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3)
退思集類方歌注 (3)
1. 越脾加朮湯
治里水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自利而渴者;並治風寒客於脈而不去,營氣熱腐而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癘風氣,下焦腳弱。
越脾湯原方加白朮四兩。
白話文:
在裏水地區,人們都會出現一身浮腫、臉色黃黃的,脈搏沉細,小便雖然通暢卻口渴的症狀;還有一些人,因為風寒邪氣入侵經脈而無法排除,導致營氣過熱敗壞,整個身體極度燥熱,體內津液流失,皮膚毛孔張開,大量出汗,導致瘟疫風氣流行,還讓人的下肢和腳變得無力。
2. 越脾加半夏湯
治肺脹咳喘脈浮大者。越脾湯原方棗加三枚,薑加一兩,加半夏半升。
白話文:
治療肺脹咳嗽喘息,脈搏浮大的人。越脾湯的原方中,加入三枚紅棗,一兩薑,半升半夏。
越脾湯越脾中氣,發汗生津涼散委。(越脾者,發越脾中之津氣而為汗,是涼散法也。)麻石甘草棗生薑,《金匱》以之治風水。惡風身腫脈洪浮,面赤熱渴乃堪使。(旭高按:《金匱》此條頗有舛錯,今方下主治,是旭高從《水氣門》校正刪改者。肺主皮膚,脾胃主肌肉,是風水者,乃肺、脾、胃三經受風熱之陽邪,痹其營衛之氣,升降不得自如,斯水飲入胃,不能輸脾歸肺,下達膀胱,而反外溢肌膚,故一身悉腫。其證惡風發熱,脈洪浮而渴,故知為風熱,亦嘗驗之矣。
白話文:
越脾湯可以治療越脾中氣,發汗生津涼散委。越脾的作用是讓脾中之津氣變成汗液,所以是涼散法。麻石甘草棗生薑這四種藥物,《金匱》用來治療風水。風水患者惡風身腫,脈洪浮,面赤熱渴,才能用該藥物治療。旭高按:《金匱》中的這條方劑有許多錯誤之處,現在方劑下的主治,是旭高從《水氣門》校正刪改的。肺主皮膚,脾胃主肌肉,所謂風水,就是肺、脾、胃三經受到風熱之陽邪,痹其營衛之氣,升降不得自如,這時水飲進入胃中後,不能輸脾歸肺,下達膀胱,反而外溢肌膚,所以全身都腫脹。該病的證狀是惡風發熱,脈洪浮而渴,所以知道是風熱引起的,我也曾驗證過。
然必兼有無汗而喘見象,與此湯一服,亦未必汗出,其水反從小便去,真匪夷所思者。)里水黃腫其脈沉,便利亡津加朮餌。(名越脾加朮湯,旭高按:水在裡,當不渴,渴則可徵水去。今渴而黃腫不去,是水未去也。水未去,何以渴?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也。蓋脾氣實者,小便利則水去;脾氣虛者,小便利則亡津,亡津令渴。
白話文:
但必須同時兼有「不汗見氣促」的表現,服用這劑湯藥後也不一定會出汗,那水反而從小便排出,這真是令人難以思議的事。裡部有水所致的腫脹,脈搏沉著,大便通暢、小便少,再加入炒白朮湯(越脾加朮湯)。(朱旭高註:水在體內,不該口渴,口渴則證明水已經排出;現在口渴的同時黃腫還沒有消退,說明水沒有排出。水沒有排出,為什麼會口渴?因為有小便自利,津液缺失的緣故。也就是說,脾氣充實的人,小便通暢水就會排出;脾氣虛弱的人,小便通暢津液就會缺失,津液缺失就會口渴。
