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亦仲醫案新編》~ 痢久陰傷現象

回本書目錄

痢久陰傷現象

1. 痢久陰傷現象

鄒王氏七月患痢,調治月餘,日趨危篤,延僕試作最後治療,兼決逝期緩速。症現兩顴發赤,渴喜熱飲,裡急後重,所下純紅,時欲搖扇招涼,六脈細數無序。閱前服方藥,辛溫較多於苦寒,相雜而投,無有紀秩。症屬久痢傷陰,辛溫助熱也,明甚。現已陰亡陽越,險象環生,試為勉盡人謀,照法施治,病之效果,斷難預期。

投八味地黃,滋陰戀陽,導龍入海(即桂、附引火歸原之意)為治,重加阿膠濡血,因所下純紅耳。囑投一帖,如熱勢有減,口不加渴,可翼圖存。閱日再視,搖扇可少,各恙仍然,知陽可引之歸窟,陰可從漸滋填耳。三帖後,各恙均減,遂陸續追進,其著效甚遲者,是真陰不能驟長之故。

緣重在陰傷,方致陽戴於上,顴赤身熱,乃陽越之徵;渴喜熱飲,乃內陽不足招外陽以助之象。陽越由陰虛而來,填陰似重於引陽,其理昭然也。後將原方加重地黃,減用桂、附,服至廿余帖,始得漸康,幸甚。

白話文:

【長期腹瀉導致陰虛的狀況】

鄒家的王女士自七月起就罹患了腹瀉,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與治療,病情卻逐日惡化,病情危急。於是請我進行最後一次治療,並判斷她生命的終結會有多快到來。她的臉頰呈現不正常的紅潤,口渴但偏好熱飲,有急迫的排便感且大便次數頻繁,排出物全是鮮紅色,偶爾會想搖扇子以降低體溫,脈搏細微且節奏紊亂。

查看她之前服用的藥方,發現辛溫藥材的使用量比苦寒的要多,且各種藥材混雜使用,毫無章法可言。這顯然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陰虛,而辛溫藥材又加重了體內的熱度。目前她已經出現陰氣消亡,陽氣過剩的危險症狀,我將盡力治療,但治療結果無法預測。

我決定使用「八味地黃湯」,以滋養陰氣、挽留陽氣,讓其歸根,並加入大量阿膠補充血液,因為她的排泄物全是鮮紅色。我建議她先服用一帖,如果熱度降低,口渴的情況也有所改善,那麼就有機會保住性命。隔天再看診時,她搖扇子的次數減少了,但其他症狀依然存在,這表示我們可以將陽氣引導回身體,陰氣也能慢慢滋養。

服用三帖藥後,所有症狀都有所減輕,因此我建議她繼續服用,但藥效顯現得很慢,這是因為真正的陰氣無法立即增長所致。

因為她的症狀主要是陰虛導致的,才使得陽氣上升,臉頰紅潤與身體發熱,都是陽氣過剩的跡象;口渴偏好熱飲,則顯示體內的陽氣不足,需藉由外界的陽氣來補足。陽氣過剩是由陰虛引起的,因此滋養陰氣似乎比引導陽氣更重要,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

後來我增加了地黃的份量,減少肉桂和附子的使用,她連續服用了二十多帖藥後,才逐漸恢復健康,真是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