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砂八家醫案》~ 戚雲門先生方案(字楚三) (3)

回本書目錄

戚雲門先生方案(字楚三) (3)

1. 戚雲門先生方案(字楚三)

煎方,人參,茯神,棗仁,麥冬,北沙參,芡實,枸杞,百合,枇杷葉

晚服百花瓊玉膏,大生地,枸杞子,麥冬,干百合,阿膠,款冬花,法制熬膏,濾清,入人參末一兩,茯苓末一兩半,琥珀末三錢,沉香末三錢,同煉蜜收貯磁器,用綿紙箬葉封固,隔湯煮一晝夜,再用冷水浸一宿,開水服。

休寧程公賓

酒濕釀熱,多飲則肝浮胃脹,咳血半月,脈已弦細。皆酒客傷中,陽絡損傷,致血逆不歸經絡,病在肝胃二臟。

活水蘆根,鮮生地汁,蘇子,丹皮,鬱金,麥冬,山梔,射干,苡仁

張皋木令孫

血症脈弦大空豁,少年陽亢陰虧,血隨氣火升動,急宜涼肝滋腎之品,以引血歸經絡,再商進退治法。

大生地,犀角,阿膠,麥冬,牛膝,紫苑,蘇子,橘紅,茜草,藕

孟瑞占令政

頭目眩運空痛,脈虛弦無力,兩尺微澀,此皆木鬱生火,風自火出,虛風鬱火,上乘高巔。經云:腦為髓海。而肝膽之絡,又皆絡於腦。因平昔精髓內枯,肝鬱血燥所致,非外感溫散可解,法宜滋肝養陰,息風降火,尤當情懷開暢,善自調攝。

九制首烏,茯神,遠志,甘菊,柏子仁,白蒺藜,元參,丹皮,活滋石(煅研絹包,三錢)

程又恆

脈左細澀,右虛滑,肢節痠疼,腿足麻木不仁,患偏於右。凡男子中年後,精血易枯,肝風鼓動,脾失健運之機,濁痰凝聚清陽,而胸脘噎塞,此偏風血槁之漸也。

天麻,歸身(炒),牛膝(炒),半夏,雲苓,桂枝,鮮首烏(打汁),泡淡乾薑,服四劑稍減,照方去天麻,加木瓜、天蟲、川芎。

無錫錢紹堯

精以養神,柔以養筋,元氣損,血液不能灌溉諸經,痹痛頻作,寒熱交爭,所謂陽維為病,苦寒熱也。

鹿角霜,黃耆,當歸,白芍,桂枝,牛膝,桑枝尖,枸杞,鱉甲,炙甘草,萆薢

丸方,前方去白芍、甘草,加虎潛、白朮。

黃土岩戴士周

右體痠疼麻木,迎風流淚失明,是腎肝精血交摜,致內風習習鼓動,頭目冒昧,所謂下虛必盛也。六味丸加龜膠、紫河車、茯神、遠志。

長涇方玉祥

診脈弦滑,右關獨大,頭目眩冒,腿股痠痛。此風痰鬱滯,經絡郁久生火,火與風合,上凌空竅,矇蔽清陽,致神不健爽,急者先治,降火豁痰,而風自愈。

鉤鉤,甘菊,玉竹,半夏,橘紅,茯苓,甘草,薄荷,菖蒲汁,薑汁,竹瀝

張參可

脈數弦滑,痰火內滯,風邪外觸。

半夏,橘紅,茯苓,甘草,杏仁,薄荷,蔻仁,桔梗,滑石

城中劉友陸

虛風偏中,調治兩月,手足已能運動,誤用薰藥取汗,夢泄食減。懸擬一方,服二三劑。復延診視,用都氣丸作煎料,如飲子煎法。

又劫奪強汗,木燥火炎,營血耗,君相動,則精泄不固矣。今交長夏,火土司升而煩躁,面龐精采外越,須預防狂亂變幻。不然,曷不觀乎仲景太陽條中,火迫劫汗亡陽之驚狂起臥不安者乎。仿復脈湯意。

