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澹翁醫案》~ 卷四 (3)
卷四 (3)
1. 卷四
又治風寒後,皮癢洗之。
白菊根,苧麻根,蒼耳子根
又治肺寒咳嗽,方用
桑皮,巴杏仁,黑蘇子,白茯苓,製半夏,橘紅,連皮瓜蔞,川貝母,炮姜,引用紫衣核桃仁
又一方去瓜蔞,炮姜,(加)白前,老君須
治哮喘,其人四十餘歲,擬白砒散,服之大益。
白砒(二錢,研細末),淡豆豉(二兩)
洗淨,將砒拌勻,盛碗內,置飯上蒸九次,曬乾研末,上為細末,用神麯炒,輾曲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粒,白水送下,此藥甚險,量人而用。
壁虎膏,貼瘰核
黃丹(二兩),麻油(四兩),青黛(三錢),蒲黃(五錢),大條丸(宜注正名二條),白龍骨(研,三錢)
先將蒲黃用絹裹,熬焦,次入壁虎再熬,以煙盡為度,然後入諸藥熬成,(未消,),本方(加),川貝母(二錢),真血竭(五分),梅冰片(三分)。
護心丹,治火傷諸毒攻心。
綠豆粉(一兩),乳香(去油,三錢),硃砂(一錢),甘草末(一錢)
白滾水和服,(加)珍珠(五分)更妙。
治濕癬方
川黃連(五錢),煅明礬(五錢),胡粉(二錢),黃丹(二錢),水銀(二錢)
上藥共為末,用健豬油兩夾,研至水銀星盡為度,盛磁瓶內,勿與好人拿之。
平沙丸,治
蒼朮(五錢),重樓(五錢),厚朴(五錢),陳皮(五錢),青皮(五錢),蘇葉(五錢),麝香(五分),青蒿(五錢),枳殼(五錢),滑石(一兩),生甘草(五錢),蠶沙(五錢),藿香(五錢),半夏(五錢)
蔥汁米粉和丸。
治蛇皮癬
土荊皮(一兩),檳榔(一兩),巴豆(三錢),斑貓(一錢),楓子肉(五錢),硫黃(二錢),麝香(三分),硃砂(三分),燒酒(一斤)
將藥入酒內,浸七天,塗搽,避風三四日即愈。
治化蟲丸
巴豆(去心膜,不經水醋煮研爛,五錢),烏梅肉(焙乾研末),川椒(閉口者良,二錢),蕪荑仁(炒)
二共曬乾,研末,和前二味為丸,如黃豆大,每歲六粒,滾水送下,泄至五七次,用冷水一口便止。
普濟丹
香薷(二兩),厚朴(二兩),神麯(二兩),製半夏(八兩),陳皮(二兩),藿香(二兩),麥芽(二兩),滑石(二兩),扁豆(二兩),砂仁(四錢),赤苓(二兩),山查(二兩),甘草(二兩)
治大人小兒,脾敗肌瘦,懶食,一切脾胃之症。
炙糕方
人參(二兩),生苡米(二兩),雞內金(酒洗瓦炙,二兩),白雲苓(一兩五錢),山查肉(炒一兩),白朮(土炒焦,四兩),六曲(炒,一兩),乾山藥(二兩),穀精蟲(五錢),生藿香(一兩),扁豆(炒,一兩五錢),麥芽(炒,一兩),建蓮肉(去心,二兩),乾蟾(米泔水洗去頭足,三隻),芡實(二兩),砂仁(研,五錢)
白話文:
[卷四]
又治風寒之後皮膚搔癢,可用此方洗浴:白菊根、苧麻根、蒼耳子根。
又治肺寒咳嗽,可用此方:桑皮、巴杏仁、黑蘇子、白茯苓、製半夏、橘紅、連皮瓜蔞、川貝母、炮姜,用水煎服,並加入紫衣核桃仁。
又一方,去瓜蔞、炮姜,另加白前、老君須。
治哮喘,四十多歲患者,擬用白砒散,服後大有好轉。 方劑為:白砒(二錢,研成細末)、淡豆豉(二兩)。將白砒與洗淨的淡豆豉拌勻,盛入碗中,放在飯上蒸九次,曬乾研成細末,再用神麴炒,碾碎打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粒,白開水送服。此藥性險峻,用量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壁虎膏,用於治療瘰癧:黃丹(二兩)、麻油(四兩)、青黛(三錢)、蒲黃(五錢)、大條丸(需註明正確名稱)、白龍骨(研成粉末,三錢)。先將蒲黃用絹布包裹,熬至焦黃,然後加入壁虎繼續熬製,直至煙氣消失為止,再加入其他藥物熬製成膏。(若未熬化,可再加)本方另可加川貝母(二錢)、真血竭(五分)、梅冰片(三分)。
護心丹,治療火傷引起的諸毒攻心:綠豆粉(一兩)、乳香(去油,三錢)、硃砂(一錢)、甘草末(一錢)。用沸水沖服,另加珍珠(五分)效果更佳。
治濕癬方:川黃連(五錢)、煅明礬(五錢)、胡粉(二錢)、黃丹(二錢)、水銀(二錢)。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肥豬油調和,研磨至水銀消失為止,盛入瓷瓶保存,不可讓健康人接觸。
平沙丸,治療……:蒼朮(五錢)、重樓(五錢)、厚朴(五錢)、陳皮(五錢)、青皮(五錢)、蘇葉(五錢)、麝香(五分)、青蒿(五錢)、枳殼(五錢)、滑石(一兩)、生甘草(五錢)、蠶沙(五錢)、藿香(五錢)、半夏(五錢)。用蔥汁米粉和成丸藥。
治蛇皮癬:土荊皮(一兩)、檳榔(一兩)、巴豆(三錢)、斑貓(一錢)、楓子肉(五錢)、硫黃(二錢)、麝香(三分)、硃砂(三分)、燒酒(一斤)。將藥材浸泡在酒中七天,然後塗抹患處,避風三四天即可痊癒。
治化蟲丸:巴豆(去心膜,不用水醋煮,研磨成糊狀,五錢)、烏梅肉(焙乾研末)、川椒(閉口者為佳,二錢)、蕪荑仁(炒)。將巴豆、烏梅肉、川椒三味曬乾研末,與蕪荑仁混合製成黃豆大小的丸藥,每年服用六粒,用滾水送服,瀉下五到七次後,用冷水一口喝下即可止瀉。
普濟丹:香薷(二兩)、厚朴(二兩)、神麴(二兩)、製半夏(八兩)、陳皮(二兩)、藿香(二兩)、麥芽(二兩)、滑石(二兩)、扁豆(二兩)、砂仁(四錢)、赤苓(二兩)、山楂(二兩)、甘草(二兩)。治療大人小孩脾胃虛弱、消瘦、懶食以及一切脾胃疾病。
炙糕方:人參(二兩)、生苡米(二兩)、雞內金(酒洗後瓦上炙,二兩)、白茯苓(一兩五錢)、山楂肉(炒,一兩)、白朮(土炒焦,四兩)、六曲(炒,一兩)、乾山藥(二兩)、穀精蟲(五錢)、生藿香(一兩)、扁豆(炒,一兩五錢)、麥芽(炒,一兩)、建蓮肉(去心,二兩)、乾蟾蜍(米泔水洗淨去頭足,三隻)、芡實(二兩)、砂仁(研磨,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