,體盛脈小,陽氣虛也。舌如傅粉,胸痞脘悶,其邪未離膜原,惟恐瘧來昏厥。

達原飲加柴胡、半夏、茯苓,去白芍

(案20)暑濕伏於膜原,間瘧發於深秋。

二陳湯去甘草,加柴胡、黃芩、草果、知母、檳榔

(案21)瘧疾變證,邪入血室。其為至重。

柴胡,淡芩,黃連,橘紅,半夏,茯苓,竹茹

(案22)中秋伏邪,瘧後元氣未恢,脈細數,形神削奪,上咳下瀉。肺脾同病,土不生金,恐不成瘧癆。

沙參山藥,米仁,炙草,於術,麥冬,茯苓,建蓮

(案23)瘧發秋杪,匝月而止,痰邪結痞,左脅有塊,乃受陰藥之累也。必得再來,方有出路。

二陳湯去甘草,加柴胡、黃芩、青皮、薑、棗

(案24)瘧來深秋,三翻四復,延至冬半,左脅結痞,脈弦細數,形神削奪,面色㿠白。伏邪久踞,正虛不敵,洵可畏也。

首烏,沙參,橘白,鱉甲,麥冬,炙草

(案25)瘧不了了,咳嗆脈數。當補肺陰。

沙參,鱉甲,苡米,川斛,麥冬,丹皮,茯苓,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