病雖始於里水,其實里已無水,水只在皮膚中,故亦用越脾,使從表解。但加白朮一味,補脾氣生津液,以固其里,則意無不到矣。)營氣熱腐為癘風,俗號「大麻瘋」即是。清疏營衛最相宜,加朮緣其腳弱爾。(按:癘風因風客久而化熱,營氣被其煽灼,血肉腐壞,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即俗所謂「大麻瘋」是也。喻嘉言有見及此,故曰「汗宜頻發,血宜頻刺」,但未有其方。
白話文:
病雖然是由腸胃中水分所引起,但其實腸胃中已經沒有水分了,水分只存在於皮膚中,因此也使用越脾,使從表解。但是加了白朮一味,補脾氣生津液,以固其裏,那麼意圖就沒有不達到的了。營氣熱腐為癘風,俗稱「大麻瘋」就是這種病。清疏營衛最相宜,加朮緣其腳弱爾。(解釋:癘風是因風客久而化熱,營氣被其煽灼,血肉腐壞,因此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就是俗稱的「大麻瘋」。喻嘉言看到這一點,所以說「汗宜頻發,血宜頻刺」,但是沒有提供方法。
旭高觀此湯清疏營衛,與嘉言之說合符。石膏清熱生津液,麻黃疏風通血脈,甘草解熱毒,薑、棗和營衛,若不腳弱,則白朮亦可不加。後人遇此證,絕不知用此湯,何也?)溫邪挾飲填肺中,為脹為喘加半治。散邪清熱越脾佳,蠲飲消痰半薑美。(名越脾加半夏湯,肺脹咳喘,為外邪內飲相搏之證。
白話文:
旭高醫生觀察這個湯方清疏營衛,與嘉言的說法相符。石膏清熱生津液,麻黃疏風通血脈,甘草解熱毒,薑、棗和營衛,如果患者沒有腳弱,那麼白朮也可以不加。後代醫生遇到這一證狀,竟然不知道使用這個湯方,為什麼呢?
溫邪挾飲填肺中,導致脹氣和喘氣加重,可以添加半夏治療。散去邪氣、清熱、增強脾臟的效果很好,祛除飲邪、化解痰液,添加半夏、生薑的效果更好。(此湯方名為越脾加半夏湯,用於治療肺脹咳喘,是由外邪和內飲相互搏結引起的證狀。)
越脾湯散邪清熱之功多,蠲飲消痰之力少,故加半夏輔其未逮,更加薑一兩以助半夏之功,周密之至矣。)此與青龍加石膏,佐使寒溫相對峙。(此與小青龍加石膏湯相為對峙。小青龍湯中有半夏無石膏,越脾湯中有石膏無半夏,觀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石膏、半夏二物協力建功。石膏清熱,借辛溫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涼亦能清熱。
白話文:
越脾湯具有較強的散邪清熱作用,而化飲消痰之力較弱,因此加入半夏以彌補其不足,再加入一兩薑以增強半夏的作用,可謂周到之至。)這與青龍湯加石膏的配伍方法相似,也是寒熱藥物相輔相成。(這與小青龍湯加石膏湯互相對峙。小青龍湯中有半夏,沒有石膏,越脾湯中有石膏,沒有半夏,觀察兩種藥方的加藥意圖,完全著重在石膏、半夏兩味藥的協力建功。石膏清熱,藉助辛溫也能豁痰,半夏豁痰,藉助辛涼也能清熱。
前越脾加朮湯生津止渴,借白朮入清熱藥中;此越脾加半夏湯下氣定喘,又借半夏入清熱藥中。仲景加減成方,無非化裁後學矣。)又與越脾加朮湯,下氣生津分彼此。千古醫方仰仲師,一加一減皆精義。
白話文:
前一個越脾加朮湯可以用來生津止渴,它把白朮加入了清熱藥中;這個越脾加半夏湯可以將氣往下帶以定喘,它把半夏加入了清熱藥中。仲景加減而成方,無非是要化裁給後學的人了。)再與越脾加朮湯合用,下氣生津各有所據。千百年來,醫方仰仗仲師,加一減一都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