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亦仲醫案新編》~ 痢症轉泄積滯將去
痢症轉泄積滯將去
1. 痢症轉泄積滯將去
劉香池,紅白滯下,裡急後重,腹中㽲痛,常喜按摩,脈乃澀小不調,神乃疲憊已極。所服皆痢門套方,芍藥湯加硝、黃盪滌,業經三服,現煎就一劑以待投。僕因脈象如此,精血已傷,雖積滯宜消,而中氣幾將斷絕,硝、黃豈可再沾唇哉。與附子建中湯一帖,腹痛稍減;兩進,各恙均有起色,旋易去積寬腸、調氣行血諸法。
一日大下極多,遍體為之汙穢而不自覺,群驚病變,擬即更醫,對僕頗露不滿。暫從容慰曰:料是積滯大去,乃病轉機,何用慌張,候再視脈象何如。果易為緩滑調勻之象。當示法明日登廁,必可見糞,真是積去,並非病變,可不害怕。異日果自述汙垢不見,始信余言不欺也。
同時香池父七十老翁,亦患痢甚重,群醫視為難起。因屬年高,難任風雨,著實脈症較美於香池甚多,豈可以老年論休咎乎。與芍藥湯二帖,遂愈。
白話文:
劉香池這位患者,他的病情表現為紅白相間的痢疾,感到腹部緊迫且排便困難,腹部有劇烈的疼痛感,他常常需要藉由按摩來舒緩痛楚,但他的脈搏呈現出澀小不調的情況,精神也疲憊到了極點。他服用的都是針對痢疾的通用處方,像是芍藥湯加上硝和黃來清潔腸胃,已經服用了三次,現在正準備喝下一劑。
然而,觀察他的脈象,顯示他的精血已經受損,雖然腸胃中的積食應該要消除,但他的中氣幾乎就要斷絕,這種情況下,怎麼能讓他再服用硝和黃呢?因此我讓他改服附子建中湯,喝了一帖後,他的腹痛稍微減輕;連續喝了兩次,各種症狀都有了改善,接著我們改變治療方法,使用去積寬腸、調理氣血的方式。
有一天,他突然大量排便,全身都被汙穢所覆蓋,卻沒有察覺到,旁邊的人都被嚇到了,打算找其他的醫生,對我表達了不滿。我安慰他們說:我猜是積食已經大量排出,這是病情轉好的徵兆,不用太緊張,等我再看看他的脈象如何。果然,他的脈象轉為緩慢平穩。我告訴他們,明天上廁所時,會看到糞便,這代表積食已被清除,而不是病情惡化,不用害怕。後來,他真的告訴我,身上不再有汙穢,這才相信我的話是真的。
同時,劉香池的父親,一位七十歲的老翁,也得了嚴重的痢疾,許多醫生都認為他很難康復。因為他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佳,但實際上,他的脈象和病情比劉香池好很多,不能單純因為年紀大就判斷他病情的結果。我給他開了兩帖芍藥湯,病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