白話文:

戚雲門先生方案(字楚三)

煎方一: 方中包含人參、茯神、棗仁、麥冬、北沙參、芡實、枸杞、百合、枇杷葉等藥材,煎服。

晚服百花瓊玉膏: 此膏方以大生地、枸杞子、麥冬、干百合、阿膠、款冬花等熬製而成,過濾後加入人參末、茯苓末、琥珀末、沉香末,用煉蜜收膏,貯於磁器中,用綿紙和箬葉封好,隔水煮一天一夜,再用冷水浸泡一夜,開水服用。

酒客傷中方案(休寧程公賓): 病人因飲酒過度,導致肝胃受損,出現咳嗽咳血半月,脈象弦細的症狀。這是因為酒傷及陽絡,導致血液逆行,病位在肝胃兩臟。 處方包含活水蘆根、鮮生地汁、蘇子、丹皮、鬱金、麥冬、山梔、射干、苡仁等。

少年陽亢陰虧方案(張皋木令孫): 病人脈象弦大空豁,屬於少年陽亢陰虧,血液隨著氣火上升,需要服用涼肝滋腎的藥物,引導血液回歸經絡,再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處方包含大生地、犀角、阿膠、麥冬、牛膝、紫苑、蘇子、橘紅、茜草、藕等。

肝鬱血燥方案(孟瑞占令政): 病人頭暈目眩、疼痛,脈象虛弦無力,兩尺脈微澀,這是肝鬱化火,風火上擾所致。 應滋肝養陰,息風降火,並注意情志調養。處方包含九制首烏、茯神、遠志、甘菊、柏子仁、白蒺藜、元參、丹皮、活滋石(煅研絹包)等。

中年肝風血槁方案(程又恆): 病人脈象左側細澀,右側虛滑,肢體酸痛,腿腳麻木,偏右側症狀明顯。這是中年男子精血虧虛,肝風內動,脾胃失調所致。處方包含天麻、歸身(炒)、牛膝(炒)、半夏、雲苓、桂枝、鮮首烏(打汁)、泡淡乾薑。服用四劑後,去掉天麻,加入木瓜、天蟲、川芎。

陽維病證方案(無錫錢紹堯): 病人因元氣損傷,血液不能滋養經絡,導致痹痛、寒熱交替。處方包含鹿角霜、黃耆、當歸、白芍、桂枝、牛膝、桑枝尖、枸杞、鱉甲、炙甘草、萆薢。丸劑處方則去除白芍、甘草,加入虎潛、白朮。

腎肝精血虧虛方案(黃土岩戴士周): 病人右半身酸痛麻木,迎風流淚,視力減退,這是腎肝精血虧虛,內風盛動所致。 處方為六味地黃丸加龜膠、紫河車、茯神、遠志。

風痰鬱滯方案(長涇方玉祥): 病人脈象弦滑,右關脈獨大,頭暈目眩,腿股酸痛。這是風痰鬱滯,經絡阻塞化火,風火上擾所致。處方包含鉤鉤、甘菊、玉竹、半夏、橘紅、茯苓、甘草、薄荷、菖蒲汁、薑汁、竹瀝。

痰火風邪方案(張參可): 病人脈象數弦滑,痰火內阻,風邪外侵。處方包含半夏、橘紅、茯苓、甘草、杏仁、薄荷、蔻仁、桔梗、滑石。

虛風內傷方案(城中劉友陸): 病人虛風內傷,治療兩個月後,手足能活動,但因誤用薰藥取汗,導致夢遺、食慾減退。處方用都氣丸煎服,並需注意避免再次強行發汗,防止損傷陰精。 考慮到季節因素及病情,建議參考《傷寒雜病論》太陽病篇中火迫劫汗亡陽的治療方法,仿照“復脈湯”的思路進行調整。